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对容器育苗的研究进展,从容器苗的育苗容器、育苗基质、培育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苗木容器育苗研究现状.育苗容器主要从容器的种类、容器的形状及规格等方面进行评述.育苗基质主要从不同基质配比对苗木质量的影响进行评述.容器苗培育技术主要从育苗方法、断根技术、炼苗、肥力管理、化学调控技术、光周期控制对苗木质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
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对容器育苗的研究进展,从容器苗的育苗容器、育苗基质、培育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苗木容器育苗研究现状。育苗容器主要从容器的种类、容器的形状及规格等方面进行评述。育苗基质主要从不同基质配比对苗木质量的影响进行评述。容器苗培育技术主要从育苗方法、断根技术、炼苗、肥力管理、化学调控技术、光周期控制对苗木质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韶关国营小坑林场良种基地应用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培育苗木,分析其成本效益,为广东地区油茶良种苗木繁育技术推广提供参考,也为广大育苗经营户提供生产、投资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国外松运用芽苗移栽培育的苗木生长整齐、均匀,一级苗率达80%以上,只要管理得当,不会产生三级苗。苗圃实施芽苗移栽技术,不仅可增加苗木产量,提高苗木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同时还避免播种育苗过程中鼠、鸟等危害。芽苗移栽育苗技术的关键,一是芽苗的培育,二是芽苗的移栽  相似文献   

5.
对兴安落叶松开展 PT菌根剂在育苗技术上的应用研究表明 ,人工芽苗截根接种 PT菌根剂可明显提高兴安落叶松苗木的苗高、地径生长量 ,增加根系体积。利用温室培育菌根化苗木与田间芽苗移栽相结合的办法可大大缩短兴安落叶松的育苗周期  相似文献   

6.
<正>龙柏适应性强,抗病虫、耐修剪,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非常广泛。随着在大面积绿坪中的应用,苗木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供不应求。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成为我国北方新兴的龙柏苗生产基地,不仅育苗面积大、产量高,而且育苗技术先进,生产的苗木质量也好。现将龙柏嫁接育苗分段培育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苗木容器育苗技术是利用容器装上营养土进行培育苗木的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培育的苗木叫容器苗。容器育苗具有节约种子,可以大量培育,不受造林季节的影响限制以及造林成活率高等特点,但是这种方法成本高,技术比较复杂,通常情况下用于裸根造林不易成活的树种。  相似文献   

