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园艺》2011,(11):16
在蔬菜生产中,菜农在施用尿素时为了贪图方便,习惯于将尿素撒于地表或随水冲施,这样尿素不但不能很好地发挥肥效,而且还造成极大的浪费。尿素施人土壤后,在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方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由于尿素是酰胺态氮肥,与土壤胶体间吸附力较低,流动性和淋失性较强,若随水冲施,尿素很难被土壤胶体吸附而转变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发挥肥效,流  相似文献   

2.
果树施用尿素后不宜立即灌水尿素属酰铵态氮肥,酰铵态氮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土壤也很少吸附,在土壤中流动性和淋失性很大,只有在脲酶的作用下进行氨化,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土壤胶粒吸附保留下来。所以果树施用尿素后,在其未转化成铵态氮前,不宜立即灌水,否则...  相似文献   

3.
物理法肥效调节型肥料用树脂或硫磺包覆肥料,制成颗粒,施入土壤后能徐徐释放出有效成分,不因溶于水而流失。包覆树脂应能被生物分解,否则树脂在土壤中积累会造成污染问题。另外,这种肥料还可用于配制混合颗粒肥料。化学法肥效调节型肥料用化学法合成的缓效性氮肥施入土壤后,在微生物作用下与水反应徐徐释放出营养成分,产生肥效。目前已开发的品种有:异丁醛缩合尿素、甲醛缩合尿素、草酰胺(由氨与草酸制得)等。加硝化抑制剂的氮肥施入土壤的氨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会被氧化而转变为硝酸根,硝酸根不能被土壤吸附,易流失,因此在氮肥中加入硝化抑…  相似文献   

4.
菜地土壤化肥的使用不当不仅造成了肥料的浪费和蔬菜品质的下降,还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本实验以泰安肥城市王庄镇孔村的菜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原状土柱系统,分析了露天蔬菜——土壤系统中氮素的输入输出情况,研究了硝态氮的淋失规律,探索了控制硝态氮淋失的重要措施,以便指导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5.
保护地蔬菜土壤氮素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保护地土壤氮素养分研究的现状.主要包括氮素养分积累、硝酸盐累积、氨态氮挥发及硝态氮淋失以及影响土壤氮素养分累积和损失的因素等方面.长期过量施肥及大水漫灌等措施是造成土壤养分累积、硝酸盐淋失严重、肥料利用率低的根本原因.今后应在加强保护地土壤氮素循环研究的基础上,将氮的形态转化及土壤供氮能力研究作为保护地土壤氮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长江蔬菜》2003,(4):53-53
一忌叶菜类蔬菜施硝铵。小白菜、大白菜、苋菜、蕹菜、芹菜、甘蓝等,生长期间易吸收硝态氮肥,如施用硝铵,绿叶蔬菜吸收的都是硝酸盐类离子,食用后易累积中毒。二忌施尿素后浇水。尿素中所含氮成分为酰铵,酰铵态氮素在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才为蔬菜根系吸收利用。如施尿素后马上浇水或遇到雨淋,酰铵态的氮素就会流失。所以尿素无论作蔬菜基肥或追肥,都应施后经过5~6天,使其全部转化后再浇水,以免造成损失。三忌反复施用硫铵。在酸性土壤或石灰性菜田中,若连续多次施用硫铵,会使酸性土壤变得更酸…  相似文献   

7.
尿素(Co(NH_2)),从分子结构及化学反应过程来看,属于中性、有机态化肥;而且含氮多,肥效高,也是优良的氮素化肥。由于尿素优点多,人们比较喜欢使用,而且用的量多、面广;而用量过多,方法不当,往往效果较差。只有科学施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尿素施用无度,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一是尿素为酰胺态氮肥,必须经过微生物活动转化为铵态氮肥,才能为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过多的尿素会促使大量的微生物产生,剧烈活动;大量的、单一的微生物活动,必然消耗土壤中的有机质,放出多量的Co_2,这一过程导致土壤过度分散,造成土壤板结。比如我们随手甩一把尿素在地表,地表不是发泡,而是变硬、结壳,这就是过多的尿素破坏土壤结构的例证。二是尿素表施,因氧化作用强,助长了硝化过程,形成硝态氮肥——硝酸,此系酸性及生理酸性肥料,会使土壤的酸  相似文献   

