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新美系杜洛克在生长期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从而探索其适宜的营养水平。结果表明:①在该试验条件下,能量水平对该阶段杜洛克的料重比有显著的影响(P0.05);蛋白水平对其生产性能均未达到显著影响(P0.05);钙、磷水平对生长期新美系杜洛克日采食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②能量水平对生长期新美系杜洛克总能的表观消化率达到显著影响(P0.05),总能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随着能量水平的提高而递增。蛋白水平对其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达到显著影响(P0.05)。钙、磷水平对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达到极显著影响(P0.01)。这表明,在生长阶段新美系杜洛克适宜的消化能为15.1MJ/kg,粗蛋白为18.65%,钙为1.5%和磷为0.75%;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体重为(40±1)kg的健康新美系长白猪为试验动物,采用4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能量、粗蛋白、钙和磷水平对新美系长白猪育肥阶段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能量、蛋白、钙、磷对末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能量、粗蛋白、钙和磷水平对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②钙水平对猪的胴体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能量对背膘P2点、肌肉厚度有显著的影响(P<0.05),粗蛋白对背膘P1点有显著影响(P<0.05),磷对猪肌肉厚度、背膘P2点和瘦肉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40~70kg阶段生产性能方面美系长白猪适宜的营养水平为:13.81MJ/kg能量、18.00%粗蛋白、1.70%钙和0.75%磷。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能量、粗蛋白质、钙和磷水平对育肥期新美系杜洛克原种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70~90 kg新美系杜洛克日粮中这4种养分的适宜含量。试验选择胎次、断奶日龄及日龄基本相近的体重为(65±2)kg健康新美系杜洛克原种猪36头,采用4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表明:①日粮能量、粗蛋白质和钙水平对生长性能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磷水平对日采食量的影响显著(P0.05);②随着能量、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能量、蛋白质的血清代谢产物呈现出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钙、磷水平升高,血清钙、磷的含量升高,不同磷水平对血清磷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新美系杜洛克在育肥期适宜的能量、蛋白质、钙和磷水平分别为14.2 MJ/kg、18.6%、1.25%和0.73%。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美系长白猪(20±1)kg为试验动物,采用4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20~40 kg美系长白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能量水平对干物质、粗蛋白、磷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对粗纤维和钙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对能量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2)不同粗蛋白水平对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对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3)不同钙水平对粗蛋白和钙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对其他养分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4)不同磷水平对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对粗灰分、钙和磷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从各养分消化率分析看, 养分消化方面最佳的营养水平为,能量14.23 MJ/kg、粗蛋白19.50 %、钙0.80 %和磷0.60 %.  相似文献   

5.
新美系长白猪育肥期适宜营养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质量为(40±1)kg的36头健康新美系长白猪为试验动物,采用4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能量、粗蛋白、钙和磷水平对新美系长白猪育肥阶段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能量和磷水平对对末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对日增质量有极显著的影响;不同粗蛋白和钙水平对末质量和日增质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2)能量对血清T-Cho和GLU有显著影响,粗蛋白对血清TP和Glo有显著影响,钙水平对血清钙有极显著影响,磷对血清磷有显著影响;3)不同能量和蛋白水平对血清ALT有极显著影响;不同蛋白、钙和磷水平对血清AST有显著影响;不同磷水平对血清ASK有极显著影响。在40~70kg阶段新美系长白猪适宜的营养水平为,13.81MJ/kg能量、18%粗蛋白、1.7%钙和0.75%磷。  相似文献   

6.
新美系杜洛克在保育期适宜营养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新美系杜洛克在保育期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探索其适宜的营养水平。结果表明:(1)在试验条件下,能量水平对该阶段杜洛克的日增重和腹泻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蛋白水平对其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采食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P<0.01);钙磷水平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2)蛋白水平对白蛋白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血清球蛋白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但球蛋白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出现递增的趋势;能量、钙磷水平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这表明,在保育阶段新美系杜洛克适宜的消化能为13.4 M J/kg,粗蛋白为18%,钙为0.8%,磷为0.7%。  相似文献   

7.
