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不同外源性试剂对盐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成果,综述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24-表芸苔素内酯、腐植酸、褪黑素等外源性试剂,对盐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的具体影响,为进一步开展黄瓜种子萌发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种子吸胀是种子萌发的必要过程,种子吸胀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对萌发有决定性影响。笔者综述了近几十年国内外盐胁迫对豆科牧草种子萌发的研究报道,论述了种子萌发在吸水过程、呼吸作用、有机物质等方面的生理生化变化,从渗透胁迫、离子毒害两方面阐述了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并总结了盐胁迫对豆科牧草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酶活性、POD酶活性、CAT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为今后盐渍化条件下种植豆科牧草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硝基氯苯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4-硝基氯苯和2,4-二硝基氯苯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硝基氯苯能明显地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幼苗干重、鲜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害程度随硝基氯苯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当2,4-二硝基氯苯浓度为2.0 mg/L以上时,小麦种子停止发芽。硝基氯苯胁迫促使小麦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增加,在小麦幼苗受到轻微胁迫时,POD活性会有所提高,增加作物对胁迫的抗性作用;在低浓度下,硝基氯苯对小麦幼苗的伤害还突出地表现为丙二醛(MDA)的高度累积,其对小麦幼苗的伤害主要表现在生长初期。 相似文献
5.
二氯苯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验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1、2二氯苯、1、3二氯苯和1、4二氯苯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氯苯能明显地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幼苗干重、鲜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害程度随二氯苯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当1、2二氯苯和1、3二氯苯浓度为200 m g/L以上时小麦种子停止发芽。在正常情况下,小麦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随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不同浓度二氯苯胁迫使小麦POD、M DA含量增加,小麦受害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6.
以百农207为试验材料,选用35%咯菌腈·精甲霜、31.9%戊唑·吡虫啉、12%吡唑?灭菌唑和12%噻?咯菌腈?苯醚4种种子包衣剂,以清水为对照,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小麦种子发芽特性和幼苗生长变化特征.室内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包衣能够提高种子发芽率,但是降低了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提高了种子贮藏物质的转运... 相似文献
7.
北京丁香作为北京市广泛种植的观赏植物,其生长受气候变暖导致的高温天气影响日益显著,研究高温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特性。通过设置40℃、60℃、80℃、100℃和120℃五个温度梯度,并结合对照组进行热处理试验,评估累计发芽率、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度高温(40℃和60℃)能够显著提升种子萌发能力,其中40℃处理时发芽率达最高值67.2%,较对照组提高12.5个百分点,且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也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过高温度(80℃及以上)则对种子胚组织造成不可逆损伤,导致其萌发能力显著下降,120℃处理下种子完全丧失活性。研究揭示了高温处理对北京丁香种子萌发的双重效应,为优化种子预处理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9.
10.
氯苯、硝基苯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实验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氯苯、硝基苯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氯苯和硝基苯均能明显地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幼苗干重、鲜重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害程度随氯苯和硝基苯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小麦对硝基苯和氯苯的胁迫敏感性为根>苗,当硝基苯浓度在50mg/L以上时小麦种子发芽停止。在正常情况下,小麦幼苗体内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随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浓度为10mg/L硝基苯和氯苯胁迫下,小麦幼苗体内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时所对应的硝基苯和氯苯浓度分别为25mg/L和50mg/L;丙二醛含量达到最高时所对应的硝基苯和氯苯浓度均为25mg/L。 相似文献
11.
在查阅国内影响黄瓜种子萌发因素的文献基础上,综述近几年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介绍浸种、种衣剂、光质、增氧灌溉、温度、重金属等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黄瓜种植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沼液对黄瓜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不同浓度的沼液浸种及喷施对黄瓜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低浓度沼液的浸种能促进黄瓜的发芽,高浓度的沼液抑制黄瓜种子的发芽,最适的浸种浓度在0.5%~2.5%之间。沼液经过不同的处理后抑制作用有一定程度的消除,较高浓度沼液经高温灭菌、离心或调节pH值后种子的发芽率均比相应浓度的原沼液高,但抑制效果还不能完全消除。利用沼液进行苗期喷施,以浓度为20%的沼液对黄瓜苗期的株高、茎粗和生物量促进作用最好,研究结果还发现喷施适合浓度的沼液对抗性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表明沼液除了具有促进种子发芽、苗期生长的作用外,还具有提高黄瓜系统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为探明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番茄种子发芽的影响,利用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仪,以空气为真空室环境介质,在真空室绝对压力150Pa条件下分别以40、50、60、70、80和90W的处理功率对浙砧1号(2018)、浙杂205(2019)、浙粉716(2023)、浙粉202(2019)番茄种子进行冷等离子体处理15s,放置7天后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当处理功率小于等于40W时,冷等离子体对不同品种番茄种子萌发影响较小;浙砧1号(2018)、浙杂205(2019)、浙粉716(2023)、浙粉202(2019)番茄种的较佳的冷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50W,处理后发芽势分别提高4.0%、6.75%、11.25%、5.0%,发芽率分别提高2.5%、3.00%、6.75%、4.75%;随着处理功率的增加,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番茄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降低,处理功率不宜大于80W。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目前预切种式宽窄行甘蔗种植机排种系统存在排种不均、合格率低、漏种率高、耗种多、卡种堵塞严重等问题,通过ADAMS进行仿真虚拟试验分析及试验研究,设计了一种由转向导流有序集蔗机构和单辊排种器构成的甘蔗预切种排种系统。通过自行搭建的试验平台,研究了转向导流有序集蔗机构和单辊排种器的集蔗箱弹性控流板结构形式、侧板夹角及排种辊转速等参数对排种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动转向导流有序集蔗合格率为95. 1%;单辊排种器的集蔗箱弹性控流板结构对排种合格率具有极显著影响,侧板夹角和排种辊转速对排种合格率具有显著影响;单辊排种器优化参数组合为:两段圆弧式集蔗箱弹性控流板结构、集蔗箱两侧板夹角为105°、排种辊转速为6 r/min(理论排种速度:0. 83 s/根)。最后进行了优化组合参数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平均合格率为91. 0%、平均漏种率为4. 5%、平均堵塞率为0. 5%,排种均匀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辽单565在辽宁地区制种的最佳种植密度,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密度对种子农艺性状及种子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制种密度对农艺性状及种子活力影响不显著;4500株/667m^2密度下的发芽率最高,种子活力水平和冷发芽结果也较高。为辽单565制种的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18.
温度与土壤水分对玉米种子活力和贮藏物质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适宜的玉米田间管理,以玉米种子先玉335、良玉99为试验材料,置于人工气候箱中,研究了不同温度(15、20、25℃)和土壤质量含水率(20%、25%、30%、35%)对玉米种子活力及贮藏物质转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湿度相同时,随温度的下降,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叶长、幼苗质量、贮藏物质运转率均呈降低趋势;当温度相同时,随土壤湿度升高各指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5℃条件下,土壤质量含水率25%时各指标均达最大值,最适于种子萌发生长。当温度降到15℃,土壤质量含水率35%时种子不能正常发芽,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持续低温、高土壤水分条件不利于玉米种子的正常萌发和生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