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与茶     
有一文艺单位,想在上海开爿艺术茶馆,取名“鲁迅茶馆。”。上海的“鲁迅茶馆可与北京的“老舍茶馆”齐名。一来,鲁迅、老舍都是文艺界著名人士。二来,上海是鲁迅长期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可说是鲁迅的“第二故乡”),三来鲁迅生前十分爱喝茶。他一边品茗,一边构思佳作,在他的日记中,就有买茶、赠茶及外出饮茶的记载。鲁迅对品茗有一论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种清福,首先就必须  相似文献   

2.
古华安 《农业考古》2003,(4):271-271
《鲁迅日记》中有不少关于茶事的记载。1912年1月,鲁迅先生应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的邀请,任教育部部员。1912年5月随临时政府迁北京,先后任教育部科长、佥事等职。1920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女师大等校讲师。日记有“午后往北大讲课。下午与维钧、品青、衣萍、钦  相似文献   

3.
茶道与屎道     
5月末,湖州(长兴)的国际茶会召开期间,有6个省市和3个国家的茶友专程到我家相聚喝茶聊天.河北的舒曼、胡智学和陕西的韩星海先生是第一批.有朋自远方来该喝什么好茶呢?这些人什么名茶没品尝过呢?思索良久,决定请他们喝屎茶.  相似文献   

4.
阿炳拉琴拉了一辈子,喝茶也喝了一辈子。他的拉琴和喝茶,大半都是在茶馆里度过的。只因他在他那潦倒生涯中,不得不靠到大小茶馆去拉琴卖艺,聊以谋生。故而他那悠悠琴韵之中,总是伴着醉醉的茶韵;同样,他那酽酽的茶韵之中,也总是伴着悠悠琴韵。可以说,这也就是阿炳其人特有的一种琴道与茶道罢。阿炳老家本是住在无锡城外的东亭镇上,但他的拉琴和喝茶,则常在城里的几家茶馆轮来轮去。他是没冬没夏,没阴没睛的,终年戴着一副墨镜,肩背着一只粗布褡裢,前边的插袋里装着二胡,后边插袋里装着琵琶,由邻里的一个小童搀着,摸到茶馆去…  相似文献   

5.
刘唤群 《农业考古》2003,(4):270-270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他是南京市郊晓庄师范的创始人。晓庄师范学校离燕子矶镇只有二三里路,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当校长时,逢上假日,他也到燕子矶镇上的茶馆去喝喝茶,和喝茶的老农聊天。每逢聊得高兴时,老农常给他哼赶牛号子和栽  相似文献   

6.
(一) 鲁迅先生是一生嗜茶的,只是关于茶论的文章,却不肯轻易形诸笔墨,迄今我们所能读到的,唯有一篇《喝茶》的杂文,收在其《准风月谈》集中,确乎俨若凤毛麟角呢。正如他的许多杂文一样,这篇茶论的文章也以其幽默与讽刺的锋芒,表现出了他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人格,以及他那具有精诣之识的茶道观和审美观。 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功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他这里所说.的“清福”二字,本是特地都给打上了引号的,惟恐被别人所疏忽,对之产生不…  相似文献   

7.
茶馆和戏园     
茶馆和戏园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局李祥林茶、戏连姻在中国文化史上由来已久,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茶馆与戏园多有缘份。当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回忆半个世纪前的剧场时即云:“最早的戏馆统称茶园,是朋友聚会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是附带性质”。如当时京城最古老的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泰国曼谷市有一位名叫卢尔沙西的年轻人租了两间店面经营茶楼生意,茶楼不大,放了30张茶桌. 茶楼装修得十分高雅,茶师更是一些拥有非凡实力的专业人员.但是,茶楼生意并不好,几个月下来简直到了入不敷出、举步维艰的地步.员工善意地建议他把茶楼转让出去,另谋出路. “不!我一定会有办法让茶楼起死回生!”卢尔沙西坚定地说.从那以后,他开始留意进店来的每一位顾客,希望能从顾客身上找到改变茶楼命运的启示. 一次,一位顾客在一边等人一边喝茶,很是无聊.卢尔沙西走过去问:“我能帮助您做些什么吗?” “我想我需要一份报纸.”顾客想了一下说,“否则,我可能要离开了”.  相似文献   

