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正讷河市是我国优质大豆主产地,素有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甜菜之乡的美誉。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型农业机械,在各类农业机械的支持与配合下,促进了全市农业生产、农机事业和农业经济的良好可持续发展。联合收割机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必备的农机之一,日常的保养与维修工作,对农机的工作效率、使用寿命、收割效果等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此进行阐述分析,以推动讷河市农机工作的良好发展。谷物联合收割机简称联合收割机,是一种能够一次完成谷  相似文献   

2.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为农业收割环节的重要机械工具,尤其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大环境下,极大地推动了联合收割机迈向智能化,不仅使人工收割的损失有所下降,同时高效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国内农业生产采取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为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其应用管理为国内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角度重要动力源。然而,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机械化已成为重要内容与管理标准,尤其在农机购置补贴优惠持续进行的先决条件下,农机管理技术获得了持续提高,进一步推动农机保有量不断发展。在农机类型持续增加的形势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应用智能化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困难,因此,需从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应用状况着手,强化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管理强度,从而提高农机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促进农业丰产丰收都有重要的作用。联合收割机收获代替了人们繁重的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而联合收割机的多少已成为当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促进农业丰产丰收都有重要的作用。联合收割机收获代替了人们繁重的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而联合收割机的多少已成为当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介绍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发展概况和联合收割机中使用的液压传动技术的系统图,分析液压传动技术在联合收割机中的应用优点。  相似文献   

6.
玉米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及维护保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作物种植的大规模化,农业机械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玉米联合收割机是当前玉米作物种植中最常用的机械设备之一,为了有效延长玉米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寿命,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本文将从笔者在农机推广站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综合分析当前玉米联合收割机的使用方式,并提出相关维护保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对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进行跟踪服务的过程中发现 ,故障的 60 %以上是因液压油脏而引起的。液压油脏引起的故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使齿轮泵旋转不畅而磨损严重或咬死。泄油通道被污物堵塞而使齿轮泵压盖和骨架油封被冲出 ,使泵不能正常工作或损坏 ,有的泵只工作了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由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村购买联合收割机及使用联合收割机作业的农户增多。使用联合收割机作业生产呈迅猛发展的趋势。为了使广大的农机户掌握联合收割机的正确使用及安全生产作业的要点,实现高效作业、安全生产,笔者根据从事农机技术推广及联合收割机生产作业的实践经验,将联合收割机的正确使用及安全作业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相关机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生产效率,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农业机械的研发也在不断的加强,而在相关的农业机械中,液压元件非常关键,在很多农业机械中都有应用,对于农业机械的正常应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本文就对液压技术在农机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由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村购买联合收割机及使用联合收割机作业的农户增多。使用联合收割机作业生产呈迅猛发展的趋势。为了使广大的农机户掌握联合收割机的正确使用及安全生产作业的要点,实现高效作业、安全生产,笔者根据从事农机技术推广及联合收割机生产作业的实践经验,将联合收割机的作业要点及注意事项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11.
<正>1常发佳联系列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的组成该机液压系统主要由双联齿轮泵、液压油箱、分配阀、割台升降油缸、拨禾轮升降油缸、行走无级变速油缸、转向油缸、全液压转向器、液压油滤清器、液压管路和连接件等组成。根据不同的控制功能,可分为2个子系统,即液压操纵系统和液压转向系统。液压操纵系统用来控制割台油缸、拨禾轮油缸、行走无级变速油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农业的发展对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是现阶段重要的发展目标。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机的使用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有所加强,这对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生产中农机的使用使得农业生产过程更加便捷高效化,所以农机在近些年中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农机使用中还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农机耗油量普遍较大,很程度上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技术支持。尤其是联合收割机在农业中的应用,让农业的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如果联合收割机的电器系统出现故障,就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所以本文对联合收割机电气系统检查和维修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从而让农业生产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持续加速,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农机设备正在向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迈进,这一技术的合理应用与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密切相关。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将电子、可编辑逻辑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液压技术有机的联系起来,实现了农机作业的智能化监测与控制,只有机电液一体化的水平稳步提高,才能促进农机设备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在农机的运行过程中,常出现系统故障,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农机液压设备的实际结构特点与使用状况,全面排查,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制定合理的维修措施,实现农机设备的合理化应用。文章就智能农机液压系常见故障以及排除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农业机械拥有量的大幅增长。农机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突出,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更加严峻,为了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兴机惠农,保民平安。本文根据几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浅谈联合收割机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l、驾驶员必须经过联合收割机操作培训,并持有农机监理机构核发的有效驾驶证件后方可上机操作。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我国的优惠政策开始向农业领域倾斜,农业产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在农业机械领域成绩显著。通过联合收割机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工作强度。联合收割机的正确使用是其性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重要基础。本文将就联合收割机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维修技术要点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联合收割机是当前农作物种植中最常用的机械设备之一,为了有效延长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寿命,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本文将从笔者在农机推广站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综合分析当前联合收割机的使用方式,并提出相关维护保养对策与建议。一、联合收割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阅读说明书,根据要求来进行机器的磨合,一般新机器需要有50小时的磨合期;添加燃油、液压油、齿轮油和冷却水;对一些工作负荷较大的部件使用前要进行检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加快,农业机械被广泛的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推广体系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农机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给农业生产和农机操作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巩固农机安全生产,进一步提高农机安全生产水平,认真分析农机安全使用过程中的各个薄弱环节,对农机驾驶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结合我县农机安全防治的具体情况,就农机安全使用过程中几个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农机安全使用,降低事故发生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收割机的作业效果,赋能现代化农业生产事业。本次研究以液压式联合收割机的电气控制系统为主,在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之后,对其液压系统以及电气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此实现液压联合收割机电气控制系统方面的PLC设计。结合小麦收割试验结果可知:基于PLC技术下的液压联合收割机在作业过程中,其切秆刀具的转速比较平稳,整体作业过程中能保持在730r·min-1的水平,此外一级二级喂入装置的整体转速都能够始终保持平稳,作业过程中并未出现异常情况;试验过程中基于PLC技术控制下的液压联合收割机电器控制系统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有效降低了漏割小麦、漏粮的现象,其损失率能够始终保持在3%以下,可证明本文所提出系统的可靠性与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一大批先进的农业机械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其中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应用,在玉米的收获环节对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解放劳动力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得到了生产者的认可。但玉米联合收割机一年之中的使用时间并不长,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在闲置时,如果保养不当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玉米联合收割机出现故障甚至影响正常使用寿命,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