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糖料蔗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达到增产效果,表现为有效茎数增多、蔗茎增长、增粗、蔗糖分含量提高。试验表明,地膜覆盖栽培比不覆盖的平均亩产增1.724吨,增产24.5%;蔗糖含量增加0.11%,增产效果显著,投入产出比为1:23.1。  相似文献   

2.
桂果蔗1号商品性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桂果蔗1号与对照品种拔地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桂果蔗1号商品蔗产量118.65 t/hm2,比拔地拉高8.91%;田间蔗汁锤度15.3%,比拔地拉低0.1个百分点。(2)平均节间长度桂果蔗1号10.12 cm,比拔地拉长1.56 cm。其中,商品性较高的节间长度(8.0~13.9 cm)节数,桂果蔗1号占85.22%、拔地拉70.01%;(3)蔗径上中下大小差异,桂果蔗1号中部蔗茎比下部只大0.003 cm,增粗0.08%,比上部大0.251 cm,增粗7.27%;而拔地拉中部蔗茎比下部大0.067 cm,增粗1.80%,比上部大0.464 cm,增粗13.92%。因此得出结论:桂果蔗1号形态特征特性、农艺性状、外观商品性等方面优于拔地拉,具有较高的生产应用价值。可在我国华南蔗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在有灌溉条件的旱地种植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浸种处理试验,筛选促进甘蔗分蘖提早发生、分蘖成茎率高的烯效唑适宜浓度,提高甘蔗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及产量。【方法】试验采用桂糖42号的常规蔗种,设0(CK)、20、40、60 mg/L 烯效唑4个浓度处理,浸种处理2 h。【结果】20、40、60 mg/L烯效唑浸种处理的新植蔗SPAD值分别比CK增加20.5%、21.1%、27.2%,差异极显著,分蘖率分别比CK增加48.96%、119.74%和169.90%,差异极显著;4个处理中,以20 mg/L烯效唑浸种处理的有效茎数和产量最高,其中新植蔗有效茎和产量分别为59 640条/hm~2和102.22 t/hm~2,分别比对照提高8.32%和8.48%,宿根蔗的有效茎和产量分别为72 894条/hm~2和105.56 t/hm~2,分别比对照提高12.45%和16.05 %。新植和宿根蔗的蔗糖分并不随着烯效唑浓度的增加而变化。【结论】用20 mg/L烯效唑浸种,可有效提高新植蔗苗期+1叶的SPAD值,可提高新植蔗的分蘖率、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产量,提高宿根蔗的发株率和产量,说明烯效唑浸种浓度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4.
川糖 8 9/10 3是优良糖蔗果蔗皆用型的“双料”甘蔗新品系。其突出特点是中大茎径 ,蔗糖产量高 ,纤维含量适中。多年多点 (次 )试验表明 :川糖 89/10 3在攀西蔗区比主栽品种川蔗 13号增产8.9% ,增糖 2 1.8% ,纤维含量 10 .9% (与对照种相当 ) ;在资内蔗区比川蔗 17号增产 2 5.3% ,增糖15.8% ,纤维含量 8.9% (比对照种 11.2 %低 2 .3% ) ,加上其适口性好 ,蔗茎基部粗大 ,抗倒伏力强 ,茎型美观 ,从而受到甘蔗种植者、城镇居民和制糖企业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德蔗93-88在云南蔗区6个试验点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品系分蘖强,成茎率高,有效茎多,直立,抗倒性极强,高抗黑穗病。11月至2月平均蔗糖分15.17%,比对照高2.23个百分点;平均蔗茎产量98565kg·hm-2,比对照(108420kg·hm-2)低9%;含糖量14952kg·hm-2,比对照(14029.5kg·hm-2)增6.6%。该品系适宜水田或有浇灌条件的坝地种植,是个特早熟、高糖、丰产的甘蔗优良新品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桂果蔗1号"在宾阳县产区的表现情况,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实践支持。【方法】以当地主栽果蔗拔地拉为对照种,引入果蔗新品种"桂果蔗1号"进行二年多点示范试验。【结果】"桂果蔗1号"株高345.0cm,比对照种(320.8cm)高24.2cm;茎径为3.61cm,比对照种(3.62cm)小0.01cm;产蔗12503.07kg/667m2,比对照种的(10833.61kg/667m2)增产15.41%;节间长度较均匀,次品蔗较少,商品蔗率较高,达98.54%,商品蔗增产23.11%;蔗糖分含量、蔗汁锤度、纤维分、出汁率等与对照种拔地拉相差不大。