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二九0农场隶属于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拥有水稻生产面积48万亩,占农场生产总面积的69.2%,水田大面积采用地下水灌溉方式,近年来,为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及减轻地下水灌溉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农场引进由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研制的智能化节水灌溉系统,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灌溉方式。另外由于地下水温度低,对水稻前期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影响水稻分蘖及孕穗。而在生育后期如  相似文献   

2.
以枯草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菌剂为试验材料,按照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菌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探明其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调节肥追施枯草芽孢杆菌和基调肥均带巨大芽孢杆菌菌剂能够通过增加穗数和粒数提高产量,增产幅度为4.64%~5.56%。  相似文献   

3.
生物肥对寒地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枯草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菌剂为试验材料,按照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菌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探明其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调节肥追施枯草芽孢杆菌和基调肥均带巨大芽孢杆菌菌剂能够通过增加穗数和粒数提高产量,增产幅度为4.64%~5.56%。  相似文献   

4.
朱宏  赵丽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01-5902
[目的]研究氮素调控对寒地水稻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新型氮素调控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优化施肥(INM)处理比农民习惯施肥(肿)处理株高高,分蘖多。INM处理水稻鞘腐病和褐变粒均比FFP处理轻,鞘腐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比FFP低13.1%和14.3%;褐变粒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低8.8%和3.3%。INM处理平方米有效穗、穗粒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比FFP处理高,空瘪率比肿低1.3%;有效穗多23.8穗/m^2、穗实粒数多2.3粒,产量达9.27t/hm^2,比FFP增产7.0%。[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寒地水稻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空育131为研究对象,在9月24日至10月14日分6个收获期,比较不同收获期稻谷水分、千粒重、产量。结果表明稻谷水分随着收获期的推迟呈逐渐下降趋势,收获时间越晚稻谷水分越低;稻谷千粒重在10月10日前呈逐渐增加趋势,10月10日后千粒重不再增加;水稻在10月2日前收获产量最高;为了获得含水量低、千粒重高和产量高的目标,有晾晒或烘干条件的农户应该在10月2日前后完成收获任务,没有晾晒田间和烘干条件的农户应该在10月2~10日内完成收获任务。  相似文献   

6.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龙庆1号和龙盾104为试验材料,研究肥水耦合对寒地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肥料与水分处理间在穗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及产量上均存在互作关系;龙盾104肥料处理以F3的产量最高,肥水耦合以F3S3的产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F3S1、F1S3、F1S1、F1S4、F2S3处理;龙庆稻1号水分处理以S1产量最高,肥水耦合以F3S1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F3S4、F1S3、F2S3、F1S4、F2S2处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水稻拔节期和孕穗期按照每亩喷施硼肥0g、10g、20g、30g的四个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硼肥水稻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以及水稻品质方面均有所提高,同时可以增加水稻的分蘖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水稻产量,各处理的产量均高于处理1,最高增产率16.33%。  相似文献   

8.
正1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水稻品种为龙粳31,主茎为11片叶,4个伸长节间,生育日数130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耐冷性强,抗稻瘟病和抗倒伏,4月12日播种,5月17日移栽。试验设在建三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科技园区,土壤都为白浆土。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2株/穴)、处理2(4株/穴)、处理3(6株/穴)、处理4(8株/穴)、处理5(10株/穴),各处理穴行距均为30cm×12cm,与  相似文献   

9.
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寒地水稻抗病能力以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钾量为30、60和90kg/hm2的处理分别比不施钾处理发病率降低8.07、10.88和12.09个百分点。施用钾肥能促进养分平衡,同时也提高了氮肥的利用率,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穗粒数增加1~4粒,结实率提高2.7~8.1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4~1.6g,产量提高6.4%~23.3%。  相似文献   

10.
在水稻栽培中,根据水稻的需肥规律,做到科学施肥,合理地分配和运筹肥料是高产的关键[1-4]。增加肥料的用量是提高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化肥施入土壤后,由于施肥、灌溉方式不当而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只占其施入量的30%左右[5]。试验旨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生产中N、P、K、Zn等最佳配施比例,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于水稻研究所江北试验区开展相关试验。结果显示:综合各项指标N:P:K:Zn以12:3:5:0.08(处理4)和12:5:7:0.04(处理5)产量结果较好,与对照比较分别增加产量8.18%和3.72%;按照处理4(12:3:5:0.08)实现公顷减肥58.8kg,处理5与对照比较,每公顷减施磷肥15kg、增施钾肥15kg、增施锌肥600g,总量上为实现减肥。  相似文献   

