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技术原则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环保的植保防治原则。2田间调查分析我县严重影响打瓜的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疫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我县主要有的是枯萎病,白粉病.2.1枯萎病2.1.1症状该病害由半知菌镰刀菌属致病。打瓜播种出苗期可以引起烂种、烂芽和立枯病。幼苗生长期可以造成死苗,开花结果期间,早晨正常,下午萎蔫,青枯死亡。该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科技》2005,(18):25-26
水稻烂秧为苗期病害,是水稻育苗期间多种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总称.生理烂秧是指不良环境条件造成的烂种、烂芽、黑根、青枯和黄枯死苗症状;侵染性烂秧是指绵腐病和立枯病危害引起的死苗症状.烂秧是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烂种是水稻种子在贮藏、浸种和催芽过程中受到伤害,降低或丧失活力,播后发生腐烂的一种烂秩形式.烂芽是谷芽播种至立针期间根、芽死亡的现象.死苗指第一叶展开后的幼苗死亡,多发生于2~3叶期.一般立针现青后发生死苗的现象很少.  相似文献   

3.
水稻烂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烂秧为苗期病害,是水稻育苗期间多种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总称。生理烂秧是指不良环境条件造成的烂种、烂芽、黑根、青枯和黄枯死苗症状;侵染性烂秧是指绵腐病和立枯病危害引起的死苗症状。烂秧是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烂种是水稻种子在贮藏、浸种和催芽过程中受到伤害,降低或丧失活力,播后发生腐烂的一种烂秧形式。烂芽是谷芽播种至立针期间根、芽死亡的现象。死苗指第一叶展开后的幼苗死亡,多发生于2~3叶期。一般立针现青后发生死苗的现象很少。  相似文献   

4.
水稻烂秧是种子、幼芽和幼苗在秧田期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可分为生理性和传染性两大类。生理性烂秧纯属不良环境条件造成的病害,传染性烂秧则多指不良环境诱致腐霉菌、绵霉菌、镰刀菌、丝核菌等弱性寄生菌为害而引起的病害。大面积的烂芽和死苗多属于传染性病害。烂秧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包  相似文献   

5.
正河南作为农业大省,2020年辣椒种植面积在6.67万hm2以上,年产量达2000万t。与此同时,辣椒产业发展仍存在综合性优良产品缺乏、栽培方式单一、病虫害较为普遍及防治效果差等制约因素。一、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一)辣椒猝倒病1.主要症状。辣椒猝倒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真菌属的瓜果腐霉菌引起的病害。症状可分为烂种、死苗和猝倒。烂种是在种子发芽之前感染病原而发病造成种子腐烂。死苗是在种子发芽后子叶出土前感染病原而发病,造成死苗。  相似文献   

6.
早春定植的蔬菜如黄瓜、辣椒、番茄、茄子等,在育苗期间,常发生猝倒病、炭疽病、灰霉病、立枯病、沤根等病害,其中以猝倒病危害最重,轻则引起烂种、烂根,重则成片死苗。应认真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正>农民种植棉花,往往忽视棉花病害的预防,一旦病害出现,防治难度大,防治效果差。经调查研究,泌阳县棉田主要病害有苗病、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棉花角斑病、棉花铃病等。1棉花病害的危害与发病因子1.1发生在苗期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茎枯病、黑斑病等,轻者会出现长势削弱、生长发育缓慢;重者则会引起大批量的烂种与烂芽、甚至死苗。特别是在播种和出苗的前后要更加注意,如果这期间遭遇连续低温或阴雨天气,会提高患  相似文献   

8.
水稻烂秧是在秧苗期发生的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可分为生理性和传染性两类。生理性烂秧主要是低温和秧田管理措施失误或不善所致;传染性烂秧是由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有稻绵腐病、稻腐败病和稻立枯病。按照症状的不同,传染性烂秧可分为青枯型和黄枯型。青枯型死苗,心叶突  相似文献   

9.
水稻烂秧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烂秧是种子、幼芽或幼苗在秧田期发生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可分为生理性和传染性两类:生理性烂秧主要是低温和秧田管理措施失误或不善所致;传染性烂秧是由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有稻绵腐病、稻腐败病和稻立枯病。防治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水稻烂秧是在秧苗期发生的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可分为生理性和传染性两类.生理性烂秧主要是低温和秧田管理措施失误或不善所致;传染性烂秧是由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有稻绵腐病、稻腐败病和稻立枯病.  相似文献   

