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播前准备 1.合理密植 采用1.25米的宽膜,行株距配置为(25+60+25)厘米×9.5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17013株,保苗16500-17000株,收获16500株左右。2.品种布局乌什县从抗逆性、早熟性、丰产性、结铃性等方面选用新陆早33号、新陆早35号、新陆早12号等品种,并根据生态环境、气候特点、水力资源等,  相似文献   

2.
新陆早52号(硕丰165)于2012年6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使广大种植户掌握该品种的生育特点,取得高产、优质、高效目的,特制定大田标准栽培技术。一、株行距配置根据北疆种植模式,行距配置:宽膜(2.05米膜  相似文献   

3.
2011年,新湖农场引进早熟陆地棉新陆早43号,种植80公顷,采用河水常规滴灌,膜上精量点播,1膜2管,(66+10)厘米机采棉地膜栽培方式,平均667米2产籽棉320.5千克。一、品种特性新陆早43号是新疆石河子棉花所以自育早熟棉新品系4-14为母本,  相似文献   

4.
一、品种选择选择株型紧凑、果枝短、油条少、结铃集中、吐絮集中、不落絮品种。北疆较适合机采品种有:新陆早22号、新陆早36号、新陆早42号、新陆早45号、新陆早48号等。二、株行距配置及产量结构依据目前几种主要机型要求:1膜6行播种机行距(10+66+10+66+10)厘米;2膜12行播种机单膜行距(10+66+10+66+10)厘米;5膜20行播种机单膜行距(10+66+10)厘米。机采棉种植行距必须是(66+10)厘米配置,接行  相似文献   

5.
棉花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为筛选出适宜于策勒县栽培的优质、高产、早熟棉花品种,特进行本次品种区域试验,确定各参试品种在棉花生产中的价值和利用范围,为策勒县今后的棉花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参试品种共10个:新陆中15号、新陆早26号、中棉41号、新陆早13号、中棉35号、新陆早10号、新陆中7号、辽棉19号、博勒83-1号、中棉43号(CK)。2.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  相似文献   

6.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情况试验地设在芳草湖4场7连酒花1号地,土质中壤,肥力中上,前作棉花,茬灌秋耕地。膜下滴灌,小3膜,行距配置为(10+66)厘米。2.试验设计参试品种共8个,分别为新陆早48号、新陆早48号优系、新陆早46号、新陆早45号、新陆早51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棉花品种间纤维结构与纤维强度的差异机理,研究新疆北疆棉区棉花纤维强力形成的内在因素,探索提高棉纤维强度的有效途径。【方法】以新疆3个陆地棉品种新陆早10号、新陆早13号和新陆早16号为研究对象,于花后30 d开始分阶段收取棉铃样品,手工分离棉铃的纤维和棉籽,混匀纤维,直至吐絮,统一测定纤维品质和晶区取向参数(分散角α、螺旋角φ、分布角ψ)。【结果】三个陆地棉品种取向分散角α随纤维发育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大、前期逐渐优化、后期不断宽化的趋势,不利于高强纤维的形成。不同品种间最终取向分散角α表现为新陆早16号=新陆早10号新陆早13号。所有供试棉花品种螺旋角φ在纤维发育过程中均呈现逐渐变小的趋势。在纤维发育初期φ角均为最高,随纤维发育逐渐优化,纤维发育后期略有宽化,最终φ角表现为新陆早10号新陆早13号新陆早16号,不同品种间螺旋角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纤维加厚发育过程中一直保持了这种差异。不同品种间取向分布角ψ变化差异较大,新陆早13号变化趋势与螺旋角相似,随纤维发育逐渐变小,不断优化,在发育后期略有上升。新陆早16号和新陆早10号ψ角则随纤维发育先变大,随后逐渐减小不断优化,至发育后期开始不断宽化,最后ψ角表现与φ角相同,新陆早10号新陆早13号新陆早16号。【结论】纤维发育过程中,螺旋角φ与分布角ψ是影响比强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棉花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鉴定新品种(系)的早熟性、丰产性、抗病性等综合表现,筛选出适宜本县种植的优良品种,为棉花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2试验材料和方法2.1参试品种(系)有新陆早10号、新陆早14号、中3376、中650110、6903-1、D35、新石K4、98-2、xmg-1,以当地主栽品种新陆早8号作对照。以上品种除xmg-1由县种子管理站提供外,其余品种均由县良种棉收购加工厂提供。2.2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长8m,宽3.2m。采用1.45m宽幅地膜覆盖,一膜点种4行,膜间距0.4m,重复距0.5m,行距0.4m,株距0.15m,四周设保护行。2.3基本情况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不同棉花品种苗期氮效率筛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砂培盆栽试验,分析棉株的株高、干物重以及全氮含量,研究了48个棉花品种苗期氮效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相对干物重变异系数较大(25.50%),施肥水平间和品种间干物重差异分别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作为品种筛选的首要指标;相对干物重与相对含氮率、相对吸氮量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作为辅助筛选指标;供试品种中,602、新陆早12号、新海12号和新陆早8号为氮高效品种,新海14号、新海21号、炮台1、新陆早20号和18-3号品种为氮低效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明 《农村科技》2006,(11):21-22
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①品种试验选新陆早13号和新陆早23号。②基本情况试验设置在125团农技推广中心25~#-2条田,土壤质地为粘土,有机质含量2.24%,全氮0.15%,速效氮36毫克/千克,速效磷25毫克/千克,总盐0.04%。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设置4个密度水平,Ⅰ:1.3万株/667米~2;Ⅱ:1.5万株/667米~2;Ⅲ:1.6万株/667米~2;Ⅳ:1.7万株/667米~2,各设3次重复。试验田面积为1.2公顷。  相似文献   

