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颜振兰 《食用菌》2012,34(5):50-51
应用多元统计成分分析法,对添加不同量猪粪渣竹荪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的6个主要营养指标进行相关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竹荪子实体的化学评分与生物价、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呈极显著正相关;生物价与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呈极显著正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可将原6个营养指标综合为2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可达99.63%.根据主成分对原性状的综合能力进行营养价值分析,2个主成分可分别解释为可称为化学评分、生物价和营养指数效应因子及氨基酸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效应因子,建立了主成分方程.并计算出各处理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排序第一的为B3处理,所以B3处理为较佳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云南7种红菇科(Russulaceae)野生食用菌营养价值,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17项营养指标,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7种红菇科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丰富,风味氨基酸含量高,17项营养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系统聚类分析将7种红菇科野生食用菌分为3类,第1类:玫瑰红菇(Russula rosea);第2类: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青头菌(Russula virescens);第3类: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静生乳菇(Lactarius quietus)、稀褶多汁乳菇(Lactarius hygroporoides)。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综合评价的4个主成分,建立了综合得分函数模型:Z=0.469Z1+0.252Z2+0.122Z3+0.070Z4,揭示了不同种类红菇营养价值的差异,得到了综合评分较高的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板栗资源果实品质评价方法,并为优质资源快速筛选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利用果实主要品质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个不同的板栗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13个板栗品种(系)的坚果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胡萝卜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57.49%,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53%。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出7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593%,根据综合得分对供试品种(系)进行排序,结果表明‘燕宝’综合品质最佳,其次为‘燕奎’,综合得分最低的是‘燕山短枝’。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10处可将13个板栗品种(系)分成4类,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性状得分排序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辣椒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教研室收集的47份辣椒种质为材料,对其1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关性上,果实横径、果肉厚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结果数与单果质量相互制约。品质育种上应注意对小果型品种的选择,其营养物质含量高,辣椒素含量较高。主成分分析上,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大于85%,说明前7个主成分就可以基本表达原16个农艺性状所代表的遗传特征。前7个主成分主要包括产量因子、株型因子、营养品质因子、单株果数因子和熟性因子,大致代表了供试辣椒品种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樱桃酒品质评价的方法,为筛选适宜果酒加工的樱桃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1个甜樱桃品种酿造的樱桃酒进行品质、营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等19项指标的测定,采用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樱桃酒品质进行评价。【结果】不同品种樱桃酒19项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736%,反映了樱桃酒品质的绝大部分信息;决定第1主成分数值的主要是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决定第2主成分数值的主要是维生素C、挥发酸、总酸含量;决定第3主成分数值的主要是a*。11个品种樱桃酒品质综合得分最高的是‘早大果’,最低为‘布鲁克斯’。聚类分析将11个樱桃品种聚为4类,结果与主成分得分结果相一致。【结论】找出樱桃酒品质综合评价的3个主成分,初步判定‘早大果’是适宜樱桃酒加工的优良品种,而‘布鲁克斯’不适宜果酒加工。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品种柑橘制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合生产NFC果汁的柑橘品种,以浙江地区主栽的19个柑橘品种为原料,进行了各个品种的制汁适应性研究。【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析了各个柑橘品种的出汁率、果肉率等品质特性,以及柑橘汁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总酚、总黄酮等营养理化指标,对比了不同品种柑橘之间的差异,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建立了柑橘品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价不同品种柑橘汁综合品质的依据。【结果】不同柑橘品种的品质存在显著差异‘,红美人‘’山下红‘’宫川‘’天草‘’尾张温州蜜柑’等品种出汁率高,具有较大的果汁加工潜力,但其总黄酮、总酚、维生素C这3项指标含量略低,因此口感有所欠缺。经由主成分分析,从9项原始指标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6.728%。以3个主成分及单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构建了柑橘综合品质评价模型,作为筛选适合制作柑橘汁的柑橘品种的方法。【结论】根据该评价模型计算浙江地区19个柑橘品种的综合得分,可将不同品种的柑橘分为三类。分值较高的是‘冰糖橙‘’纽荷尔脐橙‘’瓯柑’,分值较合适的是‘丽椪2号‘’山下红‘’满头红‘’鸡尾葡萄柚‘’中育橙’。通过该评价体系,可以较为便捷地选取出营养价值较高且风味口感较好的柑橘品种。同时考虑果肉率、出汁率等因素,可以提供直观的柑橘品质评价,为企业选取适合柑橘汁制备原料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洛东式发酵舍猪场废弃垫料栽培姬松茸,进行配方筛选试验,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猪场废弃垫料栽培姬松茸适宜的栽培配方为稻草52.8%、牛粪24%、垫料19.2%、石灰2%、CaCO,2%。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姬松茸主要农艺性状可综合为形态学效应因子和柄长Shanklength效应因子2个主成分。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51个菊花品种插穗扦插12 d后的根数、平均根长、根粗、最长根长、根表面积、根投影面积和平均单根根尖数,对这7个形态指标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扦插苗的生根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菊花品种的根数、平均根长、平均单根根尖数和最长根长的差异较大,但平均根粗、根表面积和根投影面积差异较小。主成分分析将7个单项指标转换成2个相互独立的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4.01%。隶属函数法计算扦插苗生根能力的综合指标值、隶属函数值和综合得分后发现,综合得分值主要集中在0.20~0.40之间,共有23个品种,占总数的45.1%;综合得分值≥0.40的5个品种均为盆栽小菊,其中最大的‘钟山云歌’为0.88,生根能力最强;综合得分值≤0.10共10个品种,其中6个为传统秋菊,最小的‘国华由季’和‘国华八十祝’仅为0.03,生根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9.
