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苹果砧木铁高效基因型筛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国内重要的11种苹果砧木为试材,研究了其对缺铁胁迫的适应性反应及其中9种砧木根系对铁的吸收特性,确定砧木对Fe的吸收动力学、根际酸化能力、根系还原能力作为评价铁高效苹果砧木的指标。筛选出Luo2、小金海棠、Luo为铁高效基因型苹果砧木;八棱海棠、茶果为中抗型砧木;珠眉海棠、黄海棠、青州花红、六蜜海棠、平邑甜茶、山定子为铁低效型砧木。  相似文献   

2.
四种苹果砧木幼苗对锌胁迫的耐性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4种苹果砧木幼苗对低锌和高锌胁迫的响应差异,比较其对锌胁迫耐性差异,筛选适应锌胁迫环境的砧木资源。【方法】采用溶液培养法,对苹果砧木幼苗进行不同锌浓度处理,并分析幼苗株高、干物质量、根系构型、根系活力和锌积累、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分别在缺锌(0 μmol•L-1)、低锌(1 μmol•L-1)、对照(4 μmol•L-1)、过量锌(10 μmol•L-1)和高锌(100 μmol•L-1)等不同锌浓度营养液中培养45 d,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平邑甜茶(M. hupehensis Rehd.)和山定子(M. baccata Borkh.)3种砧木表现植株矮小、新生叶小且簇生、节间缩短等缺锌症状,而小金海棠(M. xiaojinensis Cheng et Jiang)缺锌症状不明显。高锌胁迫下,4种苹果砧木均表现出植株矮小、叶片黄化、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等锌毒害症状。低锌处理,4种苹果砧木幼苗株高、干物质量、根构型参数均显著下降,降低幅度依次为:山定子>平邑甜茶>八棱海棠>小金海棠,且小金海棠表现出较高的锌转运系数。高锌胁迫下,八棱海棠的干物质量及根系总长、表面积和根系活力高于其它3个品种,各指标的降低幅度依次为:山定子>平邑甜茶>小金海棠>八棱海棠。低锌条件下,地上部锌积累高于根系,大部分锌上运以满足地上部对锌的需求;高锌条件下,锌在根系累积,以减轻对地上部的伤害。【结论】不同苹果砧木幼苗对缺锌及高锌胁迫的耐性不同。供试品种中,小金海棠耐低锌胁迫能力较强,山定子对缺锌及低锌胁迫敏感;八棱海棠对高锌胁迫的耐性较强;山定子在高锌胁迫下受到伤害最大、耐高锌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不同烤烟基因型的根系特性及其对根际土壤钾素形态变化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无外源钾(NK)和正常供钾(UK)2个处理,测定了4个不同烤烟基因型农大202、NC628、云烟87和NC89的根系形态指标、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土壤钾素活化状况。结果表明:烤烟根系分泌物化学组成上有机酸种类最多,但具有基因型差异;UK处理下农大202根际有机酸含量最高,是NC89的1.36倍,土壤缓效钾向速效钾的转化最多,并且烟叶钾含量最高。UK处理下农大202具有庞大的根系和旺盛的根系生理活动,其总根长、总表面积、根系活力、根系ATP酶活性是NC89的1.49~1.90倍;NK处理下,农大202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根系活力、根系ATP酶活性较UK处理均下降30%以上。UK处理下,中部叶钾含量与根际有机酸、根系活力、根系总长、根总表面积的相关系数分别都达到0.837~0.942,根际有机酸含量、根系活力、ATP酶活性与根总长、总表面积均有0.6以上的相关性。因此,根系总长较长、总表面积较大的基因型很可能是根系分泌有机酸量大、根系活力高、叶高钾含量的基因型,可作为高钾烤烟基因型评价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腐殖酸对盐胁迫下苹果嫁接苗生长是否有缓解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以山定子作砧木、金冠作接穗的嫁接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模拟盐渍化土壤环境,研究腐殖酸对盐胁迫下苹果嫁接苗根系构型、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光合色素、光合参数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盐胁迫T1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苹果嫁接苗根系总长度、根系平均直径、根尖数、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系活力,而腐殖酸能够缓解NaCl对苹果嫁接苗根系形态建成和根系活力的抑制作用,且以腐殖酸浓度400 mg/L时效果最佳。单纯盐胁迫T1处理通过显著降低苹果嫁接苗根系SOD、POD、CAT和APX活性,增加MDA含量,打破机体活性氧产生与清除机制的动态平衡,而腐殖酸能够提升根系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以减轻活性氧积累对抗氧化酶保护体系的破坏作用。腐殖酸能够缓解NaCl对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抑制作用,但腐殖酸对盐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缓解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规律,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在总体上与叶绿素含量呈现负相关关系。单纯盐胁迫T1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苹果嫁接苗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气孔限制值,而腐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供试的苹果砧木中筛选出铁高效基因型,以矫治钙质土壤上苹果的缺铁黄化症.[方法]通过溶液培养,研究4种苹果砧木幼苗在缺铁胁迫下的与铁代谢相关的根际pH值、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叶片铁含量等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在缺铁胁迫下,4种苹果砧木幼苗的根际酸化能力从低到高依次为:平邑甜茶<新疆野苹果<八棱海棠<黄太平.八棱海棠幼苗根系的Fe3+还原力最强,平邑甜茶和新疆野苹果次之,黄太平最弱.在缺铁胁迫下,黄太平叶片黄化程度最高,新疆野苹果和平邑甜茶次之,八棱海棠最低.营养液缺铁处理对八棱海棠叶片中有效铁含量的影响最小.[结论]在水培缺铁胁迫条件下,相对新疆野苹果、平邑甜茶和黄太平而言,八棱海棠表现出较强的抗缺铁特性,是一个较理想的铁高效苹果砧木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不同铁浓度对苹果砧木Fe3+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铁浓度处理对4种苹果砧木植物铁含量以及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铁导致砧木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增加.