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9 毫秒
1.
试验旨在对商品肉鸡层叠式立体养殖模式的环境参数进行监控,分析不同季节笼养肉鸡环境参数的差异,为科学养殖提供数据支撑。选择规模化肉鸡养殖场的同一栋鸡舍,在秋季和冬季饲养周期中,采用分次多点测量法,连续监测3~6周龄肉鸡舍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测定点均匀分布在舍内4个位置,比较秋季和冬季舍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肉鸡生长后期,冬季舍内环境温度略高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秋季舍内湿度显著高于冬季(P<0.05),两个季节的温湿度均可满足不同日龄肉鸡生长需求。有害气体和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冬季舍内氨气浓度略高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舍内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秋季(P<0.05);同时冬季舍内空气微生物总菌数显著高于秋季(P<0.05)。层叠式立体笼养肉鸡舍内温度在不同季节可保持恒定;在冬季饲养期,舍内湿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空气微生物总菌数升高。因此,冬季饲养肉鸡在做好保温的同时应适当增加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传统肉种鸡舍内主要内环境参数时空分布规律,采用自动检测仪器开展舍内主要内环境参数监测,测定期内各环境参数平均值分别为:氨气5.98 mg/m3、二氧化碳1 485.51 mg/m3、硫化氢0.028 mg/m3,温度9.14℃,相对湿度84.54%。从时间上分布,早晚有害气体浓度都较高,与夜间封闭门窗保温有关;从水平分布上,环境参数除二氧化碳外,分布较为均匀;在垂直方向上,舍内有害气体浓度与温度均随测定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综合监测表明:传统肉种鸡舍内环境参数虽接近或低于国家相关标准,但均匀度较差,且受舍外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是温度和相对湿度,生产中需要增加通风换气系统以及辅助加热装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层叠式立体笼养肉鸡舍舍内环境参数变化规律,采用分次多点测量法,对山西省某公司养殖基地的一栋上述鸡舍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氨气和空气菌落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舍内近风机端位置的温度在不同日龄均高于其他位置,舍内不同位置湿度无显著差异(P0.05),靠近湿帘端附近的空气中氨气浓度与其他位置相比较低(P0.05),从近湿帘端位置到近风机端位置,舍内二氧化碳浓度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日龄的增加,舍内菌落总数含量逐渐升高,在近风机端位置的空气菌落总数显著高于舍内其他位置(P0.05)。在垂直方向上,笼养肉鸡上中下三层之间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氨气和空气菌落总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相关数据还表明舍内环境温度保持在20℃左右,湿度保持在40%~50%,能够满足不同日龄肉鸡生长所需温湿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超长鸭舍内环境气体参数的分布规律以及变化趋势,以期为蛋鸭笼养环境控制提供参考和建议,试验对全封闭超长四层层叠式鸭舍不同季节和不同舍内位置的常见环境气体参数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氧气含量在不同季节及鸭舍不同位置基本保持在20.6%左右,硫化氢未检测出;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外界温度较低的季节(12月至次年4月)氨气和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分别为23.12 mg/kg和2 322 mg/kg,明显高于外界温度较高季节(5—8月)的10.48 mg/kg和864.72 mg/kg,秋季温度降低时浓度随之增高;超长鸭舍中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在纵向和垂直方向上表现为上层高于下层(P0.05),出风端高于进风端,在横向分布上(不同列之间)差异不显著或差异幅度较小;一天之内清晨的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高于正午和傍晚。结果表明,温度对于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有重要影响,超长鸭舍应及时清理粪便以及加强上层和出风端空气流通,并加强秋冬季空气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5.
对川姣集团法式产仔猪舍内主要环境参数进行了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监测结果表明,哺乳母猪周围环境指标比较理想,其各种指标值为:氨气20.72(mL/m3),硫化氢气体为0.31/(mL/m3),二氧化碳996.14/(mL/m3),温度22.26℃、湿度66.16%,风速0.04 m/s;时间规律分布结果表明,舍内各时间阶段内环境参数最大平均值与最小平均值间差值较小,环境比较稳定,其值为:氨气2.33/(mL/m3)、硫化氢0.12/(mL/m3)、二氧化碳265.78/(mL/m3)、温度1.44℃、湿度7.98%、风速0.04 m/s;空间规律分布结果表明,舍内各层环境指标最大平均值与最小平均值较小,环境比较稳定,其值为:氨气2.27/(mL/m3)、硫化氢0.02/(mL/m3)、二氧化碳126.37/(mL/m3)、温度1.56℃、湿度3.17%、风速0.02 m/s。由此表明,川姣集团的法式产仔猪舍内环境调控能力好,其环境调控工艺值得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全封闭式环控鸡舍内主要内环境参数时空分布规律,指导养殖设施设备的设计与布置,采用自动检测仪器对全封闭式环控肉鸡育雏育成舍开展舍内主要内环境参数监测,利用统计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封闭式环控肉鸡育雏育成舍内环境参数在时间分布上,均匀度好,环境比较稳定,除二氧化碳外,都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空间分布规律,垂直方向上均匀度好,环境比较稳定,除相对湿度外,其他环境参数均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水平方向,受风机作用影响温湿度均匀度较差,除相对湿度外,环境参数中部高于前后两端。  相似文献   