早熟甘蓝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张家口禾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6个早熟甘蓝品种为试材,对其15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以期筛选出适宜在张家口地区种植的优良早熟春甘蓝品种。结果表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把15个性状大致分为3个因子,即产量因子、紧实因子和外叶因子,并进行综合得分,其中品种"廸纳"、"甘蓝101"和"枪手"的综合得分较高,综合性状突出。  相似文献   

10.
为选育高产优良的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分别选取16个菌株的10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7.448%;利用SPSS13.0软件中未旋转因子得分值计算出主成分得分,以特征值的贡献率大小为分配系数,计算出不同品种糙皮侧耳菌株的综合得分和排名,并聚类为3个组群,第1组的主要特点为产量高、菌丝生长速度快、单个子实体形态好;第Ⅱ组产量较高、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单个子实体形态较好;第Ⅲ组产量低、菌丝生长速度较慢.因此第1组和第Ⅱ组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品种选育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11.
30个猕猴桃品种(单株)主要果实品质特征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开展猕猴桃品种(单株)果实品质特征的综合评价,为本地野生猕猴桃资源开发利用、品种选择和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0个猕猴桃品种(单株)果实为材料,测定单果质量、果形指数,以及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糖、总酸含量等主要果实品质性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序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不同猕猴桃品种(单株)果实品质性状差异明显,变异系数为10.95%~53.89%,其中维生素C含量变异程度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异程度最小。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75.675%,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计算各品种(单株)综合得分并排序。聚类分析将30个猕猴桃品种(单株)分为5个类群,且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红阳、翠玉、晚红、金红50、金桃、米良1号、东红、桂海4号、SZ-07、金艳的综合分值排名靠前,果实品质综合表现较好。【结论】30个猕猴桃品种(单株)的果实品质存在差异,此结果为宜昌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串红盆栽基质配方筛选正交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正交试验对一串红盆栽生产基质进行了研究,对一串红的13个观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为3个主成分.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作为分析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泥炭:珍珠岩:蛭石为2:2;2(体积比)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3.
梨品种制汁性能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并分析了103个梨品种果实制汁相关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梨品种制汁性能各指标平均变异系数为0.416;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9个制汁指标归纳为4个主成分因子,可代表梨品种制汁性能84.473%的原始数据信息量;综合评价得分较高(1.3以上)的品种有热梨、八里香、砂糖梨、白八里香、面梨、木梨、安梨、南果、古高、乔马、软枝青、鹅蛋、龙香,制汁性能强;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很好地用于梨品种制汁性能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对浙江省本土柿果实营养品质性状进行分类因子的筛选研究,为选育本地优良柿资源提供科学方法。以237份浙江省本土柿资源为样本,对可溶性固形物、粗纤维、类胡萝卜素、矿质元素等13个营养指标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最终进行分类因子筛选。最终筛选出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淀粉、类胡萝卜素、单宁、粗纤维等7个指标作为浙江省本土柿资源果实营养品质性状的分类评价因子。7个分类评价因子能够反映柿果实汁液、果实甜度、果肉质地、果肉颜色、脱涩程度、化渣性等果实品质,对筛选优良柿品种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水肥条件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优化温室辣椒生产的水肥模式,对2种灌溉模式与3种不同追肥施用量共6个水肥组合条件下的辣椒产量和品质等7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同时对不同水肥组合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水肥组合处理的辣椒产量和品质指标间均表现为显著差异。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其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6.53%,第一主成分代表了品质相关因子,第二主成分代表了产量相关因子。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滴灌—高肥组合和滴灌—中肥组合的灰色综合评判值分别为0.872 0和0.800 8,评为第1等级;漫灌—高肥组合的灰色综合评判值为0.779 6,评为第2等级;滴灌—低肥组合和漫灌—中肥组合为第3等级;漫灌—低肥组合的灰色综合评判值最低,评为第4等级。