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侧柏树皮挥发油对双条杉天牛的引诱作用。利用冷阱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硅胶往层析分离提取物得到的活性组分进行了室内室外引诱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侧柏挥发油对双条杉天牛雌雄成虫有强烈的引诱作用。其活性成分含有α—蒎烯、β—菠烯、α—侧柏烯、α—葑烯、冬青油烯、α—月桂烯、Δ~3-蒈烯、α-松油烯、对伞花烃、柠檬烯、γ一松油烯、萜品油烯和斧柏烯。其中α—蒎烯、β—蒎烯以及两者的1:1混合物对双条杉天牛无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侧柏树皮挥发油对条杉天牛的引诱作用。利用冷阱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硅胶柱层析分离提取物得到的活性组分进行了室内室外引诱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侧柏挥发油对双条杉天牛雌雄成虫有强烈的引诱作用。其活性成分含有α-蒎烯、β-蒎烯、α-侧柏烯、α-葑烯、冬青油烯、α-月桂烯、△^3-蒈烯、α-松油烯、对伞花烃、柠檬烯、γ-松油烯、萜品油烯和斧柏烯。其中α-蒎烯、β-蒎烯以及两者的1:1混合物对双条杉天牛无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索氏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霞草(Oldham gypsophila)中的挥发油,用GC-MS分析比较了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和索氏提取法所得提取物中主要成分分别为75和85种,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霞草挥发油的化学组成不同,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霞草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松墨天牛对雪松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嗅觉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改进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健康雪松枝条精油,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共鉴定出20种化合物,主要为萜烯类化合物。利用嗅觉仪和触角电位(EAG)仪比较分析了松墨天牛成虫对健康雪松枝条挥发物的嗅觉反应和触角电位反应,及其对健康木挥发物的日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交配前雄虫对挥发物的敏感性较雌虫强,15日龄前雌、雄虫的EAG反应值随日龄的增加而升高,未交配天牛对健康木挥发物表现为正趋性,已交配天牛则表现为负趋性;雌虫12日龄和雄虫9日龄正趋性最强,说明不同日龄的松墨天牛成虫对雪松挥发物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选择性。雌、雄天牛之间在EAG和嗅觉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两者对寄主挥发物的行为感受机制相同。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和乙醚回流提取法,对粗毛纤孔菌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经GC-MS检测,水蒸气蒸馏提取法获得的挥发油经GC-MS检测到35种化合物,鉴定31种化合物,乙醚回流提取法获得的挥发油经GC-MS检测到9种化合物,鉴定5种化合物。对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挥发油进行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检查。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提取法得到的挥发油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乙醚回流提取法获得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无明显抑制作用。2种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对大肠埃希氏菌均无抑制作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获得的挥发油,在组成成分和抑菌活性方面都明显优于乙醚回流提取法获得的挥发油,而乙醚回流提取法获得的挥发油对·OH,DPPH·,O~-_2·的清除效果明显优于水蒸气蒸馏提取法获得的挥发油。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以及用石油醚为溶剂的索氏提取法提取香榧假种皮中的挥发油,并以GC-MS对挥发油中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在水蒸气提取物中鉴定出57个化合物,占其化学成分总含量的96.65%;石油醚提取物中鉴定出32个化合物,占其化学成分总含量的84.70%.两者共有成分有18种.结果表明,提取方法对于获得香榧假种皮挥发油中的化合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双条杉天牛是我国重要蛀干害虫,1996年1月被我国列为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严重威胁着一些地区的古柏和侧柏纯林。截止2001年底,该虫在山东已造成近30万株侧柏死亡。双条杉天牛寄主主要有圆柏属、扁柏属、侧柏属等柏类树种和杉木等重要园林绿化和石灰岩质山地造林树种。双条杉天牛主要以幼虫在侧柏树皮下串食危害,由于其虫粪堆积在虫道内,不排在树干外,幼虫隐蔽,难以发现;成虫羽化不集中,防治难度大,柏树被害后,轻者树势衰弱,针叶枯黄,重者把木质部蛀食一圈,导致侧柏死亡。此虫喜欢在被压木、风折枝等处活动,交尾产卵。幼虫蛀入林木的韧皮部及木质部为害,切断或破坏疏导组织而影响水分养分运输,轻者影响生长势,重者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8.