7.
正1畜禽舍内有害气体的来源畜禽舍内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一是畜禽机体代谢产生,畜禽呼吸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畜禽舍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二是大量未消化吸收的蛋白质经过胃肠道排出体外,经过微生物分解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三是肉鸡代谢产生的尿酸在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尿囊素,尿囊素进一步分解为乙醛酸盐和尿素,尿素在尿素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气和二氧化碳;四是畜禽生产过程中散落的饲料残渣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在一定的通风和保温措施及粪污清理方式下,冬季兔舍内的主要环境参数水平,对室内笼养兔舍内的温湿度及氨气(NH_3)、硫化氢(H_2S)和氧气(O_2)含量进行了测定。一周检测结果表明,在没有采取供暖措施的条件下(夜间关闭门窗),舍内平均温度可以维持在4.3±1.22℃(早晨)和5.3±1.18℃(中午);舍内湿度平均79.9±6.03%(早晨)和47.0±19.0%(中午);早晨兔舍内的平均氨气浓度为1.9±0.73 ppm,中午未检出;早晨和中午舍内硫化氢气体未检出;早晨和中午的氧气含量均为20.2±0.06%(v/v)。根据检测结果,山东省室内笼养兔舍冬季在没有采取供暖措施的条件下,通过夜间关闭门窗,可使舍内温度维持在4℃以上,种兔群可以正常进行繁殖生产。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对夏季四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鸭舍环境参数进行测定与分析,以期为蛋鸭层叠式笼养舍环境控制提供参考。分别以开启10台、12台和14台风机四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鸭舍为研究对象,使用风速测定仪和红外式气体检测仪于每天6∶00~8∶00、12∶00~14∶00和18∶00~20∶00对鸭舍水平方向不同位置的环境质量参数(包括温度、相对湿度、CO_2浓度和风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夏季在采取纵向通风的模式下,四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鸭舍平均温度为27.62℃、相对湿度为77.91%、CO_2浓度为483.81 mg/m~3、风速为1.47 m/s,不同测定点之间环境质量存在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鸭舍内温度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CO_2浓度和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对湿度与CO_2浓度和风速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O_2浓度与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由此可见四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鸭舍内不同位置环境质量参数存在差异,综合考虑能耗及舍内环境参数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开启12台风机可以取得最佳的舍内环境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取50周龄的海兰褐蛋鸡,相同饲喂条件下,在饲养环境相当的两栋鸡舍(A、B)进行试验。对鸡舍A连续2 d喷施微生态喷雾剂,对鸡舍B进行微生态喷雾剂和化学消毒剂聚维酮碘联合喷施,分别检测蛋鸡舍内5个不同检测点的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浓度。结果表明:连续2 d喷施微生态喷雾剂可有效降低蛋鸡舍内氨气和硫化氢浓度,达到有效改善蛋鸡舍内环境的目的;化学消毒剂聚维酮碘在降低氨气、硫化氢浓度上发挥作用所需时间较长,效果不如微生态制剂。但化学消毒剂聚维酮碘可降低鸡舍二氧化碳浓度,而微生态喷雾剂对鸡舍二氧化碳浓度无显著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肉鸡养殖规模化水平越来越高,立体化笼养模式也越发普遍,层叠式、集约化笼养提高肉鸡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对养殖环境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肉鸡养殖品种特别是白羽肉鸡主要来自美国等外来品种,对环境适应力差、抗逆性弱,而规模化立体笼养肉鸡舍空间相对狭窄,饲养密度高,鸡舍内环境参数的管理与调控是决定肉鸡能否发挥其遗传潜...  相似文献   

12.
鸡舍通风换气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舍内空气清洁卫生,排出粉尘、氨气、二氧化碳等废气,满足鸡群对新鲜氧气的需要。舍内空气质量要求氨气浓度小于20毫克/升,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5%,硫化氢浓度小于6.6毫克/升,维持舍内小环境的相对稳定,缩小昼夜温差。做好秋冬季节的通风工作,应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目标温度、  相似文献   

