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方法及特点肌肉或皮下注射是将稀释好的疫苗用注射器注入鸭、鹅的大腿外侧肌肉、胸部肌肉、翼根内侧肌肉或颈部皮下、胸部皮下和腿部皮下等部位。该方法剂量准确、效果良好,但劳动强度大,应激反应强。二、操作要点1.疫苗注射量适宜。疫苗的稀释和注射量应适当,量太小则操作时误差较大,量太大则操作麻烦,根据不同日龄应控制在0.2~1.0毫升/只为宜。2.注射量准确。使用连续注射器注射时,应经常核  相似文献   

2.
一、腿部打针不要打内侧因为家禽腿上的主要血管神经都在内侧,在这个部位打针易造成血管、神经的损伤,出现针眼出血、瘸腿、瘫痪等症状。二、皮下注射不要用粗针头用粗针头皮下注射因深度浅、针眼大,注入药液后易流出,易引起发炎流血。皮下注射特别是给仔禽注射要用细针  相似文献   

3.
<正>1.注射疫苗应选择在颈部皮下(1/3处)或浅层胸肌处注射,不提倡在腿肌处注射,特别是细菌苗的注射。颈部皮下正确的注射方法:一人固定鸡只,另一个人负责注射;注射时,用拇指和食指把鸡颈部(靠近翅膀处)皮肤捏起,使皮肤与颈部肌肉分离后,注射器针头以小于30度角刺入拇指与食指之间捏起的鸡颈部皮下;注射后的油苗应分布在颈部肌肉和皮肤之间。在进行胸肌注射时,应该用7~9号短针头,针头与注射部位成30度角,于胸部的上1/3处,朝背部方向刺入胸肌,不能垂直刺入。  相似文献   

4.
1注射疫苗的部位应选择在颈部皮下(下1/3处)或浅层胸肌进行注射。不提倡在腿肌注射,特别是细菌苗的注射:许多养鸡户在进行颈部皮下注射时,直接握住鸡头,注射器与颈部呈90°角进行注射,导致油苗注射到颈部肌肉内。由于颈部肌肉较少,血管、神经非常丰富,注射后容易引起鸡颈部肿胀,鸡群出现缩颈弯脖、精神不振,采食下降,消瘦、排黄绿色稀  相似文献   

5.
免疫操作方面 操作方法不当滴鼻、点眼时滴得过快、滴量不足或过多都影响免疫效果.、有的滴下疫苗未等鸡完全吸入即将鸡放开,有的滴后从鸡眼角、鼻孔流出甚至被鸡头甩掉,这些在生产中常常发生。皮下注射时针头常刺穿皮肤,疫苗射出。胸部注射时将疫苗误注入胸、腹腔。颈皮下注射误入颈椎或小鸡脑部,腿部注射误入股部内侧,常使鸡只出现神经症状、瘫痪和死亡。连续注射不采取任何消毒措施,很少更换针头。注射油苗时,由于油苗黏稠,往往产生空排或量不足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治疗中,由于兽医操作不当和宠物惊恐、乱动等原因常导致静脉注射失败或多次注射。合格的兽医应对动物的解剖位置充分了解,特别是静脉注射中的血管位置。实践证明,犬、猫静脉注射选择前肢内侧皮下头静脉和后肢小隐静脉注射最为合适。其他部位的静脉血管不容易观察分辨,也不适合保定。前肢内侧皮下头静脉位于尺  相似文献   

7.
应用关节内窥镜对奶牛腕关节的进镜部位和滑膜形态进行了研究。桡腕关节的进镜部位在关节前方正中偏内侧 ,在腕桡侧伸肌腱内侧和腕斜伸肌腱 (拇长外展肌 )之间的三角区 ,再向内为副皮下静脉及桡神经浅支 ,腕间关节在腕桡侧伸肌腱的两侧均可。关节滑膜和绒毛形态在不同的关节及同一关节的不同部位都不尽相同。一般在关节囊突出最明显的部位绒毛密集且长 ,靠近关节面和韧带内侧绒毛短或没有绒毛  相似文献   

8.
疫苗的接种方法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大多数疫苗都是通过这一途径免疫。注射部位多在耳根皮下,皮下组织吸收比较缓慢而均匀,油类疫苗不宜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将疫苗注射于肌肉内,注射时注意针头要足够长,以保证疫苗确实注入肌肉内。超前免疫  相似文献   

