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需肥特点1.1对养分的需求特点每个生长时期玉米需要养分比例不同,玉米从出苗到拔节,吸收氮2.5%,有效磷1.12%,有效钾3%;从拔节到开花,吸收氮素51.15%,有效磷63.81%,有效钾97%;从开花到成熟,吸收氮46.35%,有效磷35.07%。玉米磷素营养临界期在3叶期,一般是种子营养转向土壤营养时期。  相似文献   

2.
1玉米需肥特点 1.1不同生长时期玉米对养分的需求特点 每个生长时期玉米需要养分比例不同。玉米从出苗到拔节,吸收氮素2.50%、有效磷1.12%、有效钾3.00%;从拔节到开花,吸收氮素51.15%、有效磷63.81%、有效钾97.00%;从开花到成熟,吸收氮素46.35%、有效磷35.07%、不需要有效钾。  相似文献   

3.
1养分需要 量玉米植株高大,对养分需求较多,其生长期所吸收的养分因种植方式、产量高低和土壤肥力水平高低而异。玉米总体施肥原则为,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拔节肥和苞肥,巧施粒肥。而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不同的,一般每生产100千克籽粒需要纯氮2.5-4.4千克,五氧化二磷1.15-1.60千克,氧化钾3-4千克。  相似文献   

4.
一、青贮玉米施肥技术 春玉米对氮的吸收量苗期占总氮量的2.14%;拔节孕穗期占32.21%;抽穗开花期占18.95%;籽粒形成期占46.7%.夏玉米由于生育期短,吸收氮的时间较早,吸收速度较快,苗期占9.7%;拔节孕穗期占76.19%;抽穗至成熟占14.11%.春玉米对磷的吸收苗期占总量的1.12%,拔节孕穗期占45.04%,抽穗受精和籽粒形成期占53.84%.  相似文献   

5.
1大豆吸收肥料的特点大豆一生分为3个时期,种子萌发到始花之前为前期,始花至终花为中期,终花至成熟为后期。大豆吸氮高峰在开花盛期,吸磷高峰在开花到结荚期,但幼苗期对磷非常敏感,吸收钾的高峰在结荚期。因此,必须重视花期供氮,而磷肥以作基肥和种肥为好。大豆施肥要求每亩(667平方米)施氮2~5千克,磷5.0~7.5千克,钾7.5~10.0千克。相当于尿素8千克,过磷酸钙20~25千克,氯化钾或硫酸钾10千克。大豆氮肥可作基肥、种肥或追肥,磷肥作基肥或种肥施用,钾肥多作基肥施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氮、磷、钾、锌肥配施对墨西哥玉米草(Zea mexicana)首次刈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锌肥能显著提高墨西哥玉米草首次刈割鲜草和干草(叶片+茎鞘)产量(P<0.05)。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饲草鲜质量和干质量增幅为7.00%~39.08%和6.02%~37.94%,且氮肥对墨西哥玉米草的增产作用大于磷、钾肥。氮、磷、钾、锌肥也能显著提高墨西哥玉米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的含量和产量(P<0.05),且叶片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大于茎鞘;氮、磷、钾、锌肥还显著降低了无氮浸出物含量,茎鞘无氮浸出物含量均高于叶片,但施肥对无氮浸出物产量影响不大。氮肥对墨西哥玉米草营养成分含量提高作用大于磷、钾肥,配施锌肥有助于墨西哥玉米草产量的提高和营养品质的改善。总之,氮、磷、钾和锌肥配施能显著提高墨西哥玉米草产量,并改善其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
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氮素调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施氮时期对玉米鲁单50饲用营养价值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施氮肥处理玉米的生物产量、籽粒产量以及饲用营养品质都显著的高于不施氮肥的。拔节期一次性施用氮肥可以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有利于提高玉米作为青饲(贮)饲料的营养价值;拔节、大口(或开花)期,2或3次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粮饲兼用玉米的饲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垄作免耕对水稻根系特性和氮磷钾养分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稻田免耕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垄作免耕对Y两优6号水稻根系特性、氮、磷、钾养分累积和产量的变化。研究主要涉及冬水田(中稻-冬水田)、垄作免耕(中稻-油菜)和水旱平作(中稻-油菜)对水稻4个生育时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和根系特性,以及水稻根、茎、叶和穗的氮、磷、钾浓度及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免耕的实际产量达8750.8 kg·hm-2,显著高于水旱平作与冬水田(P<0.05)。在拔节期,垄作免耕水稻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及比根长均显著高于水旱平作(P<0.05)。在抽穗期,垄作免耕根表面积最高达1.74 cm2·cm-3,分别比冬水田和水旱平作提高了3.37%和6.71%;且垄作免耕水稻茎秆氮、磷、钾累积量分别较水旱平作提高了49.26%、33.20%和59.70%。相较于常规平作,垄作免耕水稻抽穗期茎叶的磷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而茎叶中氮、磷、钾累积量显著增加(P<0.05);氮、磷、钾养分累积速率显著提高(P<0.05),说明在养分累积的关键时期,垄作免耕能显著提高氮、磷、钾的吸收、分配和累积。在成熟期,垄作免耕水稻籽粒中氮累积量比冬水田和水旱平作显著提高了24.80%和14.30%。在分蘖-抽穗期,垄作免耕水稻的 N:K最低、K:P最高,表明垄作免耕能显著提高水稻生长前中期对钾的吸收利用和分配。综上,垄作免耕不仅可以增加水稻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在抽穗期显著提高水稻对氮、磷、钾的累积,整个生育期对钾的吸收利用明显优于水旱平作和冬水田,为水稻高产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施用生物菌肥对饲用玉米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饲用玉米进行随机区组试验,测定了生物菌肥对玉米生长指标(株高、干鲜比和地上生物量)、土壤有效养分(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以及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肥对玉米生长有着促进作用,玉米株高和地上植物量较对照分别提高6.3%和10.1%,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显著增加(P0.05),分别较对照增加7.7%,27.9%和7.5%,其中,有效磷增加明显;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分别较对照增加322.0%和101.6%,而真菌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菌肥后,土壤真菌数量减少了67.9%。  相似文献   

