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选择土地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对土壤透气性的要求高,因此,通透性差的地不宜种植。翌年春机力整地。达到"齐、平、松墒、松碎、净"六字标准。二、品种选择正确选择合适的品种直接关系到产量和品质。选择品种需考虑的因素包括熟性、果色、果型、抗病性、生长习性、当地的消费习惯等。一般保护地早熟栽培选用自封顶、早熟、较耐低温和弱光,且抗病的品种,以便早成熟,早上市。三、种子处理1药剂浸种:用30%代森铵200倍液或高锰酸钾或福  相似文献   

2.
潘竟军 《农村科技》2012,(12):42-43
一、产量指标每667米2产干椒450~500千克。二、品种选择选择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抗逆性良好的品种,干椒主要以"红安6号"、"丰力1号"为主栽品种。三、种子处理1.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或用福尔马林3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分钟,捞出冲洗干净(防治病毒病)。2.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或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10~20小时,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洗净后晒干(防治疫病和炭疽病)。  相似文献   

3.
1 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优质、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2 种子处理 2.1 温汤浸种。用55℃温水恒温浸种15min,浸种时充分搅拌。 2.2 药剂浸种。可用40%的福尔马林150倍液,在20℃~25℃下浸种6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2~3遍;也可用10%的磷酸三钠浸种20min,用清水洗净。  相似文献   

4.
对地膜覆盖与科学通风防病效果、品种抗病性和化学药剂防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畦覆膜滴灌或灌水的方法,增设高位曲线通风排湿控温可有效控制病害;中晚熟厚皮品种较中早熟薄皮品种抗病性强;化学药剂以50%速克灵1 500倍液为好。  相似文献   

5.
正一、钵苗机插育秧技术1.品种选择。海拔4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可选择中浙优10号、广两优676、两优667、恒丰优387等中偏迟熟或中熟品种;海拔400~600米中海拔地区可选择深优9775、泰丰优656、全优2689、全优1093等中偏早熟或早熟品种。2.种子处理。先晒种、消毒、浸种,再催芽至90%种子破胸露白时即可播种。种子消毒可用25%咪鲜胺2500倍液浸种8~12小时,或用40%强氯精300倍液浸种12小时,或用35%丁硫克百威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选择 因地制宜,选择良种.要选择早熟或中早熟、抗病性抗逆性强、品质优,产量高,耐贮运的优良品种. 二、培育壮苗 1、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入55℃水中,不断搅拌,直至降到室温,或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处理15~20分钟.  相似文献   

7.
<正>1培育无病虫壮苗1.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产量高的黄瓜品种。1.2种子处理55℃温水浸种搅拌15分钟,或50℃温水浸种20—30分钟,再用30℃水中浸泡6h,洗净种子表面的粘液后即可进行催芽,可杀灭多种病菌。药剂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4h,然后经过多次清水投洗后进行催芽;预防细菌性病害,可用72%农用  相似文献   

8.
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符合目标市场消费习惯的品种. 2.种子处理将筛选好的种子晾晒1~2天,然后用种子质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枯萎病和炭疽病,或用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4~6小时,防治细菌性疫病.  相似文献   

9.
一、选用高产优质品种目前表现比较好的品种主要有先正达·曼其利、迪佳TO-1、精棚硬粉等。二、播种育苗一般于"白露"前后播种育苗,苗龄50d,"霜降"至"立冬"期间定植。(一)药剂浸种用30%的代森铵200倍或液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1h,将种子捞出放入  相似文献   

10.
1品种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2种子在无病区、无病田,或无病植株上留种,防止种子带菌。在催芽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消灭携带病菌。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用55℃的温汤浸种15分钟,后移入冷水中浸种催芽。用福尔马林的1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洗净催芽;或用冰醋酸的100倍液浸种半小时,清水洗净后再催芽;或用新植霉素200μl/L浓度浸种1小时,后捞出洗净催芽;或用50%代森铵500倍液浸种1小时,后捞出洗净催芽。3轮作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4土壤处理利用无病的大田土育苗,或用药剂进行苗床土壤消毒。  相似文献   

