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野生金头闭壳龟的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方  吴孝兵 《野生动物》2005,26(5):51-54
笔者于2001-2004年对金头闭壳龟(Cuoraaurocapitata)的野生种群的分布、数量及相关生态学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金头闭壳龟目前仅分布于青弋江源头和上游即北纬30°-30°52′的少数支流中,具体为安徽省泾县的古坝、蔡村和孤峰三地的山涧溪流以及黟县红星乡的清溪河流域。野外种群数量十分稀少,目前已不足400只。金头闭壳龟主要栖息在水质清澈、两侧植被茂密或一侧山脚多石缝的山涧溪流中。经对曾经发现过金头闭壳龟典型地带的各种生态指标的测量表明,泾县古坝乡沈村上沈村段的古坝河段的以及蔡村乡的东园至爱民段的丁溪河段,相比而言仍不失为金头闭壳龟较为理想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2.
畜禽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我国畜禽物种多样性资源的现状、保护和利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为生态脆弱的喀斯特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上海崇明东滩白头鹤的现状和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白头鹤(Grus monacha)又名玄鹤,是世界上现存的15种鹤类中体型较小的一种鹤,繁殖于俄罗期西伯利亚和中国黑龙江北部,主要越冬于日本,韩国,朝鲜以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根据1999年湿地国际估计全世界现存越冬白头鹤种群数量约9150只,其中中国仅有1000余只,胃为种群数量极其稀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淑危鸟类红皮书和我国淑危动物红皮书名录,属国爱一级保护乌类,也列入“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鸟类名录。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猪肉消费的变化趋势,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比较了国内外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模式,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并对我国地方猪保种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北州草地保护建设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君 《青海草业》2009,18(3):41-43
草地保护和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总结经验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发展思路,确保草地保护和建设工作全面长期有效的开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果洛州草地建设、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处青海省东南部,青藏高原腹地,是黄河的发源地。土地面积7.644万km2,草地面积653.82万hm2,是一个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州。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草地退化速度加快,黄河源头发生断流,近一半的湖泊干涸,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果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地牧民群众的生存受到威胁,也给全省乃至黄河流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草原保护和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天然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十分之一,居全国第4位,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0.51%。天然草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草原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保护和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迁地保护的海南坡鹿种群可以分为野放、半野放和圈养等3种主要类型。野放种群个体数量最多,约占迁地保护种群个体总数的55.3%;其次为半野放种群,其个体数量占35.6%;圈养种群个体数量最少,只占9.1%。半野放是一种较为稳妥的坡鹿种群恢复方式。在海南坡鹿的迁地保护中,应该增加半野放种群个体数量。本文就海南坡鹿的迁地保护提出了7点保护管理及科学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黎贡山猪(Gaoligongshan Pig),因主产于云南怒江州高黎贡山地区而得名。该品种体型中等、生长速度慢、耐粗饲、抗病力强、产仔数中等,是一种较适应恶劣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粗放饲养条件的猪种。2010年高黎贡山猪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该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作者经过对高黎贡山猪遗传资源保护现状进行调查,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已经设立的林业制度在完整性、严密性上尚存在缺陷,在思路、原则、结构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和生产实现中有空白和不足之处.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人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资源保护和造林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魏凯 《野生动物》2012,33(1):34-36
在金钱龟的人工养殖过程中,观察到部分个体发生了腐皮、肺炎、腹泻等疾病。通过对细菌的实验室诊断和生化特性鉴定,发现引起金钱龟腐皮和腹泻的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菌,而肺炎则是由温度突变引起的感冒造成。因此,进一步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金钱龟的常见疾病与一些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温度差异对金钱龟的生理机能有显著的影响,而水质条件和养殖密度的调控也关系到金钱龟的健康生长,这也为金钱龟防治疾病及健康养殖模式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宁陕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的东缘地带,也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向东延伸的纽带,更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最有保护价值的保护区之一。本文阐述了宁陕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状况、建立的重要性及大熊猫的种群状况、社区经济概况、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并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黄缘盒龟资源现状及驯养繁育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安徽省黄缘盒龟资源现状及驯养繁殖情况,2011年8~10月对安徽省皖南山区的黟县、泾县、广德及大别山区霍山县、金寨县等12个县区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发现安徽本地黄缘盒龟共34只,其中皖南山区27只,大别山区7只,另外发现台湾黄缘盒龟8只;安徽省有16个黄缘盒龟驯养基地,共有亲本2194只,2011年繁殖幼龟2280只。分析认为:黄缘盒龟资源严重衰退,存在种质混杂风险。建议加强资源管理,建立皖南、大别山黄缘盒龟保护区,建立安徽原产地黄缘盒龟繁殖中心,防止因台湾黄缘盒龟进入造成种质混杂。  相似文献   

14.
白唇鹿的研究现状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报道白唇鹿在起源进化、生态生物学、组织解剖学、生理生化及社群行为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阐述白唇鹿在进化、分布、繁殖、社群行为、组织解剖等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并根据白唇鹿的当前实况,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鸨研究进展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统计1959-2005年关于大鸨的研究文献,分别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关大鸨的研究虽从1959年开始,但直到80年代才逐渐形成系统,其中,就地保护研究数量(67.2%)多于迁地保护的研究数量(32.8%)。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都存在研究内容比较基础的问题。在大鸨的就地保护中,保护区没有真正发挥其功效;大鸨迁地保护工作虽取得一定成就,能够保持人工饲养种群数量的基本稳定,但人工繁育技术只在部分地区取得成功,另外,应激和疾病仍是影响大鸨迁地保护工作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目前中国大鸨现状提出保护对策,着重强调环境保护和科研合作。  相似文献   

16.
渤海黑牛是肉役兼用的优良品种,被列为我国受保护的地方良种。本文重点介绍了渤海黑牛种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渤海黑牛的保种途径与利用措施以及渤海黑牛的杂交改良与开发利用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以我国优良地方黄牛品种为基础,选育具有中国特色的黄牛肉用新品种,是我国肉牛保种及提高生产效益的必由之路,这对其它地方品种的保护与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安徽湿地保护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琳琳  顾长明 《野生动物》2012,33(3):172-175
安徽湿地资源具有面积大、类型多、分布不均、水系发达、水质差别大和生物物种丰富等特点。安徽湿地保护面临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湖泊围垦、泥沙淤积、环境污染、过度渔猎、江湖隔绝、生物入侵、基建和城市化对湿地保护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在详细分析安徽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完善法规、加强科研宣教、健全组织机构、建立湿地监测网络、增加资金投入等一系列全面推进安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平原湿地。保护区内湿地发育良好,复杂多样,泡沼星罗棋布,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濒危物种繁多,是天然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也是目前三江平原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始湿地。本文阐述了挠力河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状况,并分析了管理现状,对保护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黄文志 《野生动物》2009,30(5):287-289
鳄蜥是中国的特产物种。本文通过对鳄蜥的历史地位、分布、生活习性、繁育特点等方面的阐述,从目前国内鳄蜥保护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0.
滕世春  董双波 《野生动物》2006,27(4):35-36,44
通过2002~2005年对大佳河自然保护区猛禽的调查研究,记录猛禽25种,分属2目3科,占黑龙江省猛禽种数的60.98%,其中隼形目17种,鹗形目8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3种,列入CITES附录Ⅰ的2种,附录Ⅱ的23种;列入IUCN红皮书濒危种类2种,易危种类13种。本文对保护区猛禽的数量分布、种群结构及栖息生境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保护提出了建议,为研究猛禽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