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鹃冠网蝽别名拟梨冠网蝽、杜鹃军配虫,各半翅目网蝽科,寄主要是杜鹃与马醉木,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四川、重庆、辽宁、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区,据调查,近年来杜鹃上该虫的发生很普遍,严重影响了杜鹃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2.
杜鹃冠网蝽的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静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5):35-35,37
为了给杜鹃冠网蝽的化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选择阿维菌素、吡虫啉等药剂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10%吡虫啉对杜鹃冠网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防效分别达97.4%和96.8%。  相似文献   

3.
4.
杜鹃冠网蝽是杜鹃花的重要害虫,影响杜鹃花的正常生产和观赏,严重的甚至造成死亡。调查表明:在上海地区,杜鹃冠网蝽可以成虫越冬,但是以卵越冬为主;越冬卵产于杜鹃花枝梢第3叶位之后的叶片组织内,平均每叶2.5粒,第7—12叶位越冬卵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杜鹃网蝽是杭州地区杜鹃的重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杜鹃叶片背面,刺吸汁液,排泄粪便,使杜鹃叶面出现针点状白色斑点,严重时全叶失绿苍白,影响光合作用,植株生长缓慢,提早落叶,并极大地降低了观赏价值,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次生病害发生。加强植物检验检疫,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对杜鹃网蝽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豆突眼长蝽属半翅目长蝽科。此虫在淳安1年发生3代且世代重叠。主要危害大豆,也危害绿豆、赤豆、豇豆、扁豆。该虫是一种刺吸性害虫,成、若虫均取食,主要危害叶片、嫩梢,造成叶片多点坏死失绿,严重时豆叶早期枯落,造成生长迟钝、结荚减少、子粒干瘪,常年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年份可高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7.
棉盲蝽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是指棉田常见的绿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和中黑盲蝽的总称,均属半翅目,盲蝽科。在山东省绿盲蝽年发生3~5代,是棉花蕾铃期的重要害虫。1危害症状棉盲蝽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棉株顶芽、嫩叶、花蕾及幼铃上的汁液。棉花幼苗期生长点受害形成仅剩两片肥  相似文献   

8.
以4个杜鹃品种(“胭脂蜜”“杨贵妃”“紫鹤”“泰勒”)为材料,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并统计杜鹃叶片表皮毛的形态、类型与密度差异,同时通过观察杜鹃冠网蝽对以上品种叶片的取食选择行为特征,比较分析不同品种杜鹃叶片表皮毛与其抵御杜鹃冠网蝽胁迫能力差异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杜鹃品种叶片上同时存在发状直线毛状体和头状或长筒状腺毛2类表皮毛;不同品种的叶片表皮毛在荧光下呈现深浅不一的红色、黄色、绿色。杜鹃冠网蝽偏向在表皮毛密度相对较小的老叶背面寄生;“泰勒”叶片背面表皮毛最为密集且蓬乱,杜鹃冠网蝽偏好性低;“杨贵妃”叶片背面表皮毛密度较低,其毛状体细软,不受杜鹃冠网蝽偏好;“紫鹤”叶片背面表皮毛直立粗壮,密度显著高于“胭脂蜜”,但较多杜鹃冠网蝽偏好取食“紫鹤”。杜鹃叶片表皮毛对杜鹃冠网蝽寄主选择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表皮毛密集且细柔,不利于杜鹃冠网蝽的附着取食;表皮毛粗壮,则能为杜鹃冠网蝽取食爬行提供支撑。因而,杜鹃的抗虫性与其叶片表皮毛的密度和形态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六种无公害农药对杜鹃冠网蝽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防治杜鹃冠网蝽的无公害农药,进行了6种农药不同浓度的叶面喷雾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7d,10%氟铃·毒死蜱EC、5%阿维菌素EC 500倍稀释液、1000倍稀释液与15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间有极显著差异,2.5%溴氰菊酯EC、2.5%吡虫啉EC、2.5%高效氯氟菊酯EW、4.5%高效氯氟菊酯EC 2000...  相似文献   

10.
研究5种药剂对杜鹃冠网蝽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3%啶虫脒乳油2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2%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较好,其中氧化乐果、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比灭幼脲防治效果略好,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豫西地区杨树网蝽科和蝽科多种害虫的危害症状、形态特征,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防治杨树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唐山市丰南区棉区普遍推广了抗虫棉,从目前看,除鲁研棉15杂交棉抗棉铃虫稍差一些外,其它品种的抗虫性都比较稳定,因此棉田用药防治棉铃虫次数很少,这样棉田害虫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非抗虫棉时代的主要害虫(鳞翅目害虫)下降为棉田次要害虫;而其它害虫则上升为主要害虫,其中棉盲蝽表现的相当突出。尤其是2005年,棉盲蝽在我区棉田的危害更加猖撅,棉花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据我们普遍查看,我区有将近50%的棉田发生盲蝽象,一般造成10%左右的蕾铃脱落;受害严重地块蕾铃脱落率在50%左右,此害虫目前已经成为我区棉花生产中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3.
14.
2003年7月下旬~8月上旬,整个黄河流域棉田暴发了一种会飞的小绿虫。受害蕾铃布满针刺状小黑点,停止生长,枯黄脱落;被害棉叶破烂不堪;受害棉株上部赘芽丛生。由于这种小绿虫会飞,一喷药就飞起来了,很难将药液喷到它身上,防治效果不理想。棉农认为这种害虫比棉铃虫还厉害。它就是  相似文献   

15.
<正>2006年在高碑店市麦田发现一种新害虫,密度较大,严重地块有虫10~20头/m2。进入11月份害虫还相当活跃,这种情况实属罕见。经过观察确认此害虫为赤须盲蝽。  相似文献   

16.
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俗名天狗蝇、小臭虫等。2002年以来,已逐渐上升为危害我县枣树的一种主要绿害虫,发生范围普遍,严重危害枣园,造成叶片“破天窗”、枣吊无花蕾、幼果脱落,对产量影响较大。今春3月7-9日调查,越冬卵量较大,平均每20cm枝条有卵13.40粒,最高一个枝条有卵222粒,若后期气候条件适宜,防治不科学,此虫将会大发生。  相似文献   

17.
甘薯跳盲蝽又称花生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在国内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广东、云南、陕西、河南、湖北等省。福建沿海一带早作区发生尤为严重。寄主植物甚为广泛,主要有甘薯、大豆、花生、西瓜、甜瓜、南瓜、豇豆等10多种作物,其中以夏甘薯和秋大豆受害最重。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抗虫棉的推广普及,原来零星发生的次要害虫盲蝽象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危害逐年加重,棉农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 2001年8月上旬,长丰县双墩、杨庙、下塘、土山等乡镇水稻田稻褐蝽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3500亩。一般田块百丛虫量150~300头,被害株率达20%~30%;严重的田块,百丛虫量达2417头,被害株率80%~90%。受害田块损失严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稻褐蝽的防治。现就稻褐蝽的发生与防治作如下介绍: 1.为害症状 成若虫刺吸水稻茎叶和稻穗汁液,影响水稻生长、结  相似文献   

20.
粟小缘蝽蟓(Corizushyalinus Fabr.)河南通称天狗蝇。属于半翅目缘蝽蟓科,为华北各省谷子的主要害虫;另外还加害高粱、烟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