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其成分很复杂,大致可分成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两类。非腐殖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及部分矿物质泥沙。腐殖物质主要是胡敏酸和富里酸。腐殖质是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转化  相似文献   

2.
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其成分很复杂,大致可分成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两类。非腐殖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及部分矿物质泥沙。腐殖物质主要是胡敏酸和富里酸。腐殖质是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转化成简单的化合物,同时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又重新合成复杂的和比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腐殖质呈黑色或黑褐色,是一种胶体物质,有巨大的表面能,所含羧酸、羟基,在分离时带  相似文献   

3.
鱼塘淤泥的作用和改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其成份很复杂,大致可分成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两类.非腐殖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及部分矿物质泥沙.腐殖质是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转化成简单的化合物,同时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又重新合成复杂的和比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采用培养试验 ,对玉米秸、绿豆秸、猪粪、羊粪 4种有机物料腐解过程腐殖物质的组成 (H/ F)、胡敏酸性质、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玉米秸从腐解 15~ 6 0 d,H/ F明显增大 ,胡敏酸结构趋于复杂 ;6 0~ 2 10 d,H/ F逐渐减小 ,胡敏酸由复杂趋于简单 ;2 10~ 36 0 d,H/ F呈增大趋势 ,胡敏酸趋于复杂。而绿豆秸、羊粪从腐解 15~ 90 d,H/ F呈减小趋势 ,胡敏酸芳构化度降低 ;随后 H/ F逐渐上升 ,胡敏酸趋于复杂。猪粪在整个腐解过程中 H/ F一直呈上升趋势 ,胡敏酸由简单趋于复杂。腐殖物质的形成是一个氧化过程 ,酚羟基氧化转化为羧基  相似文献   

5.
李今今  季宏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111-112,115
土壤腐殖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其中含有多种官能团,是土壤碳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固态13C NMR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有效手段,特别对于不溶性HM,已成为其研究的重要技术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固体13C NMR在土壤腐殖物质中的应用概况,总结、归纳了土壤腐殖物质中不同官能团所对应的信号区间,对比分析了腐殖物质中不同组分的结构区别,讨论分析了固体13C NMR在土壤腐殖物质结构与形态研究中的应用,以期借助固体13C NMR更加深入地对腐殖物质整体结构进行研究,推进对腐殖物质形成、转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迪轩 《农家科技》2007,(10):17-17
<正>腐殖酸类肥料是一种含有腐殖酸类物质的新型肥料。其种类主要有腐殖酸类、硝基腐殖酸类及提纯腐殖酸类产品,前两者多与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制成腐殖酸复混肥,主要用作基肥。提纯腐殖酸主要用于浇灌或喷洒农作物,作为生长调节剂。同时也可用作浸种,能提高发芽率,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7.
《云南农业》2008,(4):22-22
各种新鲜畜粪尿和垫圈材料混合形成的肥料,需要在堆积过程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腐熟分解成为作物可利用状态的养分和腐殖物质,  相似文献   

8.
添加沼渣对餐厨垃圾堆肥腐殖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添加沼渣对餐厨垃圾堆肥腐殖化过程的影响,设计餐厨垃圾∶沼渣的干基比例分别为4∶0 (T1)、3∶1 (T2)和1∶3 (T3)3个处理,以水稻秸秆作为辅料进行条垛式堆肥。通过测定堆体温度、干物质含量、种子发芽指数以及总氮、总有机碳、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分析堆体的物料降解、腐殖化程度、碳氮损失和堆肥品质等。结果表明:随着沼渣比例的增加,堆肥的有效积温比、腐殖质聚合度、腐殖化指数均上升; 50 d完成堆肥时,T2处理具有最高的干物质降解率(37.16%)、氮含量(23.89 g·kg-1)和种子发芽指数(90.59%),并具有较高的有效积温比(63.73%)、腐殖质聚合度(0.84)和腐殖化指数(7.78%)。研究发现,添加沼渣提高了餐厨垃圾堆肥高温期发酵效率,强化了堆肥腐殖化作用,同时也增加了碳、氮损失。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添加玉米秸秆对土壤中各有机质组分数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氧气体积分数对玉米秸秆在土壤中腐殖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对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有机碳(wSOC)、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数量的增加有明显作用;高氧和低氧环境均有利于玉米秸秆在土壤中腐殖化的进行;高氧条件有利于腐殖化初期FA的生成,但持续高氧环境不利于FA的积累;在腐殖化后期,高氧条件使FA大量转化为HA并使得HA大量积累.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对暗棕壤添加玉米秸秆腐殖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微生物如何在土壤外源添加有机质的腐殖化进程中发挥作用这一科学问题,采用定量分析、元素组成、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法,研究微生物对暗棕壤添加玉米秸秆腐殖化进程的影响并揭示不同微生物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微生物处理能够显著促进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细菌由于对有机物料和腐植酸的利用度不高而产生的影响最小,真菌和放线菌的影响显著。腐植酸结构分析及PQ值(表征腐殖化程度)结果进一步揭示,微生物处理有利于HA(胡敏酸)的合成,并且FA(富里酸)有向HA转化的可能;细菌、真菌分别对腐植酸的N、H元素含量影响大,放线菌对腐植酸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C=O键上;在培养后期,放线菌由于对纤维素类物质的充分利用而对腐植酸结构的影响超过了其他类群微生物。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能够相互印证,肯定了不同微生物对腐殖化进程的影响表现在不同培养阶段对不同物质和官能团的利用上。  相似文献   