9.
<正>1.注射疫苗的部位。建议在颈部皮下(下1/3处)或浅层胸肌进行注射,不提倡在腿肌注射。许多养鸡户在进行颈部皮下注射时,直接握住鸡头,注射器与鸡只颈部呈90°进针,导致油苗注射进颈部肌肉。由于鸡只颈部肌肉较少,血管、神经非常丰富,这样就容易引起颈部肿胀,鸡群出现缩颈弯脖,精神不振,采食下降,消瘦,排黄绿色稀粪等症状。如果注射部位靠近鸡只头部,则易在注射疫苗后7天左右出现肿头肿脸。鸡只颈部皮下注射的正确方法是:一人保定鸡只,另一人负责注射,注射人员用拇指和食指把鸡只颈部(靠近翅膀处)皮肤捏起,使其与颈部肌肉分离,再将注射器针头以小于30°的角度扎入,  相似文献   

10.
<正>1.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这种菌苗主要用于怀孕母羊,在其分娩前20~30天和10~20天时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为两后腿内侧皮下,用量分别为每只2毫升和3毫升,一般注射后10天产生免疫力。羔羊通过吮乳获得被动免疫,免疫期5个月。2.羊四联苗或五联苗。四联苗即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苗,五联苗即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苗,一般于每年3月初和9月下旬分  相似文献   

11.
黄力 《农技服务》2005,(1):47-47
<正>及时给肉用羊施用疫苗,可防止多种疾病,提高养殖效益,其常用疫苗主要有以下十种。1、羔羊痢疾氢氢化铝菌苗预防羔羊痢疾,在怀孕母羊分娩前20~30 天和10-20天时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分别在两后腿内侧皮下,疫苗用量分别为每只2毫升和3毫升,注射后10天产生免疫力。羔羊通过吃奶获得被动免疫,免疫期5个月。  相似文献   

12.
苦马豆素-BSA对家兔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用完全福氏佐剂对 14只家兔进行基础免疫 10 d后 ,将家兔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7只 ,1组为苦马豆素 - BSA免疫组 ,另 1组为对照。首免时免疫组每只兔四足掌共注射 0 .8m L,两侧大腿内侧肌肉各注射 0 .3m L,两侧颈部皮下各注射 0 .3m L,免疫总剂量为 2 m L/只 ,抗原含量 2 m g/ m L。 5周后第 1次加强免疫 ,免疫组每只兔两侧大腿内侧肌肉各注射 0 .5 m L,背部皮下 4点注射 ,每点 0 .2 5 m L,免疫总剂量为 2 m L/只 ,抗原含量 3mg/ m L。 1周后试血。 10 d后第 2次加强免疫 ,免疫途径与第 1次加强免疫相同 ,免疫总剂量为 2 m L/只 ,抗原含量 6 mg/ m L。1周后试血。结果表明 ,苦马豆素 - BSA第 1次加强免疫 1周后 ,1~ 7号兔都产生了抗体 ,间接血凝试验测定的抗体滴度分别为 2 1 ,2 1 ,2 2 ,2 1 ,2 1 ,2 2和 2 2 ,间接 EL ISA试验测定的抗体滴度分别为 2 2 ,2 2 ,2 3,2 2 ,2 2 ,2 3和 2 3。第 2次加强免疫 1周后试血 ,1~ 7号兔抗体滴度都明显升高 ,间接血凝试验测定的抗体滴度分别为 2 6 ,2 6 ,2 8,2 7,2 7,2 8和 2 8,间接 EL ISA试验测定的抗体滴度分别为 2 7,2 7,2 9,2 8,2 8,2 9和 2 9。  相似文献   

13.
及时给肉用羊施用疫苗,可防止多种疾病,提高养殖效益,其常用疫苗主要有以下10种。1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预防羔羊痢疾,在怀孕母羊分娩前20~30天和10~20天时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分别在两后腿内侧皮下,疫苗用量分别为每只2毫升和3毫升,注射后10天产生免疫力。羔羊通过吃奶获得被  相似文献   