植酸酶和磷酸氢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体重75 kg的长白×大约克二元杂交阉公猪5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常磷日粮、低磷日粮、常磷加植酸酶日粮和低磷加植酸酶日粮。每个处理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研究杂粕型日粮添加植酸酶(750 U/kg)和不添加磷酸氢钙对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组比常磷组的采食量降低了5.04%(P<0.05),料重比增加了17.94%(P<0.01),日增重降低了19.80%(P<0.01),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增加了17.20%(P<0.01),磷表观消化率降低了10.16%(P<0.01),钙表观消化率降低了8.56%(P<0.05),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常磷加酶组比常磷组的采食量增加了2.97%(P>0.05),料重比增加了3.53%(P>0.05),日增重降低了1.70%(P>0.05),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增加了4.12%(P>0.05),磷表观消化率降低了3.46%(P>0.05),钙表观消化率降低了4.40%(P>0.05),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低磷加酶组比低磷组的采食量增加了7.50%(P<0.01),料重比降低了13.47%(P<0.01),日增重增加了24.30%(P<0.01),单位增重饲料成本降低了13.60%(P<0.01),磷表观消化率提高了42.09%(P<0.01),钙表观消化率提高了11.18%(P<0.01),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低磷加酶组(即无磷酸氢钙日粮加酶组)与常磷组相比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和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均差异不显著(P>0.05),磷表观消化率提高了27.66%(P<0.05),钙表观消化率提高了1.68%(P>0.05),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低磷日粮添加植酸酶可以提高猪生长性能,提高钙磷表观消化率,但对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常磷日粮添加植酸酶对猪的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不添加磷酸氢钙会降低猪的生长性能和钙磷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磷水平和钙磷比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钙、磷代谢的影响。选取70日龄体重相近的雌性水貂9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采用3×3双因子试验设计,设3个磷水平分别为1.0%、1.4%、1.8%,3个钙磷比分别为1.0、1.5、2.0,配制9种试验饲粮,9种试验饲粮的钙、磷水平实测值如下:1.02%钙、0.96%磷(Ⅰ组),1.49%钙、1.00%磷(Ⅱ组),1.98%钙、1.01%磷(Ⅲ组),1.47%钙、1.35%磷(Ⅳ组),2.11%钙、1.40%磷(Ⅴ组),2.81%钙、1.40%磷(Ⅵ组),1.83%钙、1.73%磷(Ⅶ组),2.70%钙、1.80%磷(Ⅷ组),3.59%钙、1.80%磷(Ⅸ组)。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钙磷比只对育成期水貂的平均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饲粮磷水平与钙磷比对育成期水貂的平均日增重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Ⅴ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最大,料重比最小。2)育成期水貂蛋白质消化率差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体表现为Ⅴ、Ⅵ、Ⅷ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同时Ⅴ、Ⅵ组还显著高于Ⅲ组(P0.05)。饲粮磷水平极显著影响育成期水貂的蛋白质消化率(P0.01)。饲粮钙磷比对育成期水貂各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脂肪消化率有随饲粮钙磷比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二次变化趋势。3)氮沉积表现为Ⅵ组显著高于Ⅰ和Ⅷ组(P0.05),净蛋白质利用率表现为Ⅵ、Ⅶ、Ⅸ组极显著高于Ⅱ和Ⅷ组(P0.01),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以Ⅸ组最高,但与Ⅵ和Ⅶ组差异不显著(P0.05)。粪氮含量有随饲粮磷水平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有随饲粮磷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饲粮钙磷比对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有极显著影响(P0.01)。4)粪钙、粪磷含量及钙、磷消化率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以Ⅸ组粪钙、粪磷含量最高,Ⅵ组钙消化率最高,Ⅶ组磷消化率最高。饲粮磷水平、钙磷比对育成期水貂粪钙、粪磷含量及钙、磷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饲粮磷水平与钙磷比对育成期水貂的粪钙含量、钙消化率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粪磷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合各项指标,饲粮中磷水平在1.4%~1.8%、钙磷比在1.5~2.0时,育成期水貂可以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及较高的营养物质消化率。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当日粮钙磷比一定时,维生素D和钙水平对冬毛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钙、磷代谢的影响。