砧木种类不同,培养溶液中铁浓度不同,Fe3+还原酶活性也有所不同.随着培养液中铁浓度的增加,根中Fe3+还原酶活性逐渐降低.在缺铁胁迫条件下,各砧木根系中Fe3+还原酶活性达最高水平,即小金海棠>M26>八棱海棠>SH40.在最适铁浓度水平下,SH40和八棱海棠根系中铁含量高于枝叶中铁含量,对缺铁较敏感,容易表现缺铁黄化现象.而小金海棠和M26根系中铁含量低于枝叶中铁含量,对缺铁不敏感,不易表现出缺铁黄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盆栽试验表明,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平邑甜茶(Malus prunifolia Borkh.)、八楞海棠(Malus micromalus Makino.)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根系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s)、赤霉素(GA)和乙烯含量均大量增加,ABA和乙烯含量变化与品种抗旱性呈正相关;CTKs和GA的变化与品种抗旱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苹果砧木实生苗根系个体差异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盆栽当年生平邑甜茶、山定子和平顶海棠为试材,通过调查和土壤处理试验发现,甜茶实生苗个体差异最小,山定子居中,平顶海棠差异最大,三者根干重变异系数分别为18.7%、23.56%和33.06%。甜茶根系差异程度对土壤环境变化反应最敏感。山定子和平顶海棠根系基因型差异程度在其个体差异程度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0.8 ̄28.5%和42.1 ̄51.1%。甜茶苗高和干周变异系数均与其根干重变异系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K+作为矿质元素中的一种重要的营养元素,参与了苹果树体的许多生理进程并且决定了产量与品质。本试验以苹果砧木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丽江山定子(Malus rockii Rehd)、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 Cheng et Jiang)为材料,研究了三种砧木缺钾乏的生理反应,结果显示低钾处理抑制了三种苹果砧木幼苗的生长,降低了幼苗的生长量、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但三种砧木表现不同,小金海棠在K+缺乏相比于其它两种砧木生长较好,具有较高钾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根域亚低温下不同外源氮(NO3-和NH4+)对山定子根系活力、根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低温条件下,添加外源氮可在一定时间内提高山定子的根系活力;提高了山定子根系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但降低了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氮源对山定子根系氮代谢酶活性影响不同,NH4+处理的山定子根系GS活性和GDH活性高于NO3-处理。亚低温条件下,添加外源氮提高了根系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但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因此,施加外源氮可缓解根域亚低温对植株生长的伤害。同时研究表明,两种外源氮对山定子根系响应亚低温具有不同的影响,为苹果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生产中常用的6个烤烟基因型为材料,进行了室内培养和漂浮育苗试验,研究比较烤烟苗期主根发育、侧根发育、生物量、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烤烟品种播种后96h、144h主根发育差异显著,192h、240h主根发育差异不显著。不同基因型烤烟的一、二、三、四级侧根发育数量及总长度随苗龄的增加而增多,二级侧根是烟苗吸收养分的主要根群,总长度二级侧根>一级侧根>三级侧根>四级侧根。不同苗龄的烟苗生物量基因型差异不一致。根系活力基因型差异显著,50d苗龄均大于40d苗龄。50d苗龄第5位叶绿素含量的基因型差异不显著,以红花大金元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最高,NC82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测定华北落叶松苗木在四个时期的根系活力、叶绿素、电导率及保护性酶活性,旨在探索影响根系活力的因子。结果表明: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在速生期时最大,SOD活性在后三个时期都较大,PPO活性在生长初期最大,POD活性中间两时期较大,电导率在硬化期时较小。灰色关联性分析表明:缓苗期结束和硬化期SOD对根系活力的影响大,生长初期和速生期POD对其影响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和Zn~(2+)复配浸种对盐胁迫下棉花(Gossypium spp.)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鲁21为材料,考察了不同浓度的SNP和Zn~(2+)复配浸种后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叶片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NP和Zn~(2+)复配浸种能显著提高盐胁迫条件下棉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提高棉花幼苗根系活力、POD活性、SOD活性、叶绿素及脯氨酸含量,并能显著降低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其中以0.10 mmol/L SNP和20 mg/L Zn~(2+)复配浸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期旗叶枯尖的发生与根系活力、单株根干重、根鲜重以及根冠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发生叶枯尖症状的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低于旗叶生长正常的小麦品种。叶枯尖症状发生与小麦生长后期根系特征关系密切。有枯尖症状的小麦品种后期根系活力相对较低,2个枯尖品种根鲜重、根干重和根冠比等均明显低于4个无枯尖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5.
