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发病情况2009年6—8月份,唐山市某奶牛场相继有54头奶牛产后出现繁殖问题,占产奶牛总数的27%。主要症状为奶牛产后30~60d不发情,直肠检查发现卵巢出现蚕豆型、长扁型等畸形,且个体小、表面发硬,无弹性。同时有3头怀孕奶牛出现流产,此部分奶牛乳房肿胀,挤奶时有乳瓣产生,酒精阳性乳,而且经常出现异味。个别奶牛出现拉稀、体温升高现象。  相似文献   

2.
奶牛出血性乳房炎是高产奶牛产后的常发病 ,挤出的鲜乳中含有血液 ,影响鲜奶品质 ,如果治疗不及时 ,极易引起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生。1 病因主要发生于高产奶牛围产期。由于奶牛乳房水肿严重 ,造成产后乳房毛细血管充血或血管破裂 ,血细胞或血红蛋白进入乳汁中造成血乳。2 临床症状病症多发生于母牛产后 1~ 3天 ,挤奶时奶汁呈淡红色或粉红色 ,一般无血凝块 ,严重者有少量凝血现象 ;根据病情不同 ,出血乳区也不一定相同 ,有的出现于两后侧乳区 ,也可能出现于同一侧乳区 ;乳房皮肤红肿、充血 ,但一般无炎症变化。3 治疗一般产后牛乳房出现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产后宫乳康"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患有子宫内膜炎症的奶牛20头,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4组,每组5头,进行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采用"产后宫乳康"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高治愈率、低复发率。结论:"产后宫乳康"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产后经常会出现血乳,血乳是挤出的牛奶呈染血或血样的症状,是由于多种不良因素作用于乳房,引起输乳管、腺泡及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发生出血,血液进入乳汁而致。一般来说,奶牛产后血乳在挤奶5~8次后便会消失,其经过为2~4 d,一般可自行恢复,但也有的经过20~30 d或更久的奶牛,需要诊治。本文介绍一个典型病例,供读者参考。1发病情况2014年12月5日,抚顺市顺城区河北乡一奶牛养殖户的1头5岁  相似文献   

