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肉汤稀释法和牛津杯法观察了蛇莓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标准菌和临床菌株体外抗菌活性;影印培养法观察亚抑菌浓度作用下,水提物对以上3种临床菌株质粒的消除作用;用微量滴定板法检测不同浓度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临床菌株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等不同临床菌株均有抑菌作用,当质量浓度≥125g/L时对菌株累计抑菌率达100%;蛇莓亚抑菌浓度作用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4h后,质粒消除率分别为1.4%,5.1%,2.2%;不同浓度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膜形成量均有影响,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由此可见,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等兽医临床常见病原菌有抗菌作用,对质粒有消除作用,能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以复方紫花地丁制剂为消除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对照组消除剂,以鸭大肠杆菌耐药菌株为靶细菌,进行耐药质粒体外消除试验,通过质粒DNA抽提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观察紫花地丁注射液对该耐药菌株质粒的影响。结果提示:复方紫花地丁制剂对耐药鸭大肠杆菌作用24 h,其1/2 MIC、1/4 MIC、1/8 MIC的消除率分别为6.9%、8.6%、10.2%;延长作用时间至48 h,其1/2 MIC、1/4 MIC、1/8 MIC的消除率分别为7.1%、8.9%、11.3%。结果表明:复方紫花地丁制剂对鸭大肠杆菌耐药质粒有消除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剂量与功效呈反比。 相似文献
8.
细菌的耐药性一直是专业人员研究的热点和世人关注的焦点。细菌耐药性主要由耐药质粒介导,从本文结果看,中药复方必须使细菌耐药质粒得以消除,才能使细菌恢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中医药具有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等优势,在细菌耐药性消除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药对细菌耐药质粒消除作用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细菌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由于耐药性是细菌在有药物存在的不良生存环境下产生的本能生理反应,是适应环境、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特性。因而不管研制什么样的新一代药物都不可能完全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国外研究表明.某些天然植物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并且与合成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可以增强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还可以抑制或者消除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中药对河南省规模化养猪场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耐药质粒消除的效果,本研究在对87个猪致病性E.coli分离株进行耐药质粒检测的基础上,将各分离株分别于含有不同浓度的石榴皮、黄芩、黄连等中药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培养,进行耐药质粒消除试验;并采用影印培养法和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消除菌落筛选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恢复的检测.结果表明:各分离株均含有2个~8个质粒,大小约为1.0 kb~87.0 kb;经石榴皮、黄芩、黄连作用后,各分离株均可以获得数量不等的耐药性消除菌落,消除率为0.34%~16.2%,以黄连的平均消除率最高,为9.33%;在耐药性消除的各分离株中,有25个分离株未发生质粒消除,其余均消除了1条~3条质粒,并且对7种抗菌药物的平均敏感率由消除前的5.39%分别提高至60.4%、75.2%和76.5%.表明石榴皮、黄芩、黄连对猪致病性E.coli具有质粒消除和耐药性逆转作用,其中黄连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在冬虫夏草菌丝水提液诱导下,采用Hoechst33342荧光染色、MTT、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和分析了SP2/0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显示,冬虫夏草菌丝水提液可抑制SP2/0细胞增殖,在荧光显微镜下,凋亡细胞呈亮绿色,DNA琼脂糖电泳可见典型的“阶梯状”条带,Annexin—V—FITC和碘化丙啶(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表明,冬虫夏草菌丝水提液对SP2/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与诱导其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植株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自毒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浸提液提取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0、10、30、50、70g/L)的根、茎、叶浸提液处理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子及幼苗,研究不同处理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苜蓿品种植株浸提液对甘农3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自毒效应,其效应因苜蓿品种、器官和浸提液浓度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相同浓度下自毒效应强弱顺序为叶茎根;同一品种和器官的浸提液随着浓度的增大,甘农3号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胚根长、胚芽长及根系活力显著减小;随着浸提液浓度逐渐增大(10~70g/L),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的化感指数(RI)也逐渐增大(0.002 6~12.640 0),同时受抑制程度逐步增强,而且,叶浸提液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抑制作用最强,根浸提液抑制作用最弱,茎浸提液抑制作用居中。同样的,随着浸提液浓度增大,幼苗的胚根长、胚芽长受抑制程度也逐步增大(1.3%~54.1%),其中根浸提液抑制率在1.3%~31.3%,茎浸提液抑制率在4.0%~34.1%,而浓度为50g/L叶浸提液抑制率达到54.1%,浓度为70g/L叶浸提液甚至致使苜蓿种子和幼苗腐烂或死亡,检测不到胚根长、胚芽长。不同苜蓿品种的自毒作用存在差异;同一苜蓿品种,根、茎、叶浸提液的自毒效应叶浸提液最强,其次为茎浸提液,根浸提液自毒效应最弱。苜蓿自毒作用会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的胚根、胚芽生长。 相似文献
14.