14.
主要探讨在小鼠不同部位皮下注射DNA疫苗对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为DNA疫苗在体内获得高滴度抗体提供优化条件.用RT-PCR从人肺癌细胞株A459中克隆VEGF片段,并插入pVAX1质粒构建pVAX1-VEGF真核表达质粒;在耳廓、胸部、腹部、尾跟部、背部及足垫的皮下注射1μg/μL pVAX1-VEGF疫苗DNA 100μL,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抗原表达及其IgG抗体分布,测定血清中IgG2a和IgG1两亚型水平.实验结果发现:耳廓、胸部、腹部免疫产生的VEGF抗原较快,其中耳廓免疫产生的体液免疫最快最强,与胸部、腹部、背部、尾根及足垫免疫产生的体液免疫反应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pVAX1-VEGF疫苗组与pVAX1对照组的体液免疫差异显著,但pVAX1-VEGF疫苗组主要产生IgG2a型抗体.上述结果表明:所构建人VEGF的DNA疫苗能在小鼠体内有效表达,不同部位皮下免疫后均能产生抗VEGF的IgG抗体,以IgG2a抗体为主;但就抗原表达、抗体及IgG2a而言,以耳廓皮下接种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一、注射疫苗的部位应选择在颈部皮下(下1/3处)或浅层胸肌进行注射不提倡在腿肌注射,特别是细菌苗的注射。颈部皮下正确的注射方法是:一人保定鸡只,另一个人负责注射。注  相似文献   

16.
不同部位皮下注射DNA疫苗对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在小鼠不同部位皮下注射DNA疫苗对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为DNA疫苗在体内获得高滴度抗体提供优化条件. 用RT-PCR从人肺癌细胞株A459中克隆VEGF片段, 并插入pVAX1质粒构建pVAX1-VEGF真核表达质粒; 在耳廓、胸部、腹部、尾跟部、背部及足垫的皮下注射1 μg/μL pVAX1-VEGF疫苗DNA 100 μL, 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抗原表达及其IgG抗体分布, 测定血清中IgG2a和IgG1两亚型水平. 实验结果发现: 耳廓、胸部、腹部免疫产生的VEGF抗原较快, 其中耳廓免疫产生的体液免疫最快最强, 与胸部、腹部、背部、尾根及足垫免疫产生的体液免疫反应相比, 具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pVAX1-VEGF疫苗组与pVAX1对照组的体液免疫差异显著, 但pVAX1-VEGF疫苗组主要产生IgG2a型抗体. 上述结果表明: 所构建人VEGF的DNA疫苗能在小鼠体内有效表达, 不同部位皮下免疫后均能产生抗VEGF的IgG抗体, 以IgG2a抗体为主; 但就抗原表达、抗体及IgG2a而言, 以耳廓皮下接种最佳.  相似文献   

17.
张跃国 《吉林农业》2009,(10):36-37
1.注射法 1.1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的部位在家禽的颈背中部或稍低处。局部消毒后,用食指和拇指将颈背部皮肤捏起呈三角形,使之形成一个囊,在囊下部注入针头,方向白头部插向体内,按量注入即可。本办法适用于接种弱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如鸡马立克氏病疫苗、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等。  相似文献   

18.
黄力 《吉林农业》2005,(3):31-31
及时给肉羊施用疫苗,可防止多种疾病,提高养殖效益。其常用的疫苗主要有以下十种。一、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用于怀孕母羊,在怀孕母羊分娩前20~30天和10~20天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分别在两后腿内侧皮下,疫苗用量分别为2ml和3ml。注射疫苗后10天产生免疫力。羔羊通过吃奶获得被动免疫,免疫期5个月。二、羊四联苗和羊五联苗羊四联苗即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苗。五联苗即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苗。每年于2月底3月初和9月下旬分2次接种,接种时不论羊只大小,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ml,注射疫苗14天后产生免疫力。三、羊痘鸡…  相似文献   

19.
1.注射法 1.1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的部位在家禽的颈背中部或稍低处.局部消毒后.用食指和拇指将颈背部皮肤捏起呈三角形,使之形成一个囊,在囊下部注人针头,方向白头部插向体内,按量注入即可.本办法适用于接种弱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如鸡马立克氏病疫苗、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等.  相似文献   

20.
1.注射法 1.1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的部位在家禽的颈背中部或稍低处.局部消毒后.用食指和拇指将颈背部皮肤捏起呈三角形,使之形成一个囊,在囊下部注人针头,方向白头部插向体内,按量注入即可.本办法适用于接种弱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如鸡马立克氏病疫苗、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