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中木质素含量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吉林省生晒参和红参进行了检测。方法:采用经典的Klason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人参木质素特征吸收峰在268nm。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适合测定人参中木质素含量的测定。结论: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份的生晒参和红参所含木质素的量是不同的,生晒参中所含木质素的含量比红参高。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对山杨木质素及纤维素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10个对杨树木质素和纤维素有降解能力的菌种:榆黄蘑、香菇、金针菇、木耳、裂褶菌、平菇、茶树菇、杏鲍菇、柳蘑、蟹味菇,测定了能在培养基2上生长的9个菌株的降解木质素和纤维素快慢的先后顺序。用9种食用真菌(除蟹味菇外)对木材的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一定时期后,测定了木质素和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变化数据,研究了它们对山杨木材木质素的分解能力。结果得出:裂褶菌先降解纤维素,其余的8种菌株均先降解木质素;降解的快慢与降解率无关;香菇、平菇对山杨的木质素降解率和纤维素降解率均比较高,为降解山杨木质素和纤维素的最佳菌株。  相似文献   

3.
木质素对土壤残余磷的释放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测定土壤水溶性磷、速效性磷,研究了木质素对土壤残余磷的释放作用。结果表明:木质素对土壤残余磷具有明显的释放作用。木质素用量越大,土壤粘粒越多,残余磷含量越高,木质素释放残余磷的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4.
以甘草渣为原料,采用碱法和有机溶剂法2种方法,用氢氧化钠、氨水、丙酮、乙二醇4种溶剂提取木质素,这4种溶剂的提取率分别为:17.25%、5.75%、11.54%、12.60%。测定了木质素FT-IR光谱图。采用乙酰化法和差示光度法测定了总羟基和酚羟基含量。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法提取的木质素活性基团含量更高。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用氢氧化钠和丙酮提取的木质素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分析显示:用丙酮提取的木质素分子量更小、分布更窄。  相似文献   

5.
[目的]实现对河南烟叶中木质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首先改进了烟叶中木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测定的准确性进行了评定(对同一样品,8次平行测定的RSD值为3.58%),随后用此方法测定了河南地区95个初烤烟叶样品中的木质素含量,然后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相应的光谱,进行二阶微分处理和平滑预处理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和完全交互验证方式建立相应预测模型。[结果]试验建立的烟叶中木质素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达到96.13%,内部交叉检验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104,说明烟叶中木质素含量和近红外光谱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结论]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预测河南烟叶中木质素含量。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探讨了甘蓝型油菜种皮木质素和皮壳率对油菜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甘蓝型油菜种皮木质素和皮壳率,并对其进行QTL分析,找出木质素和皮壳率与油菜品质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开展甘蓝型油菜遗传育种和分子辅助育种奠定科学和理论基础。在实验过程中对木质素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对种皮木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初步分析说明甘蓝型油菜的种皮木质素形成,代谢分子机理和相关酶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唐建  海维燕  邱忠平  周丽萍  童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06-15207
[目的]为更有效地处理生活垃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硫酸法测定生活垃圾中的木质素。以垃圾中脂肪抽提时间、硫酸浓度、水解反应温度、水解反应时间、加水稀释硫酸浓度、回流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6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结果]测定生活垃圾中木质素含量时各因素影响大小为:回流时间〉水解反应温度〉硫酸浓度〉脂肪抽提时间〉水解反应时间〉加水稀释硫酸浓度。测定生活垃圾中木质素含量的最佳条件为:脂肪抽提时间1h、硫酸浓度60%、水解反应温度20℃、水解反应时间1h、加水稀释硫酸浓度9%、回流时间3h。优化后木质素的测定条件RSD均小于1.51%,表明该方法的精度高,适用于垃圾填埋各个阶段的木质素含量测定,且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符合分析方法的要求。[结论]优化了城市生活垃圾中木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主要成分及热值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分别对15个玉米杂交种和22个亲本自交系秸秆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热值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秸秆主要成分与热值的关系。结果表明:(1)反映玉米秸秆能量的主要指标是纤维素、木质素;(2)同一材料的热值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从上部到下部逐渐增多,半纤维素含量逐渐减少;(3)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与热值呈正相关,即玉米秸秆的纤维素、木质素含量越多,热值越高。  相似文献   

9.
硫酸法测定4种常见农作物秸秆的木质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酸法对高粱、玉米、小麦、油菜等4种常见农作物秸秆中的木质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讨论了硫酸浓度、硫酸作用时间、浓硫酸作用后溶液稀释浓度、回流时间等测定条件对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测定条件为:25 ℃恒温下,用75%硫酸与试样作用2.0 h,然后稀释酸浓度为3.0%并加热回流4.0 h.在该条件下,测得高粱、玉米、小麦、油菜秸秆中木质素的含量分别为17.08%、14.93%、20.51%、14.76%.  相似文献   