随机选取(135±5)日龄、健康雄性水貂117只,分成9组,每组1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采用3×3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3个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2 300、4 300、6 300IU/kg;设3个钙水平,分别为2.0%、2.4%、2.8%,钙磷比固定为1.7∶1,配制9组试验日粮,分别为:Ⅰ组(2 300IU/kg维生素D+2.0%钙)、Ⅱ组(4 300IU/kg维生素D+2.0%钙)、Ⅲ组(6 300IU/kg维生素D+2.0%钙)、Ⅳ组(2 300IU/kg维生素D+2.4%钙)、Ⅴ组(4 300IU/kg维生素D+2.4%钙)、Ⅵ组(6 300IU/kg维生素D+2.4%钙)、Ⅶ组(2 300IU/kg维生素D+2.8%钙)、Ⅷ组(4 300IU/kg维生素D+2.8%钙)、Ⅸ组(6 300IU/kg维生素D+2.8%钙)。预试期13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1)各组水貂料重比差异极显著(P0.01),Ⅱ组最低。钙水平对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D水平对料重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2)钙水平可极显著影响粗脂肪消化率(P0.01),其中2.8%水平极显著低于2.0%和2.4%水平(P0.01)。(3)日粮维生素D和钙水平对水貂氮代谢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4)各组水貂粪钙、粪磷、钙消化率、磷消化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Ⅱ组钙消化率、磷消化率最高,Ⅲ组次之。钙水平可极显著影响粪钙、粪磷、钙消化率、磷消化率(P0.01),2.0%水平可极显著降低粪钙、粪磷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钙消化率及磷消化率(P0.01)。维生素D水平对钙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对粪磷、磷消化率影响极显著(P0.01),2 300~4 300IU/kg维生素D水平有利于提高钙消化率、磷消化率,降低粪磷含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钙磷比为1.7∶1,维生素D水平为2 300~4 300IU/kg、钙水平为2.0%时,冬毛期水貂料重比及钙、磷排放量较低,而粗脂肪、钙、磷消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磷水平和钙磷比对冬毛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钙、磷代谢的影响。选取(130±1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雌性水貂9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采用3×3双因子试验设计,设3个磷水平分别为1.0%、1.4%、1.8%,3个钙磷比分别为1.0、1.5、2.0,配制9种试验饲粮,9种试验饲粮的钙、磷水平实测值如下:1.03%钙、0.97%磷(Ⅰ组),1.47%钙、0.98%磷(Ⅱ组),1.98%钙、0.99%磷(Ⅲ组),1.45%钙、1.37%磷(Ⅳ组),2.08%钙、1.38%磷(Ⅴ组),2.79%钙、1.38%磷(Ⅵ组),1.81%钙、1.75%磷(Ⅶ组),2.70%钙、1.79%磷(Ⅷ组),3.59%钙、1.80%磷(Ⅸ组)。预试期10 d,正试期67 d。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和钙磷比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冬毛期水貂的末重、平均日增重(P0.01)。Ⅴ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2)干物质、蛋白质、脂肪消化率有随着饲粮钙磷比和磷水平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Ⅲ组达到最大值。3)饲粮磷水平和钙磷比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冬毛期水貂食入氮、尿氮、粪氮、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影响不显著(P0.05)。4)随着饲粮磷水平的升高,粪钙含量随之增加,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Ⅷ、Ⅸ组粪钙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除Ⅶ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或P0.01)。随着饲粮磷水平的升高,粪磷含量随之增加,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饲粮钙磷比为2.0时粪磷含量最低,极显著低于饲粮钙磷比为1.0和1.5时(P0.01);Ⅷ、Ⅸ组粪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除Ⅶ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或P0.01)。饲粮磷水平和钙磷比极显著影响钙消化率(P0.01)。随着饲粮钙磷比的升高,钙消化率极显著升高(P0.01)。Ⅲ组钙消化率最高,极显著高于除Ⅵ和Ⅸ组外的其他各组(P0.01)。饲粮磷水平和钙磷比对磷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磷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磷消化率以Ⅰ组最低,Ⅲ组最高。综合各项指标,从降低饲粮成本、保护环境和维持冬毛期水貂生长性能的角度出发,饲粮磷水平在1.4%、钙磷比在1.5~2.0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7,(7):17-22
