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猪尿路感染经常发生在初产、经产母猪的产后2—3天。病初表现排尿次数增多,每次排尿量减少,甚至只能排出几滴尿。严重时病猪频频蹲腰作排尿姿势,而排不出尿,发生  相似文献   

2.
猪在冬季多有尿窝的,使窝内尿冰高筑成冰床.猪长期卧在其中,致成黄毛猪,生长停滞,风湿症、皮肤病多有发生,严重者致病而死.  相似文献   

3.
羔羊膀胱里充满尿液而排不出来,民间叫尿积或尿闭。1病因由于羊舍太冷,圈内过湿,使膀胱括约肌收缩;接产时消毒不严,脐带受细菌感染发炎,炎症波及膀胱园韧带至膀胱壁,或气候突变,羔羊挨冻受饿,母羊保姆性差或泌乳量少,羔羊体弱或因病吃不上奶等引起膀胱麻痹或膀胱括约肌及尿道痉挛致使尿闭。2症状羔羊未见排尿或排尿痛苦,后肢张开、蹲腰、咩叫、摇尾、腰打颤或走动不安,用手触诊腹部膀胱充满。(将羔羊倒提起来,可在耻骨前沿处触摸到充满尿液的膀胱,形似长把梨,用手揉摇有波动感。)严重的食欲停止,时常卧地,口吐白沫,甚至流蛋清样口水,全身冰…  相似文献   

4.
驴狂犬病1例     
1989年5月30日10时许,笔者诊视我县城郊乡张营村周学理家养的一头公驴,3岁口,中等膘情。主诉该驴已病2日,初期食欲减退,精神不安,蹲腰想卧,时卧时起,疑为腹痛(结症),牵来就诊。病程经过病畜精神反常,不时出现恐惧、兴奋症状,牵入诊疗架后曾跳越数次。体温40℃,呼吸粗快(因骚动无法听诊),  相似文献   

5.
胡骨把胯病,是马属动物中兽医临床上肾经病的外部表现.其症初有行走摇摆、腰瘫腿痪姿态,继则左瘫右痪、卧地不起,间也有起而能立者.  相似文献   

6.
尿中带血称为尿血,或尿中混有少许血液,或呈全血尿,也有前段尿带血而后段尿不带血者,也有后段尿带血而前段尿不带血者。血尿不伴疼痛者为尿血,血尿而伴疼痛者为淋症。家畜尿血病临床屡有发作,医者往往束手无策,找不到症结实质,妄以止血,盲目治疗,加大畜主开支,延误患畜者为尿血,血尿而伴疼痛者为淋症。家畜尿血病临床屡有发作,医者往往束手无策,找不到症结实质,妄以止血,盲目治疗,加大畜主开支,延误患畜病期。  相似文献   

7.
马属动物肾胞肿在中兽医上见于阴肾黄和阳肾黄.阴肾黄是由于湿气流注膀胱,膀胱积湿,阴气生而传之于肾,水火相合,水盛火衰,不能互化,泌于脐下,凝于外肾导致家畜阴囊睾丸部肿胀,表现睾丸硬肿,触诊如石如冰,患畜后肢开张,行走困难,胯拽腰拖.阳肾黄是由于湿热下注于膀胱,则湿热蕴结于肾,表现为家畜阴囊睾丸部发热疼痛,尿频涩痛或踏地蹲腰.二者一寒一热,治法完全不同,前者以暖肾祛寒利湿为原则,用自拟暖肾利水方.后者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原则,用自拟清利湿热方.  相似文献   

8.
母猪产后不食是一种较常见的胃运动功能减退症,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母猪较易发生.此病可使母猪泌乳量减少,直接影响着乳猪的生长发育,病程较长者可导致全窝乳猪死亡,给养猪者造成极大损失.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猪胆汁加食醋配合西药治疗此病,共治疗86例,效果非常满意,现报道如下:1 症状母猪产后不久开始出现食欲减少或只喝少量稀食和水,随后食欲废绝.最早产后即可出现症状,精神沉郁,喜卧懒动,粪干燥呈球状,尿少而黄,有的体温升高,恶露不尽.继而乳汁大减,母猪极度营养不良,使乳猪吃奶不足,轻者乳猪发育不良,重者可导致全窝死亡.  相似文献   

9.
本人在牧医工作中,发现许多牲畜(牛和马属动物)发生腰胯痛。病情可分为两种:一是闪伤,多因跳越沟渠、奔跑猛停或跌倒打扑等,引起腰胯部气血瘀滞而致病,其表现为站立时后肢无力,时做向后倾倒姿势,行走弓腰或蹲腰,后肢提举困难;快步后腰摇摆,倒退跛行加重,下卧起立困难。二是寒伤,多因带  相似文献   

10.
猪低温病是指病猪体温低于正常温度范围(38.5-39.5℃)的一种病症.笔者采用针灸与药物结合治疗,取得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1 病因 营养不良,逐渐消瘦或久病不食,体质过度衰弱,还有食物性或药物性渐进性中毒. 2 症状 体温在37℃以下,体表温度不均,耳、鼻盘、躯干、四肢发凉,毛粗乱,眼结膜发白,食欲减退,喜卧,懒动.病程较长者,体温更低,为36℃,心音较弱,节律不齐,脉象虚而细,眼窝下陷.严重者往往卧地不起,并不时发出"吭吭"的呻吟声,反应极为迟钝,食欲废绝,粪便秘结,尿呈棕黄色,并且有难闻的味道.  相似文献   

