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进入2010年以来,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受到寒流的影响,很多地方出现了近30年来的低温天气,很多地区出现一20℃,甚至一40~C的极端低温,对奶牛生产和产奶性能造成极大的影响,出现奶产量下降,最高的下降40%,有的奶牛乳头冻坏,乳房冻伤,新生犊牛由于寒冷死亡率大幅度上升。为减少严寒气候对奶牛生产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在目前奶价持续攀高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冬季,东北地区天气寒冷,尤其近30年来,很多地区温度为-20℃,甚至出现-40℃的极端低温,对奶牛生产和产奶性能造成极大地影响,使其产奶量下降,甚至有的奶牛乳头冻坏、乳房冻伤,新生犊牛则因寒冷导致死亡率大幅度上升。为减少严寒冬季  相似文献   

3.
信息动态     
《中国牛业科学》2014,40(6):67-67
进入冬季大多地区出现低温天气,对奶牛生产和产奶性能造成极大的影响,出现奶产量下降,有的奶牛乳头冻坏,乳房冻伤,新生犊牛由于寒冷死亡率大幅度上升。为减少严寒冬季对奶牛生产造成的影响,广大奶农更应该加强防寒、防冻措施,强化饲养管理。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进入2010年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受到寒流的影响,1月2日-5日,从西北到华北、东北以及华东和南方各省开始强降雨雪,4-6日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地区出现了近30年来的低温天气,很多地区出现零下20℃,甚至零下40℃的极端低温,对奶牛生产和产奶性能造成极大地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2010年,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受到寒流的影响,1月2~5日,从西北到华北、东北以及华东和南方各省开始强降雨雪,4~6日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地区出现了近30年来的低温天气,很多地区出现零下20℃,甚至零下40℃的极端低温,对奶牛生产和产奶性能造成极大地影响,出  相似文献   

6.
北方进入冬季后,多数地区出现低温天气,这对奶牛生产和产奶性能造成极大的影响。有的奶牛乳头冻坏,乳房冻伤,新生犊牛由于寒冷死亡率大幅度上升。为减少严寒冬季对奶牛生产造成的影响,广大奶农更应  相似文献   

7.
奶牛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5℃,温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奶牛表现明显的热应激,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的现象,采食量一般下降10%-40%,奶产量  相似文献   

8.
奶牛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5℃,温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奶牛表现明显的热应激,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的现象.采食量一般下降10%~40%,奶产量也会有明显降低,每天下降幅度可达3-9千克。同时,由于粗料采食不足.瘤胃中乙酸下降,造成鲜奶乳脂率下降。高产奶牛由于代谢率较高,与一般奶牛相比多产生3~4倍的热量,因而夏季高温带来的不良反应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奶牛养殖的适宜温度范围是-4~18℃.一旦气温高于26℃,奶牛便出现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减少;气温达到或超过38℃,湿度为20%时,奶牛会出现热应激;38℃气温,湿度为80%时,可能导致奶牛死亡.夏季减少高温对奶牛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是获得全年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冬季气候寒冷,对奶牛生产和产奶性能造成很大影响,出现奶产量下降,甚至冻伤、冻死现象。为减少严寒冬季对奶牛生产造成的影响,现将防寒、防冻管理措施介绍如下。1加强牛舍防寒保暖冬季牛舍内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8~17℃,温度过高也会对牛产生副作用。当夜间气温降到0℃以下时,应将奶牛赶入圈舍内过夜,以防冻伤乳头或体能过多消耗。在冷空气入侵、气温突然下降时,应  相似文献   

11.
普洱鲜牛奶有限公司是宁洱县发展奶产业的龙头企业,具有存栏奶牛180头,年产鲜牛奶680t。公司从事奶牛养殖近3年,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一直以来,在奶牛乳房炎防治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30%-40%奶牛患病。患牛产奶量不高,奶品质下降,产奶能力多数只达到年产3-4t。2006年8月以来,笔者到该公司作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饲养奶牛的适宜温度是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热应激造成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加快,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机体内分泌机能紊乱,导致母牛泌乳量明显下降;还能影响公牛精子质量,延长母牛发情周期,缩短发情时间,造成母牛受胎率下降和出现死胎;还能使奶牛体内免疫球蛋白减少,机体抵抗力降低,使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等产科疾病发病率增高,对奶牛以后的繁殖力及各种生产性能影响极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奶牛热应激,对保持奶…  相似文献   