10.
双孢蘑菇对不同处理牛粪中养分的消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主要研究不同处理的牛粪栽培双孢菇对牛粪养分的吸收利用和对牛粪的降解情况。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的碳氮比、初始pH和磷的用量对培养料中牛粪养分的吸收利用和降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对牛粪中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31.03%、22.84%、38.66%。土壤中氮、磷、钾的增加比例最高为6.48%、13.32%、18.37%;培养料中氮、磷、钾的迁移转化率最高为50.16%、50.26%、62.99%。双孢菇对牛粪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的最高降解率分别为36.43%、37.23%、35.42%。不同碳氮比水平下,双孢菇对牛粪的降解程度及养分的吸收利用具有一定范围,平均每平方米土地栽培双孢菇消纳干牛粪(含水量50%)的最大消纳量为14.75kg。  相似文献   

11.
青贮玉米、青贮高梁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玉米对氮的吸收量苗期占总氮量的2.14%;拔节孕穗期占32.21%:抽穗开花期占18.95%籽粒形成期占46.7%。夏玉米由于生育期短,吸收氮的时间较早,吸收速度较快,苗期占9.7%;拔节孕穗期占76.19%:抽穗至成熟占14.11%。春玉米对磷的吸收苗期占总量的1.12%,拔节孕穗期占45.04%,抽穗受精和籽粒形成期占53.84%。  相似文献   

12.
<正>全氮、全磷、全钾是指土壤中所含的植物可利用和不可利用的氮、磷、钾,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较小。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是指可以被植物直接迅速利用,或经过简单转化而直接利用的氮、磷、钾。同土壤肥力的相关性较大。总养分是指全氮、有效磷和钾3种元素的含量总和,是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养分和平衡施肥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如果总养分达不到包装袋上明示的含量值,将导致植物生长不良。1氮氮是农作物的主要营养元素,对农作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根 玉米根系比较发达,总面积约为地上绿色面积的200倍,干物种约占生物产量的12%-15%,入土深140-150厘米,横向约50-70厘米,但是80%以上的根系分布在0-30厘米的土层内。通常一株玉米有50-120条次生根。玉米根具有吸收水分、养分、支持固定植株体的作用,参与新陈代谢、合成氨基酸和一些活性物质。根系生长的最适气温为20-40℃,最适地温为20-24℃。地温低于4.5℃根系就会停止生长,高于35℃,根系的生长和吸收速度就会下降。土壤水分为60%-70%时,根系生长最好。与玉米产量的效果最适宜的土壤容重为1.0-1.3克/立方厘米。土壤通气不良的养分吸收顺序为钾大于钙大于镁大于氮大于磷,一般高产地的养分吸收顺序为钾大于氮大于钙大于镁大于磷。根系生长具有向肥性,一般多层次施肥有利于吸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辽藁本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分配规律以及辽藁本施肥的关键时期,较科学地确定氮、磷、钾三要素的分配方案、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试验采用田间生长指标调查的方法对辽藁本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藁本植株在进入营养生长期后,生长旺盛,对氮、磷、钾的需求量急增,尤其是磷、钾元素,此时的吸收量均达到全年的最大值;种子成熟后,辽藁本吸收氮肥较多。  相似文献   

