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类疾病的出现会给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疾病的发生会降低奶牛的生产能力,严重影响了养殖场的生产效益。不仅如此,部分奶牛疾病可以通过接触或乳制品传染给人类,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危害极大。本文主要阐释了奶牛场兽医卫生防疫技术,为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环境温湿度是影响奶牛生产的重要因素。气温高、湿度大时,奶牛会发生热应激,造成较大幅度减产和出现严重的繁殖疾病,给奶牛场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目前奶牛场都是依靠人工检测和判断环境状况,手动启闭控温设施,这种模式随意性强、效率低、效果差。本文介绍了奶牛降温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奶牛场环境温湿度的自动监测,并能够根据奶牛冷应激、热应激曲线参数和最佳控温程序,自动启闭各种控温设施,提高牧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的三大疾病之一,肢蹄病容易导致奶牛的损失较大,体重、产奶量下降,繁殖能力降低,增加奶牛场对奶牛疾病的治疗费用,增大奶牛的淘汰率。而提高奶牛福利待遇,实现精细化管理,经常给奶牛修蹄,保证奶牛营养丰富、均衡,卫生保健工作到位,减少应激发生,能够有效降低奶牛肢蹄病的发生,降低治疗费用,增强奶牛生产力,保障奶牛场获得理想收益。  相似文献   

4.
乳房疾病是奶牛的常发生疾病,是造成奶牛养殖场(户)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奶牛乳房疾病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奶牛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是奶牛常见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同时,乳房疾病使用抗生素,可能诱导产生抗药菌株并带来抗生素残留问题,不仅影响产奶量、奶品质,而且危及人的健康。有效控制奶牛乳房疾病对于提高奶牛生产效益、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几种乳房疾病为素材,通过分析生产中经常发生乳房疾病的病因,总结目前在治疗方面较好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是探讨在规模奶牛场预防奶牛乳房疾病发生和降低发病率的具体措施,建议奶牛场及有关工作人员做到防重于治,科学化饲养,精细化管理,重视生产过程中奶牛乳房的日常保健,保障奶牛高产、稳产,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瘫痪是最容易发生的也是最容易预防的疾病。产后瘫痪是舍饲高产奶牛围产期常发的一种与营养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疾病,可继发或伴发难产、子宫下垂、胎衣不下、子宫感染、瘤胃膨气、酮病、乳腺炎等多种疾病导致产奶量下降,繁殖性能降低,使高产奶牛淘汰率增高,给奶牛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奶牛子宫脱是一种常见的外产科疾病。此病发生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措施不当,轻者可能会使奶牛失去生殖能力,严重者可能会造成奶牛死亡。很多规模化的奶牛场由于饲养管理不良,子宫脱发病率较高。下面就一例在规模化奶牛场发生子宫脱的病例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7.
随着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奶牛养殖数量的增加,养殖密度的加大,奶牛疾病逐渐增多,且复杂化,给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带来了困难,给奶牛生产带来了巨大危害。对奶牛场进行消毒是预防奶牛疾病发生的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牛场内常用的消毒剂及使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奶牛是反刍动物,日粮应该以粗饲料为主。但是在现实生产中,北方地区的规模奶牛场往往忽视奶牛日粮中粗饲料的作用,仍然通过大量使用精饲料来追求较高的奶产量,这种“掠夺式”的经营方式,造成奶牛的繁殖、消化、代谢、肢蹄疾病过多发生,使得高产奶牛的利用年限人为缩短。因此,规模奶牛场要贯彻“以牛为本”的思想,最基本的原则是给奶牛提供足量的优质粗饲料,保证奶牛采食优质粗饲料满足自身维持高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2003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建立了很多规模奶牛场,奶牛养殖业已成为当地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是奶牛疾病的发生,常常影响规模奶牛场的经济效益。2013年以来,笔者组织专人对当地规模奶牛场奶牛常见疾病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规模奶牛场对奶牛的传染病、繁殖障碍疾病、产科疾病、乳房疾病、营养代谢疾病抓得比较紧,这些疾病发生后,能够及时得到诊疗。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实际,就北方地区规模奶牛场怎样做好奶牛肢蹄护理及肢蹄疾病的治疗工作谈些具体意见,供广大规模养殖场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乳房炎是奶牛经常发生的疾病,是由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多种病因引起的奶牛乳房发炎,以牛奶中体细胞增多等为特征的综合性疾病,严重困扰着奶牛业的发展。乳房炎可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期间所产的奶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死、萎缩,失去永久的泌乳功能,给奶牛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奶牛不孕给养牛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子宫疾病是导致不孕主要的原因之一。为此,笔者于2004年对梅里斯区某奶牛场的奶牛进行了1年的产后子宫洗治对比试验。经洗治的奶牛空怀天数大大地缩短,情期受胎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奶牛》编辑部: 我们是集体奶牛场的畜牧技术员,由于缺乏系统的奶牛繁殖技术管理措施,我们场发生繁殖障碍牛的比例不断上升,给生产造成损失,能否给我们系统地谈谈。谢谢!  相似文献   

13.