9.
不流茶叙     
用一些些茶叶,泡出香、味持久用小小的壶,让渴求都满足同样的消费,觅得更深醇的隽永也可以这样喝茶不受品茗形式所束缚不拘泥于茶叶是如何回归茶之本然,如此平常自在可以这样喝茶也我们散发了百分百的茶味、茶香节省了珍贵的资源、能源也珍惜所拥有的福,善待大地这样喝茶也可以邀自己自自在在的饮与朋友自自然然的喝透过茶韵,让彼此心神交会喝茶也可以这样让茶澄静我们的思虑让茶拓展我们的视野藉着这样喝茶以解惑,开慧,丰富人生如此这般茶也可以这样喝不流茶叙!台湾@沈甫翰~~  相似文献   

10.
林更生 《农业考古》2004,(2):145-146
一、福州茶桌茶文化概貌福建自古产茶 ,作为省会城市的福州 ,出售茶叶的商店遍布大街小巷 ,而福州人也自古养成了饮茶的习惯。他们有的喜欢喝早茶 ,有的一天喝好几次 ;有的喜欢在家喝 ,有的喜欢上茶馆喝 ;有的喜欢独自品茗 ,有的则喜欢三五成群围着茶桌 ,边饮茶边谈论家事、国事、天下事 ;有的喜欢单纯喝茶不必茶配 ,有的却喜欢点一二样甚至三五样茶配 ;有的喜欢喝花茶 ,有的喜欢喝红茶。饮茶的习惯各有特色 ,真是五花八门。由于喝茶已成习惯 ,因此 ,福州人无论在学习和工作中 ,还是在休闲和娱乐中 ,都喜欢配以饮茶 ,增添精神与乐趣。二、福…  相似文献   

11.
拥有 6 0 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南京 ,人们喝茶很普遍。这一带饮茶之风历史悠久 ,如三国时吴主孙皓就经常在宫中举行宴会 ,大臣韦曜因不胜酒力 ,孙皓就密赐茶水以代酒。如今 ,位处交通要地的南京更是茶叶消费的大市场。苏南各县尤其是南京各郊县均产茶 ,它们在南京茶叶市场份额中占有很大比重 ,安徽、浙江茶也以该地为重要销场 ,在下关码头建有茶叶批发市场 ,更是茶的天下。然而南京人习惯喝绿茶 ,红茶消费量不大 ,喝乌龙茶的人更是廖廖无几。与此相适应 ,茶馆经营无不把绿茶放到重要位置 ,其它茶只起陪衬作用。在众多茶馆中 ,惟有位于洪武路 2…  相似文献   

12.
许乐江 《农业考古》2003,(2):136-137
初冬的一天下午 ,与铁松老先生相偕 ,去了一趟“天一阁”茶艺馆。这是一座仿古式三层楼的建筑 ,面积达一千余平方米 ,二楼有以品茶为主的大、小包间十余个 ,三楼有以餐饮为主的包间六、七个。第一次来这里 ,其气象即给我留下了殊深印象。茶馆座落在银川市清河街南端的商业广场 ,是四会五达之地。我们在茶楼前下了车 ,即见楼阁式户扉之上悬一匾额 :“天一阁茶艺馆” ,是书法家刘正谦先生的手笔。非凡的气象使人联想起一首古诗 :“西北有高楼 ,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我忽然对铁松先生说 :“这茶楼似曾相识啊。”他笑笑说 :“…  相似文献   

13.
少时 ,家住九江市环城路 ,靠近西门口过江码头。这里 ,过往人员多 ,店面也不少 ,算是热闹非凡的一个街区。其时 ,我家在庆余里斜对面 ,父亲靠做裁缝养家糊口 ,紧挨庆余里旁边 ,有家茶馆和一家开水店 ,生意也还火红。我每日上学和放学 ,都要从茶馆门前过 ,总见店内外人头簇动。这个没有大招牌的茶馆 ,门里屋外摆了许多方桌 ,喝茶的人 ,围着方桌坐在长条凳上 ,悠然自得地闲聊 ,谈生意 ,论行情。这些人 ,多数是做小生意的 ,有的是挑鱼卖茶的 ,也有闲暇市民。人们花费不多 ,即可解渴解乏。在茶馆喝茶 ,主随客意 ,无拘无束 ,一壶茶随便喝 ,只要有…  相似文献   