11.
<正>肾脏结石伴发膀胱结石,是泌尿系统结石尿石症(Urolithiasis)的一种。中兽医学认为尿石的形成,多因湿热蕴结下焦,灼炼尿液,日积月累凝结成砂石阻塞尿路,引起气滞血凝、欲尿不出、小便短赤或尿液带血。若伴发尿结痛,患犬常作踏地蹲腰、弓背尖叫、肚腹疼痛状。  相似文献   

12.
腰风湿、腰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 ,虽然有效 ,但疗程较长 ,经济损失较大。笔者采用当归注射液和维生素B1混合穴位注射 ,治疗腰风湿 16例 ,痊愈 15例 ,1例治疗 2次后中断 ,未追访。腰痛 6例均治愈 ,治愈率达95 %。小结如下 :病 因 :风湿为病 ,多因身热带汗或遭冷雨苦淋 ,乘热揭鞍 ,久卧寒湿之处 ,长期栓于寒湿之处 ,致使风寒湿邪侵入肌腠 ,肾经受寒 ,传于腰胯 ,因而发病。症 状 :多见腰背强拘板硬 ,凹腰反应迟钝 ,站立时腰背拱起 ,二后肢频频移动 ,牵行不动 ,后肢难移。行走蹲腰 ,胯腰拖 ,卧地和起立均感困难。治 疗…  相似文献   

13.
骡尿道结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因长期饲喂含钙量较高的饲料,以及混有泥沙和尘土的饲料、饲草和饮水,导致本病发生。笔者于2001年5月收治1匹来自海原县九彩乡一位农民饲养的公骡,确诊为尿道结石,经手术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具体诊治情况简介如下。1临床症状主诉,该骡患病2天,食欲减少,精神沉郁,时常排尿,尿呈细流状、且量少。曾在当地治疗,兽医给病骡注射青霉素和安乃近等到药物,未见好转。检查所见,病骡表现站立不安,极为痛苦,拱背蹲腰,后肢开张,不断翘尾努责,欲尿而尿量少,尿液呈淡红色,体温升高至39℃,呼吸急促,脉搏70次/分钟。触诊时,…  相似文献   

14.
绵羊妊娠毒血症是怀孕末期母羊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而发生的亚急性代谢病,以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虚弱和失明为主要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运动失调、呆滞凝视、卧地不起,甚至昏迷、死亡等症状,给养殖户造成一定  相似文献   

15.
尿血是一种马骡临床常见病症 ,近年来笔者用蒲黄散治疗 3 5例 ,其中除 1例因过劳太甚、卧地不起死亡外 ,其他全部治愈 ,治愈率达 96 %以上。1 病因本病皆因暑天负重 ,奔走太急 ,热邪侵入心经 ,下注小肠 ,继瘀膀胱 ,迫血妄行 ;脾虚不能统血 ,肾虚不能闭藏 ,小肠风火交加 ,热邪流注肾经 ,阴阳失调 ,故尿血。此外 ,被马踢、棍打伤及膀胱 ,公畜交配过度 ,饲养失宜 ,误食毒物及疫病等 ,亦可导致该病。2 症状小便频数 ,尿量减少 ,先黄后红 ,尿带血块 ,成丝条状 ,尿时淋漓而有痛感者 ,肾脏病者居多。3 治疗以清热凉血、和血止血、强心利尿为主。…  相似文献   

16.
肉绵羊妊娠毒血症是妊娠末期母羊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而发生的亚急性代谢病,以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虚弱和失明为主要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运动失渊,呆滞凝视,卧地不起,甚至昏睡等.  相似文献   

17.
产后风是指母马产后卧地不起,中兽医叫胎风,元亨疗马集中记载:“胎风者产后风也,产后外感风也,皆因产育之初,临檐依巷,近道中风,贼风乘虚而入皮肤,肌肉和经络,则令兽前行后曳,胯痛胸痛,日久传入筋骨,致使腰瘫腿痪,四肢拳挛,卧而不起,卧地昂头肾脉迟缓,口色如绵之病”。  相似文献   

18.
1990年以来 ,我们诊治水牛尿石症 1 80余例 ,治愈率 95%以上 ,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患牛排尿姿势异常 ,拱背翘尾 ,后肢张开 ,腹肌收缩 ,阴茎节律性波动 ,阴茎包皮节律性收缩 ,频频努责呈排尿动作 ,或偶见排出线状尿 ,顿时即停 ,或流出点滴状尿 ,或完全无尿。发生尿闭的患牛多呈现腹痛症状 ,当导致膀胱破裂时 ,上述症状均突然消失 ,患牛也转为安静 ,少立多卧或呆立。下腹部腹围明显增大 ,严重者呈现圆桶状外观。2 尿石阻塞部位的诊断 通常采用“一看二摸三探”的诊断方法来确定尿石阻塞的部位。即首先看患牛尿闭初期的排尿情况 ,若尿细…  相似文献   

19.
李海侠 《山东畜牧兽医》2007,29(2):19-19,41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是发生于产后奶牛的常见病,由于产后血钙过少,产伤性麻痹,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而导致产后瘫痪卧地不起性疾病。其多发生于晚秋至初春和八月,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20.
1 发病情况2001年3月2日,宁夏隆德县温堡乡杜堡村杜生辉家饲养梅花茸鹿15只发病.该鹿群适龄母鹿先后发病,饮食减少,拉稀,严重者饮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卧地不起,病危,乡兽医曾用抗菌素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