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黑土滩"的治理工作也受到高度重视。笔者对人工种草治理"黑土滩"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工种草治理"黑土滩"的组织运作模式、技术模式的设计,以期为"黑土滩"的治理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黑土滩"是全球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行为在青藏高原三江源区的特殊表现形式,严重威胁着三江源区生态安全和草地畜牧业发展。该文在调研近10年290多个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近10年内黑土滩研究和治理工作的主要研究进展。并进一步讨论了一些新的观点,如"黑土滩二次发生"、"黑土滩的水热空洞效应"、"黑土滩人工草地暂稳态机制"等。作者建议针对黑土滩生态恢复,发展黑土滩治理的"分区-分类-分级-分段"的技术体系;研究更多植物物种组合(10种)的混合群落构建技术;研发启动和引导黑土滩人工草地自我恢复技术及近自然恢复模式;组织开展第二次"黑土滩"本底调查工作;完善低成本治理模式,推动三江源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天峻县"黑土滩"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望引起同行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推进"黑土滩"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人工种草治理"黑土滩"模式的构思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三江源地区的"黑土滩"面积已达490.90×104hm2,占三江源区草地面积的22.94%。总结业已实施的科研项目,分析以往治理"黑土滩"的经验教训和当前"黑土滩"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坡度<7°、土层厚度≥30cm、≥0℃积温1000℃以上的重度"黑土滩"改建为人工饲草基地;对坡度<7°、土层厚度<30cm、≥0℃积温<1000℃的重度"黑土滩"改建为放牧型人工草地;对坡度在7~25°的中、重度"黑土滩"施以人工补播,改建为放牧型半人工草地的技术治理模式。同时,还提出了人工种草治理"黑土滩"的实施模式,其中心内容是成立以牧户为主体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合作社,通过合同管理,实现种草、管理、利用各环节的协调运作,使国家生态建设投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样方调查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江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高寒湿地及其二者交错区的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交错区植物群落多样性最高,"黑土滩"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明显高于高寒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高寒湿地植物群落中以莎草科植物占优势,"黑土滩"退化草地则以毒杂草占绝对优势,交错区可食性杂草类群较多。从3种植物类型区物种构成变化看,尽管3者互相毗邻,但是"黑土滩"可能是其他高寒植被类型退化演替而形成,不能证明"黑土滩"与其临近的高寒湿地存在群落发生学关系。以毒杂草构成为主的"黑土滩"次生植被则对其周边高寒湿地具有明显的侵入性和生态胁迫,因此必须加强对江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治理。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人工草地方法在治理青藏高原"黑土滩"的作用,从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角度分析了三江源区退化的人工草地分别与"黑土滩"退化草地和未退化的天然草地之间的接近程度。结果表明:退化人工草地、"黑土滩"和天然草地中,平均物种数分别是29,32和35种。退化人工草地中禾本科重要值占群落总量的21%,"黑土滩"中杂类草重要值占群落总量的88.2%,天然草地中禾本科和莎草科的重要值占群落总量的37.4%。草地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是天然草地"黑土滩"退化人工草地。Sorensen指数和Jaccard指数表明退化人工草地和"黑土滩"群落的相似性最大,"黑土滩"和天然草地的次之,退化人工和天然草地的相似性最小。退化人工草地中毒杂草比例较"黑土滩"中少10%左右。表明人工草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黑土滩"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恢复性演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三江源地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现状及成因的系统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建植多年生人工半人工草地、制定草场合理载畜量、防治鼠害、防除毒杂草、施肥等措施是治理"黑土滩"退化草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徐松鹤  尚占环 《草地学报》2019,27(4):949-955
为了改善和治理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黑土滩",本文利用生态位理论,以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黑土滩"毒杂草次生植被形成三阶段群落特征为基础,分析了群落结构变化及毒杂草植被形成机理,提出了"剩余空间"概念。结果表明:随着"黑土滩"三阶段的演替,可食性牧草重要值降低。株型较小、对资源需求少的莎草科和禾本科物种与株型较大、对资源需求多的大型毒杂草相比,存活株数相对较多,生态位相对较宽。随着草地秃斑面积扩增,相似生活型的宽生态位物种会高度重叠,留出"剩余空间"。具有无性繁殖特征的多年生毒杂草会充分利用"剩余空间",加剧土壤养分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大土壤的空间异质性,从而形成"水热空洞效应"。本文提出了草地恢复可利用毒杂草作为先锋植物占据"剩余空间",再通过人工干预,逐步改良"黑土滩"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9.
