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宇 《中国畜禽种业》2011,7(6):139-139
蛋鸡育成期饲养,一般就是7周龄到18周龄或20周龄,这时期是育成鸡生长发育比较旺盛的时期,除了育成鸡的先天遗传因素之外,育成鸡的饲养方式对性成熟的早晚、体况的健康与否起决定性作用。育成鸡的饲养方式通常有3种: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及笼养等,不论哪种形式,饲养育成鸡的鸡舍,必须在进鸡以前严格执行消毒卫生制度,经消毒后,一定至少要空闲15天以上,再转入育成鸡,目的是使鸡舍内  相似文献   

2.
种用珍珠鸡的育成期是指3~25周龄这一阶段,又可分为育成前期和育成后期,前者为3~8周龄,后者为9~25周龄。为了培养健康、高产的产蛋鸡群,就必须做好本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一、鸡舍的准备。在四季温差较大的地方,育成鸡鸡舍可以采用密闭式,铺水泥地面,方便冲洗消毒。育成鸡鸡舍所有透光部分应有遮光帘,进口处要  相似文献   

3.
开产前后是指开产的前几周到约有80%的鸡开产这段时间。育成鸡从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鸡舍,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这时部分鸡开始产蛋,发育好的鸡群20周龄时产蛋率可达5%,22周龄达50%,24周龄达80%,所以这个时期的鸡对各种养分和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均十分严格。为了适应鸡体的生理性变化,配合鸡群向产蛋期转换,为以后的高产稳产做好准备,应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1.产蛋鸡舍的整理与消毒当小母鸡即将达到性成熟而由育成鸡舍转入产蛋鸡舍时,事先必须对产蛋鸡舍及设备按如下程序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喷洒消毒(用百毒杀、1210或过氧乙…  相似文献   

4.
一、育成期(43~126日龄)1.转群和脱温一般要转群2次。第1次是6周龄雏鸡转入育成鸡舍,第2次是17~18周龄育成鸡转到产蛋鸡舍。转群最好是在清晨或晚上进行,转群前4~6小时停料;转群前3天和入舍后3天,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转群当天连续24小时光照,保证采食和饮水。育成鸡转到产蛋鸡舍时要根据鸡体重大小对鸡群进行调整,体重小的放在光线比较好的上层,体重大的放在下层。对于严重发育迟缓的鸡及时淘汰。  相似文献   

5.
病鸡和它的排泄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因此发现病鸡必须及时剔除,其排泄物和病死的鸡要深埋处理。凡是病鸡使用过的饲料、水源、用具及场地必须消毒。防控措施1.出现疫情后,立即将鸡场封锁,并用10%新鲜石灰乳稀释对鸡舍和周围环境以及用具进行消毒。将病鸡分开隔离,对未出现症状的鸡只紧急注射禽出败抗血清。  相似文献   

6.
<正> 1 育成鸡管理注意事项 1.1 珍珠鸡易受惊吓而出现冲动,育成期珍珠鸡是采用散养方式,一旦受外界刺激,则互相挤压、冲撞,造成残伤或窒息死亡。因此工作人员进入鸡舍要又轻又稳,饲养管理工作力求有规律,防止鸟兽侵入,谢绝参观,必要时在鸡舍墙角处安装铁丝网,以防珍珠鸡受惊挤压在墙角时伤亡过大。  相似文献   

7.
从育雏结束产蛋鸡舍前这段时间称作育成期,也叫青年鸡阶段。一般称7—18周龄这段时间的鸡为育成鸡。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十分重视雏鸡和产蛋鸡的饲养管理,却粗放了育成鸡的饲养,育成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鸡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传播快速的急性接触性上部呼吸道传染病。以呼吸困难、气喘、咳出血样渗出物为特征。本病主要侵害鸡,育成鸡和成年蛋鸡多发。褐羽蛋鸡发病后较为严重。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本病康复鸡可带毒一年以上,因此病鸡和康复后带毒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本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6~12天,病程一般10~14天,部分鸡群可  相似文献   

9.
1注意抓好预产期蛋鸡的转群工作 蛋鸡一般应在17-18周龄由育成鸡舍转入产蛋鸡舍,使鸡有足够的时间熟悉和适应新的环境,减轻环境变化的应激给开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在转群前1周要做好鸡的接种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鸡爪子出血现象主要集中在青年鸡阶段,往往发生比例较高,其他阶段也偶有发生,究竟是何原因,本文对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1饲养管理原因育雏育成阶段,鸡舍内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舍内温度高,偶尔有些鸡舍由于通风不良、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高,养殖密度大,鸡在笼子内烦  相似文献   