【结论】"桂果蔗1号"从农艺性状、商品性等方面优于拔地拉,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在宾阳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彩色遮阳网覆盖对菜心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设红网(遮光率45.0%)、蓝网(遮光率51.1%)、银灰网(遮光率47.2%)、黑网(遮光率47.3%)等4种彩色遮阳网覆盖处理,以不覆盖作为对照,探讨彩色遮阳网覆盖对菜心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覆盖相比,红网覆盖显著提高了菜心的株高、茎粗、全株鲜质量和叶面积,蓝网、银灰网和黑网覆盖则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种茎补种新台糖22号(ROC22)宿根蔗,以解决宿根蔗缺株断垄、产量下降的问题,为该方法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ROC22缺株断垄较严重的第2年宿根蔗地为试验地,以ROC22宿根蔗地的自然状态为对照(CK),设桂辐98-296种茎补种ROC22宿根(处理A)和ROC22种茎补种ROC22宿根(处理B)2个补种处理.调查各处理植株月伸长速度、单位面积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及蔗糖分,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处理A桂辐98-296补种蔗茎的出苗率(75.13%)和成茎率(91.45%)较高,6~9月平均伸长速度(56.4 cm)与处理A和B的宿根蔗及CK的平均月伸长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其株高(298 cm)与处理B宿根蔗及CK的株高基本一致;处理A蔗茎产量较CK极显著增产35.17%(P<0.01),经济效益明显.处理B同品种补种的出苗率(71.25%)和成茎率(16.44%)偏低,6~9月平均生长速度(21.2 cm)缓慢,整体产量与CK无显著差异,经济效益不明显.[结论]采用桂辐98-296种茎补种ROC22宿根蔗,可显著提高宿根蔗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解决宿根蔗缺蔸断垄、产量下降的问题,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桂糖 15号宿根蔗以高效专用甘蔗液肥“蔗丰灵”进行不同处理 ,均获得增产、增糖的效果 ;尤其在促进茎径的增粗、增高方面表现更为显著 ,最终实际砍收产量比对照增加 17.4 % - 2 2 .2 %。既喷施“蔗丰灵”又盖膜的比盖膜不喷和不喷不盖膜的处理蔗糖分分别高 0 .39%和 0 .76 % (绝对值 )。不同处理间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含量 ,苹果酸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等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了解闽糖86-2121的特性,为闽糖86-2121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技术指导,对闽糖86-2121从品种比较试验、福建省预备区域试验到福建省区域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闽糖86-2121萌芽率为61.32%,比对照种闽糖70-611低5.90%。分蘖率为134.97%,比闽糖70-611高44.21%。株高为305cm,比闽糖70-611高6cm。茎粗2.621cm,比闽糖70-611粗0.078cm。有效茎数为73374条/hm2,比闽糖70-611多11479条/hm2,平均蔗茎产量117.581t/hm2,11-2月份平均蔗糖份14.40%,平均含糖量16.938t/hm2,比福建目前主栽品种闽糖70-611增产28.06%、蔗糖份提高0.19个百分点,增糖29.85%。中晚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高抗嵌纹病、黑穗病、赤腐病、梢腐病和锈病,抗旱能力中等。遗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闽糖86-2121共含有14个不同基础种质,遗传组成丰富。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受寒害木薯在不同药剂处理条件下的生根出苗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进行消毒处理可提高受寒害木薯种茎的生根率、出苗率,降低茎段的霉烂率,其中以施保克处理效果最好(生根率、出苗率均为63%,茎段霉烂率为28%);不同生根剂处理中,以根旺+石灰处理效果最好,使受寒害木薯的生根率、出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从采用不同生根剂处理对寒害木薯种茎生长情况的影响来看,根旺+石灰组对促进木薯植株伸长与生长的作用最明显(可使平均株高比对照增加8.58 cm),而多效唑+石灰处理组对植株茎秆增粗效果最好(可使茎粗比对照增加0.42 cm)。  相似文献   

12.