10.
反义CCoAOMT基因调控烟草木质素的生物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木质素的生物合成及调控,降低木质素的含量或改变其组分。[方法]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苎麻反义CCoAOMT基因导入烟草,采用PCR及Southern印迹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检测,并测定移栽3个月转基因植株Klason木质素及纤维素含量。[结果]转基因烟草与野生型对照相比木质素平均含量降低了16.8%,纤维素平均含量升高了15.2%,并且植株生长正常。[结论]抑制植物CCoAOMT表达是反向调控转基因植物木质素生物合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木素分布的测定方法及其在木材细胞壁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素的存在及其分布对木材加工工业和制浆造纸业有着重要影响。该文对木素分布测定的主要方法和木素标记方法进行了论述,同时还对木素在针叶材、阔叶材和应力木中的局部分布进行了概述。迄今为止,没有一种单一的方法或联合方法能清晰明确地提供完全的木素及其分布的定量分析,对木素及其分布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木素结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木质素的结构以及被分析木素的分类,详细综述了木质素结构研究中主要的分析方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技术等),并指出了木素结构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木质素含量对木材单根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杉木木材单根纤维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化学方法不同程度地脱除木质素,在细胞水平上,探讨木质素对木材单根纤维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燥状态下,单根纤维的弹性模量随着木质素含量的减少而降低,但整体降低的程度不大,木质素几乎完全脱除时,单根纤维的弹性模量降低约7%;木质素对单根纤维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影响显著,都...  相似文献   

14.
作为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天然可再生芳香类化合物,木质素被认为是生产生物基燃料和化学品的重要原料。工业木质素主要包括碱木质素和木质素磺酸盐,来源于制浆过程。制浆过程中不仅存在操作条件苛刻、能耗大、废水负荷高等问题,而且分离到的工业木质素纯度低、化学结构变化大,影响其后续高值转化利用。为此,需发展温和、清洁、高效的木质素分离技术以降低能耗及减轻污染问题。低共熔溶剂(DES)是一种新兴的绿色溶剂,由氢键供体和氢键受体以一定的摩尔比混合,并通过氢键作用形成的熔点低于其原组分的共晶混合物,具有易合成、稳定性强、生物相容性好、选择性强、可回收利用等优点。近年来DES被广泛应用于木质素的清洁高效分离研究,不同种类的DES对木质素的分离能力有较大差距。一般来说,羧酸类DES对木质素的分离能力较强,而酰胺类DES则相对较差。DES分离的木质素具有纯度高、分子量小、多分散性小的特点,与工业木质素相比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本文以DES对木质素的分离效率为主线,总结了常见的DES种类,分别阐述了DES组成、反应温度、时间、固液比对木质素分离效率及其结构性质的影响,介绍了DES的回收利用。并针对DES分离木质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DES筛选、辅助手段及反应条件优化、DES回收利用等研究方面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木质素清洁高效分离及其高值化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调控木质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能降低木质素含量,改变木质素组成,提高造纸工业中纸浆的得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降低成本,有利于环境保护。对木质素生物合成中涉及的几种重要酶类及这些酶的基因工程概况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现阶段木质素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更有效地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植物的对策和建议,展望了生物技术手段在竹子改良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抗性的杨树寄主在不同接种时间段的木质素的沉积进行了跟踪。染色后观察发现:在受到落叶松-杨栅锈菌侵染后1~2d不亲和组合叶肉组织中木质素积累就很多,3d后积累比较明显。木质素积累的整个进程基本表现为木质素积累在近免疫、高抗品种较多,感病品种中很少,而免疫品种中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竹木质素的含量、理化性质、生物合成和降解、回收应用工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提出了今后竹木质素的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氧化条件对改性木质素制备环保型纤维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采用氧化改性方法分别在酸、碱条件下对工业木质素进行氧化改性。由于酸、碱条件下的氧化机理不同,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分析得出酸、碱条件下,工业木质素的主要官能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两种条件下木质素分子结构变化存在差异。以氧化剂用量为单因素的制板试验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氧化剂用量为10%时,板材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较优;碱性条件下氧化剂用量为30%时板材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较优。氧化条件和氧化剂用量对板材性能影响规律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造纸工业木素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木素改性研究的主要方法,以及在农林、石油、建筑、高分子材料工业和造纸工业上的应用情况,并指出了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4个典型的木腐真菌在纯木屑培养基上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克拉松木质素测定法,测得在经过了30 d的菌物作用后,以拟云芝降解木质素的能力最强,达50.0%,云芝的作用效果只有16.7%,灵芝、猴头在菌丝生长阶段即表现不佳。因此,拟云芝和云芝均可作为木质素降解的菌种,以拟云芝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