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生 《山西农机》2004,(2):31-31
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降雨量少,播种时往往遇干旱,影响农时。坐水播种技术,就是用坐水播种机人为创造适合种子发芽出苗的水、肥小环境,达到抗旱保苗之目的,以借  相似文献   

2.
1 自然状况及旱情甘肃省地处西部黄土高原 ,气候干燥、雨量稀少、水资源贫乏、十年九旱。全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30 7亿 m3 ,人均水资源只有 12 0 0 m3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 2 ,降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 ,7— 9月降水占全年的 70 %左右 ,降雨强度大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向黄河输送泥沙超过 5亿 t,占黄河流域年输沙总量的 1/ 3。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平均每年都在 15 0 0万亩以上 ,严重年份高达 2 90 0万亩 ,占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一方面水资源少 ,另一方面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低 ,灌溉方式比较落后。干旱缺水是制约…  相似文献   

3.
湘潭县水稻节水灌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潭县地处湖南省中南 ,属丘陵地区 ,是一个有着 115万人口、7万hm2 耕地、6 .3 3万hm2 水田的农业大县。多年平均降雨量在 14 0 0mm左右 ,人平占有水资源只有 182 0m3 ,低于全省和全国人均水平 ,县区域内降雨不均 ,基础水量少。随着该县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我们认为从水稻节水方面着手是解决用水供需矛盾最有效果的办法。为了探讨湘潭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寻找适合丘陵地区节水灌溉模式 ,从 1997年开始 ,我们在古潭镇九龙、兆托、通湖 3个村建立了一个 2 10hm2 节水灌溉试验区 ,并进行了试验和…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状况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m^3,人均年占有量为2200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另外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平衡,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山区多平原少。  相似文献   

5.
不同灌溉方式对覆盖辣椒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喀斯特地区黄壤土采取3次重复5个处理的辣椒供水试验研究,结果为:喷灌C处理方式,供水少,产量高,边际效益和水分生产率高,浇灌B处理方式次之。辣椒生长初期遇干旱时株高及叶面积指数影响最大,成熟挂果期的水分亏缺对辣椒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各处理区观测分析得出:覆盖辣椒的需水,临界期为开花前期,此期的水分亏缺敏感性强。成熟期对水分胁迫敏感性弱,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6.
高广林  朴龙根 《节水灌溉》2001,(4):33-33,41
水田灌区利用苗期节水、优化灌溉、泡田节水、最佳停水晒田、浅灌蓄雨、结实期水管理等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因地制定地采取非工程措施的节水、往往是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行走式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是吉林省西部旱区广大农机推广工作者,针对当地多年来降雨量少、春旱严重、土壤墒情差、农作物播种后出苗及保苗难的实际,研究开发出来的一项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该技术以抗旱坐水播种机坐水播种为技术核心,通过抗旱坐水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施水、施肥、播种、覆土等环节的作业,实现干  相似文献   

8.
水是农业的命脉 ,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命脉。世界上 ,水资源状况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 % ,而淡水资源只占世界总量的8 %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300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 ,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最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而占面积60%以上的北方地区的水资源量不足全国的20 %。全国有10个省(市、自治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最低限1000m3。辽宁省是全国严重缺乏水资源的省份之一。特别是2001…  相似文献   

9.
新疆地处典型的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结构性缺水问题严重。目前,新疆农业用水量占到了总用水量的96%,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为47%,而对GDP贡献率只有17.1%,农业1m,水产出量仅为1.2元,远低于全国7.6元的平均水平。另外,新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又直接影响着自然生态环境。因此,  相似文献   

10.
(接2002年第二期) 3实施一批重点科研项目 节水灌溉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按照水资源利用的过程和环节,节水灌溉技术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开发与优化利用技术,如雨水集流技术,劣质水利用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井渠结合——地表水与地下水互补技术、储水灌溉技术等;二是输配水节水技术,如管道输水技术、渠道防渗技术等;三是田间节水技术,如喷灌、滴灌、微喷灌等技术,先进的地面灌水技术,注水灌抗旱保苗技术;四是灌区水的优化调配、量测和自动监控技术,如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水预报技术,灌区水系量测及优化调配技术等;五是农业耕作栽培节水技术,如耕作保墒、覆盖保墒、调整种植结构、优选抗旱作物品种等农业……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节水灌溉宏观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修桥 《灌溉排水》1998,17(4):53-57
针对我国因人多、水资源少、灌溉发展面临艰难处境的基本国情,提出了紧扣国民经济与农业发展需求;节流与开源并举、节流为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选择发展速度与模式;经经济效益为中心等节水灌溉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据此提出了近期节水灌溉发展的重点地区为华北、西北、东北,并提出了工农业用水矛盾突出的地区。用水过量造成环境恶性的地区等,同时建议在发展节水灌溉过程中应处理的几个关系和应注意  相似文献   

