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黄淮地区36个夏大豆品种及品系的产量构成因素、生育特性、开花结荚动态及产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单株产量与粒数、荚数、株高、主茎节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主茎节数、荚数、粒数对产量有较大的正向直接作用.结荚高度对产量有较大的负向直接作用.早花型品种产量水平较高,高产品种均为亚有限结荚习性,其产量空间分布为垂直分布均匀型和水平分布主茎型.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产量空间分布与结荚期的叶干重和鼓粒期叶面积分布均表现一致;与品种结荚习性类型有关,一般上层型品系多为有限型,均匀型和中层型品系多为亚有限型;而结荚株高、结荚高度及主茎分枝数很大程度上影响品种的产量空间分布特性,有相对较高产量的均匀型和中层型品系与上层型品系相比,具有显著高的株高和低的结荚高度和结荚节位。源库在空间的对应和相互协调是不同产量空间分布类型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吉利豆2号是高产、高油、抗病、早熟的大豆新品种,生育日数平均118d,需活动积温2350℃。主茎结荚为主,三、四粒荚多,节间短,结荚密,株高81.9cm,秆强高抗倒伏,适宜垄作及平播。  相似文献   

4.
南方春大豆不同播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及其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继凤  赵政文 《大豆科学》1998,17(4):331-339
本文以12个南方春大豆早熟品种(系)和12个中熟品种(系)为材料,进行春,秋播试验,研究主要农艺性状的秋播变异率,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结果表明:1,两熟期组秋播变异率平均,除分枝起点为负值以外,其它11个性状在2.36%-52.88%之间,说明秋播对为结性状均有一定影响;熟期组之间各性状秋播变异率的大小亦存在较大差异,如秋播对早熟组株高,主茎节数,结荚节数,结荚高度,主茎荚数和百粒重的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大豆株型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东北地区大豆株型的演变王金陵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以结荚习性为主体的大豆的株型,是自分枝性强、主茎不明显、植株高大蔓化的典型无限结英习性,经过主茎逐渐发达,分枝减少,株高降低,直立性提高的无限结荚习性品种,进而向主茎明显,分枝少,主茎节多、荚多、秆强的无...  相似文献   

6.
“红丰12”是高产、高脂肪中熟品种,生育日数平均120d,需活动积温2351.1℃。主茎结荚为主,三四粒荚粒多,节间短,结荚密,株高75cm左右,秆强抗倒伏,适宜垄作及密植栽培。  相似文献   

7.
夏大豆群体结构对不同类型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南方地区选择不同类型的代表品种,研究不同密度及同密度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密度与株行距配置显著地影响产量,品种类型不同,其对密度要求不同,主茎结荚型品种密度以3.0万株/亩为宜,而分枝型品种以1.0-1.5万株/亩为宜,相同密度下株行距愈接近,则产量愈高,因而建议均匀种植。文中分析讨论了密度对产量影响的原因,并对结论的应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甜菜新品种甘糖三号是以两个抗病高糖品系杂交而成的二倍体甜菜新品种,其亲本品系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该品种块根产量高,工艺品质好,抗黄化毒病和白粉病,经区试结果,平均块根产量比对照增产10.4%,含糖率(18.16%)提高0.45%,产糖量比对照增加13.1%。  相似文献   