13.
肉鸡腹水症是肉鸡因缺氧而导致循环障碍.继而形成以腹腔积水为特征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加强饲养管理、控制环境因素是防止鸣腹水症发生的关键。一、鸡舍环境控制腹水症的主要诱发因素是鸡舍内的空气污染。待别是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超标.从而造成鸡体严重缺氧.引起应激反应.产生心包积液、腹腔积液、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使鸡患腹水症。舍内环境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鸡舍通风换气。保持鸡舍内的空气新鲜是维持鸡健康的重要环节。一些养鸡户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造成舍内有害气体积聚而诱发腹…  相似文献   

14.
在全环境控制条件下,对采用水泡粪工艺与刮粪工艺的猪舍内环境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妊娠舍内温度采用水泡粪工艺较刮粪工艺高2.67℃,妊娠舍的二氧化碳(CO 2)浓度差异不显著,分娩舍的CO 2浓度水泡粪工艺比刮粪工艺低48%(P<0.01);水泡粪妊娠舍、分娩舍氨气(NH 3)浓度分别比刮粪工艺低60%(P<0.01)、71%(P<0.01)。由此可知,通过全环境控制技术,可平衡不同的粪尿收集工艺对猪舍内环境环境参数影响。在该研究中,有部分猪舍的环境参数不在舒适范围内,建议定期测定猪舍环境参数,并根据结果适时调节舍内环境参数,使猪只生活在舒适的舍内环境中。  相似文献   

15.
氨气对肉鸡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气是鸡舍内危害最大的气体,长期氨气应激不利于肉鸡的健康生长。加强对肉鸡舍氨气浓度的监测,研究氨气对肉鸡健康的影响以及减排措施对指导鸡舍氨气浓度的合理调控和健康养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综述舍内氨气的来源,氨气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免疫功能、呼吸道、繁殖性能、福利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舍内氨气的监测和减排措施,为深入研究氨气对肉鸡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以及合理调控肉鸡舍内氨气浓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商品肉鸡舍内主要环境因子如氧气、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浓度、细菌浓度以及温度、湿度等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各环境因子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该鸡舍内氧气浓度平均为19.6%,比舍外降低6.0%;二氧化碳浓度平均为3 673×106 mg/m3,为舍外二氧化碳浓度的8.48倍;细菌浓度平均为6.9×105 cfu/m3;舍内平均温度为24.0 ℃,相对湿度为75.5%;氨气浓度在试验期间均超过100 mg/m3;硫化氢浓度低于检测仪器最低浓度1 mg/m3。试验表明,鸡舍内空气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与氨气浓度严重超标,氧气含量不足,各环境因子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可能是导致鸡群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环境控制是肉鸡养殖技术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高浓度的有害气体会影响肉鸡的健康生长。虽然二氧化碳本身并没有毒性,但是长期生长在高浓度二氧化碳的鸡舍内可能会降低肉鸡的生长性能,危害肉鸡健康。加强研究舍内二氧化碳对畜禽健康的危害,并探索改善畜禽舍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对于畜禽健康生长和环境友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综述舍内二氧化碳的危害和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措施,为深入研究二氧化碳对肉鸡健康的影响以及合理调控舍内二氧化碳浓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畜禽废弃物有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笔者用蚯蚓处理牛粪生成的蚓粪作为空气净化剂铺在兔笼下,通过比较对照舍与试验舍中二氧化碳、氨气和硫化氢的浓度,评价蚓粪的空气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对成年兔来说,蚓粪厚1 cm,可降低舍内二氧化碳和氨气浓度,其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可降低110 ppm,氨气浓度最高可降低62.5%。因没能检测到兔舍中硫化氢的浓度,所以不确定蚓粪对其作用效果。蚓粪可用作畜禽舍内的有害气体吸附剂,特别是对氨气的吸附作用更大,可起到净化空气,改善养殖环境的作用。建议成年兔舍内3天换1次蚓粪,以保证空气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冬季比较寒冷,农村在鸡舍内多数用煤炉取暖,紧闭门窗,使舍内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氨气等及其他有毒气体浓度增大,致使肉鸡机体代谢紊乱,造成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有窗封闭式笼养育雏鸡舍为对象,于2018年3月~2019年1月开展研究鸡舍内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CO2)、氨气(NH3)、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浓度和细菌总数,并分析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季节育雏舍内环境温度满足鸡群正常需要,鸡群成活率超过97%。夏季舍内相对湿度达82.48%,并且料肉比高于春季、秋季和冬季。春季、秋季和冬季CO2浓度易超标,不同季节舍内白天温度均高于夜晚,而白天CO2浓度低于夜晚。不同季节舍内环境温度分别与相对湿度、CO2浓度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试验表明:有窗封闭式育雏鸡舍内不同季节雏鸡生长发育良好,但夏季湿度过高,春季、秋季和冬季舍内CO2浓度高于标准。建议夏季应合理控制舍内相对湿度,春秋冬季注意平衡舍内的保暖和通风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