黄希莲  魏菲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2929-2931
研究水杨酸(SA)对Cd2+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Cd2+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平均根长和平均芽长都受到抑制,且Cd2+浓度越高抑制程度越大,同时小麦的SOD、POD活力升高,叶绿体含量下降,MDA含量升高.SA处理提高了在Cd2+胁迫下小麦的种子发芽率、平均根长、平均芽长和叶绿素含量,并进一步提高了SOD、POD活力,降低了MDA含量.SA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Cd2+对小麦种子及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施氮水平对枇杷幼苗生长及根初生维管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生枇杷苗为材料,NH4NO3为试验氮肥,设0、30、60、90、120 mmol/L 5个施氮水平,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枇杷植株生长、叶绿素、可溶性总糖、淀粉和全氮以及根维管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生物重、叶绿素a、叶绿素b、可溶性糖、根直径、根中柱直径及维管束数等指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60 mmol/L施氮水平最高,淀粉含量呈相反趋势;全氮含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根的粗度与维管束数呈一定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寻提高粳型巨胚稻幼苗素质的方法,用PEG 6000配制成0,5%,10%,15%,20%,25%等6种不同质量浓度的溶液,对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种子进行水分胁迫,用粳稻合系22-2(小胚)作对照,研究部分幼苗素质性状,试验方法不同,其结果差异较大:清水引发PEG液培养的水分胁迫处理不利于幼苗生长,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幼苗生长势变弱,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根系活力下降,SOD活性在轻度、中度胁迫下上升,严重水分胁迫下呈下降趋势; PEG引发清水培养的水分胁迫处理在PEG质量浓度15%以下时对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溶性蛋白降低,SOD活性和根系活力升高,浓度高于15%后对幼苗生长、SOD活性和根系活力有抑制作用。西巨胚1号经5%~15%的PEG溶液引发24h后再用清水培养的水分胁迫处理下幼苗素质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烤烟蜂窝纸钵育苗的水肥供应方式,以常规漂浮育苗为对照,开展了微喷和干湿交替两种水肥供应方式对烟苗生长发育的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干湿交替水肥供应方式成苗期烟苗最长根长、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根冠比、总根长、根总表面积和根总体积显著大于常规漂浮育苗,增幅分别为68.85%、25.37%、23.08%、41.18%、87.52%、69.06%和52.12%。微喷水肥供应方式成苗期烟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大于常规漂浮育苗,增幅分别为34.81%、32.31%和33.88%。综合耗水量、成苗期烟苗素质和还苗情况来看,干湿交替的水肥供应方式更适合烤烟蜂窝纸钵育苗,更适宜于烟苗生产。  相似文献   

19.
赵娜  周米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21-5823
[目的]研究镍(Ni2+)胁迫对玉米(Zea mays L.)根系生长及膜保护系统的影响。[方法]以玉米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i2+胁迫对玉米幼苗根系生长、根系活力及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Ni2+处理对玉米幼苗根系具有低浓度的促进效应和高浓度的抑制效应,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逐渐增强。根系长度、鲜重、根系活力、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在3个处理阶段(10、30、30 d)变化趋于相同;随着玉米幼苗的生长,各项指标变化更加明显。根系活力在Ni2+浓度为50 mg/kg(土)时最强,随着Ni2+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根系保护酶系统中SOD和POD活性随着Ni2+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Ni2+浓度为50 mg/kg(土)时出现峰值;根系细胞内MDA含量在低Ni2+浓度处理下增幅较小,Ni2+浓度在100~800 mg/kg(土)时增加显著。[结论]Ni2+浓度低于50 mg/kg(土)时对玉米幼苗期根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超过该浓度则表现为抑制作用,Ni2+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