闽糖97-301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从CP65-357×崖城84-153组合中选育出的1个甘蔗新品种(系)。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7-301平均蔗茎产量124.013t·hm-2,比对照种增产7.86%。11月至翌年1月平均蔗糖分15.40%,含糖量19.094t·hm-2,比对照种增糖11.74%,是一个丰产、高糖且农艺性状优良的中茎甘蔗新良种。稳定性分析表明该品种适应性较广,受环境影响因素较小;相关分析显示,有效茎数与株高(茎长)是影响该品种蔗茎产量的主要因素,对蔗茎产量贡献最大,高产栽培上可适当增加有效茎数和提高植株高度。  相似文献   

13.
粉垄栽培对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粉垄栽培甘蔗的增产机制,为粉垄甘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桂糖4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粉垄耕作栽培和传统耕作栽培对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粉垄栽培有利于提高甘蔗的出苗率和分蘖率,粉垄甘蔗的出苗率比对照增加20.7%,分蘖率比对照增多25.4%;粉垄甘蔗的月生长速度比对照快6.4%~53.7%;蔗茎增粗7.7%~23.8%;粉垄蔗茎产量为191.25 t/hm~2,比对照增产18.2%。相关分析显示,有效茎数、茎长和茎径3个性状对蔗茎产量影响由大到小为茎长、茎径、有效茎数。[结论]粉垄栽培是一项适宜甘蔗优质高产生产的新技术,可加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通道小黄姜的栽培技术水平,进行了地膜覆盖、遮阳方法、种姜大小和栽培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无色地膜覆盖处理比无地膜覆盖对照增产26.97%,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黑色地膜覆盖与无地膜覆盖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种姜块大于50 g、株行距为20 cm×40 cm的产量最高;遮阳网覆盖处理比无遮阴对照增产17.4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采用无色地膜覆盖栽培、种姜大小为70 g左右、高密度栽培和适当遮阳是提高通道小黄姜产量的有效技术措施,建议通道小黄姜的用种量不低于300 kg/667m2。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不同的种植种茎长度和节点数对木薯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华南9号木薯为材料,对木薯种茎的长度(L)和节点数(S)分别设置3个处理(L1、L2、L3和S1、S2、S3)共计9个组合,按照相同管理方式种植。结果表明:木薯种茎的节点数与株高、茎粗、第一分支高度、茎秆叶鲜重、鲜薯重和鲜薯数均无显著相关性,种茎的长度与茎秆叶鲜重和第一分支高度显著相关,增大木薯种茎长度可以提高鲜薯重、茎秆叶鲜重及第一分支高度,试验中处理L3S3鲜薯重比对照(CK)高9.8%,茎秆叶鲜重比对照高19.1%,第一分支高度比对照高1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水分及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不同地膜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露地栽培为对照,采用普通无色透明地膜、乳白色光降解除草地膜、黑色及灰黑双色4种不同地膜进行甘蔗覆盖栽培,盖膜期测定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生长期调查甘蔗出苗率、分蘖率,测量甘蔗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等农艺性状,收获期计算蔗茎产量和效益。【结果】覆盖地膜可明显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除灰黑双色地膜外,其他覆膜处理可提高土壤温度0.3-0.8℃;各覆膜处理较对照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10.1%-17.4%。覆盖地膜同时可提高甘蔗出苗率、分蘖率、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0.8%-9.9%、20.6%-34.9%、5190-10980条/ha和6.4%-14.9%,但对甘蔗株高和茎径影响不明显。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乳白色光降解除草地膜处理的经济效益最好,比对照增效5987.2元/ha;其次为普通无色透明地膜和黑色地膜,分别增效1876.5和1813.5元/ha;灰黑双色地膜效益较差。