旨在研究添加酶制剂和膨化处理对生长猪饲粮中脱脂米糠概略养分和矿物质在回肠末端及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4头在回肠末端安装T型瘘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初始体重为(18±1.5)kg。饲喂按2×2因子设计的脱脂米糠、脱脂米糠+酶制剂、膨化脱脂米糠和膨化脱脂米糠+酶制剂4种饲粮,按4×4拉丁方试验安排分4个周期进行消化试验,每个周期10 d。结果表明:(1)在回肠末端,添加酶制剂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总能、Fe和Zn的表观消化率(P0.05),且极显著地提高了粗蛋白、灰分、植酸磷、P和Ca的表观消化率(P0.01);膨化处理显著提高了Fe的表观消化率(P0.05),且极显著地提高了植酸磷的表观消化率(P0.01),但显著降低了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P0.05),且极显著地降低了总能表观消化率(P0.01)。(2)在全消化道,添加酶制剂显著提高了Cu的表观消化率(P0.05),且极显著地提高了灰分、P、Ca和Zn的表观消化率(P0.01);膨化处理显著降低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P0.05),且极显著地降低了干物质、有机物、总能、P和Ca的表观消化率(P0.01)。综上所述,生长猪脱脂米糠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可以改善养分和矿物质消化率,尤其是在回肠之前;而除矿物质外,膨化处理对米糠饲粮的大多数概略养分消化率有负面影响,两种处理方法对米糠养分的消化利用未显示出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磷水平和钙磷比饲粮添加植酸酶对妊娠母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遗传背景一致、2~3胎次(预产期前28 d)、体重为(221.91±7.41)kg、预产期相近的健康"长×大"二元杂交母猪36头,按照胎次、预产期均衡原则随机分为9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钙、磷水平分别为7.26、5.81 g/kg);组2为基础饲粮添加植酸酶;组3~5保持钙水平(7.26 g/kg)不变添加植酸酶,减少无机磷添加至对照组的75%、50%、25%[钙磷比为(1.35~1.63)∶1.00];组6~9保持钙磷比不变(1.25∶1.00)添加植酸酶,减少无机磷添加至对照组的75%、50%、25%、0。结果表明:1)正常磷水平下,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粗灰分、有机物和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降低了粪中磷的排泄量(P0.01),有降低铜、锌排泄量的趋势(P0.10)。与对照相比,低磷水平添加植酸酶极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粗灰分、有机物、磷、钙、铁、铜、锌的表观消化率(P0.01),显著降低了粪中磷、钙、铁、铜、锌的排泄量(P0.05)。2)饲粮在保持钙水平不变或钙磷比不变的条件下添加植酸酶,随磷添加量的降低,干物质、粗灰分、有机物、磷、铁、铜、锌的表观消化率均呈线性或二次升高(P0.05),粪中磷、铁、铜、锌的排泄量呈线性或二次降低(P0.01),保持钙磷比不变,钙、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以表观可消化磷为标准,饲粮保持钙水平不变和钙磷比不变添加植酸酶可分别替代0.91、1.27 g/kg的无机磷,减少24.70%、34.48%的粪磷排泄量。4)钙磷比不变(1.25∶1.00)组饲粮的养分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钙水平不变[高钙磷比(1.35~1.63)∶1.00]组饲粮(P0.01),且粪矿物质的排泄量极显著减少(P0.01)。综上所述:1)在本研究条件下,在低无机磷、低钙磷比(1.25∶1.00)饲粮中,添加植酸酶提高养分消化率的效果更显著。2)以表观可消化磷为标准,母猪饲粮的钙磷比为1.25∶1.00时,添加植酸酶可减少1.27 g/kg的磷添加。  相似文献   

13.
选择体重(35.92±4.84)kg的长白X大约克二元杂种阉公猪5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常磷不加植酸酶饲粮、低磷不加植酸酶饲粮、常磷加植酸酶饲粮和低磷加植酸酶饲粮,每个处理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研究饲粮添加植酸酶(750 IU/kg饲料)和不添加磷酸氢钙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和养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不加植酸酶组与常磷不加植酸酶组相比,采食量降低1.23%(P>0.05),料重比增加13.82%(P<0.01),日增重降低18.52%(P<0.01),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增加13.50%(P<0.01),磷表观消化率降低13.83%(P<0.01),钙表观消化率降低4.21%(P>0.05).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降低2.55%(P>0.05);常磷加植酸酶组与常磷不加植酸酶组相比,采食量增加2.06%(P>0.05),料重比降低4.73%(P<0.01),日增重增加7.33%(P<0.01),单位增重饲料成本降低4.70%(P<0.01),磷表观消化率提高12.45%(P<0.05),钙表观消化率提高5.63%(P<0.05),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提高4.00%(P>0.05);低磷加植酸酶组与低磷不加植酸酶组相比,采食量增加5.00%(P>0.05),料重比降低12.14%(P<0.01),日增重增加27.67%(P<0.01),单位增重饲料成本降低12.07%(P<0.01),磷表观消化率提高39.59%(P<0.01),钙表观消化率提高7.94%(P<0.01),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低磷加植酸酶组与常磷不加植酸酶组相比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和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均差异不显著,磷表观消化率提高20.28%(P<0.01),钙表观消化率提高3.39%(P<0.05),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1)添加植酸酶(常磷加植酸酶组与常磷不加植酸酶组比,低磷加植酸酶组与低磷不加植酸酶组比)能够提高生长猪生长性能和钙、磷的表观消化率,降低生产成本,对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2)不添加磷酸氢钙(低磷加植酸酶组与常磷加植酸酶组比,低磷不加植酸酶组与常磷不加植酸酶组比)会降低生长猪生长性能,但对钙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3)低磷加植酸酶组与常磷加植酸酶组相比,猪的生长性能和钙、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但磷的消化率大大提高了,有利于环境保护;4)低磷加植酸酶饲粮有利于猪的生长、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为最佳饲粮.  相似文献   

14.
