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语中有许多日汉同形词,因为词义和用法与汉语相近甚至相同,给初学日语的同学带来了不少方便,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信心。但日汉同形词也有许多不同点,如在学习过程中不予以重视,受母语的干扰,这类词很容易出现误用的现象。本文主要对日汉同形词的不同点进行探讨,并说明在二外教学中讲解同形异义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及成因研究呈现多元化.学者们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进行了静态分析和动态研究,前者主要涉及语言的语音、语义、句法等层面,后者集中在话语量、话题选择、最低限度应答语、闪避词和话轮转换上.学者们还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追溯其产生的根源.其研究成果对提高两性间跨性别交际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语反事实条件句是假设与事实相反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为真,并以此进行推论的复句,在汉语中通常被译作"如果P,就Q了"。本文通过考察分析「ところだ(った)」的基本用法和语义功能,结合实例进行细致分析,明确了「ところだ」「……ば/なら、……ところだった」是日语反事实条件句的语法标记,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其具有标记功能的原理。  相似文献   

4.
一词多义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广泛应用于人类的言语交际中。传统的语义理论并未对此现象做出充分的解释,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原型范畴理论以及转喻、隐喻等手段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对语言学的学术探析主要分为中国和外国语言学两个课题.在对这两个课题的研究中,存在人为分离的现象,中国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两个课题的研究是相互独立的,但外国语言学和中国语言学有相通之处,在研究中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以推动外国语言学研究的发展.鉴于此,文章对基于外国语言学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探析,从外国语言学研究目标、进行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方法、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创新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语料库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着重从中国语料库的建设与发展出发,列举近二十年常用的大型语料库,并对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语料库的建设和语言学研究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V+起来"语义教学是教学重点内容之一。本文针对"V+起来"语义进行探讨,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策略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颜色词入手,在词义指称的客观同一性的基础上,分析它们之间文化内涵的区别。这种区别在语言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使得颜色词具有多种联想意义。本文的论述即在于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对汉英颜色词作文化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语义Tableau是一种具有较强通用性和适用性的推理方法。基于Prolog语言,并利用语义Tableau方法,在M.C.Fitting提出的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给出了改进后相应的算法,并且对算法的可终止性和正确性进行了证明。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语义Tableau定理证明器,大大提高推理效率。  相似文献   

10.
话语语言学自从诞生以来深受语言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受行为主义和实证主义影响,始终摆脱不了形而上学的困扰。从整合话语分析的角度出发,论述整合话语语言学和语用学、认知学以及社会学的必要性。提出话语语言学应该是以话语篇章为核心、以社会文化语境为工具的功能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地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包头地名进行了研究,运用了应用语言学中语言人文性理论,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纵深及文化融合等方面,对包头地名的语言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还探讨研究了包头地名的命名原则和规律。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导论"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界对其显性课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对其隐性课程的研究却略显不足。针对语言学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建设,本文分别从语言学学习的物质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丰富语言学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名词化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从英语名词化的定义、分类入手,应用语义学、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英语名词化的生成理据及功能进行阐释,旨在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英语名词化现象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概念认知系统贯穿从原型、图式到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的整个过程,影响着语言各个层面的认知和习得。从词汇结构和语义入手,探索词汇表征下的概念认知机制,搭建从原型到图式再到心理空间的概念整合认知框架,借以培养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促进词汇习得和语言能力的整体提升。研究发现词汇范畴包括了与词汇相关的概念层、语义层和表征层。语义基于概念通过词汇进行表征,词汇语义、形式与概念连接越直接,越容易识记。鉴于概念完整和认知经济性,不适合对词汇结构进行过度拆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伴随类兼语构式的语义建构过程,指出该类构式的语义建构过程分三个阶段实现:成分构式的概念化过程、相互压制过程,以及相互精细化描写过程。本文同时也对构式的组配问题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6.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能指"与"所指"的概念,将符号进行了进一步清晰的划分,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介绍了能指与所指的基本思想、二者分离的原因,以及语言运用中的具体例证。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并不坚固,规范所指一致性,提高人们对语言中能指与所指的警惕性意识,并且依靠语言自我变迁过程中的一致性发展,便可以继续维持语言中语音形象与概念意义的结合。能指与所指的界定为语言学及其它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开辟了新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接续词ソレナノニ在实际翻译中对应着多种汉语转折关系标志,不同语义下ソレナノニ的汉译类型与翻译倾向也不尽相同。本文基于日语文学作品语料库,在将ソレナノニ语义划分为逆因果、对照、预想外、非本意四类后,对其翻译倾向进行了实证性分析,期以该研究对广大日语师生以及对日汉翻译教学产生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所有的语言中,一词多义都是一种关键的语言特征,是自然语言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同时也是外语学习者的一大难点。通常情况下他们是靠死记硬背来记住这个单词每个义项的意思,或者是根据语境来揣摩单词意思。这两种方式都有一定的弊端,死记硬背比较耗时,根据语境有时候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并不能很好的帮助记忆。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后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长期以来,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多义词进行的研究表明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是通过隐喻等认知原则相互联系的,多义词的义项可以构成词汇网络等多种结构等等。本文从认知语言的角度,对英语词汇多义习得进行研究,选择一定的研究对象,对此问题展开实证分析。选取英语专业平行班的50名大学生,对大学生英语多义词习得能力进行探究,认为对当代大学生有重要的存在意义,并且对大学生英语习得道路上的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在英语词汇多义习得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忽视关键性词汇的重要性,不能对隐喻和转喻进行有效得运用,本文的研究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歇后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结构形式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而其中各方言区的歇后语尤为引人注目。长期以来,对方言歇后语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语言修辞层面,而文中拟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对川方言歇后语进行解读并着重指出其认知功能和语言学功能。  相似文献   

20.
美国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在俚语的发展过程经常伴随着否定和反对的声音,但是现实是,美国俚语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在文学作品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美国俚语的运用实际,对美国俚语的社会语言学特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