毛竹叶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毛竹叶为实材,采用同时水蒸气蒸馏萃取、挥发油提取器、超临界萃取和索氏提取等4种方法提取毛竹叶挥发油,用气质联用仪测试竹叶挥发油,共检出88种挥发性化合物;通过质谱库检索及人工图谱解析,确定了68种化合物结构。采用同时水蒸气蒸馏萃取和挥发油提取器提取的化合物以醇、羧酸、烷烃类为主,C9~C16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69.10%和62.11%;采用超临界萃取提取方法获得的化合物以烷烃、羧酸为主,C9~C16化合物相对含量为22.91%,C17~C25为27.98%,C26~C38为22.78%;采用索氏提取法获得的化合物以烷烃类为主,C26~C38化合物相对含量为58.55%。研究表明,提取方法不同,竹叶挥发油成分在化合物种类、个数及相对含量方面差异很大;采用同时水蒸气蒸馏萃取和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技术能够获得较为完整的竹叶挥发油组分信息。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伴生真菌在青杨脊虎天牛寄主选择过程中的作用,利用触角电位法(EAG)测试了青杨脊虎天牛对伴生的46株真菌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有11个菌株能够引起青杨脊虎天牛雌成虫明显的EAG反应,其中6个菌株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雌成虫对2株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具有较强的EAG反应,EAG最高相对均值达201.67%和199.00%,约为对照的2倍,差异极显著;有17个菌株能够引起青杨脊虎天牛雄成虫明显的触角电位反应,其中3个菌株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提取金钱草鲜草与干草叶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金钱草鲜草与干草叶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金钱草鲜叶和干叶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19和14种化合物,采用溶剂萃取法从金钱草鲜叶和干叶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20和11种化合物。用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组成不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都为β-香叶烯(鲜叶和干叶中分别达到39.67%和42.80%),而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都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鲜叶和干叶中分别达到18.05%和28.64%)。[结论]不同的提取方法所得金钱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不同,且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挥发油的成分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旱金莲花挥发油,运用GC/MS分析挥发油的成分,根据内标法计算其含量,并进行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得率分别为0.124%(1号)、0.517%(2号);检测到的化学组分分别为26、67种,其中有22种在2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均存在,主要是...  相似文献   

12.
玉竹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玉竹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玉竹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20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1.07%以上。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娄方明  白志川  李群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741-5742,5745
[目的]通过研究椿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椿皮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椿皮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椿皮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02%,其中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有(+)-Spa-thulenol(11.59%)、顺-α-可巴烯-8-醇(8.37%)、α-胡椒烯(5.87%)、△-杜松烯(5.76%)、α-荜澄茄油烯(4.40%)。[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分离度好,是分析椿皮挥发油成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香茅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CDE)及水蒸气蒸馏法(SD)从香茅草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了31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1%以上;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了17种成分,占挥发油的94%以上。2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组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最高的都是香叶醛和橙花醛。[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比水蒸气蒸馏法能更真实、全面的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5.
杨彩霞  刘宁  苏小龙  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87-7088,7094
[目的]研究梧桐花挥发油化学成分,为梧桐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2种提取方法所得的梧桐花挥发油提取物中共鉴定出6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78%。梧桐花挥发油能为某些药物和精细化工提供原料。[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梧桐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光叶蚊子草的挥发油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光叶蚊子草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化学成分.共鉴定了23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8.53%以上.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枇杷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枇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个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已经鉴定组分共47个,占流出组分总量的86.33%。含量较高的组分有β-倍半水芹烯(4.14%)、异桉叶油(5.07%)、环己酮(5.25%)、顺-3-己烯-1-醇(5.30%)、香叶烯D(5.35%)、10,10-二甲基-2,6二(亚甲基)-双环[7.2.0]十一烷(7.95%)、水杨酸甲酯(11.72%)等。[结论]GC-MS法分析、鉴定枇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技术简单易行,操作简便,为枇杷叶的深入开发提供了基础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萃取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款冬花的挥发油,鉴定出其中的10种和20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8.42%和82.03%,而其中相同的化学成分有7种,主要是β-红没药烯和7,10,13-十六三烯醛。同时蒸馏萃取法挥发油得率为1.936%,而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挥发油得率为1.023%,说明同时蒸馏萃取法是款冬花挥发油可行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9.
GC-MS法分析鸡皮果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分析鸡皮果叶[Clausena anisum-alens(Blanco.)Merr]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鸡皮果叶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获得其总离子流图,对各个色谱峰进行了定性,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共鉴定了20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质量的99.12%。主要成分为:4-甲氧基6-(2-丙烯基)-1,3-苯并二恶唑(28.97%),(+)-4-蒈烯(24.84%),大根香叶烯B(11.41%),十六烷酸(4.82%),1,2,3-三甲氧基5-(2-丙烯基)-苯(3.84%),斯巴醇(3.19%),1-二十二碳烯(2.82%),石竹烯(2.79%),1-甲基咪唑-5-甲醛(2.75%)。[结论]揭示了鸡皮果叶的药理作用,为综合开发利用鸡皮果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