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漠胡杨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中国四大沙尘暴元凶之一,一年发生沙尘暴最多达30余次。站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海里,放眼望去,极目之处遍是波峰浪谷般的沙丘,一座座,一层层,让人感到沙海的深远、博大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荒凉、浩瀚与无际。但是,辽阔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并非完全是“死亡之海”,在它的腹地,就生长着让人震撼的胡杨。在新疆轮台县南40多公里处,有一座胡杨林公园。全世界仅此一个。成年胡杨树高10余米,树冠直径20余米,树干最粗的需四五人合围,树枝最粗达半米多,而刚生出的枝条却只有牙签那么细。胡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全世界以中国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轮台县为最大、最多。从塔里木沙漠公路入口往腹地走,集古韵、古风、古朴于一身的大漠胡杨满目皆是。无论近看还是远观,都给人以一种无以言表的震撼,让人感悟到一种原始的美,一种生命的美,一种神奇的美,一种恒久不变的美。据说,胡杨可以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可谓大漠中名副其实的英雄树。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展示着渴求生命的博大力量。在轮台县南70公里处的沙漠公路旁,生长着两棵胡杨,被称作“连心...  相似文献   

2.
胡杨,是沙漠戈壁的固有树种.春天在塔里木河畔看胡杨,让人感觉清清爽爽,胡杨用自己的一身绿色让塔里木河、大漠都生动起来,这绿色一直持续到秋天.两年前,我去了塔里木.正值金秋时节,红黄棕绿的荒漠植被,携着油画里浓重而激烈的色彩,向天际延伸而去,那般景致仿佛就是美国西部影片里独一无二的翻版,我不禁感到惊异,难道说,这个星球上的西部景致都是相似的?是不是西部的风里都飘着来自久远岁月悲怆苍凉的味道?  相似文献   

3.
2002年,我们带着再访大漠中的林区、绿洲、胡杨疏林的绿色期望和关注生态的心情,前往新疆考察。此行我们一行6人飞向新疆,由北京向西,疏林灌木的绿意越来越淡,而沙丘瀚海的黄色却越来越浓,不禁想起了20年前我独自进疆考察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于田县,有一条伸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深处的“绿色长廓”,这是克里雅河渗入沙漠形成的。在克里雅河的下游,名为这里雅博依乡,地图上标明的是通古孜巴斯特,当地称为大河沿,被誉为大漠深处的“桃花园”。这个乡面积21.42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  相似文献   

5.
在巴州林业局和州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管理处的大力配合协助下,德国Griefwald大学和新疆大学联合,于2003年开始,在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依明切克地区开展了《新疆塔里木中游胡杨林的生态、繁殖、分布与土地利用》课题研究,截止2007年6月,该课题圆满结题。  相似文献   

6.
凡到过大西北的人都说,不到新疆不知当地的风土人情,而到了新疆不看大漠里的胡杨不知植物之美,这话确实有道理。胡杨是第三纪残余的古老树种,其珍贵与银杏齐名,有活化石之称。翻开《辞海》,找到"胡杨"条目,其中的解释是:胡杨,亦称"胡桐"。杨柳科,落叶乔木,高达15米。叶形多变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之叶全缘或疏生锯齿;卵形、扁卵形、肾形之叶具缺刻或全缘,无毛、带灰色或淡绿色。它分布于我国新疆  相似文献   

7.
为胡杨祈祷     
崔靖 《甘肃林业》2002,(3):37-38
!"&年金秋,笔者随甘肃省摄影家协会组织的摄影采访团,深入大漠腹地拍摄胡杨树。我们这些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有幸走近胡杨,一睹那些能活“三千年”的勇士们的丰姿。初识胡杨,是在我上林校的时候。当时听了老师对这种古老原始的树种那神话般的描述,我深深地为之震憾。胡杨,又叫胡桐,在植物分类上属杨柳科杨属胡杨派。胡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在我国新疆库车千佛洞和甘肃敦煌铁匠沟的第三纪新世纪层中,都曾发现了它的化石,距今约'("万年。胡杨是大自然的骄子,它耐干旱、耐盐碱、耐瘠薄,抗风沙、抗严寒,是中亚腹地荒漠中…  相似文献   

8.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有一片近 2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戈壁,它横跨昌吉回族自治州和阿勒泰地区 6县市,这就是全国第三大自然保护区——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  广阔的地域、稀疏的植被、低缓的山脉丘陵和那五彩缤纷造型怪诞的雅丹地貌中,众多的野生动物出没其间,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西部大漠风光的雄奇画卷,加之难以数计的古生物化石和古老的传说,更给这大漠风光增添了几分神奇,诱人前去探访。  经精心准备,今年,我们两名记者带着一名向导和保护区工作站的一名工程师等一行 5人,乘着一辆“北京 20”汽车闯进了保护区。我们的计…  相似文献   

9.
大漠“三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新疆沙漠之大、戈壁之广,全国罕见。沙漠贫瘠,戈壁荒凉,植被稀少,世人皆知。然而,在全疆各地的一片片浩瀚无垠的大漠戈壁之上,除了人们较为熟知的胡杨、红柳和梭梭等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植物外,还有人称大漠"三宝"的沙枣、沙棘和甘草。它们笑傲风沙,犹如"绿色大使",带着使命,生机勃发,到处散发着生命的芬芳;它们不仅把大漠戈壁作为怡然自得的乐园,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而且浑身是  相似文献   

