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玉米双株紧靠栽培技术即二比空栽培技术,是玉米栽培技术的重大改进。经过多年试验,此栽培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密植与通风透光的矛盾,极大地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密植的增产作用。下面将其主要技术简介如下:1、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根据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性及抗病虫性强的早熟、适合密植的玉米品种。(1)种子精选种子播前进行精选,淘汰小粒、秕粒、破粒、虫食霉粒及杂物。种子纯度、净度标准到98%,发芽率标准到  相似文献   

2.
玉米"二比空"栽培技术能够较好的解决密植与通风透光的矛盾,极大地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密植的增产作用。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根据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性及抗病虫性强的早熟、适合密植的玉米品种。1.种子精选种子播前进行精选,淘汰小粒、秕粒、破粒、虫食霉粒及杂物。种子纯度、净度标准到98%,发芽率标准到90%。2.种子处理(1)药剂闷种为防治地下害虫或苗期害虫,用50%的辛硫磷乳油1kg兑水40kg闷400kg种子;(2)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重要性不言而喻。玉米双株紧靠栽培技术即二比空栽培技术,是玉米栽培技术的重大改进。经过多年试验,此栽培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密植与通风透光的矛盾,极大地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密植的增产作用。下面将其主要技术简介如下:1、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根据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性及抗病虫性强的早熟、适合密植的玉米品种。(1)种子精选种子播前进行精选,淘汰小粒、秕粒、破粒、虫食霉粒及  相似文献   

4.
大豆45厘米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在“垄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为增加密度,行距由65 ̄70厘米缩小至45厘米,采用垄上双条密植的栽培方法。大豆45厘米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垄三”栽培技术和窄行密植技术的最佳结合,是解决大豆密植的有效途径。1、种子及其处理。根据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矮秆或半矮秆,抗倒伏的品种。另外,选择比当地品种熟期偏早的品种多表现增产,但熟期不宜过早,否则浪费积温影响产量。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选粒,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及杂质。种子纯度、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  相似文献   

5.
<正>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是辽西目前大豆栽培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选择适宜的品种,搞好种子处理1.1窄行密植必须选择抗倒伏的增产潜力大的矮秆、半矮秆品种。目前生产上应用较适宜品种有合丰25、合丰35、绥农14、北丰14、北丰11、红丰11、黑河22等。1.2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粒选,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及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双株紧靠栽培技术是玉米栽培技术的重大改进。经多年试验,此栽培技术能较好地解决密植与通风透光的矛盾,极大地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密植的增产作用。下面将其主要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根据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性及抗病虫性强的早熟、适合密植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7.
一、玉米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品种一定要符合当地有效积温、生育期。越区种植很危险。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种。2.种子精选包衣选择种子大小一致,除去破损粒。包衣用8%克百威、0.5%戊唑醇,防治地下害虫、丝黑穗病、苗期病害(老头苗)。3.播种5厘米土层温度稳定通过8—10度时,抢墒播种。单粒深度3—4厘米,多粒4—5厘米。过深成弱苗,过浅易旱不出苗。密植公顷保苗6—7万,稀植  相似文献   

8.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以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大豆栽培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其中推广面积最大,对提高大豆生产水平有着决定作用的是大豆"垄三"栽培技术。一、种子及其处理1.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2.种子精选。用机选或人工选剔除病粒、虫食粒、杂质,种子纯度、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不高于12%,达到良种标准,以保证大豆  相似文献   

9.
从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地整地、合理密植、肥水运筹、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机械粒收等方面,总结了玉米密植机械粒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哈葵2号向日葵是优良的食用型品种,籽粒颜色美观,优质高产。近年来我县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品畅销省内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哈葵2号向日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种子选择1.1质量标准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5%。1.2精选晾晒播种前3d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杂粒、瘪粒和小粒、病粒和虫食粒及杂质,然后晾晒2d。  相似文献   

11.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优质大豆栽培技术的研发与更进工作也应当受到足够的认识。大豆的栽培技术直接影响到了大豆的收成。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在不断的扩大,大豆的产量明显跟不上需求量。一、品种选择及处理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用矮秆、半矮秆、耐密秆、强抗倒伏的优质高产品种。2.种子精选用机选或人工选剔除病粒、虫食粒、杂质,种子纯度、净度不  相似文献   

12.
本模式栽培技术特点是采用矮杆品种、伏秋深松整地、测土分层施肥、窄行密植、精量点播。一、选地与选茬要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经过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的地块,前茬以玉米、马铃薯、小麦为主,不重茬,不迎茬。二、种子及其处理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用矮杆、半矮杆、耐密杆强抗倒伏的优质高产品种。2、种子精选。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种子质量要达到二级良种以上标准。  相似文献   

13.
<正>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双株紧靠栽培技术是玉米栽培技术的重大改进。经多年试验,此栽培技术能较好地解决密植与通风透光的矛盾,极大地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密植的增产作用。下面将其主要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一、选种及种子处理1.品种选择。选用适合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熟期适宜、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审定推广的品种,种子要做到3a更新1次。播前进行精选,种子的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水分低于13%。2.种子精选。用机选或人工选剔除病粒、虫食粒、杂质,种子纯度、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不高于12%,达到良种标准,以保证大豆苗齐、苗壮、苗全。  相似文献   

15.
<正>夏玉米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是以超高产玉米品种为研究平台,针对山东省玉米千斤省建设和高产创建活动对超高产技术的需求,通过研究超高产玉米品种筛选、超高产玉米群体质量指标体系建立、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集成等提出的。1.精选良种⑴品种选择。所选品种要求株形紧凑、耐密植、抗倒伏、密度达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安阳县麦茬夏玉米节本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晚获等内容,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1.选用良种与种子处理。良种是提高玉米产量和改进品质的内在因素,也是获得高产最直接的有效措施。安阳县夏玉米高产栽培一般选用以郑单958为代表的中早熟紧凑型品种和以豫禾988为代表的中早熟半紧凑型品种。选用粒大、饱满、具有品种特性的杂交种籽粒作种子,除去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混杂粒及杂质。  相似文献   

17.
玉米制种亲本单粒播种栽培技术的关键是选用高活力自交系种子,围绕种子活力提高,本文从基地选择、株系选择、适时播种、去杂去劣、加强田间管理、果穗收获、种子精选等方面,阐述了玉米自交系优质化繁育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实施以通透密植栽培技术、抗旱保密高产栽培技术、抗低温保密度高产栽培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玉米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及膜下滴灌)为核心,以选用高产优质良种、精细整地、科学施肥、农机农艺融合保证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1种子处理1.1种子质量标准。种子纯度≥98%,发芽率≥90%,净度≥98%,含水量≤16%,发芽势强,籽粒饱满均匀,无破损粒和病粒,出苗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择适宜高油大豆品种大豆高产中品种的贡献率一般为30%,而在高油大豆优质生产中,品种的贡献率可达50%以上。因而,高油大豆生产中首先要选择适宜的高油大豆品种。2.做好种子播前处理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除去病斑粒、霉变粒、虫食粒、杂质等。要求种子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质量达到种  相似文献   

20.
奶花芸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播前准备1.1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选择熟期适宜、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奶花芸豆为主栽品种。品种选定后进行种子精选,可机械选种或人工粒选。选择子粒饱满、有光泽的种子,剔除病斑粒、破碎粒、杂粒,要求种子纯度≥98%、净度≥97%、发芽率≥95%、含水量≤13%。对精选好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