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肉牛生产性能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遗传因素,还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制约,牛舍是牛活动和生产的主要场所,其类型和其他许多因素都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牛个体的生长和肥育效果。因此,生产中必须按照肉牛的生活习性,生理特点和对环境条件的影响,合理地选择设计建造牛舍,为肉牛生产及生活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本试验以塑料棚暖舍与敞圈露天饲养,饲喂氨化饲料与否以及选用夏洛莱杂交牛育肥这三个方面的比较,来考查各因素对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影响拉萨周边肉牛生产的牛舍与环境因素,根据拉萨周边自然环境,本文从肉牛养殖场布局原则、牛舍设计与牛舍环境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优化出适合于拉萨周边肉牛生产牛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控制牛舍的环境。为拉萨周边养殖场(户)牛舍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奶牛业的生产效益不仅取决于牛的品种和科学的饲养管理,还取决于牛的饲养环境.本文所说的环境是针对集约化养牛场的封闭式牛舍内环境,是指牛周围的小气候,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及空气质量等.牛舍的环境控制是在建设或改建及牛舍使用时要充分考虑的各种措施,用这些措施消除和减缓自然因素对牛饲养中的不利影响,保证牛只的健康,预防疾病,降低饲养成本,从而达到最佳的生产性能,提高生产效益等.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肉牛养殖效益,本文就规模化养殖条件下肉牛疥螨病的发病机理、传播特点和影响危害进行探讨,提出了加强引进牛的隔离驱虫、突出牛舍的环境控制、进行定期全群药浴和对患病严重个体进行重点治疗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牛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形成了牛肉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促进了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同时肉牛异地育肥的形式逐渐增多。但是,部分异地育肥肉牛养殖户缺乏对新引进牛饲养管理的知识,造成新引进肉牛发病率、死亡率高的现象,本文对新进肉牛的饲养管理提出了具体措施。1入场前的准备1.1场地、圈舍准备检查排除牛舍安全隐患,搞好清洁卫生,干燥后用2%氢氧化钠溶液消毒牛舍,6h后冲洗  相似文献   

6.
在肉牛规模化养殖中,场址的选择和生产功能区的规划是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的关键环节。根据绿洲灌区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对场址和生产功能区进行了科学选址和合理布局;根据肉牛生长对环境的需要,对牛舍的建设选择了双列式采光牛舍。有效的防疫措施是规模肉牛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从免疫预防、消毒、检疫、饲料卫生控制和发病牛的处理等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冬季肉牛养殖环境控制及管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西北地区冬季肉牛养殖的环境、福利状况,提高肉牛生产水平,试验将环境控制(控制牛舍通风、铺加垫料、增加清粪次数)和管理措施(饮用温水)应用于实际生产,并通过检测牛舍环境、牛体清洁度、日增重等指标来评价改进措施的综合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控制牛舍通风、铺加垫料、增加清粪次数能显著提高牛舍内最低气温和地面温度,对牛舍内日平均气温没有显著影响;降低舍内风速的同时增加了湿度、二氧化碳和氨气浓度,但总的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牛舍内的环境状况;对牛体清洁度、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说明给牛饮10℃的温水能显著提高肉牛日增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1设计原则修建牛舍的目的是为了给牛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保障牛的健康和生产的正常运行。花较少的资金、饲料、能源和劳力,获得更多的畜产品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为此,设计肉牛舍应掌握以下原则。适宜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牛的生产潜力,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来说,家畜的生产力20%取决于品种,40%~50%取决于饲料,20%~30%取决于环境。不  相似文献   

9.
环境控制是肉牛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肉牛场有害气体直接影响肉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水平。本文综述了肉牛场气体状况,如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以及臭气等产生的原因及其超过卫生学限值后对肉牛健康和生产的危害。对影响牛舍有害气体变化和分布的环境因素,如牛舍建筑形式、季节、清粪方式以及牛舍温度的日变化和空间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同时对减除肉牛舍有害气体的措施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肉牛舍饲圈养技术推广,提高散养户养牛效益,借助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养殖业项目的契机,参照标准化牛舍建设要求开展散养户多功能牛舍推广研究,在工作中不断地实践、探索、创新、改进和完善散养户牛舍建设技术措施;使禄劝山区散养户多功能牛舍和肉牛舍饲圈养技术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尤其是牛肉的供求量不断升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肉牛养殖业的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牛各种疾病的发生。由于采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牛舍内的环境卫生比较差,厌氧菌大量繁殖,导致腐蹄病的发生,对肉牛的健康及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进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就肉牛腐蹄病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防措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业的生产效益不仅取决于奶牛的品种和科学的饲养管理,还取决于牛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主要是指集约化牛场封闭式牛舍内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及空气质量等因素。在设计和建造牛舍的时  相似文献   

