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氮、磷、钾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结果表明,增施N肥增产显著。增施K肥,有机肥也有一定增产效果。以施NPK 有机肥的产量最高,施用K肥能降低垩白率,增施有机肥能降低垩白度。以N,P,K处理的稻米外观综合品质较好,整精米率较高,垩白率和垩白度较低。因此NPK配合施用。产量较高,又能改善稻米外观综合品质,同时尽可能增施有机肥,既可增产又可降低垩白度。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平衡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氮60%,磷、钾肥全作基肥,氮肥30%作穗肥,氮肥10%作粒肥的处理能较好地满足水稻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改善水稻的经济性状,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磷,钾肥的利用率,产量达717.4kg/667m^2,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51.4%,42.2%,73.9%。比氮20%,磷,钾肥全作基肥,氮肥80%作蘖肥的处理增产10.13%,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2.1,9.9,17.4个百分点(绝对差);比磷肥作基肥,氮肥作分蘖肥的处理增产31.87%,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1.2,20.6个百分点(绝对差),比不施化肥处理增高64.54%。  相似文献   

3.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关系的形成、特点及其应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体系是生物固氮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文献法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了梳理,对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关系的概念、形成机制及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体进行生物固氮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水稻磷钾不同配比用量施肥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富春 《耕作与栽培》2002,(2):43-43,63
在平衡配套施肥的基础上,探索不同比例的配比对水稻的产量影响,应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在渗育型黄泥田中,经采用N,P,K比例为1:0.63:1.30为最佳选择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氮、磷、钾肥对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于2019年在广西象州县、岑溪市、龙州县(早季)及港北区、福绵区(晚季)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对照(不施肥)、全肥(180kg N+45kg P2O5+135kg K2O/hm2)、缺氮(45kg P2O5+135kg K2O/hm2)、缺磷(180kg N+135kg K2O/hm2)和缺钾(180kg N+45kg P2O5/hm2)5个处理,于成熟期测定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均有显著影响。与全肥处理比较,缺氮、缺磷、缺钾和对照处理分别减产17.43%、6.64%、4.83%和25.58%。氮肥主要影响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磷肥主要影响穗粒数,钾肥主要影响千粒重。水稻产量与有效穗数(r=0.544)和穗粒数(r=0.852)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氮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迟熟中粳广陵香粳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氯量对水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k-15%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0740kg/hm^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期的茎蘖数、高峰苗、成穗数、干物质积累均随之增加,成熟期、抽穗期-成熟期的干物质以ck-15%处理最大,但成穗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建立目标函数与肥料N、P、K决策变量之间涵数 模型,通过模型解析,N、P、K施用的最佳配方和高产,优质,低耗的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密度与氮肥不同运筹方法的应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用栽插密度为30cm×13.9cm,氮肥(尿素)的追施方法是总用量为28kg/667m2,其中:基肥占45%;栽后5~7d占15%;叶龄余数4,倒5叶展开占20%;叶龄余数2,倒3叶展开占20%的追施方法,能使水稻产量明显提高、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9.
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优质两系稻两优2186为试材,进行N肥运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施N量适宜时,以作基,蘖,促花,保花,粒肥施用的产量高,施保花肥能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施粒肥会降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以不施的为高,为了有较高的产量,较高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较低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宜作基,蘖,促花,保花肥施用。  相似文献   

10.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辽星1号和辽优5218为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辽星1号处理B(4∶3∶2∶1)产量达11572.5kg/hm2,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增产幅度为16.7%;同时,该处理氮肥利用率也较高;C(4∶3∶2)处理在降低10%氮肥用量的条件下仍然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比对照增产15.8%。辽优5218以D(3∶5∶2)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2768.9kg/hm2,同时,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素稻谷生产率也较高。本研究认为,对于大穗型品种,应适当提高分蘖肥的比例,以提高有效穗数;而对于穗粒兼顾型品种来说,则应适当地施用粒肥,以促进形成大穗并提高千粒重,从而使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磷肥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交水稻品种科优21作试验材料,在福泉市中等肥力田块开展种磷肥对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促释磷肥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最高,施用新华磷肥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均居第2位,施用普钙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均居第三,其中产量分别比空白对照高6.4%、2.83%和2.27%,肥料利用率分别为9.18%、4%、3.29%。  相似文献   

12.
栽插密度和穗粒肥施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因水稻品种类型和土不分胁迫程度而有较大差异;土壤水分充足,汕优63的产量为低密度高于高密度保花肥或粒肥的产量高于促花肥,盐粳2号栽插密度间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促花肥的产量显著高于保花肥或粒肥,在水分胁迫下,两供试材料均以高密度的产量高于低密度仅花肥的产量高于保花肥或粒  相似文献   

