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已知生理活性物质methoprene(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桑蚕,有延长幼虫期,增加体重和增产蚕茧的效果,但对蚕的成长、蚕茧增产与饲料效率的关系等不明之处尚多,生产上经济效益如何尚存疑问,为此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和方法 供试蚕品种为玉龙×彩凤,雌蚕,全龄用人工饲料在25℃、自然明暗条件下饲育。为探明methoprene不同浓度和处理时期的效果,试验以methoprene 250倍液(5 μg/ml)及500倍液(2.5 μg/ml)分别于3龄、4龄饷食后48小时和5龄饷食后72小时每头每次用毛笔涂布0.25ml。试验设第5龄区(第5龄1次)、第4~5龄区(各龄1次)、第3~5龄区(各龄1次)及对照区。每区10头,重复  相似文献   

2.
1蚕不结茧的原因分析1.1微量农药中毒在5龄盛食期食下微量农药污染叶,或蚕室、蚕具接触微量农药,特别是有机氮农药,虽不致死,有的还能继续食桑成长;但因蚕神经受到毒害而麻痹,影响蚕的营茧机能。1.2蚕体罹病蚕儿被脓病、软化病等各种病原体侵入丝腺,造成损伤或破坏蚕体丝腺细胞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指数限制给桑条件下家蚕五龄期丝腺成长规律、营养物质向蚕体组织和丝腺的分配比率、后部丝腺细胞核酸含量及茧质性状等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限制给桑家蚕丝腺的成长规律与饱食区相仿,只因限制给桑使营养物质向丝腺的供给量减少,从而使丝物质的合成量较饱食区为少;而对蚕体重增加影响较小.后部丝腺细胞核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限制给桑对DNA的增加量影响较小,而对RNA的增加量影响较大.限制给桑使得五龄经过延长,全茧量、茧层量减少,而茧层生产效率提高.RNA合成茧丝蛋白的效率两处理区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葡萄糖是蚕生长主要的供给能量的物质,为蚕合成更多的丝蛋白打下了基础。作通过葡萄糖的添食实验,得出添食葡萄糖对蚕的食下量、全茧量、茧层量有显提高。同时,添食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调查蚕的食下量、全茧量、茧层量影响程度,得出添食5%葡萄糖溶液对蚕的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五龄蚕期可据食下量的多少分为前、中、后三期。前期食下量和消化量较少,而消化率较高,蚕体生长速度快,狭义饲料效率高。中期食下量和消化量较大,但消化率下降,生长速度慢,狭义饲料效率低。黄鲁区消化率、饲料效率低,各项经济性状差。蒙阴黑鲁区消化率、饲料效率高,各项经济性状优。因边行优势,地边湖32饲料效率高于专用湖32,专用桑园中新一之濑区经济性状较优于湖32区。  相似文献   

6.
胡仕叶  李开林  王文学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505-3508,3514
为了解不同桑树品种叶片对洞庭原蚕和碧波原蚕的生命力、种茧质量及F1卵质的影响,试验采用云桑1号、湖桑197、湘7920桑树品种的叶片分别饲养洞庭原蚕和碧波原蚕.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叶片对饲养的洞庭原蚕、碧波原蚕幼虫1~4龄经过影响不明显,但对洞庭原蚕和碧波原蚕的5龄经过和全龄经过有明显的影响,原蚕全龄经过均以湘7920的饲育区最长(洞庭原蚕605 h、碧波原蚕604h).从原蚕个体重量、生命力各项指标、种茧质量和F1卵质综合成绩来看,在贵州省春季环境条件下,适宜洞庭原蚕和碧波原蚕饲养的桑树品种依次为云桑1号、湖桑197、湘7920.  相似文献   