5.
选择2~5胎成年泌乳母牛40头,按照年龄、胎次、分娩时间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头,研究博威钙对产后奶牛产奶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组奶牛产后0h及12h分别投喂1粒博威钙,对照组采用常规补钙(通过输液,每头奶牛补氯化钙25g)。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提高了2.05kg,体细胞数降低了37.3%(P<0.05);乳尿素氮的变化不显著(P>0.05)。在产后奶牛健康状况方面,试验组奶牛的亚临床型低血钙症、临床型低血钙症、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和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真胃移位、酮病以及蹄病方面的发病率则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补饲博威钙能够改善产后奶牛的健康状况,提高奶牛产奶性能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酮病是奶牛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是奶牛机体内营养物质代谢发生紊乱所引起的,常发生在奶牛产后3周内。因奶牛的尿、血、乳内均含有大量的酮体,故而称奶牛酮病,主要特征为酮血症、酮乳症、酮尿症和低血糖症。1发病情况2022年10月,榆树市某奶牛养殖场,一头经产母牛,于产后16 d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喜躺卧,腹围没有增大,触诊剑状软骨或按压背部患畜敏感性并不增强,并且在接近该奶牛有股淡淡的大蒜味,故初步诊断为奶牛酮病,经治疗基本痊愈。现将诊治过程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乳房炎,中兽医叫乳痈,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奶牛业的迅猛发展,临床上出现患乳痈症的奶牛也日渐增多,若不及时治疗或误治,往往造成乳房化脓溃烂而淘汰,甚至因此病引起其它并发症发生而死亡。为此本人应用中医传统方剂"瓜蒌牛蒡汤"加减和外用红升丹进行试治,先后共治奶牛乳房炎44例,已治愈40头,其治愈率达91%,其中:有乳汁变异型27头,治愈26头;郁结型6头,治愈6头;坏疽型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找泌乳奶牛脂肪肝早期诊断方法,本研究从某千头奶牛场随机选取了30头乳酮阳性的奶牛,其中临床酮病牛10头,亚临床酮病牛20头,测定其肝脂含量以及血中代谢指标和肝功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脂肪肝的奶牛存在能量负平衡现象,机体呈现高游离脂肪酸血症、高酮血症,肝脂浸润越重,能量代谢障碍越严重;乳酮阳性出现时间的早晚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乳酮阳性产后出现的越早,乳酮阳性越明显,肝脂浸润越重;随肝脂浸润程度的加重,肝功多个指标会出现异常,重度的脂肪肝会引发肝功能不全。本试验证明,酮粉法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奶牛脂肪肝的初选方法,肝功指标异常可作为诊断脂肪肝的辅助方法,两者结合可作为奶牛脂肪肝的实用、有效和准确的早期诊断方法,准确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9.
泌乳早期乳中尿素氮含量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奶牛泌乳早期乳中尿素氮含量对产后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海丰奶牛场的头胎荷斯坦牛1932头,于产犊后30d内采集乳样,测定乳中尿素氮含量,并收集试验牛只产后繁殖资料,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乳中尿素氮对产后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牛只产犊后1个月内乳中尿素氮含量为9.22±2.78mg/dL;乳中尿素氮含量对个体情期受胎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产后首次配种天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乳中尿素氮含量大于15mg/dL的奶牛产后第一次配种天数显著高于低于此数值的奶牛,且个体情期受胎率显著低于此数值低的奶牛。同时乳中尿素氮含量与个体情期受胎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据此认为,作为反映能氮平衡的关键指标,泌乳早期乳中尿素氮含量可作为预测奶牛产后繁殖性能的指标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无乳综合征是指奶牛在足月分娩后,出现子宫大出血或产后近期子宫出血,近期无乳,远期不孕等一系列综合病症。奶牛的一般发生率为3%~6%,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从奶牛产后无乳综合征的临床症状、病因分析、治疗手段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以给奶牛养殖者以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在干奶期使用乳头保护膜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试验选择248头奶牛的992个乳区,将每头奶牛4个乳区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使用奶牛乳头保护膜(试验组),右侧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以奶牛离开产房第1次回奶厅挤奶为期限,用LMT法检测隐性乳房炎,在奶牛产后2个月内对乳房的外观症状、触诊情况、乳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乳区临床型乳房炎乳区阳性率为1.01%,对照组乳区阳性率为17.94%(P0.01);试验组乳区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为10.48%,对照组乳区阳性率为46.77%(P0.01)。说明在干奶期使用奶牛乳头保护膜对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2.
1986年10月,笔者采用兰州乳房炎试验法(LMT)对我区饲养奶牛较多的西峰市、庆阳县、合水县的奶牛,进行隐性型乳房炎的调查。共抽检泌乳期2—8岁的奶牛135头,患隐性型乳房炎病的86头,占被检总数的63.7%,被检奶牛共检523个乳室,发现患病乳室为195个,占被检乳室的37.28%。患有隐性乳房炎的86头牛中,四个乳室均患病的16头,占18.6%;三个乳室患病的22头,占25.58%;二个乳  相似文献   

13.
奶牛酒精阳性乳(奶牛酸奶症),在临床上虽不属多发病,但时有发生,一旦发生会给养牛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临床资料介绍一饲养100多头奶牛的牛场,有16头奶牛产酒精阳性乳。其中有6例发生在产后1个月内,乳房外观无异常变化,乳房炎试验检查为(-)性,但榨乳后马上以酒精试验检查乳汁呈絮状。这种类型酒精阳性乳,为代谢型奶牛酸奶症。有8例发病在泌乳期内,无规律性变化,多数在旺奶期,个别的发生在旺奶期之后。乳房无热、痛,无形态学上的改变,试验室隐性乳房炎检查为( )性,为隐性乳房炎型酒精阳性乳(酸奶症)。其他2例是在旺奶期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  相似文献   