文娟 《饲料广角》2010,(20):31-33
试验选用20只岭南黄公鸡,随机分成5组,研究在不同钙、磷比例的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对钙、磷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及总磷排出量的影响。第1组到第5组日粮中磷含量均为0.49%,Ca/P比依次为1:1.3、1:1.4、1:1.5、1:1.6和1:1.7,每组内4只鸡随机分成两组,交叉使用基础日粮和加酶日粮,加酶日粮是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pu/kg的植酸酶。结果表明:(1)500pu/kg的植酸酶对钙、磷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及总磷排出量的影响效果不明显;(2)不同Ca/P比对钙、磷的表观消化率有一定的影响,Ca/P比为1.6:1时,基础料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当Ca/P比为1.5:1时,基础料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但各组间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不同Ca/P比对总磷排泄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道寒杂交羔羊生长性能、能量和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为肉用羔羊配制适宜营养水平的日粮提供依据。选用体重20 kg左右的道寒杂交断奶公羔4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以NRC(2007)营养需要量参数为依据,配制不同代谢能水平(10.12、11.11、12.05 MJ/kg)日粮,可消化蛋白(11%)、钙和磷水平一致。试验预试期15 d,正试期50 d。当其中1组平均体重达到30 kg时,每组取6只,采用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能量和氮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羔羊体重、日增重、采食量均随能量水平的增加而提高,其中高能组极显著高于低能组(P0.01),显著高于中能组(P0.05),中能组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高能组日粮能量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低能组和中能组(P0.05),低能组与中能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能组和中能组的日粮氮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低能组(P0.01),高能组与中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日粮能量水平影响羔羊能量和蛋白的消化利用及生长发育,当20~30 kg羔羊日粮含11%可消化蛋白,代谢能为12 MJ/kg时羔羊生长性能、能量和蛋白利用率最佳。  相似文献   

16.
植酸酶替代产蛋鸡日粮中磷酸氢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640只23周龄产蛋鸡,研究应用植酸酶减少日粮中磷酸氢钙的用量后,对产蛋鸡生产性能、骨中钙磷含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分4组,各组日粮植酸酶水平为0、300、400、550 U/kg,相应各组日粮的磷酸氢钙含量为1.6%、0.55%、0.29%、0.29%.结果表明,各组的产蛋率和料蛋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蛋鸡的死淘率与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下降.试验各组胫骨中钙的含量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胫骨中磷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灰分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粗蛋白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离乳前期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24只健康无病的3月龄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4组仔鹿限量饲喂4种不同的饲粮,各组饲粮赖氨酸、蛋氨酸水平均分别为0.87%、0.28%。其中,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Ⅰ组)仔鹿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的高蛋白质饲粮,低蛋白质饲粮试验组(Ⅱ~Ⅳ组)仔鹿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并添加不同水平苏氨酸的低蛋白质饲粮,各组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4%(Ⅰ组)、0.46%(Ⅱ组)、0.59%(Ⅲ组)、0.72%(Ⅳ组)。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1)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与Ⅲ、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料重比(F/G)极显著高于Ⅲ、Ⅳ组(P0.01),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2)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和Ⅳ组(P0.01),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能量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Ⅳ组(P0.01),与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钙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3)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组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与Ⅱ组其他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Ⅲ组(P0.05);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除丙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Ⅳ组(P0.01)以及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丙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Ⅳ组(P0.05)外,其他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与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低蛋白质饲粮中适宜水平的苏氨酸对离乳前期梅花鹿仔鹿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利用具有促进作用;当饲粮赖氨酸、蛋氨酸水平相同时,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苏氨酸水平为0.59%的低蛋白质饲粮的梅花鹿仔鹿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优于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的高蛋白质饲粮的梅花鹿仔鹿。