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毒麦生物学特性及防除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麦生物学特性及防除技术初步研究高洪权,朱桂华,王春琳,王德钧(江苏涟水县植保,223402)毒麦(LoliumtemulentumL.)又称黑麦子,是麦田常见的一种检疫性杂草,近几年在我县部分稻麦两熟麦田发生严重。1987~1991年我们对毒麦的发...  相似文献   

2.
麦类检疫对象——毒麦和小麦腥黑穗病(部分省市补充检疫对象),近几年在南京地区发生越来越严重。江宁县、江浦县1984年进行全县毒麦普查,江宁县27个乡,乡乡发生毒麦,发生毒麦面积23.78万亩, 占小麦总面积40.21%,发生严重的田块,毒麦株率高达30%以上;江浦县发生毒麦面积2.65万亩,占小麦面积10.71%,全县11个乡,仅有一个乡未发现毒麦。1982年江宁县种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毒麦的发生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淑华 《植物检疫》1996,(4):249-249
河南省毒麦的发生与综合治理周淑华(河南省植保植检站450002)毒麦是小麦、大麦、燕麦等麦田的一种恶性杂草。毒麦的生活力、繁殖力都很强,一般比小麦的繁殖力大2~3倍,因此,毒麦侵入麦田后,如不及时防除,几年之内混杂率可达60%~70%,严重影响小麦的...  相似文献   

4.
毒麦(IoliumtemultentumL)是禾本科黑麦草属的一种麦田杂草,是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毒麦是通过种子传播的,最初由欧洲传入我国,现已遍及全国大多数省区。麦田中混有毒麦,在其生长期就会与小麦争地。争肥、争光,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更重要的是毒麦种子内含有一种能麻痹中枢神经的物质——毒麦碱,如果人吃了含有4%毒麦的面粉,家禽吃了达到体重0.7%的毒麦,就会引起中毒。本试验的目的在于了解毒麦的生物学特性,为防除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一)播种1m2的毒麦,并定点作生育期观察记载。(二)用五种处理方法观察不…  相似文献   

5.
刘长江 《植物检疫》1995,9(2):69-70
毒麦和波斯黑麦草稃片的微形态比较刘长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00044)毒麦LoliumtemulentumL.属于黑麦草属,禾本科,颖果中含有毒麦碱(Temuline,C7H12N2O)等多种生物碱,混入粮食或饲料中能引起人、畜和家禽中毒。自19...  相似文献   

6.
天水市毒麦综合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连恩  张俐清 《植物检疫》1995,9(5):313-314
天水市毒麦综合防治初报蔡连恩,张俐清,杨世发,李向新,李来祥(甘肃省天水市植保植检站741020)1发生、分布、危害情况有害杂草毒麦,六、七十年代随引调阿勃、阿夫小麦而传入,在我区徽、礼、甘谷等县种植田零星发生,80年代以来,农民串换种子日益频繁,大...  相似文献   

7.
桂林地区原无毒麦,据调查,兴安县1969年从河南平顶山调入小麦种未经检疫而传入。灵川县海洋公社发生毒麦有两个来源:一是一些群众到发生毒麦的邻近公社兴安县高尚公社串换麦种;二是据海洋公社粮所曾所长反映:“1967年从墨西哥,1971年从阿尔巴尼亚、加拿大调小麦种而传入。”毒麦传入后,逐步蔓延,田间混杂率逐年增加。经1976年普查和1978年复查,结果查明,全地区发生毒麦的共有兴安.灵川、临桂、阳朔  相似文献   

8.
60年代,毒麦在各地的发生危害,曾引起农业部门的重视,开展了有效的防除,使之得到基本控制。但随后10多年,对毒麦的防除有所放松,至80年代初,毒麦的发生与危害加重,近几年来,有的地区毒麦发生率达到2%以上。毒麦以种子繁殖,在土内10厘米深处尚能出土,在室内贮藏两年仍有萌芽力。毒麦分蘖力较强,一般可有4~9个分蘖。适应性较强,能抵抗不良环境,不论旱年或涝年,繁殖力  相似文献   

9.
毒麦及其变种籽实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毒麦的为害,很早就有記述。人与牲畜吃了毒麦都会中毒。毒麦传入我国繁生麦田,在一些地区已造成損害。毒麦的籽实同麦粒的大小和重量相近,很不容易进行机械清除。毒麦及其变种依靠籽实传布,常混杂麦粒难以鑑別。因此,毒麦及其变种籽实的鑑定与分类,对于检疫工作,显得很重要。本文就1950—1964年間,对我国已发生的毒麦,进行鑑定与分类。根据毒麦的穗、小穗,带稃籽实(颖果)及脫粒籽实的基本特征,主要是与种子分类有关的形态学上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与描述。按鑑定的毒麦及其变种,編制籽实分类检索表,并附实物照片与插图。  相似文献   

10.
《植物医生》2005,18(1):30-30
毒麦,又叫黑麦子、迷糊等,属于禾本科黑麦属。毒麦原产于欧洲,早期传入非洲,现在广泛分布于亚、美、澳等洲的德、法、英、日、加、阿根廷、澳大利亚、印度、巴西、智利等国。我国原无毒麦,由于进口粮食及引种混有毒麦的农作物而传入。毒麦现在已扩散到河北、东北及南方部分地区。目前全世界约有10种不同的毒麦品种,我国已发现4种,这4种均由国外传入。  相似文献   

