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动物毒理学实验是动物毒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改革中,通过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更新实验内容、完善实验考核体系、加强实验动物福利教育,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支撑条件,实验动物福利教育在学生道德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对实验动物福利与学生道德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和改善学生的实验动物福利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动物福利的实验动物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动物福利包括实验动物福利、农场动物福利、野生动物福利等。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动物被应用到科学研究当中,实验动物福利也受到了各国研究者的重视。在实验动物管理中,环境调控、日常饲养管理及动物实验等方面皆应考虑动物福利,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噪音、空气质量和光照等;日常饲养管理包括动物的饲料与饮水、运输、人员培训等;动物实验方面应遵从3R原则。我国实验动物的福利事业已经展开,《实验动物的法律保护》的建议稿已于2010年提出,鉴于国内外动物福利的现状分析,我国建立实验动物福利标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动物临床诊疗教学中融入动物福利教育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动物临床诊疗学习中要注重伦理道德修养,尊重生命、善待动物,学生的道德观及人文素养在动物关怀的情境下得以提升,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动物临床诊疗知识的学习,提高临床专业技能,为今后从事动物临床诊疗工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为此,授课教师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动物福利意识和人文素养;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合理和规范使用实验动物;要规范动物临床诊疗操作,避免或减少动物不必要受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过程,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实验内容陈旧,重复,无更新;实验教材滞后,不能适应现代动物医学实验教学的需要;实验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化,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等。这些与培养适应我国21世纪动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差距还很大。本文针对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本科实验教学创新体系,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与世界接轨的高素质优秀兽医人才。  相似文献   

6.
实验动物福利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福利日益被人类所重视,在符合科学目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更为合理的手段,充分体现实验动物福利.文章就动物实验过程中有关实验动物福利的基本要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实验动物福利日益被人类所重视,在符合科学目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更为合理的手段,充分体现实验动物福利。文章就动物实验过程中有关实验动物福利的基本要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改进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对本科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创造性实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改进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可以指导和检验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实验课程。在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方法基础上对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环节和考核方法进行合理改进,重在紧扣教学各个环节,突出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是一个提高能力的好手段,得到学生的肯定,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实验动物福利日益被人类所重视,在符合科学目的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更为合理的手段,充分体现实验动物福利。就动物实验过程中有关实验动物福利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优化实验教学体系、采用多种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实验综合考核办法等方面提出了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家禽生产学》实验是动物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从《家禽生产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出发,针对《家禽生产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学时缩减与教学内容剧增、实验内容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不完善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可行性方案和措施,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培养适应现代家禽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2.
生物工程是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专业,试验设计为该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目前,农业类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的试验设计课程大多单独设立,试验设计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验课程关联,学生很难将课程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具体实验中,使得理论与实验脱节。以“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表面活性剂实验”为例进行教学,将试验设计方法融入生物反应工程实验课程中,使学生掌握优化设计方法,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试验设计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农业院校的《动物学》实验课中,鲫鱼、牛蛙和小鼠是脊椎动物部分解剖的主要对象,传统的实验课注重各类动物外形和内部器官的比较观察,很少涉及血液学操作。以2014级和2015级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本科生为例,结合新兴学科生态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在鲫鱼、牛蛙和小鼠实验部分增设血液采集和血液涂片制作等环节,提高了动物的利用率,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初步证明血液采集操作花费少,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动手和创新能力都是极大的挑战,锻炼价值大,建议在《动物学》实验课中加入该内容。  相似文献   

14.
《发酵工程》实验是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发酵工程》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该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以及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动物环境卫生学实验课是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主要环节。通过实验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养殖场环境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有必要全面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论述了动物环境卫生学实验课程建设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主要从教学观念、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评价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动物环境卫生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动物饲养试验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来评价饲料的营养价值、筛选最佳饲粮配方、研究营养代谢及营养需要等,是目前多数农业院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其中涉及多个关键环节,包括考查因素、水平、试验动物、试验日粮、试验设计、考查指标、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统计等,正确把握这些环节是动物饲养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也是该课程中需要考核的要素。对动物饲养试验的多个关键环节进行了讨论和总结,供实践教学课程参考和借鉴,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和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动物解剖学课程的实验课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养殖业一线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科学的教学方法、手段是改善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临床问题的关键。为了使专业课的讲授方法和技巧有所改善,就当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现状、存在问题、考核机制进行阐述,探讨该课程实验课的创新模式及具体措施,以期为动物解剖学课程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As far as the small animals are concerned, animal husbandry refers to animal welfare and management. There are five main areas of undergraduate instruction in this subject--normal animal behaviour,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restraint, housing and management in disease. University education, vacational studies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all provide important sources of knowledge. Most university instruction in small animal welfare and management is provided in the clinical courses where extensive care material can be utilised in practical teaching. Integration of the animal husbandry and clinical courses is to be encouraged.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的动物生理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和补充,动物生理实验教学效果对课堂教学具有极大的驱动作用。为突出动物生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动物生理学实验施行单独设课,这是考查理论教学效果、促进实验课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Teaching veterinary students about animal welfare science, ethics, and law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priority of the veterinary curriculum. Suggested content for such a course, the stage at which it should be taught, and possible methods of teaching and assessing the subject have been outlined. Critically, such a course needs to address the quantification of the impact of humans on animals (welfare science), the analysis of our moral obligations (welfare ethics), and knowledge of minimum welfare standards (welfare legislation). A mixture of both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techniques is needed to ensure that sufficient skills and knowledge an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re achie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