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霜霉病是保护地和露地黄瓜最严重的流行性病害。在不同年份、不同管理水平及不同品种上发病轻重不同,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杆,其特点是来势猛、传播快、危害重,一般减产20%-30%,重者3-5天即可全部毁掉。笔者经过多年的蹲点试验和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有效方法,既简单明了,又经济有效,菜农很容易接受,十分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在陕西省各地均有发生,是保护地和露地黄瓜严重的流行性病害,特别是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受害较重。黄瓜霜霉病是一种靠气流传播、再次侵染频繁、流行性很强的病害。而靶斑病其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生产上误按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用药,防治效果较差,危害损失较重。一、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1、发病原因1、不同部位叶片抗病性不同黄瓜叶片生理年龄与霜霉病的发生关系很大。在成株期,不同部位叶片抗病性差异较大,一般植株顶端嫩叶不发病,距地面较近的老叶发病很轻,以植株中间的叶片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3.
<正> 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直接影响着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多年来,采取超剂量连续喷药的方法进行防治,造成了开支大,用工多,蔬菜受污染,降低了商品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大棚黄瓜霜霉病的发病时间,发病规律及适合发病的环境条件。现提出大棚黄瓜霜霉病的生态防治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防病原理 大棚黄瓜霜霉病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一般从4月中旬开始发生,发病盛期多在5月1日前后,5月20日后危害逐渐减轻。据有关资料报导,霜霉病发生条件:气温16~24℃之间,相对湿度83%以上,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4.
温室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反季节蔬菜生产经济效益较高,特别是冬春茬温室黄瓜生产倍受菜农青睐.但是在冬春季温室内,由于受低温、弱光、湿度的影响,霜霉病发生普遍,危害较重.在防治过程中,由于菜农没有准确把握黄瓜霜霉病发病原因,不能对症用药,盲目防治,结果造成防治困难.要想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发生,首先要从控制黄瓜霜霉病发病条件--温度和湿度入手,其中湿度是最主要的发病条件.  相似文献   

5.
药剂防治保护地黄瓜霜霉病施药期对防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瓜霜霉病不同施药期试验得出在黄瓜霜霉病发生前期施药防治,所有的参试药剂均可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发病中、后期防治,参试药剂除抑快净外,其余药剂防效均不够理想。因此,在黄瓜霜霉病防治上应提倡及早、及时用药,发挥药剂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6.
杨君丽  王爱玲 《农友》2001,(2):14-14
黄瓜霜霉病是威胁黄瓜生产的主要病害,环境适宜时发病极为迅速.1—2周内即可使整株叶片枯死,流行年份减产可达30%-50%。黄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菌侵染所致。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浅绿色斑点,扩大后多呈三角形,病斑边缘呈黄绿色。湿度大时在病叶背部病斑上长出紫黑色的霉层,形成一片黑霉。黄瓜霜霉病在田间多先从低洼潮湿园开始,然后形成中心病株继续向四周扩大蔓延。病菌可借助气流、  相似文献   

7.
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黑毛”、“瘟病”,是保护地黄瓜栽培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发病特点是来势猛,病害重,传播快,在适宜发病条件下,仅1~2周内即可使瓜秧枯死。在一般流行年份受害地块黄瓜减产20%~30%,严重流行时损失达50%~60%。甚至绝收。给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黄瓜霜霉病在我县发病面积较广,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乐都县温棚黄瓜霜霉病发病规律及防治特点,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黑毛,是发生在黄瓜上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对黄瓜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一般流行年份受害地块减产20%~30%,严重流行时达50%~60%,甚至毁种。 1、症状的识别 黄瓜霜霉病在黄瓜整个生育期都可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的介绍,阐述了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办法,为防治黄瓜霜霉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的介绍,阐述了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办法,为防治黄瓜霜霉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霜霉病俗称“跑马干”,是全国保护地和露地黄瓜最严重的流行性病害。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管理水平以及不同的黄瓜品种上发病轻重不同,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中均可发生。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秆,其特点是来势猛、  相似文献   

13.
耿文 《农技服务》2010,27(8):1002-1002,1004
介绍了日光温室栽培中黄瓜霜霉病的发病原因、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症状,以及利用生态措施和化学农药控制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保护地黄瓜上发生比较普遍,据调查:重病棚病叶率可达70%,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易与黄瓜霜霉病相混淆,常因误用防治霜霉病的农药,而不能收到防效,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7种杀菌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这些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种农药对黄瓜霜霉病均有一定防治效果,以722g/L霜霉威水剂1200g/hm^2防治效果最好,达88.0%,于黄瓜霜霉病发病前或初期开始喷药,7d1次,连续喷4次可有效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的主要病害,在海南周年均可发生,发病后损失往往可达20%~50%,严重时减产70%~80%。25%阿米西达悬浮剂是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杀菌剂,为了探索该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和对黄瓜的安全性,于2003年5月9日~6月3日在海南省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摘要:针对不通浓度70%丙森锌WP进行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1hm2用70%丙森锌WP(有限成分)1911~2247g兑水900Kg,对黄瓜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喷药间隔期为7d,共喷3次。药后7d各处理防效为81.94%一84.72%,对黄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8.
温室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发病性广、侵染频繁、流行速度快的黄瓜病害,一旦发生损失严重,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应采取培育壮苗、选用抗病品种、改善栽培管理、高温闷棚、药剂防治等措施使病害降低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10%科佳悬浮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科佳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在霜霉病发病初期用科佳2000-2500倍进行喷雾处理,药后7d,相对防效达90%以上,持效期长达14d以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保护地黄瓜病害主要以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黑星病、黄瓜枯萎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灰霉病为主,兼有冷害沤根发生。其中黑星病、灰霉病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中新发生的重要病害,细菌性角斑病在早期发生且比较普遍。枯萎病在连作的棚、室内发病较重,霜霉病是生产后期危害较重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