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冬季低温暴雪等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时有发生,因冷应激造成奶牛场产奶量的下降,奶牛乳头的冻坏冻伤和新生犊牛的死亡率大幅度上升等问题,同时暴雪的发生导致牛舍倒塌等事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较大影响.为应对恶劣天气影响,黑龙江省奶业协会结合专家研究成果和奶牛场的经验反馈,总结撰写了《低温暴雪时奶牛养殖饲养...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是国内外奶牛生产中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作者就国内外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生概况,致病菌,以及经济损失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改进奶牛场管理、加强乳房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奶牛热应激是指受到炎热刺激时发生的一系列反应,在夏季奶牛生产中始终是一个重大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奶牛业的生产,最直接和明显的影响是产奶性能降低,还会抑制体液和细胞免疫,容易发生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或者胎衣不下等疾病,给奶牛养殖专业户和奶牛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奶牛热应激的发生率持续升高,必须加以重视。现介绍奶牛发生热应激的生物学机制以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的四大疾病之一,轻者,使产奶量明显下降,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使乳腺失去泌乳能力,被迫淘汰或引起死亡,给奶牛生产造成极大损失.为提高乳牛生产性能,充分发挥好乳牛的经济价值,保证健康,防止乳房炎的发生,减少乳房炎对乳牛造成的损害,是奶牛场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奶牛肢蹄病被认为是奶牛场三种常见疾病之一,给奶牛场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奶牛蹄病的生成因素,提出了几种预防和治疗的措施,仅供奶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趴脚是导致规模化奶牛场成乳牛淘汰的常见原因之一,给奶牛场带来的损失较大。笔者以我国南方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2022年1—12月份奶牛趴脚记录为基础数据,分析在不同月份、不同泌乳阶段、不同胎次、不同场地、有无其他疾病下该牧场奶牛趴脚发生的情况。结果显示:4月、5月、9月、10月的趴脚奶牛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产后30 d内的新产牛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产后31~60 d的高产牛;不同胎次之间奶牛发生趴脚的概率存在一定的差异,高胎次奶牛趴脚发生率相对较高;牛舍内通道是趴脚发生的主要区域;疾病导致奶牛趴脚的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奶牛是反刍动物,日粮应该以粗饲料为主。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北方地区的规模奶牛场往往忽视奶牛日粮中粗饲料的作用.仍然采取大量使用精饲料来追求较高的奶产量.这种“掠夺式”的经营方式.造成奶牛的繁殖、消化、代谢、肢蹄疾病过多发生。使得高产奶牛的利用年限人为缩短。因此.规模奶牛场要贯彻“以牛为本”的思想.最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奶牛繁殖疾病是造成奶牛空怀的主要原因,直接影响着牛群的繁殖力和奶牛场的经济效益。1病因1.1子宫疾病引起子宫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产后子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