8.
采用保水剂吸附尿素的施肥方式,研究其对土壤氮素保持及葡萄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吸附尿素后一次性施入可以降低土壤碱解氮的下降速率,使土壤中氮素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能够提高土壤脲酶活性,稳定土壤pH,减小因施肥引起的土壤pH变化。保水剂吸附尿素处理(B+N)与尿素分次施用处理(NF)相比,叶片氮素营养、器官干物质含量、氮素含量和累积量等指标均没有明显减少,甚至高于分次处理。保水剂的加入明显促进葡萄的生长发育。与尿素一次性基施处理(N)相比,叶片光合速率无显著性差异,氮素利用率提高6个百分点左右。保水剂吸附尿素一次性基施显著高于尿素一次性基施的效果,基本可以达到普通尿素分期施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吉林蔬菜》2019,(1):42-42
1硝态氮肥的性状及施用,该类氮肥的氮素是以硝酸根离子的形态存在的,如硝酸铵、硝酸钙和硝酸钠等。硝态氮肥易溶于水,以硝酸根离子的形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可直接被蔬菜吸收利用。但硝酸根离子不易被土壤胶体所吸附,故易随水移动而淋失。若在土壤缺氧条件下,还会发生反硝化作用,使硝酸根离子形成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氮气等气体而挥发损失氮素。此外,这类肥料易吸湿,易燃,易爆。因此,在贮运中要注意防潮和防火,不要与易燃物混存。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长期连作与喷灌施肥对露地菜心产量及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2年间常规施肥(CON)、化肥减量25%(RN)、增量有机肥+化肥减量25%(MRN)对露地菜田土壤氮素淋失、菜心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菜心全年生长季淋溶液量的变化与灌水定额的高低具有一致性,喷灌灌水定额是影响淋溶液量的主要因素。夏季菜心生长期是总氮淋失的高峰期,占总氮淋失总量的27.12%~32.64%。CON处理与其他处理之间周年总氮淋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而菜心产量无显著性差异。2020年MNR处理较CON处理平均增产4.29%,周年平均土壤氮素淋失量降低30.63%。综上所述,减施化肥25%以及增施1/3有机肥处理,可以增加菜心产量、降低土壤氮素淋失量,MRN处理是宁夏引黄灌区露地菜心较好的喷灌施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1常用的氮肥有哪些根据氮素形态可分为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等。铵态氮肥主要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体氨。特点是易被土壤胶体吸附,不易流失;在碱性环境中易挥发损失;过量施入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硝态氮肥主要有硝酸钠、硝酸钙。特点是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迅速,易随水流失;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从土壤中挥  相似文献   