11.
李璐 《新农业》2013,(23):36-36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本病发生虽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每年10月份至翌年5月份较多发,尤其是12月份至翌年2月份是本病的高发期。某蛋鸡养殖场共有3栋鸡舍,10月初饲养员在捡蛋时,在其中的一栋鸡舍内发现有零星几只鸡咳嗽、流鼻涕;饲养员并未在意,3~4天后,发现该栋鸡舍有呼吸道症状者数量开始增加,其余两栋也开始出现病鸡。  相似文献   

12.
1病因 饲养密度过大,鸡舍寒冷潮湿、通风不良,缺乏维生素A以及管理不当是造成本病的诱因. 2症状 病鸡采食明显减少,颜面肿胀,鼻腔有浆液、粘液性分泌物,成年生长迟缓,蛋鸡产蛋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正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仍然是当前肉鸡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疫病之一。1流行情况主要侵害鸡和火鸡,其他禽类和野禽也能感染。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不分年龄、品种、性别均可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冬季多发。鸡舍通风不良氨气浓度高,温度控制不好忽高忽低,饲养密度过大,更容易发生本病并流行。  相似文献   

14.
1.适宜环境 饲养育成期蛋鸡,应提供适宜环境。初期温度应与育雏舍温接近,经过2~3周后逐渐降低到常温即可。重要的是要加强通风,注意勤清粪便,保证鸡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同时,要适当减小饲养密度,以利于育成鸡的运动和改善空气质量,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鸡慢性呼吸道病由鸡毒支原体感染引起,各种日龄和品种的鸡都能发生,主要通过水平方式传播,也能经种蛋垂直传播;感染鸡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发病慢,病程长,生产性能下降;注重鸡免疫力的提升,降低鸡舍有害气体含量可减少本病的发生,治疗本病首选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鸡肠毒血症又称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以侵害鸡只肠道.引起肠道出血、溃疡、坏死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自然条件下发生本病,肉鸡、蛋鸡均可发生,尤以平养鸡多发。雏鸡和育成鸡多发。本病主要侵害2周龄以内的肉食鸡。但一些育成鸡和平养的青年鸡也可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7.
对鸡舍进行良好的消毒,可使每批鸡获得较安全的条件,提高育成率。“禽防二号”按5g/m3用量密闭熏烟消毒12h以上,对鸡细菌病、病毒病病原体均有强烈的杀灭效果。消毒效果不受温湿度影响,消毒后不留残毒,对鸡生长发育及产蛋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广谱、高效、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理想消毒药剂。  相似文献   

18.
七彩山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流鼻涕,打喷嚏,面部肿胀,结膜发炎,鼻腔和鼻窦黏膜发炎,产蛋下降.本病主要侵害育成鸡和产蛋鸡,严重影响鸡群生长发育和产蛋,所以对养鸡业影响巨大,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本病对于七彩山鸡的危害则主要是侵害育成鸡,使育成鸡只生长发育缓慢,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本文通过对该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对本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于蛋鸡的饲养,通常人们只对雏鸡与产蛋鸡比较关注,而对于育成期的蛋鸡却不够重视。饲养育成期的蛋鸡,对日后产蛋鸡生产机能水平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它又是直接影响成年蛋鸡体型的大小及是否高产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加强对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饲养人员需提高重视度。1培育育成鸡的目的育成鸡一般在4~18周龄上下便需进入产蛋鸡舍,而此时蛋鸡的体重与生殖系统都会随之增加与发育。培育育成鸡的目的就在于,使得蛋鸡的体成熟及性成熟达成一致,即取得满足品种标准的家禽体型元素:精神面貌与均衡度好、健硕无病、达到一定体重指标、适宜开产的蛋鸡群体。  相似文献   

20.
<正>鸡球虫病又称艾美耳球虫,本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各种球虫寄生于鸡的肠上皮细胞而引发的疾病。鸡舍通风不良、潮湿,会导致鸡球虫病的暴发与流行,该病以出血性肠炎、血痢、雏鸡的高度死亡率为特征,是养鸡业中最常见一种寄生虫病。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感染3月龄以内的雏鸡,4~6周龄最易感。该病通常发生在雨水较多,气温在22~33℃的季节,鸡舍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