7.
黄白茧蚕的叶黄素及不同颜色蚕茧丝胶、丝素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家蚕食用桑叶后叶黄素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变化规律,以茧色限性品种为材料,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了大蚕期蚕体血液和丝腺中的叶黄素含量.结果表明:结黄茧的雌蚕血淋巴和丝腺中的叶黄素含量比结白茧的雄蚕高;白茧蚕血淋巴中的叶黄素含量约4μg/mL,丝腺的叶黄素含量约为5μg/mL,4~5龄全期无明显变化;黄血蚕血淋巴中的叶黄素含量随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多,在5龄的第3 d时最多(26.4μg/mL),丝腺中的叶黄素含量在5龄的第5 d时达到最大值,为228.4μg/g;不同颜色茧的丝胶含量顺序为黄茧>绿茧>白茧,脱胶率顺序为黄茧>绿茧>白茧.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的麻栎为饲料,小蚕期用塑料袋育,5龄期通过3种不同的饲育方法(塑料袋育、喷水插枝育和不喷水插枝育)进行比较试验,对柞蚕5龄期的食叶量、增长量、5龄每日体重的平均增长量等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小蚕期塑料袋育保苗率高且能够保温、保鲜,促进生长发育;5龄期适应于喷水插枝育,食叶量大,增长快,体重可达22.55 g,全茧量为10.04g,蚕体强健,接近室外放养效果.而塑料袋育则不能满足5龄蚕体发育的需要,食叶量小,蚕体重最高也仅为10.45 g,全茧量也只有2.73 g.因此,在养蚕生产上要根据蚕体不同时期特点,采取不同饲育条件和方法,满足蚕体需要,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蚕桑产业在元阳县被列为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示范产业,选择适合当地的蚕品种是保证蚕茧优质高产的重要前提。为了探索适合元阳的蚕品种,笔者于2018年春蚕期和夏蚕期引进多丝量蚕品种苏豪×钟晔在农村试养。结果表明,与当地现行品种菁松×皓月相比,5龄经过和全龄经过基本一致。饲养成绩上差异不显著,但各项指标均稍高于对照组,特别是万蚕收茧量春蚕期和夏蚕期分别高出5.45%和7.06%,存在显著差异,夏蚕期更是显著大于菁松×皓月。说明苏豪×钟晔蚕种产量更高,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元阳县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家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s)基因Spi1、Spi2与家蚕雌雄丝物质合成差异的关系,应用RT-PCR、实时定量PCR以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比较了6个家蚕品种幼虫丝腺中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并测定茧层率。结果显示,Spi1基因在家蚕幼虫5龄中后期开始表达,其中在中部丝腺(MSG)和后部丝腺(PSG)中的表达量都比较高,Spi1基因在雄蚕的丝腺及中肠中持续表达时间均比雌蚕长,Spi2在MSG以及头部和体壁有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SPI1蛋白在雄性中从4龄眠期就有表达,而雌性只在5龄末期有表达;Spi1基因在雄性丝腺中表达和蛋白质翻译的持续时间均比雌性长;品种之间,菁松雌雄茧层率均较高,与分子水平上其幼虫丝腺中Spi1基因表达量较高、SPI1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相一致。表明家蚕丝物质合成效率与Spi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871×872(正反交)一代杂交种,是我省近年引进、生产、推广的一对春秋兼用,综合性状优良的多丝量蚕新品种。具有孵化、眠起、老熟齐一,食桑旺盛,蚕体粗大,普斑,茧形大而匀整,茧色洁白,产量高,增效大,丝质优的特点,深受蚕农、厂家的欢迎。其技术处理如下:一、合理催青,保持在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70年代以来有关外源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家蚕的生理效应及其在蚕业上用扩的研究进展。包括外源激素对蚕体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对生长发育、食物的食下与消化、转氮酶活性、丝腺细胞的超微结构、后部丝腺中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以及丝蛋白基因的表达等生理生化过程的调节机制。同时还分析了应用激素增丝的作用机理,包括一般效应、特殊效应、直接效应及间接效应等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酸性氧化电位水代替传统常用蚕药对家蚕饲料效率及生命力的影响,通过常用蚕药为对照,调查了酸性氧化电位水处理的家蚕食下干量、食下率、消化率等生理生化指标及蚕茧的全茧量、茧层量、茧重转换效率、茧层生产效率、收茧量、结茧率、死笼率、虫蛹生命率等指标,发现酸性氧化电位水处理对家蚕的食下干量、食下率、茧层量、茧重转换效率、茧层生产效率、收茧量、结茧率、死笼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指标没有显著性影响,而全茧量差异极显著。调查表明,在蚕桑生产上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代替常用蚕药对家蚕的饲料效率、生命力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高压静电场处理家蚕卵对幼虫生长发育和饲料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蚕种催青前期用适当强度的高压静电场处理,对蚕卵的孵化、蚁蚕生命力、幼虫发育经过及小蚕的生长均无不良影响,但能促进大蚕期的生长,茧层量比对照增加8.23%-11.32%,茧层生产效率最佳处理区比对照提高24.44%。该技术是一项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养蚕增丝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Methoprene对天蚕生长发育及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保幼激光类似物methoprene处理天蚕Antheraea yamamai5龄第4或第8天的幼虫,对蚕体生长发育及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蚕体重除5龄第4天15μg/头处理外,其余处理基本高于对照,后部丝腺鲜重与对照比,先低后高;中肠鲜重则基本上低于对照,五龄历期延长0.3 ̄3d,取食量降低,茧层量,茧层率和叶丝相对转化率均有提高,从试验结果看,methoprene于天蚕五龄期处理有明显的增  相似文献   

