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窖又称旱井,是解决人畜饮水奇缺的现实途径和有效手段。应用水窖,存蓄当地的雨水来解决人畜用水的方法,在干旱缺水的地区,由来已久。正因为千百年来延续使用从未中断,所以当地群众都会修建水窖。李旺阳山有1920年大地震后修建的水窖,到现在用了六十二年,还在使用,同心周家高岭有眼百年以上的水窖至今仍在使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蓄水设施缺乏,工程性缺水等问题,研发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的共性技术,探讨利用集雨装置集蓄雨水解决居民生活及灌溉用水的可行性。通过集雨装置把天然雨水收集、过滤消毒、储存以及利用,实现对水质进一步净化,收集的雨水水质满足生活用水的相关标准,达到喀斯特区在干旱缺水期有水可以用,同时解决了农作物生长发育期缺水的补灌,提高作物产量,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益、干净卫生的人畜饮水安全的雨水利用技术系统。雨水集蓄利用是解决喀斯特缺水山区饮水困难和农业补充灌溉,实现喀斯特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选择,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对喀斯特山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水资源,解决严重缺水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山东省在过去50年内,修建了一大批小水源开发利用工程,如:雨水集蓄工程、地表水拦蓄工程、地下水采集工程、工矿弃水利用工程、洼地利用工程等。着重介绍了这些工程的适用条件、修建方法及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4.
窖水集流微灌栽培技术是在没有地表水、地下水的干旱地区利用人工集水场或天然地形、地貌收集天上水(降雨),储蓄于窑、窖、蓄水池中,在农作物生长期天然降水不足时,利用窖水通过输水设施给作物根部补水,以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需要,解决农业生产缺水问题的有效措施。介绍了窖水集流微灌栽培技术的灌溉工程系统、栽培种植技术以及水窖和田间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集雨灌溉说的是将雨水集蓄起来进行农田灌溉。其中就集雨而言,从广义讲,凡是集蓄雨水的工程都应称为集雨工程。但我们这里讲的是年降雨量只有200~400mm的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了人的生活需要和灌溉少量面积农作物,利用一定的集雨面积,将雨水收集于水窖、涝地的微型集雨工程。上述集雨工程除解决人、畜生活饮用水外,将剩余的蓄水采用先进的微灌技术发展庭院经济作物。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摆脱农业靠天吃饭,脱贫奔小康的有效措施。这一新生事物在西北各省一经出现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得到迅速发展。如甘肃省实施的“1…  相似文献   

6.
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导致人们生活饮用水困难,更制约着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建集蓄雨水工程-集流场,蓄水水窑,可解决当地群众的生活用水,还可用剩余的水发展庭院经济,脱贫致富。在这类地区微灌技术成为利用集蓄的雨水发展庭院经济的纽带。但目前雨水利用与微灌技术的结合尚处较低水平,有待进一步研究适用于这类地区的设备和技术,使微灌给干旱半干旱地区人民带去福音。  相似文献   

7.
拦截地下潜流,供人畜饮用或灌溉农田,对于干旱缺水地区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解决用水困难开辟了有效的途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简要叙述了巴音陶亥地区人畜饮水的困难历程,重点阐述了截潜流人畜饮水工程水源勘探的几种方法和论证过程以及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和经验,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最近,岳池县嘉陵电灌站及与之配套的自来水工程修建完工,该乡农业发展的灌溉用水困难问题将得到解决,该乡场镇居民无自来水的历史也将从此结束。嘉陵乡虽然地处水源丰富的嘉陵江畔,但因山高水低而只能望水兴叹。特别是1997年冬至1998年春,岳池县遭受百年难遇...  相似文献   

9.
2002年6月18日,巴中市巴州区清江镇杏垭村百姓盼望多年的三级/182千瓦电力提灌站全部竣工。该站除控灌该村8个农业合作社1156亩耕地,还可灌溉毗邻3个村12个农业合作社1400余亩耕地,并解决了地处海拔600米高的杏垭村人的用水问题。1999年该村与一公司签订协议,共同投资建设三级提灌站,但因种种原因只修建了一级。“如果不续建二、三级提灌站,我们村旱象问题就得不到彻底解决。”这是村支书李敏德向村民讲的最普通的道理。2001年的严重干旱更坚定了杏垭村干群自力更生建站的决心。经测算总投资需40…  相似文献   

10.
去冬以来,我县农机部门突出重点抓治水,把建设饮灌站的重点优先安排在旱点旱片的文明新村,立足当地实际,采取“中、小、微”相结合的形式建设饮灌站。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建饮灌站28处,装机容量30台238千瓦,工程总投资1115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426万元),解决了7800人、10000余头牲畜饮用水困难,灌溉粮经作物2900余亩。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治水兴蜀、绿化全川”电视电话会议和地、县召开的1999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农机系统的广大职工全面完成饮灌站…  相似文献   

11.
以喀斯特峡谷和山地地貌典型缺水山区为例,基于气候极度干旱条件,在弄清区域水资源赋存特征和降雨时序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干旱情景下供需平衡情况。结果显示:一般干旱情景下,喀斯特峡谷区靠水窖(池)储水能满足饮水需求,喀斯特山地区地表水资源量和储存水量也达到饮水需求量,但由于利用效率低,缺水现状成为常态。气候极端干旱情况下,峡谷区地表水干枯,极度缺水时间超过2个月;山地环境地表水量大幅度减少,可用水量不足需水量50%,人畜饮水极为困难。根据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及人居格局特点,采用"集中引水,分散供水"方式,从花江示范区6km外引入流量稳定的地下水,经多级分流向南岸整个区域自流供水,解决3 850人和435头牲畜饮水安全;通过从朝营流域外5km引入稳定水供给上游使用,从而将上游水源腾出来调入中下游区域,并与当地水资源工程结合起来利用,采用多级收集洼地泉点、堵截-地下河提水方式,集中向洼地周边供水,使流域3 449人和3 446头牲畜饮水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2.
这次全省排灌工作会议在巴中召开,参观了南江县农机建设现场,既是对南江农机工作的鞭策和鼓励,也为南江进一步搞好农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认真贯彻这次全省农机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完成2000年南江县建饮灌站50处、解决1万亩农田灌溉和21人、2.5万头牲畜饮用水困难这一目标任务,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五条措施: 一抓认识深化。南江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为适应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确保抗灾夺丰收,必须改过去单一灌溉农田的提灌站建设为农田灌溉和人言饮水相结合的饮灌站建设,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发挥水资源的综合…  相似文献   

13.
仪陇县丁字桥镇松花包村,地处尖山寺下,是典型的高培旱山村,全村5社237户837人,总耕地面积768亩,栽秧面积270亩(冬水田80亩),由于受水源和提灌机具的制约,截止5月20日,全村仅栽秧15亩,占计划栽秧面积的5.6%,80%的村民尚未开秧门,尤为突出的是一社,65户只有王龙武等3户村民合伙找水栽了一亩秧,村民的人畜饮水极度困难。镇党委、政府和村、社干部心急如焚,后经多方努力,采取村、社筹集一点、县财政支持一点的办法购置提灌设备,在邻近的柏树墙村3社的群乐水库提水插栽,解决燃眉之急。5月21日,区、镇、村的有关负责人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