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怎样养好中秋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国富 《新农村》2003,(7):16-16
中秋蚕是蚕农一年中饲养较多、产量较高、茧质较好的一期蚕.中秋蚕期,气温高,桑叶质量差,蚕儿极易发病和农药中毒.为确保中秋蚕稳产高产必须抓好一消、二早、三防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农业服务中心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本地区的特殊气象条件,首先研究了其对中秋蚕养殖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采取相关对策,以达到提高中秋蚕养殖效果的目的,希望以上问题能够引起同行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3.
中秋蚕期,气温高、桑叶质量差,蚕极易发病和农药中毒。为确保中秋蚕稳产、高产,必须做到"一消"、"二早"、"三防"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怎样养好中秋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秋蚕是蚕农一年中饲养较多、产量较高、蚕茧质量较好的一期蚕。中秋蚕期,气温较高,桑叶质量较差,蚕儿极易发病和产生农药中毒。为确保中秋蚕稳产高产,必须抓好“一消二早三防”工作。1一消(消毒)养蚕前(蚕种到前1周左右)进行一次环境、蚕室、蚕具消毒。1.1环境消毒清除蚕室、  相似文献   

5.
中秋蚕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秋蚕是蚕农一年中饲养较多、产量较高、茧质较好的一期蚕。中秋蚕期,气温高,桑叶质量差,蚕儿极易发病和农药中毒。为确保中秋蚕稳产高产,必须抓好"一消、二早、三防"工作。"一消":消毒。养蚕前(蚕种到前7日)进行一次环境、蚕室、蚕具消毒。(1)环境消毒。清除蚕室、贮叶室、上蔟室等周围的杂草、垃圾和  相似文献   

6.
刘洪良  陈红梅  刘钰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083-9084,9144
根据桑蚕正常生长发育对光、温、水等各气象要素指标的要求,结合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合川地区桑树生长期以及春蚕、夏秋蚕、晚秋蚕饲养期的气象条件,总结出当地适宜桑蚕生产的有利气象因素和制约因子,以便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科学规避气象灾害,为蚕业生产提供有利的气象指导和气象服务依据,对进一步促进当地蚕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华东 《新农村》2012,(8):28-29
1.养殖时间 夏、秋蚕养殖期一般在6-10月上旬。由于此时桑叶虫害严重,营养成分比春蚕期低,加之高温多湿,温度变化较大,采集后的桑叶萎凋较快,与蚕体的生理和生长需要不相适应。且多种病原微生物易于繁殖,加上有的蚕农消毒不严,蚕病感染增多。  相似文献   

8.
陈丽华 《农林科学实验》2014,(8):257-258,262
介绍陆良县小蚕饲养技术,包括小蚕的气象环境调节,桑叶的采摘、运输和储藏,给桑,扩座,除沙,眠起处理,小蚕期消毒防病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陆良县小蚕饲养技术,包括小蚕的气象环境调节,桑叶的采摘、运输和储藏,给桑,扩座,除沙,眠起处理,小蚕期消毒防病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夏秋蚕期蚕病的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病是养蚕生产的大敌,不重视蚕病防治工作,将会引起蚕病大暴发,特别是夏秋季,由于气象环境、桑叶质量等因素,蚕病的发生较春蚕期严重,病毒病、真菌病及细菌病等各种蚕病同时发生.因夏秋季温湿度等条件较适宜各种病菌的快速滋生及蔓延,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感染和传播,很多蚕农对蚕病的防治重小蚕、轻大蚕,大蚕期因蚕儿食桑量大、蚕座面积宽,忙于采叶及给桑,防病措施不力,往往上蔟后蚕儿在蔟中大量死亡,甚至造成颗粒无收.笔者结合多年的养蚕实践,谈谈夏秋季各种蚕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续春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对比夏蚕期、续春蚕期的气象要素,指出续春蚕期气象条件更适宜蚕生长,可在修水县地势高的地区进行续春蚕养殖。  相似文献   

12.
秋季养蚕包括中秋蚕和晚秋蚕,时间一般从8月中旬-9月末。此期前期气温高,后期气温低且气候多变,桑叶质量差,因而易导致蚕体弱、抗病能力低。同时,由于春夏两季养蚕后饲育环境中存留的病原物较多,病原物繁殖快且致病力强,因此,如果此期蚕室、蚕具消毒不彻底、饲养管理粗放很容易发生蚕的病毒病。  相似文献   

