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江苏省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江苏省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对研究生规模的持续性增长影响显著,本科毕业生规模扩大为研究生教育的扩大提供了生源基础;通过VAR模型的建立,对江苏省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增长趋势进行预测,江苏省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未来10年,江苏省研究生招生规模将由10.8%增长至11.2%。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增幅,应适度超前于区域经济增长,在保证规模持续稳定扩大的同时,注重向规模的结构性增长转变,从而回避"高规模陷阱",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研究生层次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中国生产效率及区域差异,对于加快转变生猪生产方式和优化生猪生产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方法】Malmquist-DEA模型。【结果】基于统计数据,测算出了我国生猪主产区不同养殖规模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对比。【结论】在十大生猪主产区中,散养的优势区域在湖南省;小规模养殖的优势区域在四川省;中规模养殖的优势区域在四川省和湖南省;大规模养殖的优势区域在四川省、山东省和江苏省。各个省份具有生产效率优势的养殖规模不同,四川省、广东省和河北省的小规模养殖、湖南省的散养和中规模养殖、河南省和云南省的中规模养殖以及其余省份的大规模养殖具有相对明显效率优势。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分布特征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城市等级规模结构有助于认识城市体系发展所处的阶段,制定相应的区域发展政策。通过运用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等理论和方法,对陕西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陕西省城市规模分布呈典型的首位分布类型,等级序列中缺失特大城市规模级别,中、小城市数量较多;城市规模空间分布也极不平衡,发展过程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为此,提出相关完善陕西省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叶苗苗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246-249
通过对扩招10年安徽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模、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层次结构与区域劳动技术结构的适应性和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结构的适应性的分析,最终得出安徽高等教育还不能充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提出了稳步扩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模、调整人才培养专业结构、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以及走非均衡发展之路4条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中心,是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发动机,对周边的区域起着辐射和带动作用;城市的规模等级结构是否合理关系着城市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配置。以江西省县级市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收集江西省各城市的人口规模数据,运用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等计算方法,分析得出江西省城市规模结构为典型的首位分布特征,缺少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中等城市偏少,小城市偏多,城市规模总体偏小,城市规模分布南北差异大等。在空间分布领域,从赣北城市群、赣中城市群、赣南城市群三大区域入手,分析得出江西城市空间分布具有城市群的聚集性、南北差异性、交通干线指向性等特点。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基于区域适应性的特色林果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特色林果业区域适应性分析,将特色林果配置在最适宜的自然生态区域进行生产经营,从而以特色优异品质获取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发挥特色产业的比较与竞争优势.[方法]以新疆特色林果业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林果产品,从生物品种适应性、规模适应性、环境适应性三个方面分析特色林果业区域适应性问题.[结果]新疆具有发展特色林果业的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适宜的生物条件保证了林果品质的优异性和稳定性.[结论]发展特色林果业,依据其生物品种适应性所形成的潜力规模和追求经济效益的合理规模的约束,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满足特色林果业的区域适应性,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设用地规模急剧扩张,实施总量控制下的区域差别化管控势在必行.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的区域分异出发,构建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建设用地总量分配模型,测算基期年(2010年)和规划目标年(2020年)我国31个省域单元(港澳台地区除外)建设用地合理规模,根据建设用地现状规模与合理规模的对比关系划定建设用地管控区域,并制定总量控制下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控政策.结果表明:(1)我国省域间经济发展阶段与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建设用地承载状态区域间差异明显;(2)根据建设用地现状面积与合理规模的对比关系,我国31个省域单元可划分为优先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合理缩减区和重点缩减区;(3)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建设用地利用特征,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减量管控政策,有助于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近年我国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规模、养殖方式和区域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区域规模养殖小区建设缺乏科学的选址布局、综合排污设施和饲养管理、疫病综合防治技术,造成的水体、空气质量等环境污染与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问题,呈现出总量增加、程度加剧和范围扩大的趋势。因此要科学合理的建设规模养殖小区与排污设施,培养高素质的兽医技术与饲养管理人员,制定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措施,推广科学生产技术与工艺,实施种养加区域平衡一体化生产模式。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实证分析我国区域棉花生产优势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本文以生产规模优势系数为指标,选取13个县份为对比单位对其进行长期跟踪生产优势比较,发现西北内陆区域生产规模优势最大,新疆、山东、河北等为优势省份。  相似文献   