12.
播种期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因素之一,不同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不同。盲目提早育苗时间不仅增加了水稻苗期管理难度,同时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产生较大影响。针对目前寒地水稻育苗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不同播种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适宜寒地水稻的播种期。结果表明:寒地水稻4月20日和30日播种都有利于保障水稻产量,但4月20日播种更有利于保障水稻品质,可以实现高产与优质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以五优稻1号为供试品种,设A(两段育苗)、B(超早育苗)、C(常规育苗)等三个处理,研究了三种不同育苗方法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间的秧苗素质差异显著;处理间的生育期差异非常大,但成熟期差异并不很大;处理间茎蘖动态、叶面积动态、干物质动态等均有极为明显的差异;产量呈A(12547.6kg/hm2)>B(10679.3kg/hm2)>C(7846.1kg/hm2).可见,处理A(两段育苗)和处理B(一段超早育苗)是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指导寒地水稻优质栽培,采用垦稻26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收获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寒地水稻抽穗后50d左右收获有利于保障水稻产量,提升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5.
《吉林农业科学》2017,(5):15-19
氮肥运筹管理是水稻生长调控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以龙粳31为试验材料,在总施氮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设置4种生育前后期不同比例的氮肥用量,对比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对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前氮后移施肥方式(N1处理∶基蘖肥∶调节穗肥=6∶4),能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率、增加水稻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促进干物质的积累,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N1处理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较高,所以产量高达10.66 t/hm2,比N4处理高出11.35%,差异达显著水平,促进水稻产量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水稻旱熟品种龙粳27的最佳施氮量,实现早熟品种高产稳产,利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施用不同数量氮肥,对寒地早熟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对水稻单株分蘖和株高影响趋势相同,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单株分蘖和株高均明显增加。施氮肥的处理穗实粒数、空瘪率和平方米穗数均比不施氮肥处理高。穗实粒数、空瘪率和平方米穗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千粒重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氮肥施用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式为y=493.11+53.747x-3.591x^2。最高产量下的施氮肥量应为112.2kg·hm^-2,最高产量为10413kg·h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氮肥用量对寒地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以龙粳14、龙粳18、龙粳20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18、20穴/m2)下氮肥用量(150、165、180、195kg/hm2)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增加N肥用量可提高3个水稻品种的有效穗数;2种密度下,龙粳20的有效穗数最多,龙粳14和龙粳18的有效穗数差异不大;20走/m2种植密度下,各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均高于18穴/m2密度下相应施肥处理;氮肥用量为165ks/hm2时龙粳14和龙粳18的产量最高,氮肥用量为180ks/hm。时龙粳20的产量最高;龙粳14和龙粳18的出米率与施肥量无明显关系,而龙粳20的出米率随施氮量的增加略有升高。[结论]施氮量为165~180k吕/hm2时,3个品种的最佳移栽密度为20穴/m2。  相似文献   

18.
以龙粳18为试验材料,在齐齐哈尔市依安县新合村,对新施肥技术和常规施肥技术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施肥技术比常规施肥方法降低施肥量22%,增产634.5 kg.hm-2,增产率达6.1%。与常规施肥方法相比,新施肥方法的稻谷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性状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新施肥方法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对稻米品质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水稻品种垦稻12为试验对象,分析硅锌肥对水稻根系发育、叶片颜色、分蘖情况、生育期及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锌肥对水稻生长有积极作用,促进了植株根系发育,增加了分蘖数,影响了产量的构成因素,从而明显提高了水稻产量,因而适宜在寒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寒地水稻插秧时期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寒地生态特点出发,探讨播种插秧时期对水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寒地现有主栽品种,当外界气温稳定通过5-6℃,适期早播种,有利于育成足龄壮秧和适期早插,适宜播种期为4月10-20日。当外界气温稳定通过13-15℃,为适宜插秧期,一般年份在5月15-25日,最晚不超过5月末,插秧期推迟产量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