适宜黑土滩栽培的牧草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三江源区黑土滩栽培的适宜牧草,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达日县和玛沁县引进50个牧草品种进行引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外来草种在黑土滩上引种栽培很难成功,而青海草地早熟禾等6个乡土草种应作为当前黑土滩治理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首选草种;麦宾草等草种可作为黑土滩治理的后备草种,并提出了黑土滩人工草地建植的牧草混播组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青海湖草地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开展引种试验筛选适宜改造天峻县大面积的"黑土滩"地的牧草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生态价值.因此,笔者在天峻县草原站的种草点进行了引种观察试验,通过引种牧草的出苗、返青、植株密度、产草量等观察测定,筛选出改良"黑土滩"地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2007年8~9月,通过对黑土滩退化面积和退化程度的调查,黑土滩蔓延日趋严重,危害面积由2002年的2.3万hm^2扩展至2007年的4.8万hm^2,五年时间增长了108.7%。分析了黑土滩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治理黑土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定点取样调查方法,对人工模拟飞播牧草治理"黑土滩"退化草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人工模拟飞播牧草技术应用之后,一些已经消失的优良牧草重新生长,毒草、杂草大幅下降,退化草场得到了有效的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卓尼县地处高寒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上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过度及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加速了当地环境的恶化.近年来,黑土滩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蔓延,给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困难.卓尼县在2013年黑土滩综合治理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技术组合,对黑土滩和鼠害退化草地全面进行治理,使草地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发展,提出了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高寒地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综合治理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1~2002年在泽库县高寒地区"黑土滩"大面积发生的典型地段,选择退化草地进行大田试验和小区试验,4种多年生牧草垂穗披碱草、老芒麦、普通早熟禾、星星草为大田供试品种,16种多年生牧草为小区供试品种,通过对牧草出苗、株高、株数、产量及草群结构等指标的测定,选择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草,是治理"黑土滩"较理想的牧草。  相似文献   

15.
青南高寒草甸秃斑地形成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青南高寒草甸秃斑地(简称"黑土滩")分布地域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与牧草的关系和研究"黑土滩"形成的气象成因,发现干旱气候对青南牧区"黑土滩"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加剧了"超载过牧-草地退化-鼠害危害-草畜矛盾突出"的恶性循环,从而促进了"黑土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泽库县“黑土滩”退化程度及其治理途径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8 年8- 9 月,通过对“黑土滩”退化面积和退化程度的调查,“黑土滩”蔓延日趋严重,危害面积由1993 年的1.4 万hm 2 蔓延至1998 年的3.3 万hm 2,五年时间增长了135.7% 。由此分析了“黑土滩”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治理“黑土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天峻县"黑土滩"型退化草地分布广,面积大,需要科学经济适宜的植被恢复措施,以推进全县退化草地治理工作。本文以舟群乡四村社"黑土滩"为例,针对其退化现状和土地条件,因地制宜的从选择优良品种和建植时节,规范建植技术入手,在坡度小地段采用机耕,在坡度大地段采用畜蹄法镇压等措施治理退化草地。建植后治理区出苗率达≥45%,成活率≥90%,越冬率≥96%,草地产量(次年)2034kg/hm~2,生态功能得到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8.
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的分类分级及治理模式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三江源区120个野外调查样区的数据分析,依据地形条件以及工程的需要,将"黑土滩"退化草地划分为三种类型,即Ⅰ滩地:坡度在0.7°之间,Ⅱ缓坡地:坡度在≥7~25°之间,Ⅲ陡坡地:坡度≥25°.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优选出秃斑地比例和可食牧草比例作为"黑土滩"退化草地分级的主要指标,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同仁县通过综合治理"黑土滩"退化草地700hm~2,使牧草覆盖率比治理前增加35.6%;有苗面积率达90.2%,牧草鲜草产量增加3005kg/hm~2,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江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特征、危害及治理思路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汀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生态和经济危害入手.对目前“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的治理思路进行探讨。“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不能仅仅局限于追求生态效果,应该看到“黑土滩”生态功能转型的作用。将江河源区按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划分为无干扰生态核心区和生态经济保障区。在生态经济保障区域推行“草地农业家庭牧场模式”。在极度退化不可自然恢复的“黑土滩”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变废为宝”使“黑土滩”成为高寒地区草地家畜草饲料补充基地。是实现生态建设和畜牧业经济发展双赢的对策。重视江河源区草地系统鼠害的威胁,实施“草地生态建设,防治鼠害先行”的策略是江河源区草地生态和经济建设的保障。强调国家向汀河源区持续性投资和持久性加强牧区人民的文化教育是我国江河源区生态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