9.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应用DPS统计软件对18个花生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考种数据进行变异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高、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荚果数变异系数较大。主茎高与侧枝长、百果重与百仁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荚果产量与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均呈正相关,与出米率呈负相关。18个花生品系因参与聚类的性状组合不同而聚类结果各异,综合性状的聚类在D2=5.91水平下分为4大类,其中第一类(1号和13号品系)和第四类(8、11、18)表现良好,值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人工掐顶对大豆株型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豆掐顶显著增加掐顶下部节位分枝的发生,改变株型结构,株高降低,成熟期推迟,主茎、分枝结荚比例改变,单株结荚数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冀豆7号(原名3321),是由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培育而成,亲本组合为威莱姆斯×冀承豆1号,1992年3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决审定名。该品种株高80厘米左右,亚有限结荚习性,卵圆形叶,叶色浓绿,灰色茸毛,以主茎结荚为主,上下结荚均匀。株型紧凑,分枝少,主茎17—19节,叶柄与茎秆夹角小,植株顶部叶片上冲,秆强抗倒伏,适宜密植,抗旱、耐渍性强。单株结荚35个左右,以三粒荚为主,百粒重18克左右。黄皮、粒圆、淡脐、品质好,蛋白质含量43.08%、脂肪含量20.13%,属双高优质品种。榨油率及出豆腐率高,深受大豆加工和消费者欢迎。在生产上抗病毒病,霜霉病、角斑病和孢囊线虫病。生育期90天左右,一般比冀豆4号和鲁豆2号早熟7天左右,在河北省夏播区6月底播种也能正常成熟。在河南省南阳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两个早熟大豆品种(有限结荚型早熟7号及无限结荚型车熟14号),在北京夏播.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夏大豆主茎上叶原基在播种后一个月内全部形成;主茎相邻叶片展平的间隔时间存在两个转折点,花期叶片展平速度快;结荚后单株保留的荚数与单株叶片干重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籽粒产量与开花、鼓粒期植株叶片干重及单株地上部总于重密切相关;夏大豆靠主茎中、上部节位形成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辽宁省主栽大豆品种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当前辽宁省主栽的两种不同结荚习性的4个大豆品种,对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两种结荚类型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构成性状、群体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有限结荚类型品种辽豆15号和铁丰29号适宜种植密度在12万-15万株/hm^2;亚有限结荚类型品种辽豆21号和铁丰31号适宜种植密度在18万株/hm^2左右。随种植密度增加,品种的株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呈现递增趋势,而有效分枝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等性状及籽粒脂肪含量呈现递减趋势;种植密度对不同结荚类型大豆品种的主茎节数、百粒重和群体产量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野生大豆抗旱性鉴定及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史宏  刘学义 《大豆科学》2003,22(4):264-268
1999年对410份野生大豆进行抗旱性初步评价基础上,2000—2002年对13份野生大豆做进一步抗旱性评价,并与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的抗旱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野生大豆中存在高度抗旱基因型,其中ZYD1936、ZYD3654的平均抗旱系数大于0.6500,系1级抗旱材料,且抗旱性稳定。平均抗旱系数与株高、结荚高度、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均呈负相关,与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呈正相关。高度抗旱野生资源的特点:生育日数120天左右,株高200cm左右,主茎明显,主茎节数较多,分枝数较少且短,结荚部位较低;中型椭圆叶,紫花,棕毛,无限结荚蔓生习性;小粒、黑种皮、椭圆粒,以二、三粒荚为主,一粒荚次之,四粒荚较少,一级抗旱材料的四粒荚比栽培大豆多。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育时期淹水对花生生理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在池栽条件下进行,以花生品种农大818、湘花2008和鲁花11号为材料,采用人工淹水的方法探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淹水对花生植株性状、生理性状及荚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及开花期淹水均降低了植株的主茎高、侧枝长及分枝数,但增加了主茎绿叶数、主茎倒3叶净光合速率及光化学反应效率;结荚期淹水对植株主茎高、侧枝长及分枝数的影响不显著,却降低了主茎绿叶数、主茎倒3叶净光合速率及光化学反应效率。不同生育时期淹水均显著降低了花生荚果产量,以结荚期淹水减产幅度最大,其次是开花期淹水,减产幅度最小的是苗期淹水。不同品种相比以农大818淹水减产最严重,说明农大818最不耐涝。此外,除苗期淹水外,开花期和结荚期淹水都显著降低了粗脂肪含量和O/L比值,但增加了花生籽仁中的粗蛋白、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6.
荫蔽对大豆主要性状的影响及大豆耐荫性鉴定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模拟间套种的荫蔽条件,设置不同的遮光处理,研究荫蔽对大豆13个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结荚期株高、收获期株高、最低结荚高度、结荚期生物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和百粒重等8个性状发生显著变异,变异与荫蔽程度极显著相关,其中,前3者为正相关,其余5性状为负相关;结荚节位和主茎直径变异极显著,分枝数变异显著,但与荫蔽程度相关性不显著;主茎节数和单株瘪荚数变异不显著。选择受荫蔽影响显著且与荫蔽相关性显著的株高、最低结荚高度、结荚期生物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等7个性状为指标性状,以综合耐荫系数为指标,采用综合方法评定大豆种质的耐荫性,将耐荫性鉴定级别划分为五级。  相似文献   

17.
1993-1994年度小麦生长季节在两个地点对新育成的小麦品系(福繁11,福绵2号,福太2号,86-5,晋914435,586,系6)进行了品比试验,对照品种为晋麦2148。结果:两点平均,参试品系产量水平为144.7-204.1kg。福太2号和586比对照减产11.4%和11.7%;86-5比对照增产2.5%,其余4个品系比照增产1.4-4.5%。多数品系有效穗和穗粒数比对照略多或相仿,千粒重有  相似文献   

18.
用化学药剂杀死雄蕊,且不损伤雌蕊的正常受精能力,从而选配、筛选杂交组合和生产杂交种种子,是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技术途径之一。笔者于1998年引进西南农业大学研制的20%化学杂交剂Ⅰ号,并就不同棉花品种和不同使用浓度进行了试验。1 对株高的影响喷施化学杂交剂Ⅰ号后,棉花的主茎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喷施浓度越高,主茎生长受抑制程度越重。据8月1日第一次用药后第26天对泗棉3号、苏棉16号和9505品系株高的调查表明,喷施浓度越高,植株越矮(表1)。       表1 对棉花株高的影响    cm品…  相似文献   

19.
2002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大豆品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津 《大豆科学》2002,21(2):155-159
1 黑农 4 2号1.2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所育种一室 ,于 1992年以哈 90 - 33- 2为母本 ,农大 870 3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采用常规育种途径育成。原品系代号为哈 96 - 4342。1 2 产量表现1999- 2 0 0 1年区试平均产量 2 815 .11kg/hm2 ,比标准品种黑农 37增产 10 .16 % ;2 0 0 1年生试平均产量 2 6 6 9.4kg/hm2 ,比标准品种黑农 37增产12 .8%。1 3 特征特性株高 80 - 90cm ,株型收敛 ,以主茎结荚为主 ,有一定分枝 ,亚有限结荚习性 ,上下结荚均匀。白花 ,灰毛 ,披针形叶 ,三、四粒荚多 ,百粒重 2 0 g左右 ,子粒圆形 …  相似文献   

20.
大豆新品种菏豆16号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平 《大豆科技》2009,(6):62-62,64
菏豆16号为中熟夏大豆品种,2007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植株繁茂、主茎节数多、单节结荚多、抗倒伏、高产稳产等特点。该品种适宜于6月5日至6月20日播种,密度1.3~1.8万株/667m^2,底肥、追肥合理施用,及时灌溉和防治病虫害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