苜蓿含水量与添加剂组分浓度对青贮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刚收获及收获后经6,18和28 h晾晒的初花期苜蓿青贮料中,加入不同糖分、乳酸菌和纤维素酶浓度的乳酸菌复合添加剂进行青贮,并按正交原理设计试验。结果表明,青贮新鲜苜蓿,其pH值呈不断上升趋势,青贮效果不佳。晾晒6,18和28 h之后,苜蓿青贮效果最好的复合添加剂组合分别为纤维素酶(0.1 g/kg) 葡萄糖(15g/kg)、纤维素酶(0.025 g/kg) 葡萄糖(20 g/kg)、乳酸菌(107cfu/g) 葡萄糖(20 g/kg)。随着苜蓿青贮添加组分浓度的增加,其青贮pH值下降更快,青贮料中氨态氮含量逐渐降低,乳酸含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银杏叶水煎醇沉液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壳肿胀法,50只小鼠随机均分5组,分别为银杏叶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高(10.0 g/kg)、中(5.0 g/kg)、低(2.5 g/kg)剂量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0 mg/kg),连续给药6 d,测定小鼠耳廓的肿胀率和肿胀抑制率;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镇痛作用,取合格小鼠100只随机均分10组,分别为银杏叶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和水煎液灌胃高(10.0 g/kg)、中(5.0 g/kg)、低(2.5 g/kg)剂量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和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和灌胃安乃近(20 mg/kg),给药后30 m in测定小鼠的痛阈值的变化。结果:腹腔注射银杏叶水煎醇沉液各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其肿胀抑制率以高剂量组最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腹腔注射银杏叶水煎醇沉液各个剂量组痛阈值均明显提高(P〈0.01);灌胃给药高剂量组有镇痛作用(P〈0.01)。结论:银杏叶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对小鼠具有较强的抗炎和镇痛作用,灌胃给药镇痛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6.
施氮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紫花苜蓿氮素吸收及根系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肥施用可以调控不同水分条件下紫花苜蓿的生长,而其内在机制尚不明确。采用盆栽试验,通过设置3个水分梯度(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0%、50%以及70%,分别用W1、W2、W3表示)及4个氮素水平(0、0.02、0.04、0.06 g·kg-1,分别用N1、N2、N3、N4表示),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紫花苜蓿对氮素的需求规律及其与氮素吸收及根系固氮酶活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W1水分条件下,氮肥施用可以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生物量,而在W2及W3水分条件下,均以N3处理紫花苜蓿生物量最大;2)W1及W2水分条件下,N4处理植株氮素积累量最高,而在W3水分条件下,以N3处理氮素吸收量最高,植株氮素积累量与生物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根系固氮酶活性随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增加而增加,随氮素供应量的增加而降低,在N4条件下,W4处理固氮酶活性与W3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在低土壤水分条件下,氮素供应可以保证植株对氮素的需求并提高其生物量;在高土壤水分条件下,适宜供氮量可以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但过高氮肥供应会显著抑制根系固氮酶活性并最终导致氮素吸收及生物量不再进一步增加。本研究结果可为紫花苜蓿生产系统中的水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