11.
1选用抗病品种如抗霜霉病的品种有津优2号、津春4号、北京102、北京101、津研2号;抗白粉病的品种有津优1号、2号、3号,中农4号、津绿5号;耐疫病的品种有津杂3号、4号、长春密刺、中农5号;抗枯萎病品种有津优1号、2号、津研4号、新泰密刺、长春密刺。2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处理从无病留种田采种,根据种子的来源及历年病害发生状况进行种子处理。①温汤浸种。②干热灭菌。③药剂浸种或拌种。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浸种30分钟可防疫病;新植霉素200毫克/公斤浸种3小时或用次绿酸钠300倍液浸种20分钟防治细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12.
地膜西瓜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择抗病、优质、高产的西瓜品种,目前适于大安市栽培的有精华4号、奥奇天豹等。选择纯度高、粒大饱满、成熟度好、发芽率高的2年以内新种子作种,选取的种子要晒种2~3天,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或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之后,将种子放入50~55℃的温水中浸种6~8小时;种子浸好后,用清水洗掉种皮上的黏着物,晒干表皮,用湿沙布包好,放在  相似文献   

13.
一、品种选择 程海镇大棚栽培番茄,应根据当地大棚在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形成的特殊小气候,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早熟、丰产、优质、商品性好、适应市场的品种. 二、育苗 1.种子处理 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以防种子带菌.可把种子放入50~55℃热水中浸种15分钟或放入50%多菌灵500倍溶液中浸15~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人自然水温中浸3~4小时,取出阴干就可以播.  相似文献   

14.
一是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用25%施保克2500倍液浸种24小时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48小时。药剂处理的种子,要用清水  相似文献   

15.
<正> 1.药剂浸种法 番茄种子表面可以携带病毒,为预防病毒病需用药剂进行种子浸种消毒。具体做法是:先用温水浸种6小时,再用200倍高锰酸钾浸种1小时,或用200倍福尔马林液浸种1小时,也可用10%磷酸三钠液浸种20分钟。浸后用清水冲洗种子,可杀死种子表面病毒。  相似文献   

16.
水稻恶苗病防治新药剂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3%戊唑醇和25%氰烯菌酯1 500,2 000和3 000倍液浸种,以及423%甲霜·种菌唑按每1 kg干种子拌4 mL剂量,分别于浸种前7 d和清水浸种沥干后拌种,预防早稻或常规晚粳稻恶苗病的效果可达到89%以上,与对照药剂25%咪鲜胺2 000倍液浸种效果相近;药剂处理防治早稻恶苗病的效果比常规晚粳稻突出,而防治常规晚粳稻恶苗病则是浓度高则效果好。各处理下,早稻种子发芽率低于对照药剂咪鲜胺,与清水对照处于同一水平,对常规晚粳稻则差异不明显;出苗数显示,处理、对照药剂和清水对照接近。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6,(17)
正1选种选择适宜抚顺地区栽种的品种。早春栽培选择耐低温、耐弱光的品种,春夏及夏秋、秋冬栽培选择耐高温和抗病毒病的品种。种子用药剂或温汤浸种进行消毒,消毒后浸种催芽。药剂浸种,用多菌灵稀释500倍溶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泡种子约1小时,或福尔马林稀释300倍溶液浸泡种子约1小时。消毒后的黄瓜种子浸泡约5小时后,洗净,放在28℃左右环境催芽。2配制基质选择50孔或72孔的穴盘进行育苗。如果不是一次性穴盘还要进行穴盘消毒。基质要  相似文献   

18.
一、品种选择选抗逆性好、早熟、高产的常规或杂交墨茄品种。 二、种子处理采用10%的磷酸三钠液浸种15分钟,淘洗后再浸泡5~6小时后催芽播种。  相似文献   

19.
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2 500倍液等5种药剂,分别在镇稻14、皖稻86、盐丰稻2号等3个感病品种上进行试验,探索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种子处理药剂和处理方式。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2 500倍液、55%二硫氰基甲烷水剂5 000倍液浸种处理,15%多·福悬浮剂1∶25包衣处理对水稻恶苗病均有好的防治作用,且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20.
张辉  耿守东  武斌 《北京农业》2005,(11):16-16
1.育苗1.1品种选择大棚栽培一般选用早熟、抗病、商品价值较高的品种。1.2种子处理种子处理的目的是,防止病虫害、促进种子萌发、培育优质壮苗。①温度处理:在催芽前将种子置于55~60℃的温水中,缓慢持续搅动,待水温降至28~30℃后,再浸种2~3小时,沥净水,然后放置于30℃左右的恒温处进行24小时催芽。②化学处理:用温度处理后,再用0.1%高锰酸钾浸泡20分钟或50%多菌灵稀释500~600倍液浸种15分钟,或者用0.03%赤霉素浸种20分钟,然后洗净沥水进行催芽。1.3播种待种子全部露白后,选择发芽正常的种子,平放在营养钵的中心,注意不要碰伤胚根,随后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