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为解决沙棘育种中种子萌发率较低的问题,以2个沙棘品种(大果沙棘和中国沙棘),通过不同水温(0、40、50℃)和硫酸浓度(0、1.0%、3.0%、5.0%)浸种处理后,分别置于培养皿和土壤中在培养温度为25℃和35℃的培养箱内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并测定其种子萌发率、种子活力指数、发芽势和初始发芽天数,以探明不同种子预处理对其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并筛选沙棘种子萌发的最佳预处理方法和培养条件。结果显示:(1)不同水温浸种后,2个沙棘品种在土壤中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在培养皿中,而培养皿中的种子活力指数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在土壤中且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减少。在土壤中,除了50℃浸种、35℃培养条件外,其余处理随浸种水温的升高,大果沙棘的发芽率显著提高,而中国沙棘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升高的培养温度对于提高其发芽率效果不明显。当浸种水温度为50℃、培养温度为25℃时,大果沙棘在土壤中的发芽率最高(45%)。(2)大果沙棘品种经由不同浓度的硫酸处理后,在25℃的培养箱内发芽率显著高于35℃,且在培养皿中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在土壤中;中国沙棘则呈现出相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由1%的硫酸处理后,在培养皿中25℃培养下的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情况,掌握温度处理对破除其休眠状态的影响,采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以暴马丁香、柠条锦鸡儿、俄罗斯大果沙棘和中国沙棘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不同浸种温度(0℃、40℃、50℃),记录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发芽数、胚根、胚芽生长量。通过计算种子发芽指标(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初始发芽天数),得出结果:40℃、50℃浸种条件对暴马丁香和中国沙棘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其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柠条锦鸡儿只在0℃时萌发;温水对俄罗斯大果沙棘种子起促进作用。通过结果分析发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水浸催芽播种时,暴马丁香、柠条锦鸡儿和中国沙棘浸种温度不宜过高,俄罗斯大果沙棘种子用50℃温水浸种可促进种子萌发并提前其初始发芽天数。  相似文献   

3.
抗旱保水剂对干旱荒漠区沙棘造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5种不同类型抗旱保水剂对沙棘造林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种保水剂对沙棘造林成活率、苗木生长量、造林地土壤含水率影响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不同类型的产品之间差异显著.由此可见,抗旱保水剂在干旱荒漠区造林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瑞君  陈学林 《沙棘》1998,11(3):17-19
不同温度下,四种沙棘种子萌发率和主根生长速度明显不同,肋果沙棘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5℃~20℃,中国沙棘和棱果沙棘为20℃~25℃,在同一温度下,四种沙棘以肋果沙棘萌发最快,西藏沙棘最慢,差异的原因除种皮因素外,可能还与种的生态环境有关,就日生长量来看,中国沙棘表现更为喜温,肋果沙棘较为耐寒。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我区在造林及果树移栽上应用保水剂来搞旱保苗,提高苗木成活率,效果很好。应一些果农的要求,现将保水剂在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1.拌种:将保水剂和清水按1∶100~200比例配成凝胶,现与种子均匀搅拌后,即播种。播种后覆精力土;或在飞播时,将种子从保水剂凝胶中捞起,凉干或半干,用于飞播。  相似文献   

