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十五"四川果树品种改良与生产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基本情况 四川是全国果树生产大省.由于地形地貌复杂,生态气候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因而适宜多种果树生产.除需热量极高的椰子等个别树种外,几乎全国南北所有的果树种类在四川均有生产和分布,盛产柑桔、梨、苹果、桃、葡萄、荔枝、龙眼、芒果、石榴、猕猴桃、枇杷、李、梅、杏、樱桃、柿、香蕉等水果及各类干果(核桃、板粟、枣、澳洲坚果等).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果业发展迅猛,面积、产量持续增长,质量逐渐提高,成为全省"三高"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果业产值在全省农业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油、菜居第四位,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骨干产业之一.1999年底,全省共有果园面积(未含干果)405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水果总产量234万吨,果品总产值约30亿元,水果总产量居全国第9位.  相似文献   

2.
陈健 《新农业》2010,(11):4-6
<正>为在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中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提升辽宁果业发展水平,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在2010~2012年,辽宁省农委、省财政厅共同组织实施优质水果提质增效工程。通过项目拉动、典型引导、外向牵动,全省果业发展实现"一稳定、  相似文献   

3.
重新认识黑龙江的果树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过去被称为"水果生产不宜区"的黑龙江省地产果业蓬勃发展,并越来越显示出勃勃生机.经过全省果树科技工作者和广大果农的共同努力,现已基本实现了一定规模的果树产业,初步形成了生产、营销、科技、社会化服务的果树产业体系.目前,全省果树栽培的主要树种有苹果、梨、李子、杏、葡萄、草莓、树莓、黑穗醋栗、沙棘.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果业生产特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易干军水果生产是以色列四大农业支柱之一。并为国家的主要出口货物之一,高峰时期柑橘种植面积42万hm2,产量150万t,1995年则为94万t。其他水果包括梨、苹果、鳄梨、香蕉、荔枝、柿子等近30种水果,1...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自然条件优越,果树资源丰富,是我国重点果产区之一,尤其近年来在全省果业工作者及广大果农的努力下,果品产量、质量和效益方面都取得长足进展,果业生产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6.
商洛山区果业发展有生态环境优良、资源丰富等优势,目前特色水果产业、绿色果业发展快速,产业技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但也存在特色果业规模小、布局结果不够合理,特色水果苗木繁育保障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优化区域布局、提升果业生产科技水平、加快果树育苗体系建设、健全果业技术服务体系、发展休闲观光果业、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商洛山区果业发展有生态环境优良、资源丰富等优势,目前特色水果产业、绿色果业发展快速,产业技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但也存在特色果业规模小、布局结果不够合理,特色水果苗木繁育保障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优化区域布局、提升果业生产科技水平、加快果树育苗体系建设、健全果业技术服务体系、发展休闲观光果业、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彰武县及周边县区果树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彰武县及周边县区的果树生产现状,提出了彰武县果树发展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推进彰武县果业区域化、优质化、标准化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果品生产国,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水果生产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无法解决,影响了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医果业"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具体应用于果树产业领域,实现现代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综述了中医方法在果树种植、果实保鲜、果品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发挥作用的原理和机制。利用"中医果业"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可以促进果树健康生长,保障水果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而且可以综合防控果园的水土污染,改善产地环境。"中医果业"将为我国果树产业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果品生产国,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水果生产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无法解决,影响了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医果业"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具体应用于果树产业领域,实现现代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综述了中医方法在果树种植、果实保鲜、果品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发挥作用的原理和机制。利用"中医果业"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可以促进果树健康生长,保障水果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而且可以综合防控果园的水土污染,改善产地环境。"中医果业"将为我国果树产业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连州市果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了解当地农业自然资源条件,是引进发展优新水果品种、开拓创新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连州市具有优越的果业生产资源条件,水果发展潜力大,主要水果种类有水晶梨、东槐杨梅、鹰嘴桃、枣子、温州蜜柑、脐橙等。通过分析连州市农业自然资源和果业生产现状,对连州市果业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向承兰 《吉林农业》2010,(8):149-149
果树生产技术推广是涉及果农利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工程,如何更好的推进果树生产技术的推广是一个继续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果业发展和农业化产业进行概述,针对我国果树生产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对于提高果树生产技术推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及果业发展滞后等问题,福建和台湾主要水果出现结构性过剩与滞销,果树生产陷入困境。为保持我省果树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结合当前闽台果树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闽台果树业发展的思路,以期对我省果树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要致富、种果树".果业在寒地已成为不少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由于寒地气候的特殊性,造成果业生产的先天不足.不但受到南方运进来的水果的冲击,加入WT0后同样面临国外水果的挑战.因此,寒地果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扬长避短,探索出适于寒地果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阐述黄山市果业的现状,分析果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进行果树产业调整,大力推广先进果树优质化栽培技术措施,努力把黄山市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优质水果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6.
浅谈浆果类树种在辽宁省果业发展中的地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给辽宁省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 ,必须加快果树品种结构调整 ,努力开拓市场 ,实行名牌战略 ,进行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增强果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更好地发挥水果产业优势 ,增加对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1 辽宁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辽宁省果业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辽宁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 4个方面 :一是树种和品种结构不合理。辽宁省苹果的老品种比例偏大 ,优质…  相似文献   

17.
太原市地处东西两山之间的河谷平原,海拔800余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果生产优势明显,特色突出。近年来太原市果树品种不断优化,区域布局逐渐形成,区域优势逐步显现,果业生产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准确掌握太原市水果的生产、贮藏、加工、销售状况,理清今后果业发展思路,太原市采用专题调研和全面统计的方法,对全市水果贮藏及采后商品化处理进行了调研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关于辽宁果业生产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省是全国水果重点产区之一。 2 0 0 1年全省水果栽培面积约为 73万hm2 ,总产量 32 5万t,人均水果占有量 80多kg ;水果总产值 5 7亿元 ,占全省种植业总产值的2 5 % ;1 6 0万户果农户均收入 2 0 0 0多元 ,上交特产税达 2亿多元 ;出口水果 1 0万t,创汇 75 0 0万美元。 1 994年果业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农业七大主导产业之一 ,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卖果难”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调查结果表明 ,“卖果难”现象在辽宁省水果产区并不带有普遍性 ,卖难问题突出表现在质量差的老品种上和水果销售前期。反观果树…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果品市场也对果品提出了新的要求,果品不仅要优质,而且要无公害,实施无公害水果产业提高果品质量刻不容缓。文章针对师宗县果品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找出制约师宗县果业增效、果农增收的瓶颈,分析实施无公害化水果产业的必要性。通过对果树良种选择、病虫害防治栽培方式及管理措施方面的详细阐述,为师宗县生产无公害优质果品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品,是当今世界果品生产发展的目标和趋势,也是实现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无公害果品,一般指在土壤、灌水及大气无污染的环境中栽培果树,在果园栽培管理过程中不施用残留期长的农药和激素等化学物质,少施用化肥,生产优质、洁净、不含农药残留及其他有害成分的果品。从土肥水管理、果树整形与修剪、花果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无公害水果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