12.
酰胺态氮对水培叶用莴苣硝酸盐污染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叶用莴苣为试材,采用深液静止水培技术,在营养液中用不同比例的酰胺态氮替代部分全氮,分析其对水培叶用莴苣的生长发育、硝酸盐污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酰胺态氮占全氮15%处理最大叶面积、叶片数高于对照及其它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4.50kg/m2.随营养液中酰胺态氮浓度的增加,水培叶用莴苣体内硝酸盐的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尿素占全氮5%处理的硝酸盐含量最高,达到1471.28 mg/kg,尿素占全氮75%处理最低,硝酸盐含量只有608.02 mg/kg.尿素占全氮30%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陕西渭北黄土高原是我国苹果优生区之一,近年来这一地区在果树氮肥的施用方面存在问题很多,凭经验施肥,偏施氮肥,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而且造成了大量的肥料浪费和硝态氮累积。通过对该地区8县87个苹果园不同土壤剖面中的硝态氮进行分析和测定,发现测试果园土壤0~120cm土层累积了大量的硝态氮,这些累积的硝态氮还有继续向下淋溶的趋势,造成肥料大量淋失。通过对影响陕西渭北苹果园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因素研究,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和减少硝态氮累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1合理施肥大量施用氮肥是造成硝态氮累积的根本原因。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新乡市牧野区冬春茬蔬菜拉秧后,即夏季敞棚休闲期,硝态氮在各土层中的残留、空间分布状况及淋失风险,试验以农田为对照,采集了不同种植年限(2年、3年、16年和21年)设施菜田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设施菜田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均高于农田,且二者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与种植年限间有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各...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腐植酸尿素对蔬菜品质的影响,以半结球生菜为指示作物,设CK(不施氮肥)、T1(常规尿素)、T2(腐植酸尿素)、T3(商品有机肥)4个处理,测定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变化,以及生菜硝酸盐、草酸、亚硝酸盐、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评价腐植酸尿素对生菜品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与非根际土壤结果一致,腐植酸尿素处理的平均根际土壤矿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w)为137.77 mg·kg-1,高于其他处理,且以硝态氮为主。随着种植茬数增加,腐植酸尿素处理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富集率由正转负。腐植酸尿素处理的生菜可食部分鲜质量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与可食部分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蔬菜硝酸盐含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腐植酸尿素有利于高品质蔬菜生产,但其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的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光叶苕子、黑麦草、肥田萝卜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不同科绿肥搭配种植下盛花期时土壤水分淋失和氮、磷淋失特征,得出保水保肥效果最好的绿肥种植搭配,以期能够有效推广绿肥种植,提高土壤水土保持能力.结果 表明:各品种绿肥生长速率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处理光苕+肥萝中二者的生长速率在155~173 d时均大于其它处理中的相同绿肥.盛花期时,种植有黑麦草的处理每盆地上部鲜质量均高于其它处理,种植有肥田萝卜的处理每盆地下部鲜质量均高于其它处理.不同浇水量下,处理单种黑麦草、光苕+肥萝和光苕+肥萝+黑麦均能有效减少淋失水量,其中处理光苕+肥萝在浇水量为1000、1500mL时减幅均最大,分别为92.68%、81.55%;处理单种肥田萝卜、光苕+肥萝和肥萝+黑麦均能有效降低土壤总氮、总磷淋失量,其中处理光苕+肥萝在浇水量为1000、1500mL时降低幅度均最大,分别为92.31%、93.21%和77.88%、92.53%,浇水量为2000 mL时,土壤总磷淋失量降低幅度最大,降低了94.34%.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淋失水量及总氮、总磷淋失量与地下部鲜质量显著相关.综上所述,不同科绿肥及其不同搭配种植下在盛花期时可不同程度减少土壤水分淋失,以及降低土壤总氮、总磷淋失量,且部分混种处理相对单种处理效果有所提高,其中豆科-光叶苕子与十字花科-肥田萝卜混种效果最佳,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1.尿素秋季深施肥能完全避免烧种和烧苗现象,尿素施入土壤,由于土壤中尿素酶的分解作用,很快变成挥发性很强的碳酸铵。如果把尿素施在浅层中,当土壤比较湿润,能使氮肥挥发而损失。但如果把尿素深施10~12cm,因土壤胶体对氨有很大的吸附能力,可以被吸附保存,避免挥发损失。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试验和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酰胺态氮肥(尿素)不同施肥水平对猪毛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人工栽培猪毛菜的合理施肥量。结果表明:在低浓度范围内,随着施肥量增加,猪毛菜的产量、氨基酸、VC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达到一定施肥量时则呈下降趋势;硝酸盐含量则是随着施肥量急剧上升后陡然下降,之后又上升的趋势;表明获得优质高产猪毛菜的酰胺态氮肥合理施肥量为15 kg/667m2。  相似文献   

19.
肖焱波 《长江蔬菜》2014,(23):55-56
恩泰克是在含铵态氮肥料中加入硝化抑制剂的新型肥料,主要通过控制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同时提供作物铵态氮及硝态氮。具有速效加长效、改善根际环境、减少硝态氮淋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均衡提供氮营养等优势,在农作物上施用后,作物生长健壮、结果多、果实大小均匀、提早成熟,商品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20.
以无核黄皮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形态氮肥作为壮梢肥和促花壮果肥,对其秋梢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氮肥处理中施用酰胺态氮+铵态氮(尿素和硫铵各占氮源50%)的处理在满足秋梢生长中表现最优;无核黄皮结果果实产量均以施氮品种为酰胺态氮+铵态氮处理为最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酸度在4个不同氮源的氮肥处理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无论在海日园还是波波园中酰胺态氮+铵态氮配施处理维生素C含量最高.在施用氮含量相同下,酰胺态氮与铵态氮配合制成的无核黄皮专用肥能够促进其秋梢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