11.
李艳军  张小均  孙磊  孙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24-8125
[目的]比较新疆不同年代棉花品种光合特性与干物质积累的差异。[方法]以新疆不同年代的4个棉花主栽品种(kk-1543、新陆早1号、新陆早8号和新陆早13号)为研究材料,研究各棉花品种在盛花期、盛铃期和始絮期的光合特性与干物质积累的变化规律。[结果]早期品种kk-1543在盛花期具有明显光合优势,而现在品种新陆早13号在盛铃期和始絮期具有明显的光合优势。3个时期中,新陆早13号的单叶日平均光合速率较高,新陆早1号较低。从苗期至初花期4个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速度为:kk-1543>新陆早13号>新陆早8号>新陆早1号。各品种的经济系数次序为:新陆早13号>新陆早8号>kk-1543>新陆早1号。[结论]近期品种和现在品种在盛铃期和始絮期光合速率较高,是其早熟不早衰及皮棉产量较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氮效品种之间农艺性状,氮素积累及光合特性,为合理施氮提供参考。【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早32号(氮高效品种)和新陆早36号(非氮高效品种)为材料,设置240、360 kg/hm2两个氮素水平,寻找差异,优化品种选育,提高氮素效率。【结果】无论在低氮还是高氮条件下,新陆早32号的株高、茎粗和果枝数均高于新陆早36号,分别相差8.34 cm、2.34 mm和1.56台。在氮素积累上,2个品种根的含氮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新陆早32号高于新陆早36号;在低氮水平时新陆早32号的茎后期可以积累更多的氮素,与叶片积累相反,而高氮水平时,后期茎的氮素积累相差不大,叶片则一直是新陆早32号含量高,差距保持在3.0 g/kg以上。在光合特性上,新陆早32号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基本高于新陆早36号,而蒸腾速率则相反。【结论】高氮水平下新陆早32号产量最高,为4 022.82 kg/hm2。不同氮水平下氮效品种均有差异,尤其是在低氮条件下,氮高效品种更能有效的利用氮素,保证产量,并在氮充足条件下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37团农技推广站引进新陆早25号进行品比试验,两年的小区试验表明,该品种早熟性好,产量高,品质好,比对照品种新陆早10号增产15%以上,2008年被确定为137团棉花主栽品种,棉花单产达到326千克/667米2,在高纬度次宜棉区实现了棉花大面积高产。  相似文献   