11.
土壤腐殖物质形成转化及其微生物学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腐殖物质(HS)形成是土壤固碳的重要过程,微生物应该是最主要的劳动者,也是研究土壤固碳机理的核心问题.文中通过对土壤团聚体("硬场所")和土壤环境因素("软场所")以及微生物本身(转化者)对HS形成转化和稳定性作用的研究回顾,试图给出HS形成和组成与微生物组成和团聚体组成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驱动因素对微生物和HS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秸秆的不同利用方式还田对黑土肥力的影响,通过5年田间试验,研究了黑土连续施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和牛粪配施化肥对土壤团聚体及其腐殖物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化肥和有机物料添加对照处理相比,单施化肥(NPK)、NPK+生物质炭(BC)、NPK+牛粪(CM)和NPK+秸秆(CS)处理显著促进了>0.25 mm大团聚体的形成;与NPK相比,NPK+BC、NPK+CM和NPK+CS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胡敏酸与胡敏素含量,也显著增加了大团聚体与微团聚体中有机碳以及胡敏酸与胡敏素含量。不同秸秆利用方式之间相比,施用生物质炭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和胡敏素的积累,而秸秆直接还田处理更有利于土壤胡敏酸的形成。连续5年施用秸秆、秸秆生物质炭和牛粪的田间试验促进了黑土良好结构的重建,从而提升土壤物理保护有机碳的潜力及有机碳的稳定性,同时也促进了土壤胡敏酸和胡敏素的积累,改善了土壤有机质品质,提高了土壤肥力,实现了提升黑土肥力与固碳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固相微萃取(SPME)和GC-MS技术分析汉中柑桔果皮、果渣、果汁及成品果酒的香气成分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果皮中主要香气物质为柠檬烯(46%);果渣中香气物质主要为柠檬烯(52%);果汁中香气物质主要为芳樟醇(42%);成品酒中的香气物质主要为棕榈酸(34%)和癸酸乙酯(33%)。在加工过程中,萜烯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逐渐减少,醇类化合物先增加再减少,最后趋于稳定,酯类和酸类化合物逐渐增加,在成品果酒中含量达到最大。醛类和酚类物质在整个过程中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且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
农业废弃物堆肥过程中腐殖质组成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好氧堆肥条件下,研究了鸡粪和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中腐殖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有机碳、水溶性物质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并且堆肥初期的分解速度均高于中后期,二者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各种腐殖物质的质量分数变化表现为:富里酸、胡敏素分别降低了64.5%、15.5%,胡敏酸增加了27.0%,可提取腐殖物质表现为下降趋势,下降为34.6%;QP值(胡敏酸/可提取腐殖物质)呈现出上升的规律,上升比例达到94.1%;相对质量分数变化规律为:胡敏酸、胡敏素分别增加了68.0%、11.6%,富里酸降低了53.2%,可提取腐殖物质降低13.4%.可提取腐殖物质、胡敏酸、富里酸的相对质量分数和质量分数变化规律一致,胡敏素的相对质量分数和质量分数变化规律却相反,是由于胡敏素的分解速度小于有机碳的分解速度.表明堆肥处理有利于有机物料腐殖化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田试验 ,研究了腐殖酸盐和化肥在萝卜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 ,萝卜总产量随着化肥施用水平的增加而提高 ,增施一定量腐殖酸盐 ,萝卜产量有所提高 ,但差异不显著 ;高量腐殖酸盐的施用导致减产。单个萝卜重量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和施用腐殖酸盐而增加。施用一定量的腐殖酸盐 (6 0 0kg·hm-2 )对减少未成形的萝卜个数具有显著的作用 ,而化肥的施用效果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6.