8.
油松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技术,分析容器苗的苗木质量、育苗成本及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9.
总结出了一套在生产上适用的青香树采种、苗木移栽、苗期管理、大苗培育、提高移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为青香树的育苗、移植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黑壳楠是优良园林绿化树种。其幼苗生长缓慢,移栽成活率低,绿化苗木供给不足。西峡县林业技术人员主要从适时采种、改春播为秋播、覆地膜增温等技术措施入手,实现了缩短育苗时间,适时间苗移栽,大幅度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通过规范的大苗培育技术措施,达到快捷培育大苗的目的。以期为黑壳楠育苗、大苗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楸树优良无性系组培苗苗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引进的5个楸树无性系组培苗进行了苗期无性系对比试验,并对组培苗移栽时不同苗高和截干处理对1a生苗木生长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无性系间1a生株高、地径生长量差异显著,冬季受冻害差异极显著,5个无性系中001-4表现最好;组培苗移栽前不同苗高和截干处理对无性系1a生长量不存在显著影响,苗期生长状况仅与无性系相关。本研究为楸树无性系组培苗的苗期选择及移栽方式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路易斯安娜鸢尾顶芽为外植体,利用不同激素配比诱导不定芽,定期测量组培苗株高、蓬径、主茎长和叶片数,观察组培苗的染色体数、叶片结构和开花性状等。结果表明:路易斯安娜鸢尾顶芽诱导率最高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5 mg.L-1,产生有效生产苗最多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2 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1+活性碳0.5 g.L-1。2年生组培苗平均株高达到71.6 cm,平均蓬径达到60.9 cm,叶片维持在6~12片,冬季仍有绿叶。组培苗染色体个数、叶片通气组织、开花性状等均与母株一致,表明路易斯安娜鸢尾组培苗可保持其母株的观赏性状和水生习性,可通过组培快速繁殖大规模生产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13.
32种经济竹种的组培及苗木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了32个竹种作为微体快速繁殖材料,采用以芽繁芽的途径实现快繁。当选用竹子种子作为外植体时得到的组培效果最好,其次是幼年竹节芽和小枝芽,成年竹节芽最差。同等条件下,毛环刺竹、实心瓜多竹、孝顺竹、黄金碧玉竹、非洲锐药竹、麻竹和大佛肚竹更易成活和发笋,人面竹的成活率最低。选用蛭石作为育苗基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试验结果。用麻竹组培苗(1 a生苗)作为试验材料,得出腐殖土可作为优良的育苗基质,30%锯末+70%红土次之。组培苗移栽后施以NPK复合肥作为叶面肥,配以微量元素的追肥可提高成活率。对竹苗进行封顶处理可促进发笋。播种苗和组培苗便于运输,且成本低,但因竹子种子不易获得,所以组培苗是作为生产竹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油茶组培苗第1、5、8代继代苗和实生苗在移栽培育前3个月中IAA、GA3、ZR和ABA 4种植物主要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组培苗与实生苗各器官中GA3、ABA和IAA含量分布趋势一致,只有内源ZR分布水平有差异。组培苗刚移栽时各器官中IAA、GA3、ZR含量都远高于实生苗,而ABA则低于实生苗;移栽1个月后,组培苗各器官中IAA、GA3、ZR含量骤然下降;此后继续培养的2个月中,组培苗各器官激素水平略有回升或维持平稳,但都略高于实生苗。移栽后,实生苗和组培苗叶片组织中ABA/GA3(K值)和ABA/(GA3+IAA+ZR)比值变化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组培苗K值降低幅度大于实生苗,移栽培养3个月后K值与实生苗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年的园林苗圃试验与生产实践 ,对一些厦门地区常见的绿化树种的采种期、种子处理、种子贮藏、育苗方法及苗木抚育等种苗培育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卷荚相思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卷荚相思优树的带芽茎为外植体,进行初代培养、继代苗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组培苗移栽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初代培养最合适流程为:树冠中上部穗条经70%酒精消毒处理40 s后,再用0.1%HgCl2溶液消毒处理8min,萌动率高达35.7%;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8 mg.L-1+IAA 0.5 mg.L-1+蔗糖30 g.L-1,增殖倍数最高达5.2倍;生根培养以继代芽苗长1.1~1.4 cm,1/2MS+IBA 1.5 mg.L-1+ABT1#0.2 mg.L-1+NAA0.2 mg.L-1+蔗糖30 g.L-1培养基最佳,生根率最高达97.8%;组培苗移栽的最佳基质为红心土+泥炭土(3∶1),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7.
王志洁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3):85-87,100
对桉树组培工厂化育苗培养基的调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尾巨桉DH32-29优良无性系组培苗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桉树组培工厂化育苗生产中影响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琼脂成分、激素浓度和种类、大量元素含量对组培苗生长有显著影响。继代培养阶段,培养基中添加琼脂条时变异苗率低且平稳,增殖阶段,培养基中激素6-BA和NAA的浓度分别在0.25~0.30mg.L-1和0.10~0.15 mg.L-1范围内时增殖效率最好。壮苗阶段,培养基中激素6-BA和NAA的浓度分别在0.25~0.27mg.L-1和0.10~0.15 mg.L-1范围内时有效出苗率最佳。生根培养阶段,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40%的大量元素,其生根率达95%,且不影响后续生长,生根激素在继代培养3代以后可降低为ABT 0.5 mg.L-1和NAA为0.5 mg.L-1。  相似文献   

18.
东方百合组培快繁及试管苗健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东方百合中市场占有率高的3个优良品种的鳞茎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对组织材料快速繁殖条件优化的研究表明,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百合愈伤组织分化和小鳞茎增殖有较大的影响,东方百合鳞茎基部近基盘处是进行芽诱导培养的极好外植体。东方百合试管苗出瓶后必须进行试管苗健化栽培,这个阶段是百合商品球能否达标的关键。以东方百合品种西伯利亚为材料,从试管苗出瓶后栽培基质、水分管理、施肥方式等关键因素入手,探索了东方百合试管苗健化期最佳的管理模式,使其成活率达到了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红叶石楠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阅有关文献和总结育苗经验的基础上,从苗圃地的选择与规划、采穗圃的营建及管理、扦插技术、苗木移栽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红叶石楠无性扦插育苗技术,为红叶石楠苗木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日臻完善,被广泛应用于种苗培育和繁殖领域。本文概述了组织培养技术在苗木扩繁和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并对这门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