14.
10个棉花品种在河西走廊棉区的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10个适宜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种植的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盐池盐碱原土鉴定法,以棉花出苗率、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和叶绿素5个耐盐指标为评价依据,通过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各品种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陇棉3号为强耐盐型品种,酒棉17号、陇棉2号、新陆早48、硕丰2号为中耐盐型品种,新陆早39、金垦3号、金垦108、天云3号为弱耐盐型品种,咸丰2号为盐敏感型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情况 1、参试品种 (1)军棉1号(6)豫棉15号 (2)石源321 (7)春矮早 (3)中棉9409(8)新陆中5号 (4)中棉24号(9)89-7 (5)中棉27号(10)427 2、试验地点 试验田选在吾宗乡布克其村2组,粘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棉花. 3、田间设计 三次重复,共计30个处理,以军棉1号为对照品种,每小区长2m,宽1.4m,面积3.4m2,总试验面积118.8m2.每个小区宽膜人工穴播4行.  相似文献   

16.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于2002~2003年在石河子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土壤质地中壤。两年均在4月25日播种,全部膜下滴灌。1膜4行,行距(30+60+30)厘米,株距10厘米,密度1.34万株/667米^2,“干播湿出”方式播种。全生育期施130个标肥,N:P=1:0.4,其中尿素55.5公斤/667米^2,二铵28.5公斤/667米^2。选用耐旱型棉花品种新陆早6号和新陆早8号。  相似文献   

17.
棉花新品种新陆早26号(TH99-5)是由新疆天合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的新品种,该品种品系来源于新陆早8号的变异株,于1997年从大田选育放入病圃,经过多次南繁北育,多代选择,于2002年定名为“TH99-5”。该品种高产、抗逆性强、综合农艺性状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棉花新陆早63号品种特性,包括新陆早63号生物学特性、纤维品质、丰产稳产性能,在博州棉区机采棉生产中的配套栽培技术,为充分发挥新陆早63号品种优势及提质增效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在新疆塔里木棉区的养分积累量及产量特性。【方法】设置3种基肥用量,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比较6个棉花品种在3种基肥设置下养分积累差异及产量影响。【结果】6个棉花品种中新陆中55号品种的氮素利用率最高(36.11%),具有较高的氮素吸收能力。新陆中22号、新陆中55号、锦棉Z1112品种的磷积累量显著高于新陆中82号、新陆早74号、新陆早77号品种,磷肥利用效率表现为新陆早77号>新陆中22号>新陆中82号>新陆中55号>锦棉Z1112>新陆早74号。新陆中22号、新陆中55号、新陆中82号、锦棉Z1112、新陆早77号品种的钾含量显著高于新陆早74号品种,钾肥利用效率表现为新陆中55号和新陆中82号较高,新陆中22号品种最低,新陆中55号和新陆中82号品种具有较高的钾素吸收能力;锦棉Z1112、新陆早77号品种的单株铃数显著高于新陆中22号、新陆中55号品种,新陆中22号品种的单铃重显著高于其他5个品种。新陆中22号、锦棉Z1112品种的衣分要显著高于新陆中55号、新陆中82号、新陆早77号品种,新陆早74号品种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结论】不施基肥处理棉花株养分吸收积累量少、产量偏低。基肥全施处理下产量最高,基肥半施处理下,基肥施用量减少50%,棉花平均产量减少9%,其中新陆中22号品种和新陆中55号品种的减产最少,为5%和1%。  相似文献   

20.
在有风险的次棉区种植棉花要采取“矮、密、早、膜”的栽培技术路线,掌握好以下重要环节,确保棉花丰产丰收。 一、早熟品种 选用生育期105~125天的早中熟品种为宜,如:新陆早7号、8号、12号、19号、24号、28号等,根据当地的无霜期、热量条件、栽培水平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1~2个品种,作为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