16.
柞蚕5龄取食特点与饲料效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柞蚕5龄食下量约占总食下量的80%,且正是体重增加,丝素积累最关键时期。由于柞蚕5龄蚕体较大,取食活动旺盛,也便于观察和研究。柞蚕不同品种饲料效率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5龄。那么5龄取食特点即活动规律与饲料效率有何关系。弄清这些问题无论对学科建设还是品种选育研究等工作都会有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保幼激素类似物methoprene处理天蚕Antheraeayamamai5龄第4或第8天的幼虫,对蚕体生长发育及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蚕体重除5龄第4天15μg/头处理外,其余处理基本高于对照;后部丝腺鲜重与对照比,先低后高;中肠鲜重则基本上低于对照;五龄历期延长0.3~3d,取食量降低,茧层量、茧层率和叶丝相对转化率均有提高.从试验结果看,methoprene于天蚕五龄期处理有明显的增丝效果,且第8天处理的效果较第4天处理的好,前者以10μg/头处理的效果最佳,其茧层量、茧层率和叶丝相对转化率分别比对照高40.24%、29.49%和64.58%.  相似文献   

18.
以保存的斑纹限性蚕资源材料为母本,以932、湘晖、7532、夏芳、秋白为父本进行杂交,并连续3次回交和系统选择,育成了主要经济性状接近或超过其雄性亲本的皮斑限性蚕品种限1、限3、限6、限8,斑纹限性蚕品种蜀63、限17、限16。根据其雄性亲本的杂交组合形式组配成杂交组合限1.限3×限6.限8、限17×限16、蜀63×限16,经过室内饲养鉴定,3个组合的健康性、茧丝质成绩均达到或超过雄性亲本杂交组合水平,限1.限3×限6.限8万蚕收茧量与两广二号相同,万蚕茧层量提高了2.89%,蜀63×限16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夏芳×秋白提高4.94%、8.30%、3.42%,限17×限16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夏芳×秋白提高0.21%、3.36%,达到了育种材料创新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全龄人工饲料育家蚕饲料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曙、黄白、先驱、春岭×钟月等6个蚕品种,全龄人工饲料育,1~5龄给饵2~3次,对各品种及不同给饵方式饲料效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品种间食下量、消化量、全茧重及茧层重的饲料生产效率、全茧重转换效率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不同给饵方式之间食下量、消化量差异极显著,其它方面差异不显著。总体评价以粗纤度品种先驱饲料利用效率最好,全龄3回给饵方式(1~3龄1次,4龄1次,5龄1次)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20.
氮素形态和数量对烤烟干物质积累及钾含量与积累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培条件下,于烤烟打顶后改变营养液中铵硝配比(NH+4 -N/NO- 3-N)和氮素浓度,对烤烟体内干物质积累量及根、茎、叶的钾含量和积累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铵硝配比0∶10 ,氮素浓度14 0mg/L时烤烟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烤烟叶片和茎中钾含量在铵硝配比为0∶10 ,氮素浓度35mg/L时达到最大,钾积累量在铵硝配比0∶10 ,氮素浓度14 0mg/L时最大。而烤烟根中钾含量和积累量在铵硝配比5∶5 ,氮素浓度70mg/L时最大。不同处理烤烟不同部位钾含量和积累量的变化规律均表现为叶>茎>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