11.
贾宗誼 《植物保护》1964,2(3):141-142
毒麦(Lolium temulen tum L.)是一种检疫性杂草。它的茎叶形似普通麦子,多混生在小麦、大麦和燕麦田内,收获后种子也常混杂在一起。由于毒麦种子内部含有一种毒麦碱(C_(17)H_(12)N_(20)),人畜食后常发生中毒现象。据黑龙江卫生部门化验:食物中如果含有4%左右的毒麦,就会发生昏迷、眼  相似文献   

12.
尤宝栋 《植物保护》1964,2(6):279-279
今年5月21日,我们在江苏省泰州市杨庄人民公社调查毒麦发生情况。共计调查了4个大队12个生产队247亩小麦田,实际检查面积23.2亩,共查获毒麦283株。在这些毒麦中发现有一株毒麦的穗子上生了红霉,经过显微镜检查,看到了小麦赤霉  相似文献   

13.
毒麦是一种含有毒麦碱的危险性杂草,为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它不但能造成小麦减产,还对人畜安全有很大威胁。我市各地在60年代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毒麦的发生和蔓延。但近几年,由于调运串换种子把关不严和防治工作有所忽视,田间毒麦混杂率又明显回升,部分田块毒麦混杂率高达15%以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织各县植保站连续进行了三年的调查,基本查清了我市毒麦的种类,发生分布和为害情况。  相似文献   

14.
毒麦(Lolium temulontum L.)是一种有害有毒的危险性杂草。它不仅能造成麦类减产,而且因其麦粒内含有毒麦碱(C_(17)H_(12)N_2O),严重地危及人类及动物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试验表明,人吃了含有4%毒麦的面粉,便会引起头晕、昏迷、噁心、呕吐等症状;家禽误食毒麦达体重的0.7%时,同样会产生中毒和造成死亡。因此毒麦属国内外重要的检疫对象。但是,由于近年来频繁调运和串换种子,加之检疫措施又未跟上,造成毒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毒麦 Lolium temulentum linne 在安徽宣城地区分布很广,全区五个县,县县都有,而且不论是发生的普遍率,还是混杂率都比较高,有的农户麦田甚至毒麦多于小麦而成了“毒麦田”。原来属于零星混杂区的宁国县和过去很少有毒麦的县植保植检站测报观察区内的麦田,混生毒麦的普遍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16.
刘培廷 《植物检疫》1995,9(6):339-340
对毒麦疫情的监测刘培廷(安徽省六安地区植检植保站237001)对毒麦的疫情调查,过去一般主张用踏查、普查方法。而面对我区常年种植的20余万hm2小麦,要进行踏查、普查,难度很大。疫情明,是做好毒麦防除工作的基础。因此,寻求能够实际操作,并能掌握疫情动...  相似文献   

17.
亚麻毒麦     
据1964年吉林省普查植检对象和危险性病、虫、杂草时,在安图县明月镇的亚麻地,首次发现亚麻毒麦,经李扬汉先生鉴定是细穗毒麦(亚麻毒麦)Lolium remotumschrank.1980年调查敦化县的大石头、翰章等许多乡、镇的亚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亚麻毒麦成熟后一部分落于田间,次年萌发,大部分混杂在亚麻种子中,随亚麻种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邗江县公道镇7400亩小麦,发生毒麦面积2000亩。该县植保植检站在调查的基础上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即(1)建立突击拔除制度。根据几年实践经验找出区别和拔除毒麦最佳期“小麦黄,毒麦青;小麦矮,毒麦高”。(2)统一供种,杜绝蔓延。(3)严格处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我省调入了大量商品粮;而农业技术的不断普及,使得农民相互串换良种日益频繁。由此,毒麦在甘肃省发生面积越来越大,为害愈演愈烈,为了摸清我省毒麦发生、分布及为害情况,进而做好防除工作,我们从1990年开始,连续三年对我省14个地州市做了大量调查。到目前为止,甘肃省除酒泉、张掖、嘉峪关、甘南、庆阳、兰州地区尚未发现毒麦分  相似文献   

20.
城固县毒麦的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剑  渊建民 《植物检疫》2003,17(2):124-124
陕西城固县毒麦的发生是 1 975年某种子经营单位从甘肃省调进“甘麦 8号”小麦时传入的 ,经鉴定为毒麦变种田毒麦Loliumtemulentumvar.arvenseBab .1 976年在我县三合乡龙王庙村小麦良繁基地“甘麦 8号”繁殖片上首次发现 1 .3 3hm2 ,当年虽经疫情处理 ,但不彻底。 1 977年经过普查 ,毒麦随小麦种子传播 ,其发生面积扩大到 2 .8hm2 ,品种从原来的“甘麦 8号”扩大到“阿勃”小麦上。 1 980年毒麦又扩展到全县 3个乡镇 5个村 ,发生面积 4hm2 。虽每年都经过防除 ,但防不胜防 ,出现今年这里根除了 ,明年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