13.
福鼎坛紫菜养殖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坛紫菜养殖的一般过程,结合2008年福鼎紫菜烂苗事件中的气象因素,对福鼎海域坛紫菜养殖各个过程中对气象条件的要求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讨论:一是要加强紫菜养殖的气象条件认识,加强气象决策服务;二是要加强紫菜病害发生的气象条件等级预报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持种性,提高桑蚕原种质量,结合生产实践,分析了原原蚕的饲育特点和原原蚕对气象条件、饲育环境、桑叶质量的要求,系统总结了桑蚕原原种的催青、收蚁、稚蚕饲育、大蚕饲养、种茧保护以及原种制造等技术操作要点,为桑蚕原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气象条件对河蟹生态养殖的影响及气象服务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安霞  张岭 《农技服务》2009,26(2):122-123
河蟹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有紧密联系,气象条件的利与弊直接影响到河蟹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通过分析温度、气压、日照、风、降水等气象因子对河蟹生态养殖的影响,进而提出对河蟹养殖的气象服务要点,旨在趋利避害,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气象条件对冷水鱼养殖的影响及气象服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7,(12):88-89
本文通过龙羊峡冷水鱼养殖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密切联系,给出了各种气象条件变化对冷水鱼养殖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趋利避害,加强对气象条件的有效分析,提高其整体的产量,与此同时,明确冷水鱼养殖的气象服务要点,增加养殖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对气象条件对冷水鱼养殖的影响及气象服务要点进行必要地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二春蚕”就是在常规春蚕饲养结束后 ,桑园不立即夏伐 ,利用新梢生长的桑叶 ,进行第二次春蚕饲养。“二春蚕”在六月份饲养 ,正常年份月平均温度在 2 3℃左右 ,适宜蚕的生长发育 ,整个蚕期基本不需加温 ,也不需降温。同时 ,日照长 ,光照强 ,桑叶成熟快 ,质量好。二春蚕一般产量达 4 0kg是很容易的事 ,干壳量一般在 9 8— 10 2克 ,比夏蚕、中秋蚕高 5— 6级 ,同时上车率、解舒率都高于中秋蚕 ,一般 6 6 7m2 桑能增加收入 70 0元以上。1 饲养“二春蚕”的关键技术1 1 出库时间 :以 6月 1日前出库为宜 ,一般 6月 10日前收蚁 ,6月底前上…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6,(16):101-102
蚕病为害一直是农村原蚕点原蚕生产的最大威胁。秋蚕期多变的气象环境、低劣的桑叶品质、猖獗的病害敌害增大蚕病为害秋期原蚕生产的风险,必须针对秋蚕期迥异于春期的生态特点,采取强化消毒防病,切断传染途径;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育环境;防治桑园害虫,严防农药中毒;及时诊断病蚕,控制病势蔓延的综合防控措施,保障秋期原蚕生产蚕作安全,谋取秋期原蚕制种量增、质优双丰收。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夏秋蚕养殖饲养各季气候、桑叶特点,总结夏秋蚕饲养技术,以期指导夏秋蚕饲养。  相似文献   

20.
王军  王飞  边侠玲  温家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32-15633
[目的]调查混配农药残毒期。[方法]采用敌敌畏、乐果以及双扑3种药剂的单一与混合1000倍稀释液喷施桑园,于施药后不同间隔时间采收桑叶饲喂家蚕,进行其对家蚕的残毒期测定。[结果]单一喷施敌敌畏后第3天桑叶的饲蚕死亡率为36.7%,第5天为3.3%,第7天桑叶饲蚕无中毒和死亡现象。单一喷施乐果后第3天桑叶的饲蚕死亡率为6.7%,第5天桑叶饲蚕已无中毒现象。单一喷施双扑后第3天桑叶的饲蚕死亡率为100.0%;第5天为93.3%;第10天桑叶饲蚕仍有个别死亡或中毒现象。施药后第3天,各混剂处理桑叶饲蚕死亡率均超过80.0%;第5天,敌敌畏+乐果处理桑叶饲蚕已无中毒现象,其他处理桑叶饲蚕死亡率依然很高;第7天,敌敌畏+乐果处理桑叶饲蚕已无死亡和中毒表现。[结论]单剂混合可能使残毒期缩短或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