14.
刘鸽 《中国乳业》2021,(12):94-99
对新疆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的712 头澳系荷斯坦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患病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0 头奶牛患临床型乳房炎,患病率为5.62%。从剩余的未表现出临床乳房炎症状的672 头奶牛中随机选出180 头奶牛,共682 个乳区(720 个乳区中有38 个瞎乳头),分别进行兰州乳房炎检测(LMT)和乳样体细胞数(SCC)检测。经LMT诊断发现,180 头奶牛中有56 头患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31.11%;经SCC检测发现,180 头奶牛中有60 头患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33.33%。数据分析发现:各乳区患乳房炎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各乳区阳性率之间没有必然规律;6岁以上奶牛的乳房炎患病率与2~3岁、4~5岁的患病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6岁及以上奶牛乳房炎的患病率要高于2~3岁、4~5岁奶牛;6胎及以上的奶牛乳房炎患病率与其他胎次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6胎及以上奶牛的乳房炎患病率要远高于1胎、2胎、3胎、4胎、5胎奶牛。  相似文献   

15.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血糖浓度下降,酮体生成增多所引起的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的通称,一般发生于产后6周内。笔者自2001年以来对赤峰市红山区和松山区的十几个养殖户的216头奶牛调查中,发现患酮病的奶牛有35头,约占16%。酮病的发病率较高,可造成以下危害:血酮和乳酮水平增高,乳质和乳量下降,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如发情延迟、受胎率下降等。还可造成犊牛机体抵抗力下降。有些病牛久治不愈或愈后复发,最终淘汰,给奶牛业造成严重损失。1原因1.1酮病的发生多在产后的第1个泌乳月,此间奶牛多食欲较差,特…  相似文献   

16.
选择体质健康,胎次、年龄、体重、产奶量相近,产后30d左右的中国荷斯坦奶牛2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4头。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饲喂完全相同的基础日粮,试验组奶牛另外添加6%的奶牛能量补充剂,预试期10d,正式试验期为60d。采集试验前及试验后每头牛的奶样,分别按组混合,测定乳常规成分及乳钙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比对照组奶牛乳脂率提高10.71%,差异显著(P<0.05);乳中钙含量提高4.55%,差异不显著(P>0.05);乳蛋白率及乳糖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7.
奶牛干乳期乳房炎在临床上发病率高达30%~50%,严重地影响了奶牛产后的产奶量,为了降低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发生,我们用0.3%醋酸氯已定凡士林混悬剂对97头干乳期荷期坦奶牛进行了实验,其有效率达92.2%。  相似文献   

18.
采用酮粉法和试剂法检测贵南县两个奶牛场135头临床健康的围产期奶牛的尿酮和乳酮,结果表明,试剂法和酮粉法均可用于早期检测尿中酮体,临床上以粉剂法更佳;奶牛酮病的早期诊断应在产后10d左右开始,尿酮阳性率高而敏感,而乳酮阳性率低;尿酮阳性率集中在产后20d。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开展兰州地区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及病原菌的调查研究,试验应用LMT诊断液对兰州地区4个中等规模奶牛场的344头泌乳牛的1 237个乳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并对临床型乳房炎乳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为58.43%,乳区阳性率为36.86%;临床型乳房炎的头发病率为5.52%,乳区发病率为2.91%;主要病原菌检出率为无乳链球菌30.0%、大肠杆菌27.1%、金黄色葡萄球菌21.4%。说明兰州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病率较高,病乳中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张晓利 《北方牧业》2007,(11):21-21
<正>1发病情况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一饲养户养的奶牛32头,其中4头产后奶牛发生此病;围场一家养奶牛10头,有三头产后奶牛发病,多为左方变位,其他牛场也有此病的发生,发病率在此期间达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