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广大茶企积极应对,努力探寻茶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茶旅融合"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便是这一探索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文章以湖北邓村绿茶集团为例,分析了"茶旅融合"协同发展的机缘,总结了"茶旅融合"促进茶产业发展的路径,提出了"茶旅融合"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以期对鄂茶产业乃至全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茶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融合是两者发展的内在需求,在"以旅兴茶、以茶促旅"的战略背景下,两者融合发展已成共识。以安徽省为例,借用耦合模型,定量分析2003~2016年安徽省茶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安徽省茶旅两大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增速明显,综合协调指数波动上升,耦合度趋于稳定,耦合协调度值从2003年的0.15增加到2016年的0.69,标志着茶旅耦合等级由严重失调步入初级协调阶段。最后提出安徽省茶旅产业融合路径,从政府引导布局、加强茶旅示范基地建设、塑造安徽茶文化旅游形象、丰富茶文化旅游商品及培养茶旅一体化人才等5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梳理和分析淳安茶产业发展区位优势及存在的制约因素,依托“三茶”统筹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浙江茶产业发展规划,以发展高品质淳安千岛湖鸠坑茶为目标,结合茶文旅融合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等进行研究,从提升鸠坑茶产业附加值,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打造淳安县域茶文旅产业发展新标杆的多元维度提供对策和建议,从而推进淳安茶产业全面振兴和乡村共富先行。  相似文献   

4.
基于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理念,总结福建省福安茶产业创新升级的实践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借鉴周边产茶县市的茶产业创新升级实践经验,结合福安发展茶产业优势,分析福安市的茶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关于体验中心实施、品牌建设、购买渠道、荣誉转化、产业链延伸、茶旅落地的发展问题。文章提出促进当地茶产业创新升级的机制与途径,提出通过政企合作来提升集群规模性,通过搭建大众茶叶集市来下沉茶叶市场,挖掘当地茶旅资源等对策建议,并以茶王街的发展为例作出规划尝试,以期促进福安茶产业创新升级。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茶产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是茶树的原产地。但是当前我国茶业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国茶产业发展将受到市场需求与生产要素的双重制约,我们应当推动持续发展,培育产业后劲,促进增量提质,加快转型升级,优化调整结构,积极应对挑战,以求充分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当前发展形势出发,指出了茶旅融合发展在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旅游中的重要意义。并从彭溪镇茶旅融合发展具备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发展的条件和必要性,针对性地提出了茶旅融合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彭溪镇茶产业转型升级和旅游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产业变革的主旋律.一大批茶企开始注重利用引进先进技术、数字化人才等手段实现数字化运营,克服茶企传统运营模式中存在的供需匹配难、供应链运作效率差、同行同质化恶性竞争和品牌效应低等弊端.因此,如何实现数字化背景下运营模式的转型升级已然成为各茶企关...  相似文献   

8.
作为传统茶产区的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拥有2.35万hm2优质茶叶基地,公用品牌"蒙顶山茶"入围全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名山茶产业发展瓶颈逐步显现.文章梳理名山区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突破方案.  相似文献   

9.
方玲  吕立哲  金开关  赵丰华  郑杰 《茶叶》2011,37(3):133-136
茶产业是信阳的优势和支柱产业,对当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信阳茶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产业聚集。本文根据GEM模型从基础、主体、市场三个方面对信阳茶产业竞争力做出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其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林黎 《福建茶叶》2023,(10):1-5
本文围绕南平市茶产业发展,通过对南平市“三茶”统筹发展相关数据采集和实地调研,采用SWOT法,分析南平市茶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提出茶文化发展需要围绕现代社会之“美”,茶科技的发展秉承传承与创新,强调“三茶”统筹意义在于统筹,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金山银山”的新理念,推动“三茶”融合,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阐述了“茶产业大有前途”,要打出品牌,做大做强茶产业。宣扬了习近平总书记“茶叙外交”,体现茶文化自信,融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同时还记叙了福建省强化茶叶科技,激发茶产业内动力,促进绿色生态、文明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闽在考察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时所提出的统筹“三茶”论述为指引,在简要回顾分析了2022年福建和我国茶业战线上所取得的主要业绩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茶文化要挖掘乡村文化底蕴,提升茶叶品牌价值;茶产业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茶叶产值;茶科技要创新科技手段,提升茶产业竞争力;‘三茶’融合,要标准化先行”的促进茶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以振兴福建乡村产业。  相似文献   

14.
翁蔚 《中国茶叶》2014,(1):32-32
近日,从浙江省农业厅传来喜讯,余姚市姚江源茶叶茶机有限公司、余姚市屹立茶厂和余姚市四窗岩茶叶有限公司3家茶企被浙江省农业厅评定为浙江省标准化名茶厂,这是余姚市“浙江省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升级转化工程”顺利实施推进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5.
浅议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书魁 《茶叶》2019,45(2):93-96
茶旅融合与互动发展是茶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于破解茶产业利润增长瓶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浅析茶旅融合互动发展对产业的促进作用,结合浙江省茶旅产业的实践案例和模式提出推进茶旅融合发展的建议与途径,以期为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产业升级发展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一,茶叶生产贸易规模大,茶叶生产优势区域已经形成,茶叶产品特色明显,市场竞争力很强。茶已从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发展到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曲茶”,从生活必需品发展到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品质生活需求。因此,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茶饮料,正在成为21世纪的“健康、时尚的世界饮品”,茶产业更是前景光明的朝阳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征途中也遇到了不少成长中的烦恼,解决制约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7.
曹绪勇  陈砚平 《茶叶》2014,40(3):169-171
宜都市农业(机)技术推广部门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推行茶园生产机械化、标准化建设,助推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台湾省美人茶与大陆美人茶一脉相承,具有良好的产业融合发展基础。文章梳理海峡两岸美人茶的起源、发展过程和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合作机遇,提出海峡两岸美人茶融合发展策略。研究认为,台湾省美人茶产区在美人茶品种、茶园管理、产品品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保持优势,福建省大田县和广东省紫金县是大陆美人茶的活跃产区,海峡两岸美人茶发展中既存在知名度不够高、机械化程度低和合作交流有待拓展等主要问题,也面临海峡两岸美人茶产业融合发展和茶人看好美人茶发展的良好机遇。文章提出海峡两岸美人茶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在于深化两岸美人茶创新研究与赛事交流、共同讲好美人茶故事、联合拓展美人茶消费群体和加快培育“大田美人茶”区域公用品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茶产业是福建省的支柱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在国家大力鼓励智慧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推进传统茶业向智慧茶业转型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智慧农业(茶业)发展面临的人才问题,介绍了福建农林大学以特色专业-茶学为核心培养智慧农业专业人才的实例,提出了智慧茶业产业集群打造对策,以期为福建省智慧农业尤其是智慧茶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茶产业是武夷山市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该市注重提升茶品质、茶品味、茶品牌,全力打造茶文旅融合项目,开展绿色生态茶园推广和“三茶”统筹创新推进工作,巩固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发展内动力,注重产业发展形势,强化产业管理营销,健全产业发展体系,开展茶叶生产技术培训,完善茶叶溯源体系建设,品牌影响持续扩大,产业发展规范有序,文化宣传力度加大,生态茶园与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支撑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着力打造“三茶统筹”先行示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