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病原菌杀菌剂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手段.但近年来杀菌剂的抗药性问题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已引起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抗药性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抗药性机制、抗性治理技术与抗性利用4个方面综述了植物病原菌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3.
我国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抗药性监测、交互抗性、抗药突变体生物学特性、抗药性机制、抗药性遗传5个方面对我国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抗性研究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病原菌遗传与分化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经典遗传标记中的形态特征、有性亲和性和无性亲和性、毒性、抗药性及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等均为表型特征,容易受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在研究植物和病原菌群体遗传与变异关系时往往产生误差.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在蛋白质和DNA水平上的生物遗传标记奠定了基础,目前己广泛应用同工酶图谱和DNA指纹来分析植物病原菌遗传与变异特性及其亲缘关系,并进行相关基因定位.  相似文献   

7.
植物病原菌重寄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寄生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植物病原物生防菌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对重寄生菌这一类极具潜力的生防菌的研究已从生物资源调查转向侵染植物病原菌的机理方面.就国内外对重寄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棉铃虫对常用的有机合成农药产生抗药性的现状、抗药性的机理、抗药主治理对策等方面国内外研究的进展,讨论了抗性药性研究的热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油菜菌核病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监测方法、监测标准、监测现状几个方面,对油菜菌核病抗药性监测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植物病原菌与其寄主相互作用过程中,关于病原菌操控植物和植物又反抗病原菌侵染的作用机制,学术界存在多种模型和假说,从最早的Flor"基因对基因"假说到警戒假说,再从警戒假说到"诱饵"假说,再到目前学术界较为认同的Zigzag理论。对这些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理论进行了总结,着重介绍了"诱饵"假说和Zigzag理论。  相似文献   

11.
杜仲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杜仲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以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sp.)、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trea)、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cumerinum)、玉米大斑病菌(Helminthos porium turcicum)和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为供试菌种,对49株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物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有22株内生菌至少对3种测试菌有抑制作用,9株内生菌对6种测试菌都有抑制作用;11株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至少对3种测试菌有抑制作用,4株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对6种测试菌都有抑制作用。说明从杜仲内生真菌中可以选择出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菌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粗榧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属三尖杉科植物,为我国特有树种,因含有具抗癌活性的“三尖杉酯类生物碱”而备受人们关注。但粗榧生长缓慢,资源有限,且生物碱在天然植物中含量甚微,远不能满足人们需要,加之近年来人们对植物原料需求的增多,已使这类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虽然化学合成及植物组培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仍无法实现对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故希望从粗榧中分离出能产“三尖杉酯类生物碱”的菌株,为抗癌药物生产开辟新途径。因此,作者对产于宁陕秦岭山中的中国粗榧的内生真菌,从菌株的分离、分类鉴定、种群分布到活性物质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该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巴戟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从巴戟天茎和叶300个组织块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68株.根据形态学特征,鉴定为12个分类单元.多样性分析表明巴戟天内生真菌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厌氧真菌体外发酵筛选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分离自不同地区、不同动物的 30株厌氧真菌菌株分两次进行发酵降解试验。发酵底物为麦秸 ,其干物质含量为 5g·L-1,利用气压转换技术测定菌株发酵的产气量。试验Ⅰ 10个菌株降解麦秸所得的表观干物质消失率为 46 6~ 5 79mg·g-1,总产气量为 110~ 15 0mL。试验Ⅱ 2 0个菌株的表观干物质消失率为 386~ 5 94mg·g-1,总产气量为 99~ 144mL。两次试验中共有 2 4个菌株的总产气量与表观干物质消失率成正相关 ,相关系数 (R2 )分别为 0 917和 0 90 3。除菌株W 6外 ,2 9个菌株在 1/ 2气体总量时的生长速率相似 ,为 0 0 32~ 0 0 42h-1。菌株W 6的生长速率为 0 0 2 5h-1。 30个菌株的延滞期为 15 4~ 30 2h。结果说明 ,利用气压转化技术测定发酵产气量能方便有效地用于厌氧真菌生长动力学的比较和菌株的筛选 ,而且测定时无需干扰发酵过程  相似文献   

16.
对阳春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健康植株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从其444块根、茎和叶组织中共分离到273株内生真菌,根据其形态学特征鉴定了其中的269株分属于13个分类单元;多样性分析表明,阳春砂仁内生真菌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以常见的7株食用真菌菌株为材料,分别为平菇韩黑(Pleurotus ostreatus hanhei)和平菇8号(P.ostreatus 8)、秀珍菇(P.cornucopiae)、姬菇206(Hypsizygus marmoreus 206)、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金针菇天福(Flammulina velutipestianfu)和金针菇8802(F.velutipes 8802),筛选出在纤维素平板上生长较快的4株菌(姬菇206、平菇韩黑、平菇8号和秀珍菇),并进一步测定其产生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的活力以及降解稻草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能力。结果显示:姬菇206中与木质素降解有关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s)、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s)和漆酶(Lacs)的活力最大,分别达到58.52、186.66和8.82 U·g-1;滤纸酶活力也是姬菇206最高,为3.86 U·mL-1;平菇韩黑的半纤维素酶活力最高,达到41.20 U·mL-1。稻草降解试验表明,平菇韩黑的半纤维素降解率最高,为51.03%,其次为姬菇206,降解率为50.49%。姬菇206对木质素的分解率最高,达到51.47%。平菇韩黑对稻草的的总降解率最高,达到47.52%。结论:平菇韩黑和姬菇206具有较强的稻草降解能力,可作为降解稻草的工程菌株。  相似文献   

18.
FM是从海南岛芒果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具有解磷作用的菌株,通过纸床发芽法及盆栽试验研究其促生作用.结果表明,FM菌株在纸床发芽试验过程中,其10倍发酵液能有效促进黄瓜种子的发芽,而西瓜和番茄种子在100倍液中发芽效果更好;根据经发芽实验所得最佳促进浓度研究解磷菌株FM对番茄、西瓜和黄瓜3种作物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菌液处理过的番茄、黄瓜和西瓜植株,其植株株高、根长和茎围、地上部及地下部重量均高于对照,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可见其对番茄、黄瓜和西瓜幼苗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利用其作为土壤肥力的优势菌株,可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哈茨木霉对4种番茄病原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试验研究了哈茨木霉对番茄灰霉病、叶霉病、枯萎病及褐斑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哈茨木霉与各病原真菌对峙培养以及在培养基中加入孢子悬浮液、代谢液,多数情况下,哈茨木霉对供试的番茄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哈茨木霉菌丝缠绕在灰霉病菌的菌丝上,与枯萎和叶霉病菌的菌丝平行生长、产生附着枝结构附着于病原真菌菌丝上,穿透褐斑病菌菌丝使其菌丝发生断裂。上述结果说明,哈茨木霉对供试各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主要是营养竞争和空间竞争以及重寄生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信阳地区不同茶龄茶园土壤中根部真菌的调查发现,其多样性明显。从茶树根部分离鉴定出真菌10个属,主要包括青霉属、木霉属和曲霉属三大类群。真菌分布总的趋势是根际多于非根际,而且根际效应(R/S)明显。在茶树根部生境中,微生物区系的组成类群多样,数目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