【结论】乳白色光降解除草地膜可在甘蔗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黑色地膜与普通无色透明地膜可作为新型地膜逐步推广,灰黑双色地膜较厚不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水分及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不同地膜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露地栽培为对照,采用普通无色透明地膜、乳白色光降解除草地膜、黑色及灰黑双色4种不同地膜进行甘蔗覆盖栽培,盖膜期测定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生长期调查甘蔗出苗率、分蘖率,测量甘蔗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等农艺性状,收获期计算蔗茎产量和效益。[结果]覆盖地膜可明显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除灰黑双色地膜外,其他覆膜处理可提高土壤温度0.3~0.8℃;各覆膜处理较对照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10.1%~17.4%。覆盖地膜同时可提高甘蔗出苗率、分蘖率、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0.8%~9.9%、20.6%~34.9%、5 190~10 980条/hm2和6.4%~14.9%,但对甘蔗株高和茎径影响不明显。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乳白色光降解除草地膜处理的经济效益最好,比对照增效5 987.2元/hm2;其次为普通无色透明地膜和黑色地膜,分别增效1876.5和1813.5元/hm2;灰黑双色地膜效益较差。[结论]乳白色光降解除草地膜可在甘蔗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黑色地膜与普通无色透明地膜可作为新型地膜逐步推广,灰黑双色地膜较厚不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我所2003年从省甘蔗所引进脱毒"雪蔗"在城关乡上坊村和沙溪乡梓口坊村进行试种,获得成功. 1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青皮果蔗.于3月初下种,至11月底收获,整个生长期为270d."雪蔗"蔗根发达,分蘖力强,驻扎根可长至8~10个节间;蔗茎基部粗2.5cm、上部3.5cm,茎高245cm;节间为细腰形,长度可达12.8cm,茎上蜡粉白色;蔗芽尖三角形,淡红色,芽沟明显;蔗叶青色,长142cm、宽5.3cm.蔗茎基部锤度20%,尾部18.2%,锤度比91%,口感风味好.据两地试种观察,无花叶病,蔗茎不易裂,但较易倒伏.  相似文献   

19.
液体地膜覆盖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塑料地膜覆盖(DM)、液体地膜覆盖(YM)和露地(ck)3种覆盖方式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30 d,45 d,烟株各部位展开叶叶片长宽及叶面积、地上部总干重、根干重、一级侧根数量、二级侧根数量、一级侧根粗、茎基粗和根系活力均表现为DM>YM>ck;液体地膜覆盖在协调烟株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关系上作用显著,移栽后30 d 3种覆盖方式的根冠比表现为YM>ck>DM,移栽后45 d的根冠比表现为ck>YM>DM。液体地膜覆盖可以显著促进烟株根系的纵向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和抗逆性,防止早衰,是一种清洁、方便、无污染、无残留的新型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不同基肥施肥对比试验,探讨生物有机肥对莴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指导贺州市莴笋种植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试验共设4个处理,1个对照(CK),不设重复,按顺序排列。按X型定5点,每点连续定10株共50株作为观察对象,对株高、横茎、单株重等农艺经济性状进行考种和经济产量测定,比较不同处理对莴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对株高和横茎都有较大影响,其中处理3株高70. 5cm,比对照(CK)增高4. 1cm,增高最大。4个处理相比对照(CK)单株重及单产增产效果都极显著,其中处理3增幅最大,单产4448. 00kg/667m2,比对照(CK)3836. 40kg/667m2增产611. 60kg/667m2,增幅15. 94%。不同施肥处理均能增加莴笋经济效益,处理3增加的效益最大,865. 0元/667m2。减少莴笋茎皮开裂,以处理3茎皮裂率最低,0. 5%。【结论】生物有机肥能够提高莴笋的产量和改善莴笋品质,其中,处理1和处理3莴笋基肥增施生物有机肥,单株高、横茎粗、单株重和产量提高明显,商品性及口感食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