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羊肠毒血症又叫“软肾病”,俗称“血肠子病”,是小尾寒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农区,多发生于夏收、秋收和冬菜收获季节。呈散发性,多是膘情较好的羊先发病。日前,笔者收治了一起小尾寒羊羊肠毒血症病例,经临诊治疗,病情迅速得到控制,并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羊肠毒血症是一种对绵羊尤其是哺乳和育成羔羊危害性较大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病羊发病突然,死亡率高.本文首先分析了D型产气荚膜梭菌病原特点,然后对羊肠毒血症的流行特点、病羊发病症状和解剖特点进行概述,并从临床鉴别和实验室方法概述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方法,最后提出治疗和预防措施,以期为羊场羊肠毒血症的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羊肠毒血症主要影响绵羊养殖,在羔羊时期很容易患病,发病后在短时间内容易致死,危害性极强,会对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害,而且羊肠毒血症的发病症状与羊快疫以及巴氏杆菌等疾病症状类似,因此在临床诊断当中很容易发生误诊的情况,使病羊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所以,本文对羊肠毒血症的发病特点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分析,为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过食症”、“类快疫”、“血肠子病”,是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病原为D型魏氏梭菌,病菌经消化道感染,在胃肠内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病,病羊死后肾组织多半软化,故称“软肾病”。多在春夏之交和秋季发生,以2-12月龄、膘情好的绵羊发病较多。此病发病快,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5.
羊肠毒血症是畜牧业发展的一大杀手,其发病快、传播性强、发病后救治难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羊肠毒血症的发病因素及特点,阐述了该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目的在于有效的控制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减少羊肠毒血症对羊群的危害,提高畜牧业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羊肠毒血症主要危害当年羔羊,大羊不发病,从2006年外日沟地区发生羊肠毒血症,死亡846只,2007年死亡2350只,2008年死亡达15730余只,运用羊四联苗和羊三联苗防疫效果不佳治疗无效.2009年注射羊肠毒血症苗6.5万只疫病控制,没有死亡报告.2010年注射4万只羔羊,目前无死亡报告.根据现场实地查看及流行病史,发病原因主要是超载放牧,长年放牧导致草场污染严重而引起发病死亡.实验室工作及羊肠毒血症疫苗研制由省畜牧科学院传染病研究所张西云所长负责实施.  相似文献   

7.
羊肠毒血症是山羊、绵羊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羊感染后,在肠道内繁殖大量病菌,产生大量毒素,引起腹部臌胀.羊肠毒血症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死后肾脏变软、充血,所以又叫软肾病、类快疫.笔者对近期遇到的一例疑似羊肠毒血症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羊肠毒血症常称“软肾病”、“类快疫”,由产气荚膜杆菌D型引起的绵羊和山羊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病程短、突然搐搦死亡。一侧或两侧肾常软化,有的软化如泥。羊肠毒血症多呈散发、零星发生或地方流行性。雨量多,牧草生长旺盛,与发病有关,发病羊绝大多数是膘肥体壮的一岁绵羊羔,也有少数山羊发病。  相似文献   

9.
羊肠毒血症又称为软骨病或类快疫,是羊只较为常见的一种病,该病由魏氏梭菌感染羊肠道后引起,发病突然,容易引起羊只肾脏软化,治疗难度较大,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做好预防非常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羊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防治方法,以供广大养殖户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羊肠毒血症一直是养殖户最为头疼的问题,在养殖户进行养殖过程中,羊肠毒血症的发生,不仅发病快、死亡快,还有传染性,如有发生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给养殖户带来重创。本文就如何预防及治疗羊肠毒血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羊肠毒血症又名软肾病、类快疫。患病羊只常出现肾脏软化,发病突然且病死率高,不易治疗,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阻碍了养羊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羊肠毒血症的症状、发病原因、流行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并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病羊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因此,该病又称“软肾病”.因该病发病急,死亡突然,且死亡率高,不易治疗,常常给养羊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绵羊多发,近年来山羊发病呈增多趋势。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故称羊肠毒血症,由于病死羊只常有肾脏软化现象,故又称“软肾病”。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任何年龄的动物均可发生。最常见于2周龄以内的羔羊或断奶后日粮中含高碳水化合物或很少吃茂盛青草的圈养羔羊。该病发病突然且病死率高,不易治疗。  相似文献   

14.
羊肠毒血症发病死亡突然,剖检肾脏松软呈软泥状,所以又叫“软肾病”。绵羊、山羊均可发病,但绵羊更为敏感,多为膘情好的2—3岁的羊,个别还有成年羊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5.
羊肠毒血症在最近几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发病急,死亡迅速,对养羊业的危害巨大。该病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诊断,解剖诊断,鉴别诊断进行初步判断,然后根据实验室诊断来确诊。加强饲养管理以及免疫接种能够有效地预防羊肠毒血症。因为该病发病急,病程短,因此,一旦发病要立刻采取治疗控制措施。本文主要论述了羊肠毒血症的诊断要点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羊肠毒血症发病急、致死率高,对养羊业危害大。该文介绍一起羊肠毒血症病例,根据对羊群管理的追踪溯源、病死羊的解剖和实验室检查,做出快速诊断,采取综合治疗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羊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是急性的毒血症,一般患病原因是羊肠道中D型魏氏梭菌大量繁殖,而后产生毒素引起发病。羊肠毒血症会呈急性发作,并且导致羊只死亡,羊死后肾脏软化。一般羊肠毒血症大多发生于2岁以下并且膘情较好的羊群,绵羊较山羊更易感染发病。病羊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目光呆滞,卧地不起,常咬牙,采取侧身倒地姿势,呈左右翻滚状态,抽搐,头颈弯曲,呼吸急促,口吐白沫,个别病羊呈痛苦的呻吟状。病羊一般在发病1-2小时内死亡。  相似文献   

18.
羊肠毒血症(enterotoxemia)是由D型产气英膜梭菌感染并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病羊死后的肾组织易于软化,因此又常称此病为“软肾病”。本病在临诊症状上类似羊快疫,故又称“类快疫”。该病多在春夏之交和秋季发生,绵羊和山羊均可感染,尤以2-12月龄、膘情好的绵羊发病较多,呈散发性流行。因该病发病急,死亡突然,且死亡率高,不易治疗,常常给养羊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本病以急性死亡、死后肾组织软化为特征,主要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但此次发病以山羊为主,这也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羊肠毒血症(enterotoxemia)是由D型产气英膜梭菌感染并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病羊死后的肾组织易于软化,因此又常称此病为“软肾病”。本病在临诊症状上类似羊快疫,故又称“类快疫”。该病多在春夏之交和秋季发生,绵羊和山羊均可感染,尤以2-12月龄、膘情好的绵羊发病较多,呈散发性流行。因该病发病急,死亡突然,且死亡率高,不易治疗,常常给养羊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