10.
从区域分布和行业分布两个角度对北京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宏观层面的分析,阐述了北京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特点和成效,摸清了北京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状况,把握了企业发展特征,最后提出北京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趋势,即郊区县是重点发展区域;农副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是重点发展行业;发展模式会进一步优化;辐射带动作用会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实证分析我国区域棉花生产优势有利干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本文以生产规模优势系数为指标,选取13个县份为对比单位对其进行长期跟踪生产优势比较,发现西北内陆区域生产规模优势最大,新疆、山东、河北等为优势省份.  相似文献   

12.
青稞是高原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本文基于西藏427户青稞种植户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投入导向的DEACRS模型和DEA-VRS模型,从区域层面和种植规模层面分别对青稞种植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区域层面,在所调查的5个区域里,日喀则达到DEA有效,其他地区为DEA无效,综合效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山南、拉萨、昌都、林芝;从种植规模来看,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综合效率值越高。总体来看,DEA无效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规模上的无效,且处于递增区间,规模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投影分析发现,在播种面积、劳动力、资本费用投入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量,均无产出不足量,投入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存在较大浪费。  相似文献   

13.
以Romer模型为基础,通过构造一个两区域模型,研究了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证明了实行经济一体化后每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率均能得到显著提高.并阐明了经济一体化促进各区域经济增长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规模效应,即经济一体化使得各区域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市场规模得到扩大而获得的规模收益;二是技术扩散效应,即经济一体化使得创意和专利技术可以在各区域间自由流动,使各区域研究开发部门的边际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湘潭县是"全国生猪生产第一县",也是"全国生猪调出第一县"。近年来,湘潭县推进规模养殖粪污综合治理,走出了传统生猪养殖的粪污治理新路。1.强基堵源,整体推进养殖布局调整和治污设施建设一是科学规划养殖区域布局。湘潭县将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区域划分为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禁养区内已有规模场限期退出或搬迁,未在规定时限退出的,不再享受财政性奖补资金,并依法强制拆除。限养区内严禁新建、改建和扩建规模养殖场,已有规模场须建设污染防  相似文献   

15.
积极推进区域特色规模化农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经过30a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适应新阶段发展需要,必须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着力推进特色规模农业。为此,要正确定位政府在区域特色规模农业发展中的职能,选准区域特色规模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并辅之以必要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丽杰  刘寒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58-19559,19563
从土地流转规模、流转形式和流转区域梯度化方面对重庆市和广东省的农村土地流转进行比较,分析了造成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环境成本作为衡量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是环境影响的货币化。利用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数据,运用产排污系数法,借鉴农业环境成本评估方法,从生猪规模养殖污染物的实物量和价值量两方面建立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模型,对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4年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造成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农作物重金属污染所产生的年环境成本为25.2亿元,年际间呈稳定增长的态势。由于各县市养殖规模、耕地情况等不同,地区间污染程度差异大,污染物排放量呈向养殖优势区域、密集区域发展的趋势。建立健全成本分担机制,多渠道提高养殖户对生猪规模养殖污染环境的认知水平,完善农村金融供给机制以拓宽养殖户融资渠道,有助于对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实施控制。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博山猕猴桃具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分为分散种植、规模发展、产业化发展和品牌推广4个阶段,笔者依据博山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现状,从龙头企业规模、品牌共建、协会职能和品牌推广4个方面给出建议,为博山猕猴桃的区域品牌建设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对博山区及其他地区农产品的区域品牌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特征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经过4年的发展,认证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益.本文在分析无公害认证产品的规模、结构、区域分布和申请主体构成等方面特征和变化趋势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市场主体,发展重点产品,分类指导区域,加快扩大规模"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耕地非农化规模及时空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转型期耕地非农化最佳规模及时空配置,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首先采用区间套合方法确定河南省转型期耕地非农化最佳区间为9 141.64~189 393031 hm2,最佳规模为99 267.48 hm2;然后采用时空配置系数法实现了耕地非农化最佳规模的有效配置.结果表明,耕地非农化效益较低是限制非农化规模的主要因素,配置规模随时间序列呈递减趋势,前三年配置规模较高,后续年份较低,在全省范围内经济发展较快和人口密集的地区配置规模教高,反之则较低.这与河南省经济发展趋势、人口与经济总量的区域分布特征相吻合.区间套合方法和时空配置系数方法对于确定耕地非农化最佳规模及实现时空配置是两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