13.
阿城市“养牛大王”李万学经营的肉牛育肥场,是黑龙江省省唯一一家有肉牛供港澳地区权的民营企业。他的架子牛育肥经验十分丰富,尤其是冬季仍照常肉牛生产。现总结出他3条冬季育肥架子牛的好方法,供广大肉牛饲养户借鉴。1架子牛的选择寒冷的冬季选择毛色较深的架子牛,如黑色牛、虎皮色牛等,因其在冬季相对耐寒,育肥效果比起毛色较浅的架子牛更好。2对牛舍的要求牛的抗寒能力较强,但要消耗自身能量来产生热量,故牛舍在冬季应保温性能良好,舍温保持在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牛舍要注意通风排湿,排气孔最好设在上方,防止发生湿冷现象…  相似文献   

14.
<正>冬季天寒地冻,肉牛的营养条件一般很差,给肉牛过冬带来很多困难。因此,搞好防护措施,才能使肉牛更好地度过冬天。1注意入冬前抓好膘为确保肉牛平安过冬,秋后须抓好秋膘。利用秋天不冷不热,肉牛食欲好,放牧时应利用好青草。牛吃得好,吸收养料多,就能积蓄一些油脂,抵御严寒,保持健康。2注意牛舍保温保温的牛舍可减少牛体热量的散失,因此入冬前一定要把牛舍修好,不能有贼风侵袭。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饲料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肉牛养殖,但另一方面,冬季寒冷、冰冻时间长,保持良好的肉牛舍内环境成为研究重点,随着规模化肉牛产业的发展,牛舍环境已成为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肉牛舍内环境现状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肉牛舍类型 1.半开放牛舍:半开放牛舍三面有墙,向阳一面敞开,有部分顶棚,在敞开一侧设有围栏,水槽、料槽设在栏内,肉牛散放其中。每舍(群)15~20头。每头牛占有面积4~5平方米。这类牛舍造价低,节省劳动力,但冷冬防寒效果不佳。 2.塑膜暖棚牛舍:塑料暖棚牛舍属于半开放牛舍的一处,是近年北方寒冷地区推出的一种较保温的半开放牛舍。与一般半开放舍比,保温效果较好。塑膜暖棚牛  相似文献   

17.
何富才 《兽医导刊》2022,(3):231-232
牛肉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这为肉牛养殖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遇.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背景下,舍饲模式极大的增加了疫病发生几率.瘤胃积食是牛舍饲养殖常见病之一,如诊治不及时,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导致死亡,因此积极做好牛瘤胃积食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甘肃地区为例,着重对牛瘤胃积食的综合防治方...  相似文献   

18.
肉牛养殖场的肉牛舍较简单,可根据各地全年的气温变化和牛的品种、育肥时期、年龄而确定。建牛舍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还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有条件的可盖质量好的、经久耐用的牛舍。国内常见的肉牛养殖方式有拴系式和散放式两类,牛舍建筑有牛栏舍、牛棚舍、塑料大棚等。北方的肉牛舍,要求能保暖、防寒;南方要求通风、防暑。牛舍内应设牛床、牛槽、粪尿沟、通道、工作室或值班室。牛舍南侧有条件的设有运动场,内设自动饮水槽、凉棚和饲槽等,牛舍四周和道路两旁应绿化。  相似文献   

19.
固原市近年来把草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塑料暖棚牛舍的推广是肉牛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详细介绍了这种塑料暖棚牛舍的建设方法,并对塑料暖棚牛舍的环境控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肉牛养殖场的肉牛舍较简单,可根据各地全年的气温变化和牛的品种、育肥时期、年龄而确定。建牛舍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还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有条件的可盖质量好的、经久耐用的牛舍。国内常见的肉牛养殖方式有拴系式和散放式两类,牛舍建筑有牛栏舍、牛棚舍、塑料大棚等。北方的肉牛舍,要求能保暖、防寒;南方要求通风、防暑。牛舍内应设牛床、牛槽、粪尿沟、通道、工作室或值班室。牛舍南侧有条件的设有运动场,内设自动饮水槽、凉棚和饲槽等,牛舍四周和道路两旁应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