11.
一、烂种死苗原因1.播种前种子和苗床土壤未进行消毒,或消毒的药剂不对路,或药剂的用量不足,出苗后又未及时喷药灭菌,致使病害大量发生和流行,造成死苗。  相似文献   

12.
猝倒病是辣椒苗期重要病害,播种后开始发病,常见病症状有烂种,死苗和猝例三种,烂种是播种后,在其尚未萌发或刚发芽时遭受病菌侵染,引起胚芽和子味腐坏,造成腐烂死亡。死苗是种子萌发抽出胚茎成子味的幼苗,在其尚未出土前遭受病菌侵染死亡。猝例是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的,遭受病菌侵染,致幼苗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  相似文献   

13.
水稻烂秧是种子、幼芽或幼苗 在秧田期发生烂种、烂芽和死苗的 总称,可分为生理性和传染性两 类:生理性烂秧主要是低温和秧田 管理措施失误或不善所致;传染性 烂秧是由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 要有稻绵腐病、稻腐败病和稻立枯 病。秧田期秧苗生长障碍因素及防 治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14.
培育早稻适龄壮秧是夺取早稻高产的基础。如在选留种子、浸种催芽、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防治等方面有所疏忽,特别是在早稻育秧期间遇持续低温阴雨天气,会引起烂种,烂芽,黄枯死苗,青枯死苗,寒害苗,高温燥苗,肥害伤秧,药害死苗等现象。烂秧有生理性病害引起,也有传染性病害所致,有种子本身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经多年的调查研究,对早稻烂秧死苗原因及防治方法提出如下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稻烂秧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烂秧,是秧田烂芽、死苗的总称,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烂秧:谷粒在播后出苗前死亡或不出,又称烂种,其原因是播后在长期低温高湿情况下,闷水时间过长,出现干芽和於芽现象,易感染腐败菌、绵腐菌等引起种子腐烂.  相似文献   

16.
<正> 水稻烂秧是在秧苗期发生的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水稻烂秧,可分为生理性和传染性两类。生理性烂秧主要是低温和秧田管理措施失误或不善所致;传染性烂秧是由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有稻绵腐病、稻腐败病和稻立枯病。按照症状的不同,传染性烂秧可分为青枯型和黄枯型。青枯型死苗,心叶突然萎蔫,卷成筒状,随后下部叶片很快失水萎蔫卷筒,直至全株呈污绿色而枯死,病株根系是暗色,根毛稀少;黄枯型死苗,从下部叶片开始,由叶尖向叶  相似文献   

17.
花生病害防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花生根腐病、立枯病、冠腐病、茎腐病防控技术(一)为害症状此类病害主要是引起子叶、胚轴、根部、茎基部的腐烂,进而引起不出苗,幼苗甚至成株期矮小、萎黄、倒伏、枯死等症状。花生茎腐病在种子发芽和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根茎部和茎基部发生最重。发病植株拔起时往往在地表处发生折断。花生根腐病从发芽出苗至后期都能发生,以开花结果期特别是盛花期发生最重。出苗前引起烂种烂芽,幼苗期引起死苗,成株期可引起根腐、茎基腐和荚果腐烂。根部症状主要是湿腐和干腐两种。湿腐是皮层腐烂,只剩木质部;干腐是主根变褐皱缩,侧根少而短,拔  相似文献   

18.
<正>近来,花生根腐病在河北省辛集市逐年发生,主要引起根腐死苗,造成缺株断垄,甚至使植株大部分或全部死亡。该病害对花生产量影响很大,能直接导致花生减产,甚至绝产。为此,在生产上应做到综合防治1发病症状花生根腐在花生各生育期均可发生。花生播后出苗前染病,可引起烂种,烂芽;苗期受害导致根腐、苗枯;成株期受害引发根腐、茎基腐和荚腐,病株地上部表现矮小、生长不良、叶  相似文献   

19.
1死苗原因及其鉴别小麦出现死苗原因很多,如病害、地下害虫、药害等等。应仔细分析死苗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使小麦得以恢复生长,把损失降到最低。1.1病害小麦苗期造成死苗的病害主要是根腐病。小麦根腐病又称小麦根腐叶斑病、黑胚病、青死病等,主要由真菌引起,是多种菌复合侵染的病害。一般情况下,病菌在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及多种禾本科杂草的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小麦根腐病的初侵染源。  相似文献   

20.
引起葫芦科蔬菜幼苗真菌性死苗的病原菌主要有瓜果腐霉菌、立枯丝核菌、葫芦科刺盘孢菌 ,低温、高湿或中湿、播种过深、光照不足、土壤偏碱有利于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