10.
沙海怪柳     
已经无数次看见过沙海怪柳,但是最难忘的还属最初的两次。头一次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京通铁路刚刚正式运营通车,我也是第一次经过这条铁路线。经过一天的旅程,我乘坐的列车在冬日的薄暮时分进入茫茫的科尔沁沙海。车窗外,是一幅幅古诗画中无数次描绘过的塞外落日图:平旷的荒野、暮归的牛羊、大漠孤烟、长天落日……蓦然,一片连绵不断的怪异形体闯进我的视线。仔细看去,竟是一片落尽了叶子的乔木林。然而,这是怎样的树种呦!即使在这万木萧疏的北国隆冬,也从未见过树木的家族中有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世界最大胡杨森林公园雪城1996年夏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原始胡杨林遭病虫害袭击,“沙漠能士”泪洒塔里木,一时引起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最近,它在顽强地经历了一次磨难后,招来大批的中外游客。因为,在新开放的塔里木胡杨森林公园,人们不仅能看到流动...  相似文献   

12.
正听,那悠扬的驼铃声;看,那大漠孤烟,那长河落日;望,那远处一位美女,戴着面纱却掩饰不住那优美的轮廓……这是哪里?一个名叫新疆的地方。紫气东来,祥云瑞景,瀚海无垠,风光无限。新疆自古就有瓜果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如果你不身临其境便无法充分领略。我生活在新疆,在这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我无数美好的回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在用智慧和勤劳努力建设着美丽的家乡。我工作在新疆林业学校,这片热土养育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今的杨树家族中,胡杨是最古老的一员,在第三纪地层中曾发现过它的化石,距今大约已6500万年。目前世界上的胡杨资源越来越少,然而在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却有着世界上罕见的一片胡杨林,为新疆有名的三大自然林区之一。它的总面积有33万多公顷,蓄积量为460万立方米。那里的气候极端  相似文献   

14.
出新疆奇台县城向东约60公里后,便进入了苍茫无际的将军戈壁。一条极少有车行驶的荒漠小路,曲曲折折似乎无穷尽地一直向前延伸。汽车的轰鸣打破了这大漠的寂静,将我们带向那神秘的远方。天空一片湛蓝,没有一丝浮云,轻风迎面而来,不禁让我们心旌摇曳。“看,那就是鸣沙山!”向导忽然高兴得喊起来。顺着他指的方向远远望去,招引我们的是一片海市蜃楼,宛若万顷波涛载着鸣沙山深向那渺渺无涯。在这白色苍茫之上,鸣沙山似那沙漠之舟。听,风儿吹过,分明传来的是“丁当”的驼铃,又似那脱纪之马;着,铁蹄驰骋,身后甩下一串云霞,溅起…  相似文献   

15.
当你在飞机上鸟瞰我们可爱的新疆大地,你可一览无遗的发现在连绵绿州上.那一块块的沙丘被绿色成网的林带围绕.一望无际的平整条田,一条条银光闪耀的渠道,条田里的庄稼象一幅幅五颜七色的锦缎,铺在祖国边疆大地.白雪皑皑的天山雪岭,茂密的参天云杉林海,静静的塔里木和孔雀河流泻千里,两岸胡杨次生林又长的那么茂密,艾比湖畔的梭梭林,是  相似文献   

16.
“将军戈壁一奇人,中华国宝守护神。醉卧北山放声唱,豪气飞扬大漠魂。”这是2003年一位名为南山居士的诗人,来到荒漠中的新疆奇台硅化木园,亲眼目睹了贺琦守护硅化木的艰辛生活之后的有感而发。从此,对贺琦“大漠奇人”的称呼便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17.
自从20年前初识新疆我便产生了再也无法割舍的“塔里木情结”,而对这一片热土的自然与生态,历史与文化,社会与民俗,都兴趣浓厚、情有独钟。学者们认为,古代东西方两大文明中心的交流与融合之处就在塔里木;而解读世界文明之谜的钥匙也可能就藏在塔里木。仅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塔里木盆地就是一座探访研究不尽的富矿。我曾三次走进塔里木盆地,然而多是沿着盆地周缘的现代公路沿线的城镇旅行,而这一次我决定深入盆地腹部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去寻访那里的与世隔绝和化石般古老的村庄,去凭吊古丝绸之路上扑朔迷离的古城和古遗址。而实现这…  相似文献   

18.
上班     
清晨,当那一轮欲走还留的月亮仍在犹豫,缕缕金色的阳光便透过那一片片游移的云丝,普照着湖南省林业机械厂这一块美丽的土地,抚摸着正沉浸在梦中的我,轻轻地将我唤醒。啊!该起床了。一骨碌从床上翻起来,匆匆梳洗完毕;吃罢早餐,急急向办公室走去。于是,一天的工作便在这美丽的早晨拉开了序幕……记得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便总是梦想着上班,心想告别校园这忙忙碌碌的生活,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那该多么地惬意啊。可当我那一日真的提着行囊,告别那曾生活了几年的大学校园,心里禁不住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担忧。从此,我要进入一个…  相似文献   

19.
生三百年不死,死三百年不倒,倒三百年不朽。胡杨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一位青年摄影家。 宝音,达斡尔族,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56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摄影专业,现为内蒙古摄影家协会服务中心经理。 在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的第一个秋季里,宝音收获了他的第一个摄影作品集《大漠奇观》。他用照相机镜头化腐朽为神奇,变瞬间为永恒,让世人聆听到远古生命的回响,感悟到大自然的严酷,以及生命的延伸、精神的永恒。 让我们走进神奇的大漠,走进摄影家宝音的胡杨世界。 “1993年,当我第一次来到巴丹吉林沙漠的…  相似文献   

20.
<正>卡拉麦里魔鬼城的雅丹地貌呈现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地层是记录历史的“彩色书页”,让我们亲见浩瀚大漠的风姿,洞察化石森林的原始风光,体味远古时代生机盎然的恐龙世界,感悟这片神奇土地独特的地文景观魅力,探索准噶尔盆地这颗璀璨明珠的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