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龙胆草是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量大,随着野生资源的逐渐减少,人工栽培具有较大前景。阐述大理州龙胆草栽培及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措施,旨在为大理州龙胆草的规范化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正>羊肚菌为马鞍菌科羊肚菌属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之分,野生的一般生长在森林之中,目前奇货可居;人工栽培全国生产量也很低,因此市场价格较高。江苏省滨海市探索出羊肚菌与小麦间作模式,每667平方米(1亩)产羊肚菌75~80千克,甚至更高。下面介绍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农桐间作人工栽培群落的光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在我国劳动人民的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农桐间作新的栽培形式。这种新的栽培形式,适应我国自然气候条件,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一种以林护农、农林结合共同发展的一个新途径。目前,这种农桐间作已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大量发展。农桐间作是一种以桐树为上层,农作物为下层的人工栽培群落。它既能发挥树木改造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有益作用,又能给农作物生产创造稳产、高产的有利条件,并能获得农林双丰收。尤其在我国干旱少雨、风沙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这种人工栽培群落更加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桐间作人工栽培群落中,桐树和农作物构成一个新的有机体。群落内的光照、水分、温度、物质交换和养分循环等,将产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对农作物和桐树的生长又  相似文献   

4.
周志美 《吉林农业》2010,(6):118-120
为选择出适宜人工栽培的野生药用植物品种,采用以小流域为单位进行野生药用植物品种资源调查、以物种的生境特性为主导因子进行初步筛选、经生态/环境、经济/市场、科学/技术、社会/机构等四个领域分析得到没有重大缺陷的优势品种后进行综合量化评分的方法,选择确定人工栽培的品种。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阿嘠寨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从58种野生药用植物中选择确定续断、龙胆草、重楼等三个适宜人工栽培的品种,并进行了典型示范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陇东旱地幼龄果园高效益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形成背景,简述了技术形成路线及创新点,总结出了其高效益间作套种栽培模式,以期为同类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广元市青川县利用山区气候土壤适宜、植被丰富等优势,探索出了川北地区竹荪—玉米间作种植的新模式。阐述了该种植模式的优势,并从地块选择与处理、播前准备、下料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采用竹荪—玉米间作栽培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丈介绍了利用人工杨树林行间和行内的空闲地,间作栽培农作物的间作种类、间作模式及其效益。  相似文献   

8.
孙立晨  姚运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040-6041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龙胆草斑枯病的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病情分级计数法调查田间病残体、移栽密度、遮阴及根外追肥与龙胆草发病关系。[结果]秋季和春季收拾田间病残体并喷药保护病害可延迟发病5~10d,早期发病较轻;移栽密度为200株/m^2防效达44.2%;根外追肥防效这47.2%;采用遮阴栽培及间作可减轻发病,防效分别达56.1%、35.1%。[结论]几种栽培措施对龙胆草斑枯病控制效果显著,为无公害防治该病的基本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龙胆草是我国珍贵中药材,也是一种可人工栽培的中药材。本文介绍了出口龙胆草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包括产地环境要求、选地与整地、选种和种子处理、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运输等方面内容,确定各个生产环节的操作方法,以期为出口龙胆草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等资源,我们探索出了一套冬枣间作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等资源,我们探索出了一套冬枣间作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刘守诚 《云南农业》2009,(12):37-37
龙胆草属名贵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长期以来都是靠采挖野生的出售,市场供应严重不足,积极探索野生龙胆草人工驯化种植,对于保护野生资源和保持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对野生龙胆草工人驯化种植技术及种植效益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铁皮石斛引种及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皮石斛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久享盛誉的名贵常用中药材,近几年个别省市进行人工栽培并取得成功,该文介绍了梅州地区引种栽培结果,并通过引种试验、示范,探索出一套规范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龙胆草(Gentiana scabra Bunge)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之功效,是东三省道地名贵药材品种之一。野生龙胆因采挖、自身天然更新能力较差等原因,资源已趋枯竭。目前商品市场缺口大,价格逐年上扬,尽管辽宁地区人工驯化栽培成功已近20年,但丹东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并处于全省降水的中心,高密、全光栽培下,进入高温多湿的夏季,龙胆斑枯病病菌借助雨水肆意流行蔓延,造成植株过早枯萎死亡,产出投入比呈现负增长,为此,我们根据生态学原理,利用林间空地栽植北龙胆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野生龙胆草直播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胆草系龙胆科(Gentiana)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根及根茎入药,性味苦寒,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药效。龙胆草是吉林省主产野生药材之一,但因多年来过量采挖,野生龙胆草的储量和收购量已不敷药用。为了保持和发展龙胆草资源,满足国内外药材市场的需求,我们对龙胆草进行了野生变家植的栽培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龙胆草的直播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出大港地区枣粮间作模式和丰产栽培的技术要点。丰产栽培技术包括枣粮的肥水管理、保花保果技术、合理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等。栽培模式可分为以枣为主、以粮为辅的间作模式;以粮为主、以枣为辅的间作模式;粮枣兼顾的模式。3种间作模式枣树栽植密度不同,但枣树定干高度应在1~1.4m,树高度应控制在5~6m为宜。  相似文献   

17.
黄连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以及海外出口的增加,黄连供不应求,我国西南山区是适宜黄连栽培的地区,人工黄连栽培面积逐年增大,因此,探讨科学的高产黄连种植模式意义重大,本文根据鄂西、川东、黔北地区独特地理和气候条件总结出黄连的两段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黄连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以及海外出口的增加,黄连供不应求,我国西南山区是适宜黄连栽培的地区,人工黄连栽培面积逐年增大,因此,探讨科学的高产黄连种植模式意义重大,本文根据鄂西、川东、黔北地区独特地理和气候条件总结出黄连的两段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辽宁西部朝阳地区适合发展林果产业。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林下作物种植经济效益,探讨了4种林(果)粮间作栽培模式,苹果与小麦间作、苹果与红薯间作、桃与谷子间作、大枣与大豆间作。经效益分析表明,苹果与红薯间作纯经济效益最好,桃与谷子间作纯经济效益次之,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间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机械化栽培是一项节水、节肥、节支、提效、增产的栽培技术。近年来,此项技术自从在吉林省西部马铃薯种植区推广和利用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探索出马铃薯适宜栽培模式,对大垄双行膜下滴灌、单行机械化栽培、人工栽培3种栽培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机械化滴灌栽培模式较人工栽培模式收入提高36.9%,经济效益显著,是适合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应用推广的节支节本、节水节肥、增产增效的机械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