6.
经测定,俄罗斯大果沙棘丘依斯克(Hippophae rhamnoides)种子的千粒重为17.75 g,与其它沙棘属的种子相比,其千粒重较大,为其2倍左右。在水、气适宜的条件下,主要研究了温度分别为15℃、20℃、25℃、30℃和光照强度分别为25%、50%、75%、100%状态下的不同处理对丘依斯克种子萌发的影响,并根据胚根生长量和全株生物量对沙棘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沙棘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和光强。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种子萌发最早,发芽势高达33.0±4.76%,发芽率高达95.5±1.5%,且主根生长量和生物量最大,分别为4.5±0.09 cm和0.137±0.002 g;75%光强最适合沙棘种子萌发,种子萌发最早,发芽势高达61.5±1.7%,发芽率高达86.0±1.1%,且主根生长量和生物量最大,分别为3.7±0.2 cm和0.108±0.004 g。因此,在直播营造大果沙棘防护林时,建议首选25℃的温度条件,同时,建议进行适度遮荫处理,在获得优质苗木的同时,降低蒸发量。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保水剂对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最佳使用量,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5个梯度的保水剂浓度[0(CK)、0.10%、0.20%、0.30%、0.40%]对千里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适宜浓度的保水剂可提高千里光种子发芽率,最佳保水剂浓度为0.30%,较对照提高了7.62%。添加保水剂可以提升千里光幼苗生物量、株高与根系长度,株高随保水剂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根系长度随保水剂浓度增加而增加,在0.40%浓度处理达到最大值。在采用千里光进行绿化时建议加入浓度为0.30%的保水剂,有利于提高其成活率及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造林种子发芽率低一直是太行山干旱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以该地区植被恢复中典型树种侧柏、栓皮栎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不同保水剂包衣用量对侧柏、栓皮栎种子发芽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盆栽用土为褐土,土壤含水率为5%时,保水剂包衣对侧柏种子发芽率及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用保水剂比例1︰3时最佳;土壤含水率为8.5%时,保水剂用量过高则促进作用不明显,出芽率随用量增加而减小,施用保水剂比例1︰1及1︰2时能较好地提高侧柏种子出芽率;土壤湿度过高时,施用保水剂反而会抑制侧柏种子生长发育。(2)盆栽用土为砂页岩,土壤含水率为12%时,保水剂包衣能增加栓皮栎种子出芽率,施用保水剂比例1︰3时最佳;土壤含水率为20%时,保水剂包衣会抑制栓皮栎种子出芽率。  相似文献   

9.
水是植物生活环境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也是植物体必不可少的组成物质。水对于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植物。土壤是植物生活的重要环境条件。植物所需水分的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土壤。土壤水分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适宜的土壤水分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水分对种子萌发及插穗生根的影响种子在萌发时,水起着将细胞的原生质从凝胶状态转变成溶胶状态的作用。休眠的种子,一般在吸足水分后,并在适宜的温度和通气条件下,才能萌发。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热水浸种温度、过氧化氢浸种、不同温度处理对中国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60℃热水浸种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2.69%、18.18%,且发芽时间最短。过氧化氢浓度为9%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0.93%、18.67%。中国沙棘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0~25℃。  相似文献   

11.
试验在保持温度、光照、基质等适宜的条件下,主要研究了土壤湿度分别为5%、10%、15%、20%的不同处理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对沙棘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壤湿度条件下,沙棘种子的萌发指标明显不同,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土壤湿度为5%~20%范围内随土壤湿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10%~15%的处理其值较大。平均发芽时间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土壤湿度为5%~20%的范围内,随土壤湿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沙棘种子的活力指数先减小后增加,10%~15%的处理其值较小。从而得出,沙棘种子发芽的适宜湿度范围10%~15%。  相似文献   

