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的要求,对于职业学校的语文而言,意味着教育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将出现相应的改变。这其中,传统典籍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培养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与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相结合是传统文化教育形式的关键,课堂向生活的延伸是学生真正走进传统文化甚至亲近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中职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职语文要发挥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可以通过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文化认同、联系古今拉近文化距离、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等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增强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汉语言文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而言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众所周知,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细致性,而汉语言文学教育则是建立在语文教育基础之上的更加深入的一门学科.而现代教育体系中并没有体现出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教育之间的联系,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效对接,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鉴于此,文章对语文教育中汉语言文学的地位进行阐述,并分析了二者对接的重要意义,最后结合笔者多年教育实践经验,围绕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进行探讨与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的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总结出一套将少数民族舞蹈健身操引入学校体育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为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和课程内容注入新鲜的营养,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灵敏性、韵律感、节奏感,同时更能促进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增进民族融合,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最后总结出在倡导"阳光体育"的背景下,将少数民族舞蹈健身操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融入学校的体育教育,其实践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学校教育是人类有意识的文化与文明传递过程的最优化形式之一,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当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高校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比较单一。广西民族大学在这方面走在前列,而且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可以为其他院校提供借鉴,各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且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文化知识在语言学习中的必要性。我国的英语专业教育,重在强调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输入,却忽略了对本民族文化的教育。这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这导致了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缺失,不仅会阻碍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而且也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因此,让英语学习者充分认识和理解母语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海作为多民族地区,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诚信思想。青海高校的大学生们,受社会环境、校园环境、民族文化环境等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诚信意识也越来越淡薄。文章结合我国丰富的诚信思想尤其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诚信资源,分析了青海高校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表现及原因,从加强教育、完善制度、挖掘传统诚信思想丰富教育内容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兰 《山东饲料》2014,(12):341
中国传统教育特别重视熟读和背诵,以读为上、为美。诵读是培养书面语语感、大量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在高校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我们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通过诵读文本,学生想其景、揣其义、摹其情,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涵养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兽医学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也是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从中兽医的复兴与壮大、民族文化自信、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家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个角度挖掘了中兽医学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政资源,以期提升中兽医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统一,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对重庆市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环境条件以及重庆市所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重庆市高校体育的开发与发展应与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以构建独具特色的重庆市体育文化通道。并以此为契机更好地开发整个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体育教育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渗透于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对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特别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育民族精神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及逻辑分析法,基于体育产业的视角对龙舟文化的价值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龙舟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江河流域,盛行于江浙一带地区,它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健身娱乐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及社会整合价值,挖掘和整理龙舟文化的价值对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及体育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观念和传统意识教育深受冲击,给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安全带来巨大隐患。探究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内外掣肘因素、构成要素、时代价值及遵循原则和发展对策,是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维护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髓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通过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教育、文明修身教育中的价值表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书法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书写技能及艺术欣赏能力,更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承及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的关键。针对书法艺术的特点,书法教育中学生情操的陶冶、文化修养的提高是促进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接班人全面发展的关键。针对书法教育的思想需求及内涵,加快书法教育思想内涵研究、加快现代价值分析,有助于我国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本文就书法教育的思想内涵及现代价值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呈多样性、时代性、健身性、民族性、娱乐性等多元化发展趋势。高校体育课程中的民族体育类项目有巨大的挖掘和发展空间,但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创新和研发为高校体育教学所用。笔者认为,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兼顾合理利用我国丰富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高校体育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从宏观上看,世界的各种教育流派此起彼伏,各有所长。各种流派经过长期论争和对抗,最终会走向融合和统一。由于语文学科承载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传承中国文化等重大使命,因此作为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师,课程理念的变化对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教学模式的实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我省当代魏书生等语文教育家,特级语文教师的教育思想为切入点,以我省形成语文教育流派的背景为抓手,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做到互相观摩,取各派所长,引领我省的语文教育新理念,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既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努力培养其人文素质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英美文学课程可以增强学生文化意识、批判思考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在英美文学课上实现人文素质的渗透。  相似文献   

19.
东乡族、保安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创造了相当丰富、独具本民族风格的民间文学,蕴含着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学素材。但是目前,对该民族的文学研究却因难以应付复杂多样的创作实践而凸显阐释的无力和批评的错位。本课题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及其重要的思想内涵、精神指向、时代文化特性等层面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现状为基础;结合原型批评理论,探究东乡族、保安族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魔鬼形象的原型,从而对这两个民族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进行审视与反思,发掘他们的艺术创作源泉,从而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指导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要明确哪些必须改,哪些不能改。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不能改,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中华民族的母语——汉语这一基础工具,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达到合格的程度。同时,通过语文教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