14.
四十年代末我曾在江南水乡的浙江海宁硖石教书。硖石水陆交通方便,是丝、米、布、茶四大市场之一,被誉称为杭、嘉、湖三角州的鱼米之乡。商贾云集,贸易兴隆,尤其是茶馆,在这个富有古镇风貌的江南集镇上,就有130多家茶馆店,遍布于集镇的大街小巷码头。茶馆生意特别好,门庭若市,孵茶馆已成了当地民俗习惯。住在离集镇较远村庄的农民,天不亮,有的赶路,有的摇着小船到镇上来吃早茶,泡壶茶,喝着听听新闻,或者会会亲友,或者为排遣心中的郁闷,一边喝茶,一边听着小街上传来卖唱姑娘在愁缠绵的三六琴声和唱曲声,等到太阳出来,才…  相似文献   

15.
致富小故事     
张三一直喜欢喝20块钱的茶叶,因为经济实惠。住处附近新开了一家茶店,张三为了方便就开始光顾这家店。每次张三去买茶叶,老板都送他半两好茶。张三将好茶攒着待客。一天闲来无事泡壶好茶,竟喝上瘾。喝完免费的好茶,张三便不愿喝20块的了。不管他买多贵的茶叶,老板总送他半两更好的。半年下来,张三花在茶叶上的钱是原来的十倍!  相似文献   

16.
新篁的茶馆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碗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三杯酒来。”这是20年代,流传在浙北古镇新篁镇上一些茶馆酒肆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活龙活现地勾画出当地人好饮的习性。新篁人最喜欢饮茶,早晨起床润喉清肺一碗茶;酒后饭余除腻消食一碗茶;疲惫之际解乏提神一碗茶;亲朋好友会晤聊天一碗茶;邻居纠纷消释解嫌一碗茶……于是乎茶摊、茶馆、茶厅皆应运而生。无论闹市街背,还是茅店野村,均三步一茶摊,五步一茶馆。据《嘉禾新志》载: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在中国提起茶馆、茶艺馆来,一般人都会知道,那是:休闲娱乐喝茶,说茶品茶,搞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学术活动的地方。如今它已遍布全国城市和乡镇。出现这么多的茶馆、茶艺馆,在上世纪五十代后期的一段时间里,那是个不可思议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历来喜欢在工作劳动之余,客来叙事之际,休闲生息之时,边把盏品茗,边吟诗作画,或促膝谈心,或公断议事,而茶馆就是进行这些活动,适合这种雅趣,体现这等风习的极好场所。所以,自茶馆问世以来,历经千百年,长盛不衰,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茶馆乃是专门用作饮茶的场所,也是人们休息娱乐、买卖交易、问讯议事的地方,可谓男女毕至,老少咸宜的好去处。人们来到茶馆,沏上一壶茶,“摆开龙门阵”,啜茗清谈,好生安逸。在茶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不论职位高低,不分财产多少,不问您我他,大家一起喝茶,国事、家事、心头事…  相似文献   

19.
早在北京的那些日子里,鲁迅就常跟川岛(即张廷谦)彼此邀来邀去的喝茶,聚叙。好在川岛也是绍兴人,茗谈起来则随便讲些绍兴方言,觉得分外热闹,而且亲切。当初,都住在八道湾的时候,他们两家是紧壁邻居,来往茗谈自然很方便的。只是有一次,川岛邀请鲁迅来家中喝茶,却没有答应,那当然是别有因由的。据川岛忆述说,那一日下午他快要上班的当儿,突然看见鲁迅迳直跨进他家小院的厨房,亟亟乎拿起一只洋铁水勺,从小缸里舀起凉水来喝,并且流露出了某种异常的神色。川岛连忙上前请他进屋来喝茶,然而他却答道:“勿要惹祸,管自己!”喝…  相似文献   

20.
刘钟瑞 《农业考古》2001,(2):171-172
如果到上海老城厢逛一逛 ,也许会发现老城厢最具特色的店家是茶馆。旧上海 ,老城厢曾是上海茶馆的集中地 ,尤其是在城隍庙一带 ,以湖心亭茶楼为中心。周围有茶馆十几家。随着社会的变迁 ,特别是十年动乱开始后 ,老城厢的茶馆除了湖心亭茶楼外 ,所有的茶馆已全部消失。现在 ,在老城厢范围内 ,仅豫园商城和上海老街就有大大小小的茶馆十几家 ,使老城厢地区又重现了历史旧幕。然而 ,和旧上海的茶馆不同 ,现在的茶馆、无论在装饰布置 ,还是在经营格局上均体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成为一个集品茗 ,休闲、交友、赏艺的高雅场所。各家茶馆在突出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