13.
郭卫华 《北方牧业》2006,(12):21-21
<正> 奶牛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5℃,温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奶牛表现明显的热应激,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的现象,采食量一般下降10%~40%,奶产量也会有明显降低,每天下降幅度可达3~9千克。同时,由于粗料采食不足,瘤胃中乙酸下降,造成鲜奶乳脂率下降。高产奶牛由于代谢率较高,与一般奶牛相比多产生3~4倍的热量,因而夏季高温带来的不良反应更为突出。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暑季,高产奶牛饲养管理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 根据季节特点配制饲料对高产奶牛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使其在受热应激影响食欲减退的情况下,尽可能摄取到应有的必需养分  相似文献   

14.
夏季天气炎热.而奶牛又耐寒不耐热,特别是高产奶牛对温度的要求更高,通常以5℃~25℃为宜。当温度超过28℃时,奶牛就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在生理、采食量、奶质、泌乳量、繁殖性能、免疫性能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能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奶牛死亡,常常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因而对高温给奶牛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实施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西宁市近年来奶牛发展迅速,从而加快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但据笔者的调查发现,有近40%的奶农因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给奶牛未设置或设置干奶期不合理,从而影响了奶牛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奶牛的产奶量下降,影响奶农增产增收,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日粮阴阳离子平衡与奶牛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对热应激的反应极为明显,奶牛的产奶最适宜的温度为5~10℃,当环境温度超过20℃时,奶牛产奶量有所下降,气温升到30℃时产奶量大幅度下降,超过35℃时产奶量急剧下降。特别是近两年全球气温升高,并且奶牛单产有较大幅度增加,使热应激对生产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缓解奶牛的热应激,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通过调节奶牛的日粮改善热应激奶牛的生产性能更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近30年来,随着动物营养学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酸碱平衡对动物的重要性,它与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密切相关。影响体内酸碱平衡的因素很多,饲料是…  相似文献   

17.
在奶牛品种中,体型最大的是荷斯坦奶牛,也是我国养殖数量最大的奶牛,这种牛最怕热,而体型最小的娟姗牛则属于耐热品种。研究证实,奶牛最舒适温度为10℃~16℃左右。牛舍环境温度过冷过热均会对奶牛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当环境温度超过27℃时就会抑制奶牛的生产能力,如当气温为30℃时,产奶量下降14.6%。专家指出,奶牛对热应激极为敏感。如果热应激持续时间长,可致使奶牛心脏和呼吸器官负担过重,肾脏因尿的浓度增大而受到损害,还可使奶牛的胃酸、生长激素、甲状腺素、雌激素及前列腺素的分泌减少,造成代谢机能紊乱,生产性能及繁殖性能明显下降。每年夏季高温天气,我国南北方大部分地区奶牛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反应,尤其在南方,如三峡库区高温高湿地区,在6~9月,湿热应激使奶产量下降25%~40%,受胎率降低40%左右,严重者甚至发生热射病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因此热应激防治技术是保障奶牛高效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再者,奶牛由于采食量大,代谢快,一头成年奶牛一天产生的粪尿可达40kg~50kg,1000头规模奶牛养殖场每天可形成粪尿50吨以上。如果治理不好,将成为周边环境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和居民身心健康造成明显影响,因此,奶牛污物污染问题亟待引起规模化奶牛场高度重视。只有认真对待和治理奶牛污物污染问题,奶牛场增效才能有可持续性的支撑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8.
夏季气温炎热,而奶牛品种又耐寒不耐热,特别是高产奶牛对温度的要求更高,通常以5℃-25℃为宜。当温度超过28℃时,奶牛就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在生理、采食量、奶质量、泌乳量、繁殖性能、免疫性能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能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奶牛死  相似文献   

19.
研究发现,奶牛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其机体健康及其产奶性能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在温度适宜情况下,奶牛产奶量大,奶质较好。环境温度升高,如不采取措施予以改善,奶牛极易出现热应激,造成产奶量降低,奶质下降。热应激导致奶牛的生产和繁殖性能下降,给养殖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减少高温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做好牛舍防暑降温工作至关重要。本试验旨在通过《一种温度可调节牛养殖场降温装置》实用新型技术搭配《高产奶牛综合配套技术》的联合示范应用,研究温度及日常饲养管理对奶牛的影响,旨在发现有效降低牛舍温度的方法,为养殖户在高温季节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干奶是指奶牛在分娩前停止产奶的过程。目的使其在产前有一段休息时间,以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乳腺组织的周期休整。同时,使母牛在体内贮积营养,恢复体质,以减少产后代谢病的发生,为下一个泌乳期高产打基础。但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养牛户干奶防治不当,常引起乳房发病或出现胀坏乳房现象,轻者影响奶牛生产潜力的发挥,重者造成高产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户造成重大损失。1干奶期的奶牛易得乳房炎(1)奶牛妊娠生理的影响导致干奶期奶牛防疫机能下降。(2)人为干奶后,乳房内留有剩余乳汁,病原体能迅速增殖致病。(3)奶牛乳房生理机能发生应激反应,使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