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生长期肉鹅适宜的饲粮能量与粗蛋白需求量,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4周龄皖西白鹅和罗曼鹅母鹅各40只,采用2×2×2因子设计,测定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49 MJ/kg和12.12 MJ/kg,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4%和16%时试验鹅的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1)饲粮粗蛋白水平对鹅摄入能量和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影响不显著(P0.05)。(2)饲粮能量水平为11.49 MJ/kg时鹅摄入的能量和粗蛋白表观利用率极显著高于12.12 MJ/kg水平(P0.01)。其中,当饲粮粗蛋白水平为14%时,罗曼鹅和皖西白鹅摄入粗蛋白和能量的表观利用率分别高出31.38%、71.89%和9.63%、7.27%(P0.01);当饲粮粗蛋白水平为16%时,罗曼鹅和皖西白鹅摄入粗蛋白和能量的表观利用率分别高出48.95%、46.40%和12.87%、5.86%(P0.01)。(3)饲粮粗蛋白水平与能量对鹅摄入养分的表观利用率无交互作用(P0.05),但饲粮能量水平与鹅品种对鹅摄入能量的表观利用率交互作用明显(P0.01)。(4)代谢能为11.49 MJ/kg,粗蛋白质为14%的饲粮可满足5~8周龄肉鹅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罗曼鹅与皖西白鹅在摄入饲粮能量和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上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这两个鹅品种各自饲粮能量与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还需经过更加精确的养殖试验才能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43~91日龄阶段不同营养水平饲粮配方对黑羽番鸭的生长发育以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88只43日龄黑羽番鸭,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试鸭,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设3个代谢能水平(12.32、12.72、13.12 MJ/kg)、3个粗蛋白水平(14%、16%、18%)、3个钙水平(0.6%、0.8%、1.0%)和3个有效磷水平(0.30%、0.45%、0.6%),按照不同营养水平设计C1~C9共9个饲粮试验组。通过饲养试验(49 d)和代谢试验(预试期4 d,正试期3 d)相结合,测定试验鸭的生长性能、肉用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C2组试验鸭的平均日增重最高、耗料增重比最低,体尺发育也表现为体斜长、胸宽、胸深和胫长最大,且与其他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C2组试验鸭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肉品质等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P0.05);C2组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8.68%和63.07%,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或P0.01),而钙、磷通过营养水平影响表观消化率的互作效应不明显。在本试验条件下,43~91日龄黑羽番鸭饲粮适宜代谢能、粗蛋白、钙、有效磷和总磷水平分别为12.32 MJ/kg、16.10%、0.92%、0.45%和0.68%。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日粮磷(P)水平对空怀云南半细毛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择25只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5种不同磷水平(0.19%、0.32%、0.45%、0.56%和0.64%)日粮,14 d预饲期后进行消化试验(5 d)。采样期每天采集各组精料200 g,粗料200 g。每只羊的鲜粪样混匀称重后取20%分成两份,一份按5%的比例加入10%的稀盐酸进行固氮。每天采集的饲料样和粪样经55℃风干后回潮24 h,粉碎过40目筛,进行相应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日粮磷水平对钙(Ca)的表观消化率无影响(P0.05)。随着日粮磷水平的增加,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逐渐降低,且0.19%、0.32%磷水平组极显著高于0.64%磷水平组(P0.01);能量(EG)、粗脂肪(EE)、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逐渐升高后降低再逐渐升高,拐点出现在0.45%磷水平组。随着日粮磷水平的增加,磷的表观消化率逐渐降低,0.19%磷水平组极显著高于0.45%、0.56%、0.64%磷水平组(P0.01),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日粮磷水平与干物质、粗蛋白质、磷的表观消化率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7823、0.8386、0.9976)。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磷水平对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钙的表观消化率无影响,随日粮磷水平的增加,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磷的表观消化率逐渐降低。当日粮磷水平为0.32%时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对主要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