12.
节水农业机械化技术是以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节水灌溉为主攻方向,以农机化为手段,将深耕、深松、喷灌、微灌、滴灌等技术组装配套的一项效果明显的实用技术。目前我们推广的是节水农业机械化综合技术,主要解决当地偏旱、水源少、浇灌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外灌溉节水技术的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周卫平 《节水灌溉》1997,(4):18-20,26
1灌溉技术的发展灌溉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据考证,早在6000多年之前就出现了人类有意识利用河流或洪水的圩、堤、渠等工程。由于人类开始有效地对水加以利用,灌溉农田,从而形成了文明的基础。历史学中有一个专门提法叫“河流文明”,它所指的就是在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范围内以灌溉农业为基础,使人类得以长期生存、发展,直至形成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古代文明。从引水方法而言,在尼罗河流域,人们以低的围堤引水;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建有发达的渠网;在印度河流域以引…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丘陵地区少电缺水的实际,通过实施机电配套、调蓄配套、节灌配套、渠系配套等四项配套工程,探索与实践了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我国水资源状况及国内城市用水现状,通过借鉴国外部分城市的先进节水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出了适用于国内城市的节水方法及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不同灌溉定额对滴灌红枣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灌溉定额下红枣生育期土壤水盐分布研究表明:枣树花期和果实膨大初期需水量少,土壤含水率降低较慢,初果期和果实膨大中后期-成熟初期需水强度增加,土壤含水率降低较快;盐分积累主要在红枣果实膨大初期,发生在土壤表层0~30 cm范围内;合理的灌溉定额可以满足矮化密植红枣生育阶段对盐分的淋洗,3年龄期株行距为1m×2 m的矮化密植红枣考虑洗盐定额的节水控盐灌溉定额为2190~2230m3/hm2.  相似文献   

17.
灌区自流蓄灌技术,是新疆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方法,即采用蓄水灌溉袋技术,替代喷、滴灌的喷头和滴头,以解决新疆灌区葡萄、果树园艺类作物在干旱少雨、风多风大、蒸发强烈等不利条件下,采用喷、滴灌水分损失较多,不易满足作物需水量要求的一些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节水效果。蓄灌技术对作物用水量事先设计确定,可实现灌水定额及用水计量自控,使节水管理操作容易可行。蓄灌技术适应于自流灌区,系统田间布设简单,投入少,运行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北方旱区面积宽广,灌溉在农业生产上占极重要的地位,有的地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 我国旱区的特点是降雨量少和水源不足,扩大灌溉面积和增加灌溉量有极大困难。有些地区的地貌多样,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难以发展灌溉。水的问题使我国北方旱区的农业生产潜力开发得很不够,要开发我国旱区农业的潜力,突出的问题是水。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必须注意发展节水灌溉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农业管理节水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水农业是综合气候、水、土和作物资源研究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为此,通过对现有节水技术的分析,着重从管理节水方法进行研究,并将其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嵌入到节水管理系统中,从管理角度阐述了农业管理节水技术的节水潜力以及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非充分灌溉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洁 《节水灌溉》1998,(5):21-23
1什么是非充分灌溉灌溉一词是水利工作者和农牧民朋友非常熟悉的概念,就是在作物的生育期内给种植作物的农田里灌水。而什么是充分灌溉,什么是非充分灌溉呢?就不是十分明确了,在此,有必要作一简略介绍。1.1充分灌溉充分灌溉,就是要充分满足作物生长期的需水要求,按照传统经验或作物需水量试验要求的灌溉水量和灌水定额(一次灌水的水量)进行灌溉。长期以来,人们都是遵循这一观念进行农田灌溉的。特别是我们内蒙地区,有水就灌,大水漫灌的现象还很严重,甚至有的人认为多灌总比少灌好。其实不然,水量灌得太多反而会减产,造成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