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柳宗元为何偏爱柳树熊永忠柳宗元(773~819年)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县)人,故世人多称柳宗元为柳河东。他是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土,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后升监察御史里行、礼部员外郎等职。贬职后,任过永州司马、柳州刺史,故又称...  相似文献   

2.
林中巨人──望天树把香和艳与红英。家家只是栽桃李,独自无根到处去。”李山甫的这首《柳》诗,好像就是专门针对柳宗元来写的一样。他柳宗元是鼎鼎大名的“唐宋人大家”之一。满腹经纶,而今贬官流落柳州,无亲无友,实实在在是一株如诗里说的“独自无根到处去”.流落...  相似文献   

3.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这是诗人柳宗元赞美柳州山水的诗句。近年来,柳州市充分发挥森林作用,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加快"低碳"经济和碳汇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柳州又称龙城,是我国南方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具有良好的人文历史景观和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是国家甲级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据调查,柳州目前有建于民国及以前的大小传统古建筑 10多处,分布于市区及各县。如市中心有为纪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所建的柳侯祠,建成于明初的东门城楼;三江侗族自治县有建于清代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岜团桥和建于民国时期的程阳桥;柳城县有广西四大古寺  相似文献   

5.
三国时董奉为人治病,不取酬金,只要求他们在他屋旁种杏树。重病治好的种五棵,轻病治好的种一棵。这样他的房前屋后杏花芬芳,“杏熟易谷,以济平民”。所以后世常用誉满杏林”来称颂医家。 唐代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倡导植树造林,使满城华荫覆盖。他写的《种树郭橐  相似文献   

6.
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不仅在文学上有巨大建树,而且在景观建造上也颇有造诣,称得上是一位风景建筑师。柳宗元被贬为湖南永州司马期间,乐于外出游览,他在游览时,对景观建造很感兴趣。他亲自动手在永州周围规划建造了愚溪、龙兴寺西轩、法华寺西亭等多处景点。后来,他被派到广西柳州作刺史,又在柳州城西南建造了一处景点,名为柳州东亭。他建造的这些风景点,都写有文章以记其始末。柳宗元通过实践,总结了风景区的规划设计原则。他把风景区分为两类:一是“旷”,即开阔;二是“奥”,即深邃。这两类风景区,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发扬各自的特色。凡高垲开朗处宜于“旷”。“因其旷,虽增以崇台延阁,回环日星,临瞰风雨,不可病其敝也。”凡低坳适合之地宜于“奥”。“因其奥,虽增以茂树从石,穹若洞谷,蓊若林麓,不可病其敝也。”他造的龙兴寺东丘景点,就是以“奥”见长,而法华寺雨亭景点,则以“旷”取胜。他把景观设计的原则概括成三句话:“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逸其人”,就是要节约人力、物力、减少工程开支。“其因其地”,就是因地制宜,不要盲目改造地形,要利用原有的土石、水泉、草木来造景。“全其天”,就是要保存景色的天然真趣,不要过分人工雕琢,做到虽由人做,宛若天...  相似文献   

7.
墨客爱植树     
正春暖风至,暖意姗姗而来,新芽吐绿,嫩蕊萌发,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到了。现代人有植树节,而古代没有,但令我们感到欣喜的是,在古代虽然没有植树专门的节日,也抵挡不了人们植树的热情,文人墨客,才子诗人,更是植树急先锋,成为一段佳话。唐代柳宗元不仅诗文脍炙人口,植树也堪称能手。他被唐宪宗贬为柳州刺史时,十分注重市容美化,城郭道巷,处处种树栽草,并以诗文记咏:"手持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他还带领百姓,在柳江边及城周围广植柳树,并在诗中不无幽默地写道:"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相似文献   

8.
柳侯祠,一座经典清代三进式砖木结构古建筑.它是柳州人民为纪念柳宗元而建造的祠庙,为柳州市最著名的名胜古迹. 柳侯祠环境清幽,布局开阔,造型舒朗,结构稳固,体现了独特的清代古建筑风格.特别是祠内的木制工艺,技术精湛,庄重典雅,古色古香,具有极高的建筑价值和艺术水平.祠内藏有历代碑刻数十方,十分珍贵.2006年,柳侯祠碑刻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9.
正柳树与小叶榕都是柳州市的市树,合称"兄弟树"。柳树与柳州、柳江、柳宗元"同姓",渊源久远,关系密切。柳州人在长期种柳、用柳、赏柳中,形成了独特的柳树文化。柳树是中国的原生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山东青岛地区孢粉分析,距今11000~8500年间青岛胶州湾附近有柳属植物。柳树还是中国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围最广的植物之一,甲骨文已有"柳"字。中国种柳已有4000多年,可追溯到古蜀鱼凫故都(今成都市温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与柳树文/黎云昆柳宗元的柳,本与柳树的柳没有直接关系,但柳宗元却与柳树结下了不解之缘。柳宗元原为朝臣,后被贬到偏远的永州(今湖南西南和湘桂交界地)任司马。在任十一年后,又奉旨返回京城。柳宗元满以为此次返京,必会得到重用,可在京待了一段时间后,无...  相似文献   