15.
全氮、全磷、全钾是指土壤中所含的植物可利用和不可利用的氮、磷、钾,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较小。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是指可以被植物直接迅速利用,或经过简单转化而直接利用的氮、磷、钾。同土壤肥力的相关性较大。总养分是指全氮、有效磷和钾3种元素的含量总和,是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养分和平衡施肥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如果总养分达不到包装袋上明示的含量值,将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16.
密植桑园桑树营养特性的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密植桑园不同密度下不同品种桑叶营养含量分析表明,氮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随密度提高而提高,而磷与钾的吸收则相反,同一密度下不同品种桑叶养分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了江汉平原苏丹草-黑麦草轮作制中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效果及养分利用率。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NPK)的饲草鲜草产量分别比不施氮(PK)、不施磷(NK)和不施钾(NP)增产123.3t/hm2、34.5t/hm2和24.7t/hm2;氮、磷和钾肥显著增加鲜草、干草产量,鲜草增产率分别为313.1%、26.9%和17.9%,干草增产率分别为196.3%、22.2%和9.7%;氮磷钾配施显著促进饲草对氮、磷和钾的吸收,3种养分两季吸收总量分别达到500kgN/hm2、208kgP2O5/hm2和1196kgK2O/hm2;氮磷钾配合施用条件下苏丹草和黑麦草的养分吸收比例(N:P2O5:K2O)分别为1:0.37:1.96和1:0.50:3.19;轮作体系中,N、P、K肥利用率分别为60.0%、21.7%和61.6%;氮、磷和钾肥对饲草吸收相应养分的贡献率分别为81.0%、32.7%和23.2%。  相似文献   

18.
九寨沟马脑壳金矿矿山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九寨沟马脑壳金矿矿山南坡(海拔2 900~3 500 m)采矿、排渣(包含翻新土)边坡(简称挖、排坡)和对应同生境原生草地的土壤养分对比研究,揭示矿区土壤主要养分氮、磷、钾和土壤有机碳 (简称SOC)空间分布格局,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挖、排坡土壤养分(包括SOC和pH值)水平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小,土壤有效养分整体含量较低,有效氮、钾含量远小于对应原生草地。原生草地土壤养分随海拔、土壤层次(即深度)变化及坡脊坡谷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1) 各层次土壤有效氮、磷、钾随海拔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坡脊小于坡谷;土壤SOC随海拔的升高先降低然后升高再降低,变化起伏;2) 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均与SOC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3) 海拔、土壤深度及坡脊坡谷等环境因子对土壤有效氮、磷、钾及SOC含量的分布均有显著影响。另外,干扰对原生草地土壤养分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长期施肥对华北平原潮土作物产量及农田养分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华北平原潮土作物产量及农田养分平衡的影响,对指导田块尺度粮食生产的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长期定位试验中不同施肥处理方法分析作物产量效应及农田养分平衡。结果表明,经过7年定位施肥试验,CK、P2K2、N2K2和N2P2处理的小麦产量分别为N2P2K2处理的25.5%,34.5%,43.3%和83.2%;玉米产量分别为42.3%,52.7%,70.6%和76.2%;不施氮肥土壤氮自然供给力第1年降到59%,第2年为43%,此后稳定在40%左右;不施磷肥土壤磷自然供给力第1年降至72%,第3年为55%,之后保持在55%左右;不施钾肥土壤钾自然供给能力第1年降为93%,第3年为76%,之后基本不变;7年累计农田氮平衡状况较好的区为N2P1K2和N2P2K1,磷为N2P1K2,钾为P2K2,氮磷钾综合而言为N2P1K2;7年累计小麦、玉米对氮、磷、钾的表观利用率分别为44.3%,31.2%,53.0%和40.8%,28.9%,50.3%。综上可知,该区作物产量与施肥量有明显相关性,且氮是限制该区作物产量的首要因子,磷、钾次之;从7年累计实验来看,N2P1K2处理农田氮、磷、钾养分平衡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0.
喷施时期一般以花前期、盛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采收期分段喷施。肥料选择根据各时期所需营养而定 ,但一般都以氮素为主 ,如尿素 ,兼施磷、钾素肥料 ,如磷酸铵、磷酸二氢钾等 ,以及硼、铜、锰、锌等微肥。花前期和盛花期 ,喷施适量的氮素 2~ 3次 ,有利于开花、枝梢生长和提高着果率 ;幼果期 ,喷施氮素 ,可增大叶面积 ,加深叶色 ,加强光合作用 ,有利于果实膨大 ;果实膨大期到采收期 ,多次喷用氮、磷、钾素 ,可促使果实膨大 ,提高果实品质 ,促进花芽分化 ,加速树体营养。一般常使用的尿素浓度为0 3%~ 0 5 % ,磷酸钾、磷酸二氢钾为 0 5 % ,微肥为 0 1 %~ 0 2 %。喷施时间宜选择晴天或无风的阴天 ,最好在上午 1 0时前和下午 4时后。喷施时要做到喷雾均匀 ,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柑桔叶面喷肥技术要点$湖北省巴东县大支坪镇!444322@夏家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