滴灌与肥料调控相结合的水肥耦合技术对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矮生豇豆常见品种之间的差异,为选种、育种、豇豆品种更新换代提供数据参考,选取10个常见矮生豇豆品种,通过对品种性状数据收集,运用显著性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公因子得分法等方法,对不同矮生豇豆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在湖南省秋季栽培中,矮生豇豆品种生长期较短,从播种到采收总时长51 d左右。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15个农艺性状指标降维至5个综合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8.475%;依据聚类分析可分为5大类,分别是林丰长地白、玉抗无架豆、摘不败、美国无架豆、其他品种。根据综合评价得分情况,筛选出林丰长地白、玉抗无架豆、美国无架豆3个表现良好的品种,适合在湖南秋季栽培。研究结果对湖南省矮生豇豆选种育种、品种迭代以及国内矮生豇豆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羊肚菌营养袋的原料组成与配比,以食药用菌栽培基质中常用的4种秸秆及谷壳、麦粒、麦麸,通过主成分分析归纳各原料的营养组成属性,设计出9个营养袋配方进行栽培试验,比较出菇产量,得出高产营养袋原料组合为谷壳和麦粒;再以谷壳与麦粒按11种不同的重量比混合制成营养袋进行栽培试验,综合考量制作成本、出菇产量、经济效益等因素后,最终得到高产高效的羊肚菌营养袋配方(重量比)为谷壳19%、麦粒79%、石灰1%、石膏1%。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烟台地区西洋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西洋梨果实品质的评价方法,探求西洋梨品质评价的主要影响因子,确定代表性品质指标,为筛选优良品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洋梨种植圃27份西洋梨品种为试材,测定了8项果实品质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转化,采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以前3个主成分作二维散点图分析,根据前3个主成分得分及相应权重之积累加和计算综合得分。【结果】转化后的数据经分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054%;二维排序图揭示了不同西洋梨品种前3个因子的分布情况,可为西洋梨品种选优提供参照;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27份西洋梨品种在遗传距离19时分为4个大类,27个西洋梨品种综合评价结果为‘好本号‘’康弗伦斯‘’盘克汉姆‘’阿巴特’综合品质性状较优。【结论】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评价西洋梨果实品质结果可靠,可为生产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山核桃是我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型干果树种,研究比较21个浙江山核桃无性系的果实内含物矿质元素差异,评价山核桃果实矿质营养特性,为筛选高矿质营养价值的山核桃种质资源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山核桃果实种仁中所含的K、Ca、Na、Mg、Zn、Cr、Mn、Fe、Cu共计9种矿质元素进行测定,通过变异性分析、正态性检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和概率分级法对参试无性系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1)山核桃的矿质营养性状变异较为丰富,变异系数在8.93%~64.51%之间,其中变异幅度较大的有Cr(64.51%)、Na(45.73%)、Mn(23.90%)、Fe(19.75%);各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有5对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10对呈显著正相关。(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将9种矿质元素指标综合为4个成分因子,可代表原始数据88.19%的信息量。(3)聚类分析表明,21个山核桃无性系可根据综合成分得分聚为3类,各类别间矿质营养品质有较大差别(;4)对3个变异系数≥15%的矿质元素指标进行5级概率分级,对5个变异系数<15%的矿质元素指标进行3级概率分级,结果与主成分分析基本一致。【结论】21个浙江山核桃无性系果实矿质营养性状变异较为丰富且均符合正态分布,其中有18个性状指标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将21个山核桃无性系聚为3大类,综合筛选出大源3号、高岭8号、徐坑24号、徐坑88号、高岭3号、大源4号6个优质无性系,其中高岭8号与大源4号有作为优质果用无性系选育引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种余甘子果实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分析评价余甘子果实营养品质,为余甘子的有效开发和综合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9个不同品种余甘子果实为试材,测定16项营养成分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余甘子营养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余甘子果实普遍表现为高钾,高镁,高维生素C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5个主成分,得出综合得分排在前5位的品种为‘青皮’‘兰丰1号’‘甜种’‘玻璃甘’‘榕甜’;系统聚类分析将9个品种样品分为4类,第1类:‘特甜’‘BLG1’‘TZ1’;第2类:‘兰丰1号’‘青皮’;第3类:‘榕甜’‘饼甘’;第4类:‘甜种’‘玻璃甘’。【结论】找出了余甘子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的5个主成分,并建立评价函数模型:F=0.322Z1+0.237Z2+0.157Z3+0.126Z4+0.074Z5,揭示了不同品种余甘子果实品质的差异;筛选出‘青皮’和‘兰丰1号’2个品种的综合品质较好,适宜作为功能性产品原材料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