11.
杨克斌 《中国林业》2011,(22):20-21
很多人都知道,广西柳州是西南的工业重镇,历史悠久,工业门类齐全,但知道这个城市森林资源丰富的人却不多。柳江碧波荡漾森林情海深长2006年,温家宝总理到柳州视察工作时说过一句话:"柳州,山清水秀地干净"。一个工业城市能够得到一句这样的肯定,实属不易,这不仅仅是对柳州生态环境建设的褒奖,同时也是对柳州林业的肯定。  相似文献   

12.
由柳州木材厂、柳州林机厂和柳州林业基建工程公司联合举办的广西林业系统第一个业余党校,今年八月六日在柳州木材厂举行开学典礼。业余党校每期收学员40名左右,脱产学习六天,开办两个月来已举办四期,有170名党员参加学习。这三家企业共有党员400多名。如何对  相似文献   

13.
好的文章总给人以启迪,《种树郭橐驼传》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柳宗元是唐代卓越的文学家和诗人,是代表一代思想学术成就的杰出人物,柳宗元的一生宦海沉浮,砥砺改革,针砭时政,是一位关心人民疾苦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官员。  相似文献   

14.
秦华 《广西林业》2010,(1):13-13
<正>2009年12月24日上午,柳州青茅花卉基地兰花生产示范园举行开园仪式。柳州青茅花卉基地是2009年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总用地面积为866.67公顷,第一期工程开工建设106.67公顷,目前已完成13.34公顷生产用地租赁。柳州  相似文献   

15.
有句民谚,说的是“吃在广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对此,柳州人不但不忌讳,反而备感自豪。因为“死在柳州”主要足说柳州盛产杉木,材质好,用作棺材,世界一流。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植树绿化的历史渊源流长。早在4000年前的虞舜时代,就已设立了执掌山林的官员“虞人”。西周则以“封人”负责国都植树,“掌国”负责各地城郭沟池的植树。 唐代更是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植树诗篇。杜甫“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竹”;白居易一首“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表白了诗人对柳树的痴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期间,也特别重视植树造林,他效法秦始皇“一肝松夹驰道”和子产“桃李垂于街”的绿化战略以“列树表道”和“庇荫行旅”为绿化方针,严令所有辖区治下的城郭巷道、高坡矮堤和柳江两岸…  相似文献   

17.
文中通过调查分析,找出柳州旅游地品牌形象构建的有利因素,提出重新构建柳州旅游地形象的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王正才  蒙兴宁  李洁 《绿色科技》2022,(5):137-138,141
对引种的大花荣耀木进行了物候、抗逆性、观赏性状稳定性等观测,分析了其在柳州的适应性、生长状况,并进行了综合评价,总结了大花荣耀木在柳州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大花荣耀木抗逆性表现优良得分2分,观赏性状稳定性表现优良得分2分,生长状况表现为中等得分1分,综合得分5分,判定为柳州适生品种,可作为优良花灌木在柳州城市园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闲来绿荫散步,偶见林中长石上无名氏写的一首护树诗,读后深得教益,随即抄来:“栽植诚可贵,养护品更高,植保相攀附,人树乃同胞。”作者把栽树同养护比喻成藤树般地相附相依,保树就是保护自己,见解独到,由此可见,能否自觉护树,着实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位。遵照护树诗的思路想开去,就令人感到护树是爱树传统的具体发扬,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人们历来爱植树,喜欢树,到山东孔府参观的人,总愿在先圣亲自栽植的那颗树前照像留念,以解喜古爱树之情怀。唐代大诗人柳宗元在任广西柳州刺史时,就带头植树“手种黄柑二佰株,…  相似文献   

20.
"山清水秀地干净"。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柳州时给予了这样的褒奖。从此这七个字成为柳州一张鲜活的名片。借着这名片的春风,柳州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2012年7月9日,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柳州捧回了"国家森林城市"光荣称号。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国家林业局规定的标准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