13.
改良花碱土不同肥料组合对小麦产量与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有机肥与氮磷钾配合使用 ,研究在改良花碱土上不同肥料间组合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效应 ,结果表明 :增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水平 ,并可改善小麦的品质 ;N ,P ,K三要素组合的小麦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NPK >NP >NK >PK。在施用较多有机肥的基础上 ,NPK、NK、NP这三组合间产量没有明显差异 ,PK这一组合产量较低 ,表明改良花碱土增施有机肥还必须投入足够的无机氮肥。改良花碱土上如不施用有机肥以NK产量为最低 ,表明增施磷肥产量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
红花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耕作管理方便,适宜于机械化栽培等特点,是开发旱薄地的优势作物。塔城地区是全国红花的主要产区之一。但因国内外对红花的需肥特点缺乏系统研究,生产中,红花多种植在贫瘠的土地上,施肥很少或根  相似文献   

15.
王芳  刘忠锋 《种子世界》2004,(11):33-33
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是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表现,环境条件包括许多因素,如气象、经纬度、海拔、光照、温度、水、肥等。大豆化学品质中最重要的组分为蛋白质和脂肪,两者呈负相关,遗传因素是影响品质的首要因素,是内因;环境是外因,环境条件与一般条件差异越大,造成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变异幅度越大。研究氮磷钾肥的吸收规律及对大豆产量和化学品质的影响,明确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和产量、脂肪含量和产量的关系,为大豆优质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氮方式对水稻群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8个基、蘖肥施N比例及数量对毕粳37号叶长1比叶重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与抽穗期倒4叶叶长的平方呈线性关系,比叶重的平方对穗实粒数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P=0.7530;其次是倒3叶叶长与比叶重互作通过比叶重的平方对穗实粒数的间接作用,通径系数0.5904;决定九为0.9623,倒2叶叶长与比叶重互作对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5311,决定系数为0.7570;剑叶、倒2叶叶长与基肥施N比例呈线性关系,倒3叶叶长与基肥施N比例的平方呈线性关系,倒4叶叶长与基肥施N比例呈开口向上的2次抛物线关系,比叶重与基肥施N比例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增加施N量,叶长不同程度增加,而比叶重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通过低湖烂泥田植莲定PK变动N、定NK变动P定NP、变动K不同用量和NPK不同水平的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亩施N7.5kg、P2O52kg、K2O55kg的产量较高,NPK配施的比例以1:0.42:0.67或1:0.27:0.67为好,在高产的配方比例中莲籽的增产效应是>N>K,投产比为1:18.57、1:4.98、1;44。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年代中籼水稻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旨在探明中籼水稻在品种改良过程中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特点。以江苏省近70年来不同年代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12个代表性中籼水稻品种(含杂交稻组合)为材料,依据应用年代将其分为20世纪40—50年代、60—70年代、80—90年代和2000年以后4个类型,设置0 N(全生育期不施氮)、MN(全生育期施氮210 kg hm–2)和HN(全生育期施氮300 kg hm–2)3个施氮量处理,研究其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随品种应用年代的演进,不同年代中籼水稻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均获得较大提高。2000年以后的品种(超级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较高,根系性状和叶片光合特性以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强是其重要生理基础。超级稻抽穗后根系氧化力和剑叶光合速率下降的幅度较大可能是导致超级稻结实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提高灌浆中后期超级稻的根系氧化力和剑叶光合速率,有望提高超级稻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19.
红壤稻田施用磷矿粉和硫肥对油菜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壤稻田施用磷矿粉和硫肥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1)红壤稻田施用突尼斯磷矿粉、中国磷矿粉和普钙分别比对照增产2.71,2.21和2.25倍,在施用突尼斯磷矿粉的基础上,施用硫肥能增加油菜籽粒产量3.9%;(2)早稻施用磷肥增产作用不明显,对晚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3)红壤稻田施用磷肥使油菜籽的磷吸收量:突尼斯磷矿粉>普钙>中国磷矿粉;(4)油菜和水稻收获时土壤速效磷含量:普钙>突尼斯磷矿粉>中国磷矿粉。  相似文献   

20.
朱剑灿 《种子世界》2022,(5):0114-0116
在农业生产中,水稻种植需要针对施肥问题加强控制,合理的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与质量的必要前提。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对水稻施肥的管理更为严格,需要对水稻的施肥时机、施肥量以及施肥种类进行全面控制,以确保水稻达到最佳生长状态,能够进一步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与质量。其中,氮肥施加对水稻的生长影响尤为重要,一定程度的减施氮肥能够改善水稻的生长状态,保证水稻的产量。基于此,根据水稻作物的生长需求,结合其种植施肥特点,深入探讨了减施氮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提出合理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