腐殖酸盐和化肥在辣椒上配合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 ,研究了腐殖酸盐在辣椒上的施用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 :辣椒的株高、收获个数、单果鲜重、果实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辣椒的株高、收获个数、单果鲜重、果实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也随着配施腐殖酸盐而明显提高。增加腐殖酸盐用量对辣椒产量和品质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SPORL法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并提高其产物有机质含量,探寻固体产物在土壤培肥方面的可利用性及肥料化利用的可行性。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以玉米秸秆固体产物的有机质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首先筛选出一种最优催化剂,并根据催化剂筛选结果,对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单因素的条件范围,在此基础上优化反应条件,最后对预处理固体产物的腐殖化程度进行分析。催化剂筛选的结果表明:酸性亚硫酸铵预处理玉米秸秆后的固体产物有机质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以硝酸用量、亚硫酸铵用量和反应温度为三个主要试验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硝酸用量(V/V)在3%~7%、亚硫酸铵用量(相对于原料干质量,m/m)在10%~20%、反应温度在130~150℃范围内,其固体产物有机质含量较高;以玉米秸秆固体产物有机质含量为响应指标,对试验进行设计并优化反应条件,优化后的反应条件是硝酸用量5.4%、亚硫酸铵用量18%、反应温度150℃,有机质含量预测值为794.40g·kg~(-1);验证试验中有机质含量为788.70 g·kg~(-1),与预测值的相对偏差为5.70 g·kg~(-1)。秸秆固体产物腐殖化分析结果表明,经SPORL法预处理后玉米秸秆固体产物类腐殖物质(HLE)和类胡敏酸(HLA)数量分别增长至20.30 g·kg~(-1)和18.76 g·kg~(-1),类胡敏酸与类富里酸比值(HLA/FLA)增长至12.19。研究表明,玉米秸秆经SPORL法预处理可以产生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固体产物,并可促进固体产物类腐殖质的形成,提高腐殖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植物内源茉莉酸类生长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植物体内的茉莉酸类化合物(茉莉素)是一类新确认的植物内源生长物质,高浓度茉莉酸或茉莉酸甲酯抑制植生长,低浓度则促进植物生长。茉莉酸或茉莉酸甲酯还能调节植物体保护性酶以及次生代谢酶类的活性,促进基因表达,诱导蛋白质及次生物质的合成,从而提高植物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19.
腐植酸类肥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植酸是一类成分复杂的天然有机物质,存在于土壤、煤炭、湖泊、河流及海洋中。腐植酸类肥料是一种含有腐植酸类物质的新型肥料,也是一种多功能肥料。腐植酸是一种有机酸,主要包括黑腐酸(即狭义的胡敏酸)、棕腐酸(或称草木樨酸)、黄腐酸(或称富里酸),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通常又把除黄腐酸的黑腐酸和棕腐酸二者称为胡敏酸。该类肥料多以泥炭等富含腐植酸物质为主要原材料掺合其他有机、无机肥料配制而成,品种繁多,包括各地制造和使用的硝基腐植酸铵、腐植酸铵、腐植酸磷、腐植酸钾、腐植酸氮磷、腐植酸氮磷钾等,以及作刺激剂的腐植酸钠,作土壤改良剂的腐植酸钙、镁等。  相似文献   

20.
有机物料对闽南侵蚀劣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滤管法研究了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爬地兰,无刺含羞草,日本草百喜草和宽叶雀稗地上和地下部物料的腐殖化系数分别为0.32-0.38和0.34-0.43。各物料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的土壤有机碳地上部物料平均77.5%、地下部物料平均68.1%以有机无机复合状态存在,加入有机物料还能增加松,紧结合态腐殖质量,提高松紧比和增加松结态的胡敏酸和富里酸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