12.
林下土壤种子库是森林植被的物种组成、种群延续和种群演替的物质基础。林下凋落物影响土壤种子库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进而影响到种群更新及森林群落的演替。凋落物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主要有三大作用机制,即物理作用机制化学作用机制、和生物作用机制。其中化学作用机制特别是化感作用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尤其重要。本文将从这三个作用机制的层面,分析总结前人有关土壤种子库种子的萌发及其与林下凋落物、林下植被多样性的研究,论述土壤种子库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对土壤种子库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行了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不同浸种处理对柳叶沙棘种子萌发变异性影响,印度西部五个种源(Hanurnan Chatti,Helang,Lata,Rambara和Janggal Chatti)的成熟的柳叶沙棘种子分别浸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50、100、200mM)和硫代尿素(50、100、200mM))溶液中,进行冷层积(4℃)处理15,30和60天。结果表明:被预处理的种子萌发率比对照的提高24.66%~35.34%。经硫代尿素(100mM)和冷层积(4℃)处理30天的预处理后,种子萌发率最高,分别为63%~71%和76%~83%。赤霉素(GA3)可以明显缩短种子萌发率时间。鉴于考虑到实际操作和费用问题,经硫代尿素(100mM)和冷层积处理(4℃)是最好的组合处理之一,可促进柳叶沙棘种子繁殖,并可应用于印度西部的喜马拉雅地区的林木育种。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大果沙棘种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黑龙江绥棱和内蒙古磴口试验区对俄罗斯11个大果沙棘品种和蒙古1个大果沙棘品种的种子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1)中国沙棘种子千粒质量、种子特征值明显低于引进大果沙棘品种.绥棱试验点供试的11个引进品种千粒质量及种子特征值均比磴口试验点高;根据种子长宽比及形状,对中国沙棘与大果沙棘进行了初步的划分.(2)大部分品种种子的宽度及长度在遗传和对环境适应上具有紧密相关性,种子厚度的遗传比较稳定,对环境的变化不敏感.(3)种子特征指标,如种子长度、宽度、长宽比3个指标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相关,特别是种子长度;千粒质量与百果质量呈现极显著线性相关.(4)发芽初期,中国沙棘的发芽率较引进品种高;发芽第14天时,所有供试品种的发芽率均达到了最大,发芽率高的品种有乌兰格木、丰产、巨人、绥棘1号、卡图尼礼品,发芽率≥67%.(5)不同大果沙棘种子的总黄酮、维生素E含量均具明显差异;引进品种的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中国沙棘;不同大果沙棘品种的饱和脂肪酸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5.
芽孢杆菌为杆菌科的一属细菌,为好氧或兼性厌氧的杆菌,广泛分布在水、空气和土壤中。芽孢杆菌在菌体生长及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活性物质和酶,合成多种维生素和植物生长素,何月秋等(2009)报道:解淀粉芽孢菌9601-Y2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植物插条生根和生长的作用。在进行春兰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时发现,Bs芽孢杆菌在国兰种子萌发中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即被该菌感染的春兰种子萌发率特别高,萌发整齐,萌发持续时间短。对该菌分离培养、再接种实验证明,春兰种子萌发率高出无菌萌发的10倍以上,且实验证明,该菌不仅对春兰种子有效,而且对多种莲瓣兰、墨兰、寒兰等种子的萌发同样有效,有效率达95%以上。研究发现的芽孢杆菌这一新用途对保护中国兰花(春兰)资源和新品种培育具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区沙棘造林多数地区以播种为主,但有的地方成活率不高。如采用植苗造林将会提高其造林成活率。沙棘播种育苗技术并不难掌握,只要按下述方法做,就会获得成功。一、育苗地的选择与整地做床沙棘种子皮厚坚硬出土力弱,育苗地选择有灌溉条件的沙壤土为好,切忌粘重土壤,以免出苗期造成严重土壤  相似文献   

17.
吸水剂(又称保水剂)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聚合物,主要成分是淀粉,可吸收比自身重数百倍的水,膨胀成凝胶;遇干旱又可释放其吸收的水分,改善根系周围土壤的干旱环境,帮助苗木度过“旱关”,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文冠果是北方地区重要经济树种,采用水分胁迫变化方式研究了对文冠果种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20%含水量处理对文冠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效果显著,而土壤50%含水量处理抑制了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在本溪地区,20%土壤含水量对文冠果种子生长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木棉在热带雨林的湿润气候和极端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环境下均能生长、开花结实良好,其果实特性和种子萌发对干旱的响应是否存在差异值得研究。对干热河谷(元江)、湿热地区(西双版纳)和干旱地区(临沧)木棉果实特性进行调查和种子萌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随PEG浓度增加,不同种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在0~0.2 g/L浓度下临沧种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较干热河谷和版纳高,当浓度大于0.2 g/L时,种子萌发率大小为干热河谷临沧版纳种源,且当浓度为0.3 g/L时,版纳种子不能萌发;2)临沧和干热河谷种子在土壤含水量大于10%时能萌发,而版纳需土壤含水量大于15%时才能萌发,表明临沧和干热河谷种子较版纳抗旱,版纳种子在土壤含水量为40%时萌发率最大,且在60%的土壤含水量时仍有7%的种子萌发,体现其更能适应湿润环境。  相似文献   

20.
保水剂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阐述了保水剂的研究开发历史、种类、特点和作用机理,综述了保水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情况。保水剂是一种吸水倍率高、保水性能好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抑制土壤蒸发、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对养分的吸附力。保水剂在林业上的应用方法主要有拌土、拌种、包衣、根部涂层和用作培养基质等。在林业生产中应用保水剂可使种子提前发芽、提高出苗率和移植成活率、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延缓凋萎时间等。在干旱地区造林中保水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